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耕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1
作者 任海瑛 《青海农林科技》 2017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土壤微肥科学施用、作物合理布局和配方肥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姜黄素比色法,测定了祁连县297份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得出该县土壤微量元素Cu的平均值是0.571mg/kg、Fe养分含量较其它养分... 为海北州祁连县八宝镇土壤微肥科学施用、作物合理布局和配方肥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姜黄素比色法,测定了祁连县297份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得出该县土壤微量元素Cu的平均值是0.571mg/kg、Fe养分含量较其它养分含量丰富,平均值在10.122mg/kg,Mn平均值为0.995mg/kg,Zn为平均值0.723mg/kg,B含量平均值为1.305mg/kg其中Cu、Fe、B含量丰富,Zn含量适中,Mn含量缺乏。八宝镇不同村耕层土壤有效微量元素丰缺程度差异明显。不同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县 耕层土壤 微量元素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北州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探讨
2
作者 安海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2期287-287,289,共2页
通过对海晏县姜柳盛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初步调研,探讨适合海北州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
关键词 农业专业合作社 现状 对策 青海海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北地区优质牧草黑饲麦1号及栽培技术
3
作者 白正秀 《中国种业》 2011年第7期62-62,共1页
黑饲麦l号是青海省培育出的第1个具有小麦HMW—GS5+10基因的黑麦新品种,2005年12月9日经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黑饲麦1号。该品种品质好、产草量高、加工利用形式多样、可制作优质青贮饲料和晒... 黑饲麦l号是青海省培育出的第1个具有小麦HMW—GS5+10基因的黑麦新品种,2005年12月9日经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黑饲麦1号。该品种品质好、产草量高、加工利用形式多样、可制作优质青贮饲料和晒制干草,子粒可为舍饲牛羊育肥提供草料和精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牧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黑麦 海北地区 技术 栽培 品种品质 利用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草扩繁和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钦 连荣芳 +2 位作者 王梅春 安海梅 郭朝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研究并确定微孔草茎尖是组织培养的最佳部位,细胞分裂素(6 BA)最适浓度是3mg/L。经初代培养、继代扩繁、温室育苗等阶段形成的块根,供大田栽培,生产种子扩大繁殖。育苗区的种植密度是200株/m2,收种区25株/m2。同时制定"三区"... 研究并确定微孔草茎尖是组织培养的最佳部位,细胞分裂素(6 BA)最适浓度是3mg/L。经初代培养、继代扩繁、温室育苗等阶段形成的块根,供大田栽培,生产种子扩大繁殖。育苗区的种植密度是200株/m2,收种区25株/m2。同时制定"三区"和"四区"轮作方案及播前土壤处理方法,有效地控制杂草危害,提高了种子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草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茎尖 培养基 栽培技术 块根移栽 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调节剂在青稞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殿海 张睿 +2 位作者 魏伯峰 李武德 吴强 《青海农林科技》 2006年第4期9-10,17,共3页
青稞在灌浆初期以2mg.kg-1、4mg.kg-1、6mg.kg-1、8mg.kg-14个浓度梯度喷施BN调节剂,可有效增加青稞千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其中以8mg.kg-1浓度效果最为明显、折合单产量比对照增产39%,千粒重增加14.6g,单穗粒数增加6.65... 青稞在灌浆初期以2mg.kg-1、4mg.kg-1、6mg.kg-1、8mg.kg-14个浓度梯度喷施BN调节剂,可有效增加青稞千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从而提高产量,其中以8mg.kg-1浓度效果最为明显、折合单产量比对照增产39%,千粒重增加14.6g,单穗粒数增加6.65粒,每穗粒重增加0.38g,而品质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植物调节剂 BN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新品种昆仑164的选育
6
作者 车永和 邱绍军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2期41-41,43,共2页
昆仑164于1988年用北青2号做母本,11-57做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通过一系列程序试验,比北青1号显著增产19.7%。比北青3号增产7.8%.在较高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300kg/mu,一般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250kg以上,在旱作条件... 昆仑164于1988年用北青2号做母本,11-57做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通过一系列程序试验,比北青1号显著增产19.7%。比北青3号增产7.8%.在较高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300kg/mu,一般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250kg以上,在旱作条件下,一般每亩200kg。生育期123-126d.较北青1号早熟,比北青3号早熟2-8d。耐寒性强。品质优,粗蛋白质含量13.3%(湿基)。栽培上忌连作,秋深翻,施足基肥,适期早播,注意防治条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生育期 品质 新品种 昆仑164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青稞育种协作与新品种引进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强小林 刘顺华 +9 位作者 周春来 尼玛扎西 付开地 罗布卓玛 林金咏 李崇辅 徐平印 张胜恒 邱绍军 陈详贵 《西藏农业科技》 1996年第1期8-16,共9页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倡仪开展青藏高原地区青棵育种协作并采用通信与实地走访考察了该区域各省(区)州青棵育种研究历史、现状和问题。协商建立了定期的信息交流、育种材料交换制度,提出了进行大区域穿梭育种方案。自1990年起组织实施“青...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倡仪开展青藏高原地区青棵育种协作并采用通信与实地走访考察了该区域各省(区)州青棵育种研究历史、现状和问题。协商建立了定期的信息交流、育种材料交换制度,提出了进行大区域穿梭育种方案。自1990年起组织实施“青棵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明确了6个新品种在全区域的丰产稳产性能和适应范围。同时通过连续参加全区品种区试和进行大田生产示范试验,成功引进4个适宜在西藏利用推广的新品种,并确定了其栽培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育种 新品种 稳定性评价 青藏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9
8
作者 黄中红 《中国种业》 2011年第6期79-80,共2页
马铃薯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其产品是多汁而且营养丰富的新鲜块茎鲜薯,较其他谷类作物更易于受到病原的侵袭,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病、感毒,导致种薯退化,甚至丧失种用价值。为了发挥良种增产作用和延长良种使用年限,尤其是随着马铃薯... 马铃薯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作物,其产品是多汁而且营养丰富的新鲜块茎鲜薯,较其他谷类作物更易于受到病原的侵袭,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病、感毒,导致种薯退化,甚至丧失种用价值。为了发挥良种增产作用和延长良种使用年限,尤其是随着马铃薯垄作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运用.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综合治理防治措施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 地膜覆盖技术 谷类作物 无性繁殖 营养丰富 繁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牧草黑饲麦1号在海晏地区的试种表现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白正秀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89-90,共2页
从黑饲麦1号在海晏地区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等方面浅析其在高寒地区的试种表现,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以期建立良好的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黑饲麦1号,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加快发展饲草饲料产业,缓解草原载畜压力... 从黑饲麦1号在海晏地区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等方面浅析其在高寒地区的试种表现,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方面进行效益分析,以期建立良好的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黑饲麦1号,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加快发展饲草饲料产业,缓解草原载畜压力,提高畜种、畜群质量,保护草原植被和环湖地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饲麦1号 试种 效益 高寒地区 海晏地区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新品种北青六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绍军 马长寿 罗旭东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3期35-35,共1页
青稞北青六号于 1986年用 71 2 4 1做母本 ,北青一号做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经过一系列程序试验 ,比北青一号增产 7.9% ,比北青三号显著增产 2 4.1% ,在较高肥力条件下 ,产量可达 4.5t/hm2 ,一般肥力条件下 ,产量可达 3.75t/hm2... 青稞北青六号于 1986年用 71 2 4 1做母本 ,北青一号做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经过一系列程序试验 ,比北青一号增产 7.9% ,比北青三号显著增产 2 4.1% ,在较高肥力条件下 ,产量可达 4.5t/hm2 ,一般肥力条件下 ,产量可达 3.75t/hm2 。生育期 110— 12 0d ,比北青三号早熟 7— 10d ,具有早熟、丰产性好、抗倒伏、品质优 (粗蛋白质含量 15 .1% )等特点。栽培上忌连作 ,秋深翻 ,施足基肥 ,适时早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选育 特征特性 北青六号品种 适应地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草籽粒播种密度对块根形成的影响
11
作者 马生耀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118-118,共1页
微孔草籽粒播种密度对块根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距25 cm的微孔草籽粒播种密度可最大程度提高块根产量,其可作为今后微孔草大面积扩繁块根原种生产利用的首选。行距15 cm和行距20 cm也有一定的效果,可借鉴应用。
关键词 微孔草 籽粒 播种密度 块根发育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青三号青稞高产农艺措施最佳组合研究
12
作者 徐平印 迟德钊 邱绍军 《大麦科学》 1994年第3期22-25,共4页
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与分析对北青三号青稞高产农艺措施最佳组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四个目标函数与尿素、三料磷和播种量三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四个模型的失拟项F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准,回归项F... 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与分析对北青三号青稞高产农艺措施最佳组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四个目标函数与尿素、三料磷和播种量三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模型.四个模型的失拟项F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准,回归项F值除千粒重模型为P0.25外,其余均在P0.05水平以上显著.三个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播种量最大,尿素用量次之,碗肥效应最小.对产量模型求极值得到最优农艺措施组合,即在亩施尿素10.8公斤,三料碗肥12.8公斤(N:P=1:1.2),播种量每亩49.4万粒条件下可获得亩产331.37公斤的最高产量.用频数分析法求得亩产分别在200公斤以下,介于200与250公斤、介于250与300公斤、大于300公斤四组产量水平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指标值.亩产大于300公斤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是每亩尿素用量8.0-12.0公斤,三料磷肥11.0-14.0公斤(N:P=1:1.2-1.4),播种量49-56万粒,保苗29.4-33.6万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北青三号 栽培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