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区不同禾豆混播处理对饲草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希杰 冯廷旭 +3 位作者 德科加 向雪梅 钱诗祎 林伟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48-2362,共15页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畜种养殖地区,研究饲草的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变化对提高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禾本科与豆科饲草组成的4种混播组合,设置3种不同混播比例以及单播对照处理,以期探明禾豆混播后饲草养...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特色畜种养殖地区,研究饲草的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变化对提高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禾本科与豆科饲草组成的4种混播组合,设置3种不同混播比例以及单播对照处理,以期探明禾豆混播后饲草养分品质变化规律及混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混播组合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单播燕麦(Avenasativa)处理降低了0.03%~16.87%,比单播小黑麦(×Tritical Wittmack)降低了0.09%~21.40%,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比单播燕麦降低了0.01%~17.53%,比单播小黑麦降低了0.04%~20.65%。粗蛋白含量最高比单播禾本科处理提高了15.58%~31.53%,粗脂肪最高比单播禾本科提高了0.09%~26.83%,饲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单播禾本科处理提高了31.33%~49.68%。不同混播比例下饲草土壤养分全磷、全钾、全氮、有机碳含量均低于单播禾本科处理,有效提高了饲草对土壤养分的吸收速率,土壤养分整体含量相对均衡。综合混播组合及混播比例的饲草品质与土壤改良效果,燕麦+饲用豌豆(50꞉50)处理较优,适宜在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三江源地区 禾豆混播 饲草品质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燕麦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海艳 曲珍 +5 位作者 刘昭明 拉巴顿珠 同桑措姆 曲尼 尼玛卓嘎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67-1973,共7页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仅‘青海444’和‘青引1号’株高达130 cm以上,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第一茎节、第二茎节长度,叶长均最大,其第一茎节长度与除‘甜燕麦’外的其它品种差异显著(P<0.05),第二茎节长度与‘加燕2号’和‘甜燕麦’差异显著(P<0.05),叶长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海444’的茎最粗,‘甜燕麦’的叶茎比最高,二者根系较为发达;‘青引2号’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850.21,13928.25 kg·hm-2,但6个品种间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萨迦县高海拔区域中低产田上最适宜种植的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和‘青引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迦县 中低产田 燕麦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份穗花韭种质资源表型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海艳 旦增桑布 +10 位作者 曲珍 沈宝斌 王晓丽 崔建钊 拉巴顿珠 赖可 扎西平措 旦增旺布 刘鸿旭 杨时海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49-2958,共10页
为探求日喀则地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20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种质的17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种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 为探求日喀则地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20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种质的17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种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除叶片数、地上茎粗、花穗粗的变异系数在30%以内外,地下茎长、花葶粗、根系长、地下茎粗、根系数量、叶宽、叶长、花穗长的变异系数在30%~50%,花葶高、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50%。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6.31%,第1主成分与地上生物量有关,第2,3,4主成分与地下生物量有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第2类群表型优于第1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结论一致。本研究可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穗花韭 种质资源 表型数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地区穗花韭天然居群结实性状变异研究
4
作者 吴海艳 旦增桑布 +10 位作者 曲珍 沈宝斌 王晓丽 崔建钊 拉巴顿珠 赖可 扎西平措 旦增旺布 刘鸿旭 杨时海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72-3081,共10页
乡土草种推广利用的先决条件是种子。本研究以日喀则地区16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居群为研究对象,结合22个环境因子对其7个结实性状进行巣式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探讨穗花韭居群间和居群内... 乡土草种推广利用的先决条件是种子。本研究以日喀则地区16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居群为研究对象,结合22个环境因子对其7个结实性状进行巣式方差分析、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探讨穗花韭居群间和居群内结实性状的多样性、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结果表明:7个结实性状在居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表型分化系数在37.30%~82.35%之间,平均为55.49%,居群间的变异是穗花韭结实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影响穗花韭结实的最关键结实性状是穗干鲜重、花序长宽和小花数,主要环境因子是经度、海拔、温度和降水;7个结实性状可提炼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7.39%;16个居群在欧式距离为5时可划分为4个类群。本研究可为穗花韭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穗花韭 天然居群 结实性状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地区马铃薯复种牧草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海艳 张延丽 +4 位作者 曲珍 覃亚 曲尼 同桑措姆 刘昭明 《西藏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解决西藏日喀则地区农区舍饲家畜饲草供应困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在4个不同的时间收获马铃薯后立即复种不同的牧草品种,以期明确当地马铃薯收获后可复种牧草的时间,并筛选出生产性能较高的牧草品种,为当地今后开展马铃薯复种牧草提供... 为解决西藏日喀则地区农区舍饲家畜饲草供应困难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在4个不同的时间收获马铃薯后立即复种不同的牧草品种,以期明确当地马铃薯收获后可复种牧草的时间,并筛选出生产性能较高的牧草品种,为当地今后开展马铃薯复种牧草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马铃薯收获后更适宜复种燕麦(Avena sativa),复种品种以“青海444”(Qinghai 444)、“甜燕麦”(Sweet Oat)、“白燕2号”(Baiyan No.2)效果相对较好,平均产干草12500 kg·hm-2以上,按照干草2.4元/kg计算,平均每公顷收益超3万元。复种时间宜早不宜迟,建议在日喀则地区复种时间不宜超过7月2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马铃薯 复种 牧草 燕麦 绿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3种地形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32
6
作者 温军 王晓丽 王彦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8-497,共10页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在维持土壤养分和缓冲土壤酸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形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离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土壤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过程。以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为研...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在维持土壤养分和缓冲土壤酸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形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离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土壤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过程。以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阴坡、滩地和阳坡3个不同地形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钾钙钠镁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不同坡向、不同土层的土壤全盐量TDS(%)为0.08%-0.20%,阳离子交换量CEC为19.68-74.33 cmol·kg^(-1),且阴坡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阳坡和滩地的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基本呈现Ca^(2+)>Mg^(2+)>K^+>Na^+,符合一般规律。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在20-40cm土层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交换性Ca^(2+)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2;P=0.03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pH、SOC和NH_4^+-N 4个因子进入CEC的模型,NO_3^--N、pH和TN 3个因子进入Ca^(2+)的模型,AK、AP、土壤含水量3个因子进入K+的模型,只有土壤NO_3^--N进入Na+的模型,但这些土壤因子都未能进入模型解释Mg^(2+)的变化。综上,长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在不同坡向有明显差异,且均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阳离子交换量 盐基离子 离子饱和度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主要物种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冯斌 杨晓霞 +8 位作者 董全民 张春平 刘文亭 俞旸 张小芳 孙彩彩 时光 杨增增 张艳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1-543,共13页
以环青海湖高寒草地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等各功能群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探讨禁牧和5种放牧方式(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藏羊=1꞉6混牧、牦牛꞉藏羊=1꞉4混牧、牦牛꞉藏羊=1꞉2混牧)下各功能群主要物种频度和个体特征对放牧的... 以环青海湖高寒草地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等各功能群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探讨禁牧和5种放牧方式(牦牛单牧、藏羊单牧、牦牛꞉藏羊=1꞉6混牧、牦牛꞉藏羊=1꞉4混牧、牦牛꞉藏羊=1꞉2混牧)下各功能群主要物种频度和个体特征对放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放牧方式下特别是牦牛꞉藏羊=1꞉2混牧条件下,禾本科、豆科和杂类草中适口性好以及生物量大的物种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洽草(Koeleria macrantha)、早熟禾(Poa annua)频度有所减少,适口性差、植株低矮的物种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频度有所增加,各功能群主要物种的株高均有所降低。2)禾本科、豆科和适口性好的杂类草单株重有所降低,而低矮丛生型的莎草科物种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和低矮适口性差的根茎型杂类草星毛委陵菜单株重有所增加。3)除禾本科个别物种株高比低于对照,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等各功能群主要物种的株高比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青海湖流域高寒草地植物在物种水平对放牧响应明显,而且不同物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功能群水平对放牧响应不显著(P>0.05);相较其他放牧处理,牦牛꞉藏羊=1꞉2混牧处理对高寒草地主要物种的频度和个体特征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放牧 功能群 频度 单株重 株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返青休牧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晓丽 温军 +3 位作者 马玉寿 王彦龙 施建军 周华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970,共10页
返青期休牧可以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研究不同休牧期可对休牧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对不同返青休牧期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评估休牧措施及草地土壤环境... 返青期休牧可以有效保护草地生态环境,研究不同休牧期可对休牧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尤其是在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对不同返青休牧期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为评估休牧措施及草地土壤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返青期设置了放牧(CK)和4个休牧期(20、30、40、50 d)共5个试验处理,采用Biolog-Eco微平板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返青休牧期下土壤碳代谢的变化,同时测定了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返青期休牧下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有CK>30 d>40 d>50 d>20 d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对不同种类碳源的利用能力依次为羧酸类>氨基酸类>糖类>酯类>醇类>胺类,且不同返青期休牧处理下微生物对醇类的代谢差异显著(P=0.028),休牧20 d显著高于40 d和50 d。培养第1天在休牧20 d处理下Simpson(D)、Shannon(H)、McIntosh指数(U)都较其他处理高。培养第11天CK处理下,碳代谢功能多样性较高。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解释了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91.1%的变异,其中土壤有机碳解释了8%的变异,且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代谢(P=0.038)。在试验初期,不同休牧期土壤碳代谢特征差异不显著,且放牧措施有提高碳源利用活性,仅醇类代谢差异显著。土壤有机碳是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碳代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碳代谢 返青期休牧 Biolog-Eco板 微生物墒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生嵩草对牦牛和藏羊放牧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斌 董全民 +7 位作者 刘文亭 孙彩彩 刘玉祯 李彩弟 魏琳娜 时光 张小芳 杨晓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9-1139,共11页
为探讨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性状在中度放牧利用下对不同家畜的响应机制,开展了牦牛和藏羊单独放牧的控制试验,这对研究中度放牧利用下高寒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测定了牦牛和藏羊放牧利用下矮生嵩草形... 为探讨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性状在中度放牧利用下对不同家畜的响应机制,开展了牦牛和藏羊单独放牧的控制试验,这对研究中度放牧利用下高寒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测定了牦牛和藏羊放牧利用下矮生嵩草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方面的10个指标:单株重、株高、比叶面积、比叶重、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叶干物质含量及叶片碳、氮、磷含量。结果显示:1)与禁牧相比矮生嵩草部分性状对放牧家畜有显著的响应,株高、比叶重和叶片厚度显著降低(P<0.05),单株重和比叶面积显著增加(P<0.05),且在牦牛放牧和藏羊放牧之间矮生嵩草单株重亦有显著差异(P<0.05);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的放牧处理下并无显著变化。2)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及不同性状对放牧的敏感程度表明,矮生嵩草对放牧主要以非对称性响应为主。研究结果表明:1)中度放牧促进了矮生嵩草的生长和更新,有利于该群落的稳定和生产力的维持。2)牦牛放牧和藏羊放牧对矮生嵩草的影响是趋同的,但矮生嵩草对不同的家畜类型响应尺度存在差异,依据变异系数和变异率可知放牧牦牛对矮生嵩草株高、单株重、比叶面积、比叶重和叶片厚度的影响高于放牧藏羊。综上所述:中度放牧增强了矮生嵩草的耐牧性和适应性,且基于牦牛、藏羊采食强度的不同矮生嵩草对二者的响应机制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放牧 高寒草地 单株重 比叶面积 非对称响应 家畜类型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在南木林县多角乡开展品比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珍 吴海艳 +4 位作者 刘昭明 曲尼 同桑措姆 达娃卓嘎 尼玛卓嘎 《西藏农业科技》 2022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多角乡区域种植的优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缓解日喀则市冬季饲草紧张的局面,减少天然草原的压力,实施不同燕麦品种在南木林县的品比试验。试验通过种植“甜燕麦”“加燕2号”“青引1号”... 为了进一步筛选出适宜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多角乡区域种植的优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缓解日喀则市冬季饲草紧张的局面,减少天然草原的压力,实施不同燕麦品种在南木林县的品比试验。试验通过种植“甜燕麦”“加燕2号”“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白燕2号”等6个燕麦品种,以“青海444”作为对照,分别观测了物候期、农艺性状和产草量等指标。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品种青海444生育期最短,最早进入成熟期,“青引1号”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青引2号”和“加燕2号”地上部分长势显著优于对照品种(p<0.05),“甜燕麦”“白燕2号”“加燕2号”的根系长势均优于对照品种(p<0.05)。通过品比后,以高产量为目的,在该区域种植推荐顺序为:“加燕2号”“白燕2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引1号”“甜燕麦”。以追求品质为目的,在该区域推荐顺序为:“青引1号”“青海444”“加燕2号”“甜燕麦”“白燕2号”“青引2号”。收获籽粒为目的,可推广“青海444”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喀则 燕麦 品比试验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白草生殖生长期植株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11
作者 张力天 刘炜 +7 位作者 刘德梅 董瑞珍 王晓丽 张敏 仁增曲扎 边巴普尺 杨时海 马玉寿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94-2702,共9页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生殖生长期生物量分配规律,本研究选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一处白草单优种群落,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白草不同生育期的基本生长特征、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和构件占比... 为明确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 Tzvel.)生殖生长期生物量分配规律,本研究选择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一处白草单优种群落,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白草不同生育期的基本生长特征、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和构件占比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白草株高、茎粗、凋落物占比、茎占比、叶鞘占比、穗占比、生殖枝占比和地上营养体占比随生育进程呈“∩”型变化;根茎占比从孕穗期65.42%显著下降到灌浆期45.10%,后在成熟期显著上升至63.22%,呈“∪”型变化。白草灌浆期茎叶比2.16,根茎占比45.10%,地上生物量占比达到最大的54.90%,大量干物质未转移至地下部贮存,利用价值最大。因此,白草以地下根茎克隆繁殖作为主要繁殖方式,在生殖生长前期将干物质大量分配到地上部完成有性生殖,在成熟期将干物质转移到地下部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草 生殖生长 生物量分配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