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17种主要植物叶性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86
1
作者 李永华 罗天祥 +3 位作者 卢琦 田晓娅 吴波 杨恒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94-999,共6页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叶氮含量和低比叶面积的干旱地区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选取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地区17种主要植物(野生9种,人工8种) ,分别测定其比叶面积(SL A) ,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及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叶氮含量和低比叶面积的干旱地区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选取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地区17种主要植物(野生9种,人工8种) ,分别测定其比叶面积(SL A) ,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及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 ,并与贡嘎山湿润森林样带测定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mass随SL A的增加而增加,但Nmass与SL A关系格局在固定沙丘野生多年生草本-灌木植物(类群1,Narea>3.0 g m- 2 )与流动沙丘野生短命草本植物(类群2 ,Narea<3.0 g m- 2 )之间存在策略位移现象,即在相同SL A下,类群1比类群2具有更高的叶氮含量,或在相同Nmass时类群1比类群2具有更小的比叶面积。在8个人工物种中,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绵柳和西北沙柳等灌木属于类群1,而甘草、小叶锦鸡儿、柽柳和青杨属于类群2 ,前者比后者具备更好的干旱适应机制,建议在生产上优先考虑前者。流动沙丘野生短命草本植物具有较低的叶氮含量和较高的比叶面积,这一特征与流动沙丘土壤贫瘠及其生长期内降水集中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对丰富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重量叶氮含量 单位面积叶氮含量 比叶面积 水分利用效率 高寒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共和盆地沙珠玉飞播模拟试验小结
2
作者 石蒙沂 郭利学 +1 位作者 杨红文 张晓成 《青海农林科技》 1990年第3期30-33,3,共5页
目前我省沙漠面积11850万亩,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正以100万亩的速度扩展。受劳力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沙化速度。如何使大面积沙漠,特别是危害性较大的流动沙... 目前我省沙漠面积11850万亩,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每年正以100万亩的速度扩展。受劳力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沙化速度。如何使大面积沙漠,特别是危害性较大的流动沙地,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治理,是当前治沙战线上急待解决的难题。而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就是在无植被或植被稀疏的干旱、半干旱沙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飞机 模拟试验 青海 飞机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沙化典型地区青海省沙珠玉定位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晓玲 段珍珍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34-36,29,共4页
通过长期观测和收集与土地沙化和沙尘暴发生、发展、演变趋势及防治成效相关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信息,分析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机理、沙化土地消长变化的原因和各种防沙治沙措施的实施效益,为沙尘暴灾害监测、损失评估及预... 通过长期观测和收集与土地沙化和沙尘暴发生、发展、演变趋势及防治成效相关的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和社会经济信息,分析沙尘暴发生发展的机理、沙化土地消长变化的原因和各种防沙治沙措施的实施效益,为沙尘暴灾害监测、损失评估及预警提供相关信息,为各级政府制定防沙治沙对策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监测 防沙治沙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不同林龄乌柳林的水分利用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刘丽颖 贾志清 +4 位作者 朱雅娟 李虹 杨德福 魏登贤 赵雪彬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7-603,共7页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共和盆地不同林龄(5、9、25 a)乌柳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δ18O值,分析它们是否随林龄变化而选择性地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通过测定不同林龄乌柳叶片的δ13C值,分析比较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共和盆地不同林龄(5、9、25 a)乌柳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δ18O值,分析它们是否随林龄变化而选择性地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并通过测定不同林龄乌柳叶片的δ13C值,分析比较它们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5 a乌柳主要利用源自降雨的10~50 cm深处的浅层土壤水分,9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20 cm和地下水补充的30~50、1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25 a乌柳主要利用降雨补充的10~20cm和地下水补充的50 cm深处的土壤水分。3个林龄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5 a乌柳的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9 a和25 a乌柳,9 a和25 a乌柳水分利用效率类似。水分利用策略的分析结果表明:9~25 a乌柳处于稳定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来源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氢同位素比率 稳定氧同位素比率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威连滩冲沟侵蚀遥感监测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玉凤 严平 +4 位作者 王耿锐 宋阳 汪言在 杨恒华 朱孟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2006年高分辨率的快鸟影像和1982年的航空像片,结合GPS雨季前后精确测量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对青海共和盆地沙沟河流域的一个典型冲沟,从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对冲沟侵蚀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冲沟的侵蚀速率快,主要表... 利用2006年高分辨率的快鸟影像和1982年的航空像片,结合GPS雨季前后精确测量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对青海共和盆地沙沟河流域的一个典型冲沟,从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对冲沟侵蚀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冲沟的侵蚀速率快,主要表现在沟头的溯源侵蚀;冲沟的沟型基本没变化,但沟头变化明显;预测冲沟以每年12m速度发展是可信的,并指出冲沟侵蚀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以及龙羊峡水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共和盆地 冲沟侵蚀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共和盆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6
作者 王学全 卢琦 +2 位作者 杨恒华 孙德福 赵雪彬 《水利经济》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采用最大可承载人口量方法,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未来人均需水量,比较不同水平年青海共和盆地水资源最大可承载人口数量、现状人口数量和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得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表明,在平水年按照温饱型标准,共和盆地水... 采用最大可承载人口量方法,根据水资源可利用量和未来人均需水量,比较不同水平年青海共和盆地水资源最大可承载人口数量、现状人口数量和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得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判断指标。研究表明,在平水年按照温饱型标准,共和盆地水资源可承载人口为24万人,高于现在人口数;按小康和富裕标准计算,均出现超载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共和盆地 荒漠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对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魏登贤 杨德福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7期283-284,共2页
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土地严重沙漠化地区之一,尤其以塔拉滩、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木格滩以及沙珠玉地区风沙危害和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龙羊峡库区的安全运行。加快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研... 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土地严重沙漠化地区之一,尤其以塔拉滩、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木格滩以及沙珠玉地区风沙危害和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和龙羊峡库区的安全运行。加快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特别是研究遏制该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实现共和盆地沙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之所在。对共和盆地防沙治沙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高寒干旱沙区防沙治沙的方法和策略,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治沙 对策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珠玉地区沙地云杉容器育苗试验
8
作者 范文秀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7期30-31,共2页
介绍了首次在共和县沙珠玉地区进行沙地云杉育苗试验,包括种子处理以及后期管理的技术要点,目的在于了解沙地云杉能否适应高寒高海拔环境。
关键词 沙地云杉 容器育苗 试验 沙珠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地区古毒蛾生物学及防治研究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帆 严林 魏登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131,共4页
古毒蛾(Orgyia antiquae)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危害白刺的害虫,该虫在青海省德令哈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共有6个龄期。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平均为5 d左右,蛹期平均为12 d,成虫寿命约6 d,完成1代约50 d... 古毒蛾(Orgyia antiquae)是柴达木盆地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的危害白刺的害虫,该虫在青海省德令哈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幼虫共有6个龄期。在自然条件下,幼虫各龄发育历期平均为5 d左右,蛹期平均为12 d,成虫寿命约6 d,完成1代约50 d。幼虫期防治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效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毒蛾 生物学特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配施对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涛 张骞 +6 位作者 秦瑞敏 苏洪烨 魏晶晶 程洪杰 赵天悦 邵新庆 周华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0-867,共8页
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因此,研究恢复措施对草地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样地,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氮素(尿素CH_(4)N_(2)O、硫酸铵(NH_(4))_(2)SO_(4)和硝酸钾KNO_(3))的... 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因此,研究恢复措施对草地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轻度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样地,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氮素(尿素CH_(4)N_(2)O、硫酸铵(NH_(4))_(2)SO_(4)和硝酸钾KNO_(3))的九种组合配施,分析氮素配施后退化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探究不同类型氮素配施对退化高寒草甸恢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氮素配施显著提高了群落初级生产力(P<0.05),且生物量随着氮素配施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对植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土壤中速效氮和硝态氮呈现降低趋势(P<0.05),但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通过综合评价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筛选出恢复该区域退化高寒草甸的最佳氮素配施量为47.2 g·m^(-2)硫酸铵+72.2 g·m^(-2)硝酸钾+21.6 g·m^(-2)尿素,为退化高寒草甸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氮素配施 土壤养分 生物量 恢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区农田防护林土壤水分效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长禄 耿生莲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5-6,共2页
本文分析了沙珠玉地区农田防护林网内的土壤水分效益 ,研究表明 ,林网内的土壤水分变化与林网的防风效益相关。林网内土壤水分含量不仅显著高于对照 ,而且月变化值较小。本文还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春小麦产量的关系 ,拟合了相关方程 :y =2 ... 本文分析了沙珠玉地区农田防护林网内的土壤水分效益 ,研究表明 ,林网内的土壤水分变化与林网的防风效益相关。林网内土壤水分含量不仅显著高于对照 ,而且月变化值较小。本文还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春小麦产量的关系 ,拟合了相关方程 :y =2 .435 2 16 96 + 0 .15 2 9815 6 3x ,研究表明沙区农田防护林网可增产 1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土壤水分 防风效益 春小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盆地达连海干涸追溯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雪彬 更藏措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达连海干涸现象说明,沙珠玉地区水文状况恶化趋势发展,提出改善本区生态环境可能途径。
关键词 共和盆地 达连海 干涸现象 截流 绿洲建设 畜牧业 沙漠化 生态环境建设 种草养畜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珠玉农田防护林现状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雪彬 更藏措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21-22,25,共3页
阐述了青海省沙珠玉地区防护林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维护今后本区防护林体系建设探讨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沙珠玉 农田防护林 现状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珠玉沙区植被恢复综合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德福 魏登贤 《青海农林科技》 2018年第4期52-54,共3页
青海共和盆地沙区植被恢复综合技术涉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本技术在共和盆地长期荒漠化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固沙和生物措施的防治模式,达到固定沙地、恢复植被的目的。主要有沙障设置、直播造林和插杆深栽造林... 青海共和盆地沙区植被恢复综合技术涉及荒漠化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本技术在共和盆地长期荒漠化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固沙和生物措施的防治模式,达到固定沙地、恢复植被的目的。主要有沙障设置、直播造林和插杆深栽造林等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固沙速度快、造林成活率高、治理成本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区 植被恢复 工程固沙 生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区农田防护林蒸散效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长禄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第4期51-51,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农田防护林网内作物蒸散作用,阐述了农田防护林的蒸散效益。研究表明,林网内作物蒸散比对照地平均提高12-1 % ,有效改善了作物的生理作用。
关键词 沙区 农田防护林 蒸散效益 作物生长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珠玉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及营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啟山 樊彦新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2期22-23,59,共3页
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当地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地处共和盆地沙漠中心的沙珠玉地区群众连年遭受着风沙的危害 ,研究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 ,是改变当地生态环境 ,提高农牧业生产力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当地农牧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而地处共和盆地沙漠中心的沙珠玉地区群众连年遭受着风沙的危害 ,研究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 ,是改变当地生态环境 ,提高农牧业生产力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最有效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规划 技术研究 设计 营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移植苗培育的质量调控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雪彬 更藏措 李萨 《青海农林科技》 2009年第1期62-63,共2页
根据培育油松移植苗的生长特点,总结培育优质油松移植苗的调控技术,结果表明,一年中油松仅生长一个月,抓紧这一个月的水肥管理很关键,密度控制是培育大苗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油松 移植 质量调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沙区水冲深栽插干造林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德福 《青海农林科技》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水冲深栽插干造林技术是利用高压喷雾器水的压力把沙或土冲开一个深度能控制的洞穴,然后进行插干造林。治沙站2012年在学习内蒙亿利集团水冲栽植技术的基础上对水冲技术进行了试验改进,是一种造林速度快,方法简单,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成本... 水冲深栽插干造林技术是利用高压喷雾器水的压力把沙或土冲开一个深度能控制的洞穴,然后进行插干造林。治沙站2012年在学习内蒙亿利集团水冲栽植技术的基础上对水冲技术进行了试验改进,是一种造林速度快,方法简单,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成本低,适宜在干旱半干旱沙区开展插干造林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冲 插干造林 沙区造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三琴 《花卉》 2019年第6期268-269,共2页
无论是土地侵蚀还是土地荒漠化,土地风险都会导致土地退化,影响农业生态和环境生态。本文分析了水土侵蚀和土壤沙漠化的原因,还讨论了保护土壤,水和沙漠化的措施。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荒漠化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和盆地高寒沙区柽柳扦插育苗技术探讨
20
作者 杨红文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3期15-16,共2页
柽柳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 ,是固沙造林的先锋树种 ,是高寒沙区的优良树种之一。其中柽柳(tamarixchinensis)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可见这类树种的重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西北生态工程建设的今天 ,发展柽柳扦插育苗 。
关键词 柽柳 高寒沙门区 固沙造林 防护林 扦插育苗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