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东昆仑鸭子沟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舒树兰 何书跃 +1 位作者 李彬 刘永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2期62-72,共11页
鸭子沟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新近发现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笔者基于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找矿前景。该矿床产出2种矿化类型:一种为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与滩间山群大理... 鸭子沟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新近发现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床。笔者基于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找矿前景。该矿床产出2种矿化类型:一种为矽卡岩型铜铅锌矿,矿体主要产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与滩间山群大理岩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带中;另一种为产于印支期花岗斑岩中的斑岩型铜钼矿。通过对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分析,表明与矽卡岩型矿化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以及与斑岩型成矿密切相关的钾长花岗斑岩均属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基于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找矿前景 鸭子沟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拉陵灶火钼多金属矿床含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静 谢智勇 +4 位作者 李彬 李善平 谈生祥 任华 张启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3-824,共12页
拉陵灶火钼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矽卡岩-斑岩型矿床。本文对矿区内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拉陵灶火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42.6±3.4Ma,外围细粒花岗闪长岩... 拉陵灶火钼多金属矿床是青海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矽卡岩-斑岩型矿床。本文对矿区内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拉陵灶火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42.6±3.4Ma,外围细粒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50.4±4.0Ma,岩体为多期侵入体,成矿年龄与内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能很好的吻合;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含矿花岗闪长岩为高钾钙碱性到钾玄岩系列,其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源区经历了明显的流体交代,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显示,该期花岗岩类含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具有明显的岩浆底侵和混合的证据。区域上,中三叠世正处于洋壳俯冲结束向碰撞造山开始转换的阶段,可以很好的解释源区发生过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富集作用,而壳幔物质混合的产生机制应与俯冲板片的断离作用有关。洋壳拆沉作用是一种快速的主动的拆沉,与中三叠世岩浆活动爆发的地质事实吻合。同时,该成矿岩体显示壳幔混合成因及较高的分异程度,是成钼矿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壳幔相互作用 拉陵灶火钼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督冷沟铜钴矿床多期成矿特征及成矿过程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舒树兰 李彬 陈林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37-144,共8页
督冷沟铜钴矿床位于近东西向东昆仑构造带东段,其形成于晚古生代岛弧环境,成矿地质作用非常复杂,绿泥绢云母千枚岩为主要赋矿地层,构造变形使矿质运移、富集。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关系、矿石矿物结构构造特征以及矿物生成顺序,... 督冷沟铜钴矿床位于近东西向东昆仑构造带东段,其形成于晚古生代岛弧环境,成矿地质作用非常复杂,绿泥绢云母千枚岩为主要赋矿地层,构造变形使矿质运移、富集。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关系、矿石矿物结构构造特征以及矿物生成顺序,可将成矿过程划分为热水喷流沉积成矿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成矿期和表生期。形成的矿石有氧化矿石、硫化矿石及两者混合的混合矿石。通过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分析表明,成矿物质来源最合理的解释是热液流体与围岩发生水-岩交换,应为多源。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现代大洋中脊喷流热水沉积的含金属沉积物及其热液稀土元素特征相似,但又有不同,反映了矿石的形成过程较复杂,可能经历了后期的富集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特征 成矿作用 督冷沟铜钴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