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团鱼山南部地区构造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倪晴晖 李大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0-1147,共8页
本文旨在考察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了解覆盖层厚度和基底深度、划分构造形态和走向等方面的有效性,在青海省团鱼山南部地区分别应用重力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开展了地质勘测。在地质解释过程中,综合工区地质资料,并按不同方法的... 本文旨在考察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了解覆盖层厚度和基底深度、划分构造形态和走向等方面的有效性,在青海省团鱼山南部地区分别应用重力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方法开展了地质勘测。在地质解释过程中,综合工区地质资料,并按不同方法的特点进行相互约束。利用地球物理勘测结果,根据地层电性和密度属性,划分了区域的构造形态和走向,建立了团鱼山南部地区的地质构造模型。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多解性,为精细地质解释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开展全面物探工作和钻探布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构造划分 团鱼山南部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控煤因素
2
作者 彭明鸿 田景春 +3 位作者 张翔 陈磊 曾建强 王素英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2,共9页
青海省北大滩地区煤炭勘查工作的关键是沉积期的聚煤环境和沉积前后构造作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为明确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石门沟组的控煤因素,有效指导该含煤区的煤炭勘查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等地质资料,在分... 青海省北大滩地区煤炭勘查工作的关键是沉积期的聚煤环境和沉积前后构造作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为明确柴北缘东部北大滩地区石门沟组的控煤因素,有效指导该含煤区的煤炭勘查工作,基于野外露头、钻孔、地球物理勘探等地质资料,在分析北大滩地区石门沟组聚煤环境和构造作用的基础上,从聚煤环境、古隆起和断裂、向斜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石门沟组的控煤因素。其中,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泥炭沼泽和滨湖环境的滨湖沼泽是有利的成煤环境,控制着煤层横向发育、分布特征;古隆起控制着有利聚煤区和煤层分布区;北大滩向斜内部次级背斜和逆断层的上盘控制着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埋藏浅降低了后期煤炭勘查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东部 北大滩地区 石门沟组 聚煤环境 构造控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法工作电流的设置与找矿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权 蔡秉源 +2 位作者 白国龙 孟军海 栾安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14-320,共7页
在地表覆盖有碎石流或接地条件较差的工区,用接地类激电方法难以达到较好的勘探效果。而在这类地区采用不接地回线的瞬变电磁方法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无需接地,且横向分辨率较高,可利用的参数较多,适用于各种地理环境,并且... 在地表覆盖有碎石流或接地条件较差的工区,用接地类激电方法难以达到较好的勘探效果。而在这类地区采用不接地回线的瞬变电磁方法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无需接地,且横向分辨率较高,可利用的参数较多,适用于各种地理环境,并且受地形影响较小,可以获得良好的找矿效果。但在工作中要注意发射电流的合理设置,不同大小的发射电流取得的勘探结果也不一样,大的发射电流未必就能发现低阻体引起的异常,并相应提高曲线的异常幅度,若发射电流设置不合理,将影响最终的找矿效果。通过在东莫扎抓、纳日贡玛等矿区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合理设置发射电流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流瞬变电磁法 发射电流 异常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