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促进青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芙蓉 李有福 马玉寿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4期52-54,61,共4页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其天然草地面积3.644×10^7hm^2,其中:草地可利用面积3.161 03×10^7hm^2,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其中江河源地区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区,是欧亚大陆上孕育...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其天然草地面积3.644×10^7hm^2,其中:草地可利用面积3.161 03×10^7hm^2,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四大河流的发源地,其中江河源地区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区,是欧亚大陆上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对各江河流域起着水文初始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环境 青海省 可持续发展 畜牧业 保护 青藏高原东部 草地面积 江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燕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种子生产 被引量:9
2
作者 韩志林 周青平 颜红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为加速燕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我们把水热条件较好的东部农区浅、脑山地作为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的重点,开展了大面积引种试验、评比筛选、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等工作。坚持走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繁、育、推、销一条龙繁育推广体... 为加速燕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我们把水热条件较好的东部农区浅、脑山地作为良种燕麦繁育基地建设的重点,开展了大面积引种试验、评比筛选、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等工作。坚持走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繁、育、推、销一条龙繁育推广体系,积极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育种研究中心+科技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加速了我省燕麦种子产业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燕麦 基地 种子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冬虫夏草研究及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玉玲 《特产研究》 2007年第3期61-64,共4页
综述了青海省冬虫夏草的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并介绍了冬虫夏草人工培养及研究现状,提出查清资源、建立冬虫夏草保护区、加强人工培植研究、加大政策监管等冬虫夏草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资源保护 人工培养 开发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颜红波 周青平 +2 位作者 韩志林 徐海峰 徐成体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5期40-41,共2页
本文阐述了青海省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通过有效地建立燕麦种质资源保护体系、育种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品种推广和纯度监控体系等,对加快燕麦选育及产业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青海 燕麦 种质资源 繁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牧草生产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
作者 李威 《四川草原》 2004年第11期53-54,共2页
概述了青海省牧草生产实践存在的问题,并对青海省应该如何发展牧草生产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牧草生产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果洛州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有福 李芙蓉 +1 位作者 李芙琴 马玉寿 《草业与畜牧》 2008年第2期30-31,共2页
阐述了果洛州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根据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实,提出了保护现有草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草地资源 生态环境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根茎型优质草种“青海扁茎早熟禾”的驯化选育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青平 颜红波 +1 位作者 韩志林 刘文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28-335,共8页
以青海湖地区野生采集的扁茎早熟禾为材料,以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饲用价值较高、生产性能好为驯化选育目标,经多年混和选择,驯化选育而成青海扁茎早熟禾(Poapratensis L.vat.anceps Gaud.CV.Qinghai)。选育的青海扁茎早熟... 以青海湖地区野生采集的扁茎早熟禾为材料,以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饲用价值较高、生产性能好为驯化选育目标,经多年混和选择,驯化选育而成青海扁茎早熟禾(Poapratensis L.vat.anceps Gaud.CV.Qinghai)。选育的青海扁茎早熟禾根茎发达、抗寒、耐旱、适应性强、饲用价值较高;与野生栽培扁茎早熟禾相比,具有产量高、成熟早、青绿期长、种子脱落少等优点;青海扁茎早熟禾适宜在青藏高原海拔2000~4200m,年降水量400mm的高寒地区旱作种植,且能安全越冬,青海扁茎早熟禾营养丰富、草质柔软,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开花期平均风干草产量达4484.8kg/hm^2,成熟期平均种子产量达422.1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扁茎早熟禾 品种 根茎型 驯化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扁茎早熟禾种群变化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伍磊 周青平 +2 位作者 刘文辉 颜红波 贾志锋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0-1074,共5页
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cv.Qinghai)具有根系发达、适口性好、抗寒、耐旱等特点,通过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栽培种群的冬眠构件、种群的地下生物量特征、生殖方式和种内竞争的分析和讨论得出,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第1-4年呈逐年... 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cv.Qinghai)具有根系发达、适口性好、抗寒、耐旱等特点,通过对青海扁茎早熟禾栽培种群的冬眠构件、种群的地下生物量特征、生殖方式和种内竞争的分析和讨论得出,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第1-4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4年达到最大值(1 014 g/m2)后逐渐降低,第2年增长速度最快。冬眠苗和冬眠芽第1年数量最高,分别为185.8±25.34和137.67±28.97株,之后逐年降低。亲株数量第4年达到最大值(672.3±37.74株),呈先增多后降低的趋势。地下生物量最符合的曲线拟合模型为"S"曲线:y=e7.355-1.939/t(P<0.01),"S"曲线的时序为,第1年为调整期,第2年为对数期,第3年、第4年和第5年为稳定期,第6年后为衰退期。第1年和第2年进行无性繁殖,第3年和第4年进行有性繁殖,第5年和第6年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能力都衰退。草地植物的有性繁殖可能是导致无性繁殖衰退及栽培草地衰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扁茎早熟禾 地下生物量 冬眠构件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扁茎早熟禾冬眠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伍磊 周青平 +3 位作者 刘文辉 颜红波 雷生春 梁国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67-1971,共5页
通过对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cv.Qinghai)1年到6年栽培草地各构件龄级的统计分析得出,冬眠芽各生长年限年龄结构分为0龄到4龄5个龄级,均以0龄数量最高,并逐龄递减,冬眠苗和亲株分为1龄到4龄4个龄级,均以1龄数量最高... 通过对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var.anceps cv.Qinghai)1年到6年栽培草地各构件龄级的统计分析得出,冬眠芽各生长年限年龄结构分为0龄到4龄5个龄级,均以0龄数量最高,并逐龄递减,冬眠苗和亲株分为1龄到4龄4个龄级,均以1龄数量最高,并逐龄递减。亲株冬眠构件数量以4年最高,为672.3±37.74,冬眠苗和冬眠芽均以1年数量最高,分别为(191.8±25.34)和(137.67±28.97)株。冬眠苗符合直线模型,其表达式为S=-35.96t+221.3;冬眠芽最符合的是生长曲线模型,其表达式为S=e5.472-0.374t;亲株的数量生长最符合二次曲线模型,其表达式为S=-86.417t2+547.455t-279.752。冬眠苗和冬眠芽的各龄级数量的曲线的乘幂曲线F值越高,就越有可能是增长型龄级结构,所以1年和2年为增长龄级结构,3年和4年为稳定龄级结构,5年和6年为衰退龄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扁茎早熟禾 无性系 种群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寒牧区禾草施磷施氮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25
10
作者 车敦仁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5-20,共6页
本文根据在青海省高寒牧区五个试点上的试验结果,讨论7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禾本科草种之间对施磷施氮反应的异同。结果初步表明1在半荒漠化草原(灌溉棕钙土)地区和高寒草甸(高寒草甸土)地区、施磷的增产效应高于施氮,而在高寒草原(暗栗钙土... 本文根据在青海省高寒牧区五个试点上的试验结果,讨论7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禾本科草种之间对施磷施氮反应的异同。结果初步表明1在半荒漠化草原(灌溉棕钙土)地区和高寒草甸(高寒草甸土)地区、施磷的增产效应高于施氮,而在高寒草原(暗栗钙土)地区则相反。②高禾草对氮磷的反应较矮禾草灵敏,因而,高禾草的肥料效应高于矮禾草。③在高寒牧区肥料的后效较长,一般施一次氮或磷可在2~3年内较对照高产。④在高寒牧区肥效与栽培地区的气温呈正相关,在高寒草甸地区用施肥手段夺取禾草的高额产量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禾草 磷肥 氮肥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燕麦种子产业化生产的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青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阐述了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的条件、现状和产业化生产的优势,分析了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仔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其发展应遵循的基本模式,提出了加快青海省燕麦种子产业化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生物学 牧草 青海 燕麦 种子 产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高寒草原黄花棘豆锈病的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玉玲 徐成体 《四川草原》 2005年第12期42-44,共3页
通过对玉树州称多县珍秦乡高寒草原毒草的调查发现,黄花棘豆的危害面积大,且黄花棘豆锈病的发病率也比较高,研究表明,该病对黄花棘豆的生物防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黄花棘豆 黄花棘豆锈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侧金盏花属一新变型
13
作者 杨时海 马玉寿 +1 位作者 徐海峰 李英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3-1054,共2页
报道了侧金盏花属蓝侧金盏花的一新变型(Adoniscoerulea Maxim.f.albiflora S.H.Yang),该变型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花冠白色.
关键词 侧金盏花属 白花蓝侧金盏花 新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天然草地棘豆锈病的可利用性浅析
14
作者 汤涛 李玉玲 周青平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85-189,共5页
本文综述了青海草地的重要性和草地毒杂草棘豆的危害性,国内外杂草生防概况及我国棘豆锈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用锈病防治棘豆的可行性。
关键词 棘豆 锈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10
15
作者 王长庭 龙瑞军 +3 位作者 王启兰 曹广民 施建军 杜岩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144-4152,共9页
为了揭示高寒小嵩草草甸群落在放牧扰动下,探讨土壤养分供给水平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影响,为高寒草地的退化演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 为了揭示高寒小嵩草草甸群落在放牧扰动下,探讨土壤养分供给水平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影响,为高寒草地的退化演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干扰不仅改变了高寒小蒿草草甸群落土壤根系和蕴育土壤根系的“载体”量及根土比例,改变了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使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蕴育土壤根系的基质量逐渐减少,根土比特别是0~10 cm土层的根土比例增加;“载体”量减少导致大部分地下根系由于营养供给水平的降低而死亡,归还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逐渐减少,加之地上部分持续利用,土壤养分也在不断消耗,土壤基质量的减少和土壤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的下降,草地发生逆向演替(退化),表现在:物种数减少、多样性下降、能量的分配转向地下等;土壤性状上的某些改变(土壤容重、土壤湿度等),也会引起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变化;放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及其养分含量来改变草地群落生物量(地上、地下);土壤表面的适度干扰和原有植物的适度破坏为新成员提供了小生境,从而允许新的植物侵入群落,并提高了植物的丰富度。但是,在受到强度干扰时,草地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明显的替代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扰动 植物多样性 生产力 土壤养分 群落演替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143
16
作者 马玉寿 郎百宁 +2 位作者 李青云 施建军 董全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5,共5页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 ,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 4类 ,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 ,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 4类 ,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高寒草甸 退化草地 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马玉寿 尚占环 +3 位作者 施建军 董全民 王彦龙 杨时海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6-11,共6页
调查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极度退化产物“黑土滩”植被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上的“黑土滩”草地植被可分为7个类型,分别为:黄帚橐吾+铁棒棰群落、白苞筋骨草群落、铁棒棰群落、西伯利亚蓼+鹅... 调查了黄河源区高寒草甸极度退化产物“黑土滩”植被群落类型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分布在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上的“黑土滩”草地植被可分为7个类型,分别为:黄帚橐吾+铁棒棰群落、白苞筋骨草群落、铁棒棰群落、西伯利亚蓼+鹅绒委陵菜群落、摩苓草群落、甘青微孔草群落和甘肃马先蒿群落。从群落结构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看,黄河源区所有类型的“黑土滩”草地都完全失去了牧用价值,短期内自然恢复的物质基础也已丧失,该类草地的恢复治理必须通过人工植被的重建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黑土滩”退化草地 黑土滩 类型多样性 群落结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与施氮时间对小嵩草草甸草地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马玉寿 郎百宁 +2 位作者 李青云 施建军 董全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7-50,共4页
通过不同施肥时间和不同施肥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是恢复高寒草甸小嵩草退化草地植被,提高其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青藏高原小嵩草草甸尿素的最佳施用时间应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较为经济合理的施肥量应在300kg/hm2左右。
关键词 施氮量 施氮时间 小嵩草 草甸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马玉寿 尚占环 +2 位作者 施建军 董全民 龙瑞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共6页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 在黄河源区的"黑土型"退化草地上,以6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不同混播处理(A-垂穗披碱草;B-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C-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D-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E-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F-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中华羊茅+波伐早熟禾+西北羊茅+短芒老芒麦)进行了连续3 a的群落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混播群落的牧草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建植的当年,混播群落牧草产量、草层高度和群落盖度等指标主要受垂穗披碱草和短芒老芒麦等高禾草控制;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牧草产量显著高于混播群落(P<0.01),第2年各群落生长趋势与建植当年基本一致,但混播群落的生长优势已开始显现。第3年,6种牧草混播处理的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单播群落(P<0.01)。不同高、矮禾草的合理配置可有效地优化人工植被的群落结构,遏制单一种建植的快速退化现象,几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合理混播配置可能是"黑土型"退化草地进行人工建植恢复的关键技术,是一项快速稳定恢复"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黑土型”退化草地 人工草地 混播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与优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柳英 马玉寿 +2 位作者 施建军 李青云 董全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 ,对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草地早熟禾高产数学模型 ,解析了试验因素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 ,并优选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确定了置信区...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 ,对草地早熟禾在三江源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草地早熟禾高产数学模型 ,解析了试验因素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 ,并优选出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确定了置信区间 ,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农艺措施 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二次回归 正交组合设计 产量效应 退化草地 标的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