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湟源县奶牛改良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平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6期51-52,共2页
本文分析了湟源县奶牛改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改良 奶牛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宁牦牛病毒性腹泻疫病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秀玲 李志强 +1 位作者 罗永珍 芦光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2,共5页
为掌握青海省西宁市牦牛群中病毒性腹泻疫病各种致病原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 对西宁市74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了BVDV、BRV、BEV、BCV、BAstV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结果显 示:西宁市大部分地区均存在BVDV、BRV、BEV、BCV、BA... 为掌握青海省西宁市牦牛群中病毒性腹泻疫病各种致病原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RT-PCR方法 对西宁市74份腹泻牦牛粪便样品进行了BVDV、BRV、BEV、BCV、BAstV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结果显 示:西宁市大部分地区均存在BVDV、BRV、BEV、BCV、BAstV的流行,以湟源县的流行最为严重,BVDV 、BRV、BEV、BCV、BAstV平均阳性感染率分别为37.84%、27.03%、22.97%、5.41%、2.70%,以BVDV 的感染最为严重。共存在BVDV、BRV、BEV、BAstV 4种单感型以及BVDV/BRV、BVDV/BEV、BVDV/BCV 、BRV/BEV、BRV/BCV、BVDV/BRV/BEV、BVDV/BRV/BCV 7种混感型,混合感染型较多,混合感染情况较 复杂。表明青海省西宁市牦牛病毒性腹泻中存在多种致病原的单独感染以及混合感染,且混合感染 现象严重,为西宁市牦牛病毒性腹泻疫病的综合防控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轮状病毒 牛肠道病毒 牛冠状病毒 牛星状病毒 病原学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朱芬花 冯秉福 +1 位作者 罗永珍 范秀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7,共4页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混合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确定泌乳中期奶牛饲粮的适宜精粗比。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饲喂精饲料与粗饲料比例为40∶60、50∶50、60∶40的混合日粮,试验期为60d,通过测定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奶量、料奶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乳体细胞数、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等检测指标,比较分析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奶牛产奶性能、乳品质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IgG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较,平均日采食、平均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IgG含量、IgA含量、Ig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奶比、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较,平均日产奶量、IgG含量、IgA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饲料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的产奶性能、乳品质、免疫力的影响较大,日粮中精粗比为60∶40的饲喂效果最好,精粗比为50∶50次之,精粗比为40∶60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精粗比日粮 产奶性能 乳品质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永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1,共3页
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衣壳(N)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扩增大小为245bp的目的片段,建立起PEDV N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特异性和很高的敏感性,可作为猪流行... 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核衣壳(N)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扩增大小为245bp的目的片段,建立起PEDV N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特异性和很高的敏感性,可作为猪流行性腹泻临床快速诊断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病毒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检测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朱芬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3,共3页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N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730bp,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TGEV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疑似T...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N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730bp,在优化RT-PCR反应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TGEV的RT-PCR检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疑似TGEV的猪群临床腹泻疾病进行了诊断检测和分析。本研究建立的TGEV检测方法,特异、灵敏、可靠,为该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病毒 RT-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母猪生产力的综合技术与措施 被引量:4
6
作者 朱芬花 《中兽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51-53,共3页
养好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使一头母猪一年能提供更多的、健壮的仔猪。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生产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饲养母猪... 养好母猪,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就是使一头母猪一年能提供更多的、健壮的仔猪。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就能达到提高母猪生产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提高饲养母猪年经济效益乃至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生产力 仔猪成活率 技术 母猪年生产力 经济效益 窝产活仔数 间隔时间 养猪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羊传染性脓疱口腔炎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秀玲 《中兽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 中西药结合治疗 口腔炎 羊口疮 传染病 化脓性 病变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绦虫蚴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秀玲 沙福华 《中兽医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绦虫蚴 综合防治 绵羊 细粒棘球蚴病 细颈囊尾蚴病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防止措施 脑多头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秀玲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第3期51-51,共1页
包虫病是棘球蚴属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具有地方流行性和自然疫源性人畜(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可以寄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肝、肺、脑、腹腔等部位,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有“第二癌症”之称。此病多见于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 包虫病是棘球蚴属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具有地方流行性和自然疫源性人畜(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可以寄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肝、肺、脑、腹腔等部位,严重损害患者健康,有“第二癌症”之称。此病多见于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地,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包虫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经济负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是导致我国西部农牧业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社会经济发展 畜牧业生产 控制 预防 寄生虫病 身体健康 自然疫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胎衣不下的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芬花 《中兽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7-27,共1页
胎衣不下是母畜分娩后,牛产后于12小时,羊于产后4小时内,猪于产后1小时内不排出胎衣。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给家畜的繁殖,尤其是奶牛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牛胎衣不下取得了好的效... 胎衣不下是母畜分娩后,牛产后于12小时,羊于产后4小时内,猪于产后1小时内不排出胎衣。胎衣不下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而导致不孕,给家畜的繁殖,尤其是奶牛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牛胎衣不下取得了好的效果。共治疗病畜12例,治愈12例。现报告如下。1病因孕畜孕期运动不足,营养不良(消瘦或维生素A与微量元素硒缺乏等),过度肥胖,胎儿过多、过大,胎水过多,流产,难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衣不下 微量元素硒 子宫内膜炎 胎水 子宫损伤 过度肥胖 生化汤加味 母体胎盘 背拱 瘤胃积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治疗仔猪葡萄球菌皮炎的疗效试验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平珍 《中兽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7-38,共2页
本病是皮肤表层的炎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发于7—15日龄仔猪,其病因是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粪尿、冷热、日光照射、昆虫叮咬、创伤、分泌物、消化机能紊乱导致感染葡萄球菌而引起本病。笔者经多年治疗经验,采用三种方法:... 本病是皮肤表层的炎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发于7—15日龄仔猪,其病因是皮肤受到各种刺激,如粪尿、冷热、日光照射、昆虫叮咬、创伤、分泌物、消化机能紊乱导致感染葡萄球菌而引起本病。笔者经多年治疗经验,采用三种方法:肌注青霉素及创面冲洗、凉血消风散及创面冲洗、消毒散及创面冲洗治疗该病,取得不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试验观察 治疗 仔猪 疗效 皮炎 消化机能紊乱 日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秀玲 《中兽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诊治 饲养管理条件 免疫鸡群 大型养鸡场 体液免疫 运动失调 免疫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牛便血
13
作者 朱芬花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108-108,共1页
牛便血中兽医认为本病由于暑热炎天,剧烈劳役,久渴失饮或喂霉烂饲料、热性饲料或饮以浊水。使热毒郁结肠胃,热盛迫血妄行,遂成便血(实热型);或由于长期饲管不良引起中气亏虚,则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引起便血。
关键词 辨证治疗 养牛业发展 热型 迫血妄行 中兽医 热性 脾虚型 饲养管理 饲管 白头翁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白痢
14
作者 袁平珍 《中兽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仔猪白痢 肠道传染病 30日龄 40日龄 中西结合 治疗效果 哺乳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