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绵羊流产类疾病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旺陈林 李秀萍 +1 位作者 王光华 马利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4期6-7,共2页
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和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对采自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部分乡镇的204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衣原体、弓形虫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血... 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和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对采自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部分乡镇的204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了布鲁氏菌、衣原体、弓形虫和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在所有被检血清样品中,未检出布病、衣原体阳性血清;检出弓形虫阳性血清5份,阳性率2.45%;检出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为0.49%。此外,对于抗体阳性的血清采用PCR方法进行抗原检测,结果表明称多地区绵羊中存在弓形虫和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布鲁氏菌 衣原体 弓形虫 传染性胸膜肺炎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玉树州猪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2
作者 代代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8期53-54,共2页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自然感染猪、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鹿、兔、猫、犬和鸡等16种动物。在各种家畜中以猪的感染率最高,在养猪场感染死亡率高达60%以上。
关键词 弓形虫病 养猪场 感染情况调查 玉树州 青海省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感染死亡率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调查
3
作者 张青兰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第6期28-29,共2页
畜牧业是玉树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尤其是受“4·14”特大自然灾害的迫害.使全州动物疫病防控任务更为艰巨,引起... 畜牧业是玉树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基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尤其是受“4·14”特大自然灾害的迫害.使全州动物疫病防控任务更为艰巨,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在灾后重建中完善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玉树州动物防疫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疫病防控 灾后重建 玉树州 动物防疫工作 农牧民增收 主导产业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牛皮蝇病防治工作回顾
4
作者 张青兰 代代 尕松代吉 《甘肃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51-52,共2页
为掌握玉树州2011年牛皮蝇病防治效果,了解2012牛皮蝇感染情况,从对2012年3月份和5月份对玉树、治多、称多、曲麻莱四县组织开展了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防治牛群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在控制范围内,通过对... 为掌握玉树州2011年牛皮蝇病防治效果,了解2012牛皮蝇感染情况,从对2012年3月份和5月份对玉树、治多、称多、曲麻莱四县组织开展了牛皮蝇防治效果考核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防治牛群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在控制范围内,通过对未防治牛群与防治牛群的比较,未防治牛的牛皮蝇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明显高于防治牛,防治效果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州 牛皮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文明 尕松代吉 李增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9-41,共3页
为了了解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 734份牛血液样品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1%,不同地... 为了了解青海省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及动物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 734份牛血液样品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为3.51%,不同地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复筛结果阳性率为3.00%,不同地区间的布鲁菌血清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我们青海省牛布鲁菌病患病率较高,应尽快制定防制措施,以免危及动物及人类公共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布鲁菌病 血清学 流行病学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冬虫夏草资源现状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才尕 阿怀彦 汤中和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玉树州 冬虫夏草 资源现状 资源管理 采集证制度 草原补偿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状况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青兰 代代 尕松代吉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第7期29-30,共2页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指由乡村聘用,承担着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我们国家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全国动物卫...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指由乡村聘用,承担着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我们国家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全国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具体落实动物防控措施的重要力量,是快速发现、果断扑灭重大动物疫情的主要基础。近年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践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防疫工作 防疫员 村级 玉树州 动物强制免疫 重大动物疫情 动物疫情报告 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玉树县绵羊内寄生虫病的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尕玛才加 代代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3期31-31,共1页
2 0 0 2年 2月对玉树县巴唐、结古 2个乡 3村 15户的藏系绵羊 2 88只进行了内寄生虫病调查 ,发现各类虫种13种 ,其中线虫 12种 ,吸虫 1种优势虫种为奥斯特他、毛园、夏伯特等线虫 ,感染率分别为 99.5 %、97.8% ,98.9%。
关键词 玉树州 玉树县 绵羊 内寄生虫病 感染率 虫种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地震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9
作者 陈继勇 《养殖与饲料》 2011年第11期57-59,共3页
青海玉树发生的特大地震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严重的损伤,死亡动物数量众多,外加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地震过后1年多,在沉痛哀悼逝者的同时,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 青海玉树发生的特大地震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严重的损伤,死亡动物数量众多,外加环境、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地震过后1年多,在沉痛哀悼逝者的同时,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未发生瘟疫、人畜共患传染病等特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防控 玉树地震 动物数量 人畜共患传染病 灾后 特大地震 人力资源 动物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玉树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问题与思考
10
作者 才尕 郭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玉树地区 生态畜牧业 产业化 青海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称多县牛羊棘球蚴病调查与防治
11
作者 叶尕 《广东蚕业》 2020年第11期44-45,共2页
棘球蚴病在青海省广泛流行,具备较多病原体,严重侵害了畜牧业的发展与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为了全面了解棘球蚴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文章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屠宰牛羊脏器包囊检查的方法,对青海省称多县牛羊进行调查,并针对... 棘球蚴病在青海省广泛流行,具备较多病原体,严重侵害了畜牧业的发展与农牧民的身体健康。为了全面了解棘球蚴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文章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屠宰牛羊脏器包囊检查的方法,对青海省称多县牛羊进行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今后牛羊棘球蚴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称多县 棘球蚴病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牦牛与四个牦牛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侯孟典 宋仁德 +6 位作者 王会 柴志欣 杨玉文 尕才仁 汪永洲 信金伟 钟金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6,共6页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 利用线粒体DNA标记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牦牛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长度为10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tDNA D-Loop区长度为945 bp,共发现变异位点127个,单倍型71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09±0.016,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82;其中玉树牦牛发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7个,单倍型多样度(Hd)为0.885±0.034,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4;申扎牦牛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均最高;5个牦牛群体D-Loop区序列具有一定的A/T碱基偏好性。玉树牦牛不遵循中性进化(P<0.05),其余4个牦牛群体符合中性进化(P>0.05);玉树牦牛与类乌齐牦牛和帕里牦牛的遗传距离较近(0.023、0.018),申扎牦牛与斯布牦牛的遗传距离最远(0.533)。发现玉树牦牛与其余4个群体的牦牛在同一个分支。斯布牦牛和申扎牦牛群体出现两个分支,说明玉树牦牛在进化的过程中可能不存在相互交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牦牛 分子标记 线粒体DNA D-LOOP区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牛宰后牛肉AMPK活性及能量代谢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雅媛 宋仁德 +3 位作者 韩玲 高永芳 余群力 马君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0-374,38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生长的牛宰后牛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与糖酵解指标,以探讨宰后肌肉生理机理,测定了玉树牦牛(海拔4 500 m)、甘南牦牛(海拔3 000 m)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海拔1 500 m)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AMPK活性、AMP... 为了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生长的牛宰后牛肉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与糖酵解指标,以探讨宰后肌肉生理机理,测定了玉树牦牛(海拔4 500 m)、甘南牦牛(海拔3 000 m)和西门塔尔杂交肉牛(海拔1 500 m)宰后成熟过程中牛肉AMPK活性、AMPK基因(PRKAA1、PRKAA2)mRNA表达量、糖酵解和能量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12~168 h时间内,AMPK活性从小到大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西门塔尔杂交牛PRKAA1基因的表达量比甘南牦牛和玉树牦牛略低;西门塔尔杂交牛PRKAA2基因表达量显著小于甘南牦牛和玉树牦牛(P<0.05);72~168 h时间内,乳酸含量和游离葡萄糖含量从小到大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p H值、肌糖原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成熟前期ATP、ADP、AMP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门塔尔杂交牛、甘南牦牛、玉树牦牛。高海拔品种牛肉机体PRKAA1和PRKAA2基因表达量高时,AMPK被激活从而活性增加,ATP的浓度水平降低,AMP生成量增加,加速组织内的糖酵解,增加肌肉乳酸含量,降低p H值,进而影响牛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海拔高度 AMPK 糖酵解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刺激时间对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园 党欣 +4 位作者 韩玲 余群力 杨勤 宋仁德 保善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0,65,共6页
研究不同电刺激时间对宰后牦牛肌纤维结构及食用品质的影响。选择20头甘南黑牦牛每5头一组按实验设计进行电刺激ES&C(电压21V,额定功率50w,时间72、90、108s)和常规冷却排酸NC(0-4℃,风速0.5m/s)处理,在成熟过程中的0、24、7... 研究不同电刺激时间对宰后牦牛肌纤维结构及食用品质的影响。选择20头甘南黑牦牛每5头一组按实验设计进行电刺激ES&C(电压21V,额定功率50w,时间72、90、108s)和常规冷却排酸NC(0-4℃,风速0.5m/s)处理,在成熟过程中的0、24、72、120、168、216h测定牦牛肉的剪切力、糖原含量和肌纤维超微结构,在宰后24h内测定牦牛胴体的温度和pH。结果显示:电刺激处理可以加快牦牛肉pH的降低,有效防止冷收缩的发生;ES&C的剪切力在宰后成熟过程中均小于NC,在最后216h,ES&C108s的剪切力值极显著的高于ES&C72s和90s(P〈0.01),其剪切力值分别比Es&C72s和90s高7.77%和14.29%;加快了糖原的降解,Es&C的糖原含量分别比NC低37_45%、48.52%、52.58%、60.43%、58.79%、50.48%;电刺激破坏了牦牛肉肌纤维结构,出现挛缩带。结论:电刺激处理能显著改善牦牛肉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电刺激 冷却排酸 成熟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糖酵解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藏磊 马纪兵 +4 位作者 韩玲 余群力 宋仁德 石红梅 孔祥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4-50,共7页
为研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糖酵解及肉品质的影响,以H2O2、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 为研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通路对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糖酵解及肉品质的影响,以H2O2、活性氧清除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H2O2+Compound C(AMPK抑制剂)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成熟过程中AMPK级联反应相关指标、糖酵解代谢指标及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初期,活性氧诱发胞浆Ca2+浓度显著升高(P<0. 05);在6~24 h,牦牛肉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激酶β(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kinase Beta,CaMKKβ)活力及AMPK活力H2O2组均显著(P<0. 05)高于NAC组;在12~48 h,丙酮酸激酶活力H2O2组显著(P<0. 05)高于其他组,致使H2O2组乳酸积累量显著(P<0.05)高于NAC组及AMPK抑制剂组,极限pH值低于NAC组及AMPK抑制剂组(P> 0. 05);H2O2组剪切力显著(P<0. 05)低于其他组,清除活性氧的NAC组蒸煮损失显著(P<0. 05)低于其他组。综上所述,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活性氧通过诱导AMPK通路加速肌糖原降解,致使pH值下降,促进了糖酵解代谢;活性氧能够通过AMPK途径提高肉的嫩度,清除活性氧能够显著提高肉的保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腺苷一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糖酵解 牦牛肉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调控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凯 辛可启 +4 位作者 余群力 韩玲 张新军 孔祥颖 宋仁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共9页
为探究氨介导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以10 mmol/L氯化铵(NH_(4)Cl)、0.9%生理盐水(对照)和10 mmol/L 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nitro-L-argini... 为探究氨介导宰后牦牛肉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对线粒体细胞凋亡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以10 mmol/L氯化铵(NH_(4)Cl)、0.9%生理盐水(对照)和10 mmol/L 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L-NAME)3种溶液处理的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HIF-1α表达量、NO含量、能量代谢酶活力、ATP水平、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及肌肉嫩度等相关指标,探讨宰后牦牛肉细胞凋亡与嫩度变化的机制,完善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细胞凋亡与嫩度变化理论体系。结果表明:在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各处理组HIF-1α表达量、NO含量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细胞凋亡酶9(Caspase-9)与细胞凋亡酶3(Caspase-3)活力和剪切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TP含量、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程度、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肌纤维直径和面积随成熟时间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与肌细胞间隙呈现逐渐增大趋势。宰后6~24 h,NH_(4)Cl组HIF-1α表达量和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AME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宰后6~72 h,NH_(4)Cl组A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L-NAME组。宰后6~24 h,对照组Na^(+)-K^(+)-ATPase、Ca^(2+)-ATPase活力显著高于NH_(4)Cl组(P<0.05),显著低于L-NAME组(P<0.05)。宰后6~120 h,NH_(4)Cl组MPTP开放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NAME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宰后0~168 h,NH_(4)Cl组MMP下降47.72%,对照组下降53.54%,L-NAME组下降60.05%。宰后6~72 h,NH_(4)Cl组Caspase-9与Caspase-3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NAME组Caspase-9与Caspase-3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宰后6~120 h,NH_(4)Cl组剪切力、肌纤维面积与直径大于对照组,MFI和肌纤维间隙小于对照组,L-NAME组则相反。综上,随着牦牛肉宰后成熟,氨通过上调HIF-1α表达进而使Na^(+)-K^(+)-ATPase与Ca^(2+)-ATPase活力下降、ATP含量增加,从而调控肌细胞能量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通过抑制MPTP开放以及MMP下降,降低Caspase-3/9活力,抑制线粒体细胞凋亡发生,进而引起剪切力增大、MFI减小以及肌细胞形态变化,最终对牦牛肉嫩度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细胞凋亡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酰羟化酶对宰后牦牛肉糖酵解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博 辛可启 +3 位作者 余群力 宋仁德 张新军 石红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15,共7页
为研究脯氨酰羟化酶(prolylhydroxylase,PHD)对宰后牦牛肉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糖酵解及肉品质的影响,以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甲基乙二酰氨基乙酸(dimethyloxaloylglycine,DMOG)处理组和... 为研究脯氨酰羟化酶(prolylhydroxylase,PHD)对宰后牦牛肉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糖酵解及肉品质的影响,以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甲基乙二酰氨基乙酸(dimethyloxaloylglycine,DMOG)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中HIF-1α表达量、糖酵解关键酶活性、糖酵解程度、肉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宰后成熟过程中,HIF-1α表达量随成熟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由于DMOG的作用,HIF-1α表达量在宰后12 h内显著升高(P<0.05),说明抑制PHD活性可以上调HIF-1α表达量。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活性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活性均随成熟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DMOG组的HK、PFK、PK的活性在3~120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MOG组的糖原含量和pH值均在3~7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PHD介导HIF-1α上调糖酵解酶活性,加速糖酵解进程。同时,DMOG组的剪切力在宰后成熟3~7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值在6~16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值在成熟过程中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MOG组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低于对照组,肌纤维间隙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说明PHD介导HIF-1α对宰后肉品质的形成产生影响,其中剪切力与L*值的变化由pH值变化引起,而a*值的变化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在宰后成熟过程中,PHD通过上调HIF-1α表达量进而增强糖酵解关键酶活性,加速糖酵解进程,引起肌肉内环境的变化,最终影响宰后肉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酰羟化酶 低氧诱导因子-1Α 糖酵解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折尕才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132,共5页
以纯化的PRV抗原为包被抗原,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可检测PR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标定抗原的最佳包被量为0.802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100,最佳作用时间为60min,判定标准为OD 450nm值大于0.357为阳性,小于0.296为... 以纯化的PRV抗原为包被抗原,优化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可检测PR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标定抗原的最佳包被量为0.802μg/mL,血清样品最佳稀释度为1∶100,最佳作用时间为60min,判定标准为OD 450nm值大于0.357为阳性,小于0.296为阴性,在0.296与0.357之间为可疑。该方法检测其他6种常见猪病病毒(CSFV、PCV-2、PRRSV、PPV、JEV、TGEV)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相比较,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87.1%、92.3%。本研究建立的PR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PRV免疫猪群抗体监测、快速诊断和PR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间接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索南元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重组H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新城疫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检测AIV(H9亚型)、IBV、IBDV、EDSV 4种常见禽病病原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检测灵敏度为1∶12 8... 为建立一种快速的新城疫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的重组HN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建立了检测新城疫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检测AIV(H9亚型)、IBV、IBDV、EDSV 4种常见禽病病原的阳性血清均为阴性;检测灵敏度为1∶12 800;批内重复性试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5%和10%;与血凝抑制试验(HI)符合率为96.1%。本研究建立的NDV HN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为NDV的抗体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快速诊断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HN蛋白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犊牦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防治 被引量:9
20
作者 折尕才措 《养殖与饲料》 2012年第5期54-55,共2页
牦牛作为高原牧区的主要畜种,在牧民生活与经济收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犊牦牛的培育是牦牛生产的关键,直接影响牦牛的生产性能。但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饲养管理落后等,致使犊牦牛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咽炎... 牦牛作为高原牧区的主要畜种,在牧民生活与经济收入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犊牦牛的培育是牦牛生产的关键,直接影响牦牛的生产性能。但由于高原地区气候恶劣、饲养管理落后等,致使犊牦牛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咽炎等),造成犊牦牛成活率较低,因此必须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高原牧区 犊牦牛 防治 生产性能 经济收入 地区气候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