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湟水河流域废弃矿山盐渍土改良技术研究
1
作者 史立群 袁二军 +4 位作者 彭红明 查春雷 金鹏 屈宏飞 吕荣久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172,共10页
以湟水河流域存在盐渍土的某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适宜气候条件且长势较好的7种草本植物和3种灌木植物,通过在矿山自建试验区,对10种植物采用单一种植和组合种植的方式,分析土体和植物样品中K^(+)、Ca^(2+)、Na^(+)、Mg^(2+)、SO_(... 以湟水河流域存在盐渍土的某废弃矿山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适宜气候条件且长势较好的7种草本植物和3种灌木植物,通过在矿山自建试验区,对10种植物采用单一种植和组合种植的方式,分析土体和植物样品中K^(+)、Ca^(2+)、Na^(+)、Mg^(2+)、SO_(4)^(2-)、Cl^(-)、HCO_(3)^(-)和CO_(3)^(2-)等8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和全盐量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种植条件下对盐渍土的改良效果,从而达到对废弃矿山复垦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种植条件下,碱蓬、垂穗披碱草和草地早熟禾对矿山土体8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和全盐量的降低幅度相对较高;组合种植条件下,组合4对土体8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和全盐量的降低幅度最高;植物根系和茎叶中8种易溶盐离子含量和全盐量的大小顺序无明显特征,而结合植物的生物量,可判断出单一种植的碱蓬和组合种植的组合4降盐效果最好,是研究区土地盐渍化治理的优势植物或组合,可作为该废弃矿山复垦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废弃矿山 盐渍土改良 植物种植 易溶盐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煤层开采底板破坏深度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查春雷 袁二军 +2 位作者 史立群 彭红明 屈宏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5,共7页
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对防治矿井底板水害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避免了因现场条件复杂而无法进行实测的情况,可以在煤层开采前模拟和预测破坏深度,为开采工作提供参考。以梁北煤矿32021工作面为例,基于统计规律的经验公式进... 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对防治矿井底板水害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避免了因现场条件复杂而无法进行实测的情况,可以在煤层开采前模拟和预测破坏深度,为开采工作提供参考。以梁北煤矿32021工作面为例,基于统计规律的经验公式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的底板破坏深度分别为27.05 m、25.63 m、23.56 m,其中,考虑采深和煤层倾角的27.05 m更接近实际情况。使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并分析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规律和底板破坏深度。在数值模拟的过程中,煤层底板的垂直应力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顶底板应力增大,采空区两端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影响范围不断增大,同时底板破坏深度也会随之增加;煤层底板的塑性破坏结果表明,底板破坏深度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增大,当工作面推进至100 m时,底板破坏深度达到最大,之后破坏深度保持不变,破坏范围会一直随之增加;工作面推进100 m时,煤层底板下不同深度的塑性破坏结果表明,随着深度增加,破坏范围不断减小,可判断出煤层底板最大破坏深度约为25.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害 底板破坏深度 缓倾斜煤层 FLAC^(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