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令哈市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才仁山德布 达西卓玛 +2 位作者 才让卓玛 立新 宋红秀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z1期143-145,共3页
为了使动物防疫工作适应我国新的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针对青海省德令哈市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从防疫工作的现状、形式、防... 为了使动物防疫工作适应我国新的畜牧业发展形势的需要,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发生、传播和流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针对青海省德令哈市乡镇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从防疫工作的现状、形式、防疫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青海省德令哈市乡镇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防疫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牦牛牛病毒性腹泻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吕建军 张兰清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解青海牦牛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RTW-PCR/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的252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和IBRV抗原与抗体检测,为青海牦牛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持,为BVDV... 为了解青海牦牛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流行与分布情况,采用RTW-PCR/PCR和ELISA方法分别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的252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和IBRV抗原与抗体检测,为青海牦牛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基本数据支持,为BVDV和IBRV的流行病学调查丰富了资料。结果表明所有被检地区都存在BVDV感染,地区阳性率100%,而IBRV地区阳性率为62.5%;BVDV抗原阳性率在6.45%至37.50%之间,总阳性率为21.83%;IBRV抗原阳性率在3.22%至25.81%之间,总阳性率为13.89%;BVDV/IBRV混合感染阳性率为3.57%;BVDV抗体阳性率在6.45%至43.75%之间,总阳性率为23.02%;IBRV抗体阳性率在3.23%至32.26%之间,总阳性率为14.29%;同时部分地区存在BVDV持续感染牛和IBRV潜伏感染牛,分别占样品总数的0.40%和0.79%。研究表明,青海省不同地区的牦牛均存在BVDV、IBRV的感染,且部分地区感染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牦牛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森 蒲秀花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3期72-72,共1页
随着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前加强各类疾病的防控对提高畜牧养殖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羊肝片吸虫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养殖人员如果不加强管理与防控,将会导致羊群大量死亡,减少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 羊肝片吸虫病 诊断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消化道寄生虫危害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森 蒲秀花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4期131-131,共1页
一般来讲,羊消化道寄生虫比较多,这些寄生虫对羊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利影响,有时还会导致死亡。本文在深入分析羊消化道寄生虫危害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寄生虫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羊消化道寄生虫 危害 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山羊脑炎病毒感染的诊治
5
作者 拉亲 《养殖与饲料》 2018年第2期64-64,共1页
本文主要介绍绒山羊脑炎病毒感染的临床体征、诊断、治疗和预防,病绒山羊的初乳和乳是重要的传染源,羊群中所有绒山羊1年应进行2次血清检查,隔离或淘汰阳性羊。经过2个检测周期,无血清阳性羊,羊群即可视为无绒山羊脑炎病毒。
关键词 绒山羊 脑炎病毒 临床体征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地罗新注射液在藏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6
作者 蒲秀花 赵森 者永辉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
为研究泰地罗新注射液在藏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藏鸡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规律,试验选取藏鸡12羽,泰地罗新单剂量注射给药(4 mg/kg.bw),不同时间点采集藏鸡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注... 为研究泰地罗新注射液在藏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藏鸡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规律,试验选取藏鸡12羽,泰地罗新单剂量注射给药(4 mg/kg.bw),不同时间点采集藏鸡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注射给药后,泰地罗新在藏鸡体内的药-时曲线符合有吸收三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1.727±0.237)h,Cmax为(0.938±0.121)μg/m L,t1/2为(36.198±2.394)h,AUC为(55.564±3.675)μg·h/m L,Vd为(16.155±2.676)m L/kg,表明泰地罗新注射给药后在藏鸡体内吸收迅速,消除较为缓慢,对新兽药的研发和临床合理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地罗新 高效液相色谱 藏鸡 药物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