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6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燕华云
杨贵林
+1 位作者
贾绍凤
周陈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0-61,共2页
根据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监测资料,在径流系列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湟水、河源至玛曲区间、玛曲至龙羊峡区间1956~2000年降水、河川径流的变化趋势.指出:研究区域的降水、径...
根据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监测资料,在径流系列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湟水、河源至玛曲区间、玛曲至龙羊峡区间1956~2000年降水、河川径流的变化趋势.指出:研究区域的降水、径流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径流系数没有出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系列
线性倾向估计法
Kendall秩次相关法
黄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菊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论述了三江源区降水、径流、蒸发水文要素特征及其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水资源的区域组成及各源区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三江源区的水资源特性。
关键词
水资源特征
水资源量
三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化隆县小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唐洪波
陈强
+1 位作者
何灼伦
李德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2,91,共4页
为准确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寻求一种切合实际的河川基流量分割方法,在对查甫沟、黑城沟、昂思多沟设计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分析河川基流经验斜割法、加里宁试算法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后,采用直线斜割法进行了多年...
为准确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寻求一种切合实际的河川基流量分割方法,在对查甫沟、黑城沟、昂思多沟设计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分析河川基流经验斜割法、加里宁试算法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后,采用直线斜割法进行了多年平均基流量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分析,得出了查甫沟、黑城沟、昂思多沟设计断面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387.5万、532.4万、781.2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86.8万、256.6万、376.5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1 136、733、2 858 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量
开采量
评价分析
化隆县小流域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青海省三次水资源量评价差异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强
李其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2,共6页
水资源调查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论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要基础工作。总结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继承前两次青海省水资源调查...
水资源调查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论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要基础工作。总结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继承前两次青海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础,改进了评价方法,丰富以往评价内容。对三次评价过程中的主要差异问题进行梳理,针对西北地区资料条件普遍较差及省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评价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量评价
差异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青海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基流分割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强
李德靖
赵兴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1期164-167,共4页
本文结合2004年青海省水资源评价工作,讨论了对地下水基流切割问题的认识,对目前常用的基流分割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归纳了青海省基流分割可以普遍采用的一些适用方法,总结了基流分割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经验。
关键词
基流
地下水资源评价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东部典型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灵军
刘弢
陈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9-50,共2页
清水河流域是青海省东部典型小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流域自然、经济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生态建设重视不足3个方面的问题,据此提...
清水河流域是青海省东部典型小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流域自然、经济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生态建设重视不足3个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建设骨干性调蓄工程、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宣传引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清水河
循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杨贵林
燕华云
张静娴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8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论述了青海省水资源量的同时,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预测了2000年、2010年需水量及可供水量,对青海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
可供水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刍议21世纪青海省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8
作者
燕华云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青海省地处江河源头 ,其水资源工作不仅关系本省的水资源保障供给 ,还影响下游地区的供给和生态保护。本文从水资源概况、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进行论述 ,并结合实际探讨了 2
关键词
水资源
青海
21世纪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湖水量平衡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
26
9
作者
燕华云
贾绍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40,共6页
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青海湖1959-2000年间降水径流蒸发湖泊水位地下水补给量的动态变化建立水量平衡分析方程.青海湖水位在波动中持续下降42年来年平均水位累计下降了 3.32 m平均每年下降了0.079 m近年来下降的幅度减小. 同...
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青海湖1959-2000年间降水径流蒸发湖泊水位地下水补给量的动态变化建立水量平衡分析方程.青海湖水位在波动中持续下降42年来年平均水位累计下降了 3.32 m平均每年下降了0.079 m近年来下降的幅度减小. 同时青海湖储水量不断减少而湖区降水呈增加的趋势河川径流量地下水的入湖补给量 蒸发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根据青海湖水平衡分析计算结果预测2010年青海湖流域耗水量将达1.27108m3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跨流域调水量引大济湖4.1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降水
湖泊水位
下降
湖流
补给量
蒸发量
水量平衡分析
耗水量
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澜沧江水系水生生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唐文家
崔玉香
赵霞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8,共9页
2007-2011年对青海澜沧江上游水系的香曲、扎曲、子曲、巴曲进行了水生生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53种,香曲、扎曲、子曲的浮游植物数量分别为13.85×104~34.20×104个/L、4.75×104~38.00×104个/L、22.17×...
2007-2011年对青海澜沧江上游水系的香曲、扎曲、子曲、巴曲进行了水生生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53种,香曲、扎曲、子曲的浮游植物数量分别为13.85×104~34.20×104个/L、4.75×104~38.00×104个/L、22.17×104~206.93×104个/L,相应的生物量为0.2197~0.3489mg/L、0.1316~0.2456mg/L、0.1597~1.1260mg/L;浮游动物24种,香曲、扎曲、子曲的浮游动物数量分别为2.7~4.8个/L、1.1~26.6个/L、0.69~19.49个/L,生物量为0.0080~0.0720mg/L、0.0106~0.0564mg/L、0.0003~0.0165mg/L;底栖动物采集到16种;鱼类采集到6种,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为优势种,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不高;初步探讨了渔业资源的变化,分析了其资源受威胁的因素,提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澜沧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澜沧江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尕日得水文站实行水文巡测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何隆邦
淳永旭
+1 位作者
裴生山
张顺桂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为了提高功效,发展站网,促进应用新技术,扩大资料收集范围,改善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水文勘测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利用青海省大通河上游控制站尕日得水文站历年观测和整编资料,分析了尕日得站测验方式,得出了该站可以实行巡...
为了提高功效,发展站网,促进应用新技术,扩大资料收集范围,改善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水文勘测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利用青海省大通河上游控制站尕日得水文站历年观测和整编资料,分析了尕日得站测验方式,得出了该站可以实行巡测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巡测
可行性分析
大通河
尕日得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徐晓梅
朱晓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65-66,92,共3页
采用湟水流域干流上从上游到中上游、中游、中下游、下游几个主要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要素历年实测资料序列,统计分析湟水流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年内年际间的变化规律;这些统计分析有助于...
采用湟水流域干流上从上游到中上游、中游、中下游、下游几个主要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要素历年实测资料序列,统计分析湟水流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年内年际间的变化规律;这些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整体的水文特性,为地方及其流域在空间上、地区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防汛抗旱工作、区域水文水资源研究提供依据,对于研究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沿程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等提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流域
水文要素
水资源分布
变化规律
特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南川河750变电站处设计断面水文分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克祯
赵毅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随着青海省南川河流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依据南川河下游南川河口水文站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南川河750变电站处设计断面进行了水文计算,得出了相关的水文数据,为境内合...
随着青海省南川河流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依据南川河下游南川河口水文站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南川河750变电站处设计断面进行了水文计算,得出了相关的水文数据,为境内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制定防洪规划和城镇发展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设计洪水
水文分析
南川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水文特性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富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0-62,共3页
1概述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位于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800km,总面积约72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青海省...
1概述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位于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800km,总面积约72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势高峻,全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水文特性
水资源量
降水量
冰情
水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被引量:
57
15
作者
贾绍凤
周长青
+3 位作者
燕华云
周宏飞
汤奇成
张捷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1-807,共7页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利用量
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作物耗水系数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吕文星
周鸿文
+1 位作者
王永峰
刘东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9期4692-4698,共7页
采用引排差法和最大蒸发量法对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耗水系数进行计算研究。在典型地块设置了2个斗渠引水口和6个退水口,并对其春灌期流量进行监测。同时在典型地块内设置5眼地下水监测井,用于计算地下退水量。在综合考虑地表退水和...
采用引排差法和最大蒸发量法对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耗水系数进行计算研究。在典型地块设置了2个斗渠引水口和6个退水口,并对其春灌期流量进行监测。同时在典型地块内设置5眼地下水监测井,用于计算地下退水量。在综合考虑地表退水和地下退水基础上,采用引排差法计算耗水系数;同时利用最大蒸发量法计算耗水系数,对引排差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引排差法计算得到的大峡灌区典型地块春灌期耗水系数为0.48,采用最大蒸发量法,计算得到耗水系数为0.49,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耗水系数非常接近,说明在试验区耗水系数计算上,最大蒸发量法可以对引排差法进行较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水系数
引排差法
最大蒸发量法
彭曼公式
青海省大峡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大峡灌区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垂直变异特征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吕文星
唐洪波
+3 位作者
刘东旭
王国重
王玉明
李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99-101,106,共4页
由于受气候、生物、土壤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垂直剖面分布也表现出相应的层次性。该研究对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分层次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土壤孔...
由于受气候、生物、土壤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垂直剖面分布也表现出相应的层次性。该研究对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分层次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整个土壤层次中0~40和90~150 cm两处为高孔隙度区,其他土层属于低孔隙度区;土壤持水性能指标中的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且三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近等差递减的趋势。大峡灌区典型样地土壤在垂直方向呈现出上部(0~40 cm)疏松,40~60 cm范围较紧实,下部(60~200 cm)再次趋于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峡灌区
土壤物理性质
垂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
22
18
作者
郭婧
周学斌
+4 位作者
任君
王芳萍
魏珍
师燕
周华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250,共9页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青海湟水谷地3个典型区县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综合发展水平,最后从时空角度定量揭示...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青海湟水谷地3个典型区县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综合发展水平,最后从时空角度定量揭示出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系统之间相互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5年湟水谷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于良好耦合的中度协调类型,D∈[0.429 4,0.743 8]。(2)空间分布上来看,3个区县的耦合度出现了初级耦合、中级耦合和良好耦合3种状态;耦合协调度出现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5种状态,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稍滞后于耦合度的变化。(3)空间组合上,出现了初级耦合濒临失调衰退区、良好耦合轻度失调衰退区、中级耦合濒临失调衰退区、良好耦合勉强协调区、良好耦合初级协调区、良好耦合中度协调发展区6种空间组合类型。总体而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提高青海湟水谷地综合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谷地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
被引量:
14
19
作者
朱延龙
韩昆
王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0-266,共7页
青海湖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北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对该区域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区域近50年来气温以0.25~0.30℃/10a的幅度持续上升;降水呈增加趋势,且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高海拔区降水增幅10mm/10a...
青海湖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北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对该区域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区域近50年来气温以0.25~0.30℃/10a的幅度持续上升;降水呈增加趋势,且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高海拔区降水增幅10mm/10a,低海拔区为3.5mm/10a,但在湖滨区因为湖泊的作用,降水增加幅度为10.6~14.4mm/10a;蒸发量的变化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之前潜在蒸发量呈减少趋势,陆面蒸发量基本不变,之后两类蒸发基本呈增加趋势,潜在蒸发量在低海拔区以17mm/10a的幅度升高,陆面蒸发量以13mm/10a的幅度升高。同时,在气候水文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青海湖近一半入湖小河干涸,主要入湖大河总径流量略有减少,但其春季产卵期径流明显减少;湖泊水文收支情况的变化,使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的演变规律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气候
水文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年来青海省黄河流域泥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8
20
作者
孙永寿
段水强
+1 位作者
刘希胜
曹广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69-174,共6页
依据青海省黄河流域1956-2012年57年实测泥沙资料,采用Kendall秩次检验法、Spearman秩次检验法、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进行泥沙变化趋势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除黄河上游玛曲、唐乃亥站泥沙没有明显增减趋势外,其他各站含沙量、输沙量均呈...
依据青海省黄河流域1956-2012年57年实测泥沙资料,采用Kendall秩次检验法、Spearman秩次检验法、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进行泥沙变化趋势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除黄河上游玛曲、唐乃亥站泥沙没有明显增减趋势外,其他各站含沙量、输沙量均呈明显减小趋势,总体上河流泥沙从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呈明显减小趋势。其泥沙变化的突变年份黄河干流主要出现在1987年、2000年、2005年,湟水出现在1980年、2002年,突变年份河流含沙量、输沙量呈跳跃式减小,近期2000-2012年含沙量、输沙量最小。分析其泥沙减小的原因,水库拦沙对黄河干流来沙量减小起主导作用。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施,以及流域天然来水量增加,使流域生态植被覆盖条件好转,对流域来沙量减小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泥沙变化趋势
成因分析
青海省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燕华云
杨贵林
贾绍凤
周陈超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
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0-61,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65002)
水利部"948"项目(200302)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05-N-519)
文摘
根据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监测资料,在径流系列一致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青海省黄河流域湟水、河源至玛曲区间、玛曲至龙羊峡区间1956~2000年降水、河川径流的变化趋势.指出:研究区域的降水、径流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径流系数没有出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径流系列
线性倾向估计法
Kendall秩次相关法
黄河上游
分类号
TV1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被引量:
12
2
作者
王菊英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1期91-94,共4页
文摘
论述了三江源区降水、径流、蒸发水文要素特征及其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并对其水资源的区域组成及各源区水资源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阐述了三江源区的水资源特性。
关键词
水资源特征
水资源量
三江源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volume of water resources
Sanjiangyuan as the headstreams of Changjiang, Huanghe and Lancangjiang
分类号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化隆县小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
3
3
作者
唐洪波
陈强
何灼伦
李德靖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0-72,91,共4页
文摘
为准确评价区域地下水资源,寻求一种切合实际的河川基流量分割方法,在对查甫沟、黑城沟、昂思多沟设计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分析河川基流经验斜割法、加里宁试算法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后,采用直线斜割法进行了多年平均基流量计算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分析,得出了查甫沟、黑城沟、昂思多沟设计断面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分别为387.5万、532.4万、781.2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分别为186.8万、256.6万、376.5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分别为1 136、733、2 858 m^3/d。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量
开采量
评价分析
化隆县小流域
青海省
Keywords
groundwater resources volume
production volume
evaluation analysis
small watershed of Hualong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青海省三次水资源量评价差异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陈强
李其江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2,共6页
文摘
水资源调查评价是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论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的重要基础工作。总结和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区域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继承前两次青海省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础,改进了评价方法,丰富以往评价内容。对三次评价过程中的主要差异问题进行梳理,针对西北地区资料条件普遍较差及省内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流域评价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水资源量评价
差异
青海省
Keywords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ifference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TV22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青海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基流分割
被引量:
3
5
作者
陈强
李德靖
赵兴明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1期164-167,共4页
文摘
本文结合2004年青海省水资源评价工作,讨论了对地下水基流切割问题的认识,对目前常用的基流分割方法进行了归类总结,归纳了青海省基流分割可以普遍采用的一些适用方法,总结了基流分割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经验。
关键词
基流
地下水资源评价
青海省
Keywords
base flow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resuorces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TV211.1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东部典型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灵军
刘弢
陈强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9-50,共2页
文摘
清水河流域是青海省东部典型小流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分析流域自然、经济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生态建设重视不足3个方面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建设骨干性调蓄工程、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宣传引导等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开发利用
清水河
循化县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Qingshui River
Xunhua County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被引量:
4
7
作者
杨贵林
燕华云
张静娴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青海省
投资公司
出处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8年第4期46-50,共5页
文摘
在论述了青海省水资源量的同时,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预测了2000年、2010年需水量及可供水量,对青海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资源
供需平衡
可供水量
预测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刍议21世纪青海省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
1
8
作者
燕华云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1年第1期21-23,共3页
文摘
青海省地处江河源头 ,其水资源工作不仅关系本省的水资源保障供给 ,还影响下游地区的供给和生态保护。本文从水资源概况、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进行论述 ,并结合实际探讨了 2
关键词
水资源
青海
21世纪
开发利用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湖水量平衡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
26
9
作者
燕华云
贾绍风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
研究所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5-40,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XCX1-10-03资助.
文摘
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青海湖1959-2000年间降水径流蒸发湖泊水位地下水补给量的动态变化建立水量平衡分析方程.青海湖水位在波动中持续下降42年来年平均水位累计下降了 3.32 m平均每年下降了0.079 m近年来下降的幅度减小. 同时青海湖储水量不断减少而湖区降水呈增加的趋势河川径流量地下水的入湖补给量 蒸发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根据青海湖水平衡分析计算结果预测2010年青海湖流域耗水量将达1.27108m3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跨流域调水量引大济湖4.1108m3.
关键词
青海湖
降水
湖泊水位
下降
湖流
补给量
蒸发量
水量平衡分析
耗水量
湖区
Keywords
Qinghai Lake
water-balance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分类号
P34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澜沧江水系水生生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
17
10
作者
唐文家
崔玉香
赵霞
机构
青海省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青海
师范大学青藏高原环境与
资源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8,共9页
文摘
2007-2011年对青海澜沧江上游水系的香曲、扎曲、子曲、巴曲进行了水生生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4门、53种,香曲、扎曲、子曲的浮游植物数量分别为13.85×104~34.20×104个/L、4.75×104~38.00×104个/L、22.17×104~206.93×104个/L,相应的生物量为0.2197~0.3489mg/L、0.1316~0.2456mg/L、0.1597~1.1260mg/L;浮游动物24种,香曲、扎曲、子曲的浮游动物数量分别为2.7~4.8个/L、1.1~26.6个/L、0.69~19.49个/L,生物量为0.0080~0.0720mg/L、0.0106~0.0564mg/L、0.0003~0.0165mg/L;底栖动物采集到16种;鱼类采集到6种,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和前腹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anteroventris)为优势种,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不高;初步探讨了渔业资源的变化,分析了其资源受威胁的因素,提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澜沧江水生生物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青海
澜沧江
水生生物
Keywords
Qinghai Province
Lancang River
hydrobiontes
分类号
Q178.2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尕日得水文站实行水文巡测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3
11
作者
何隆邦
淳永旭
裴生山
张顺桂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青海省
土地统征整理中心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文摘
为了提高功效,发展站网,促进应用新技术,扩大资料收集范围,改善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水文勘测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利用青海省大通河上游控制站尕日得水文站历年观测和整编资料,分析了尕日得站测验方式,得出了该站可以实行巡测的结论。
关键词
水文巡测
可行性分析
大通河
尕日得水文站
Keywords
hydrological tour gauging
feasibility analysis
Datong River
Garide hydrological station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徐晓梅
朱晓峰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65-66,92,共3页
文摘
采用湟水流域干流上从上游到中上游、中游、中下游、下游几个主要水文控制站的水文要素历年实测资料序列,统计分析湟水流域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降水、蒸发、径流、泥沙在地区上的分布规律以及年内年际间的变化规律;这些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整体的水文特性,为地方及其流域在空间上、地区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防汛抗旱工作、区域水文水资源研究提供依据,对于研究流域从上游到下游沿程水土流失规律和综合治理等提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湟水流域
水文要素
水资源分布
变化规律
特性
分析
Keywords
Huangshui River basin
hydrological factors
water distribution
changes in law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分类号
TV211.2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南川河750变电站处设计断面水文分析
被引量:
3
13
作者
王克祯
赵毅邦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文摘
随着青海省南川河流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依据南川河下游南川河口水文站资料,采用多种方法对南川河750变电站处设计断面进行了水文计算,得出了相关的水文数据,为境内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制定防洪规划和城镇发展布局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径流量
设计洪水
水文分析
南川河
Keywords
runoff
design flood
hydrological analysis
Nanchuan River
分类号
P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水文特性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富红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0-62,共3页
文摘
1概述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位于北纬31°39′~39°19′,东经89°35′~103°04′。东西长约1200km,南北宽约800km,总面积约72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势高峻,全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有...
关键词
青海
水文特性
水资源量
降水量
冰情
水化学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被引量:
57
15
作者
贾绍凤
周长青
燕华云
周宏飞
汤奇成
张捷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
研究所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1-807,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 10 3
KZCX SW 317 3)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文摘
界定了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径流口径生态需水的概念。对西北地区的径流口径生态需水和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638 5×108m3,但需净出境水量为411 9×108m3,实有水资源总量为1226 6×108m3,径流口径生态需水量为454 4×108m3,除去保留给生态的生态需水、偏远封闭流域难以利用的水量,人类可以消耗利用的可利用量有742×108m3,其中黄河流域可利用量为187×108m3,西北内流区当地可利用量为555×108m3。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计算模型,估算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建议用水资源承载能力图谱表示水资源承载能力。在人均GDP每10年翻一番、水资源利用效率每年提高7%的条件下,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2010年为11310万人,2020年为12019万人,2030年为12733万人。
关键词
水资源可利用量
生态需水量
水资源承载能力
西北地区
Keywords
usable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Northwest China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作物耗水系数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吕文星
周鸿文
王永峰
刘东旭
机构
黄河
水文
水资源
科学研究院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9期4692-4698,共7页
基金
青海省黄河流域灌区耗水系数研究项目(QX2012-019)
文摘
采用引排差法和最大蒸发量法对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耗水系数进行计算研究。在典型地块设置了2个斗渠引水口和6个退水口,并对其春灌期流量进行监测。同时在典型地块内设置5眼地下水监测井,用于计算地下退水量。在综合考虑地表退水和地下退水基础上,采用引排差法计算耗水系数;同时利用最大蒸发量法计算耗水系数,对引排差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引排差法计算得到的大峡灌区典型地块春灌期耗水系数为0.48,采用最大蒸发量法,计算得到耗水系数为0.49,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耗水系数非常接近,说明在试验区耗水系数计算上,最大蒸发量法可以对引排差法进行较好的验证。
关键词
耗水系数
引排差法
最大蒸发量法
彭曼公式
青海省大峡灌区
Keywords
water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diversion and drainage method
the biggest evaporation method
Penman-Monteith formula
Daxia irrigation area in Qinghai province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X59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大峡灌区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垂直变异特征
被引量:
2
17
作者
吕文星
唐洪波
刘东旭
王国重
王玉明
李东
机构
黄河
水文
水资源
科学研究院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5期99-101,106,共4页
基金
青海省黄河流域灌区耗水系数研究(QX2012-019)
文摘
由于受气候、生物、土壤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垂直剖面分布也表现出相应的层次性。该研究对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分层次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整个土壤层次中0~40和90~150 cm两处为高孔隙度区,其他土层属于低孔隙度区;土壤持水性能指标中的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且三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近等差递减的趋势。大峡灌区典型样地土壤在垂直方向呈现出上部(0~40 cm)疏松,40~60 cm范围较紧实,下部(60~200 cm)再次趋于疏松。
关键词
大峡灌区
土壤物理性质
垂直变异
Keywords
Daxia irrigated area
Soil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Vertical variation
分类号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
22
18
作者
郭婧
周学斌
任君
王芳萍
魏珍
师燕
周华坤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
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
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青海
大学研究生院
青海省
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25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19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JY012)
+2 种基金
青海省创新平台建设专项(2017-ZJ-Y20)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ZJ-910)
青海省科协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决策咨询调研课题(2017KX06)
文摘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青海湟水谷地3个典型区县为例,构建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2008—2015年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及综合发展水平,最后从时空角度定量揭示出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系统之间相互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5年湟水谷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于良好耦合的中度协调类型,D∈[0.429 4,0.743 8]。(2)空间分布上来看,3个区县的耦合度出现了初级耦合、中级耦合和良好耦合3种状态;耦合协调度出现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5种状态,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稍滞后于耦合度的变化。(3)空间组合上,出现了初级耦合濒临失调衰退区、良好耦合轻度失调衰退区、中级耦合濒临失调衰退区、良好耦合勉强协调区、良好耦合初级协调区、良好耦合中度协调发展区6种空间组合类型。总体而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是制约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提高青海湟水谷地综合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湟水谷地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Keywords
Huangshui Valle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
被引量:
14
19
作者
朱延龙
韩昆
王芳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综合事业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60-266,共7页
基金
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专项
文摘
青海湖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北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对该区域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区域近50年来气温以0.25~0.30℃/10a的幅度持续上升;降水呈增加趋势,且随海拔升高而增加,高海拔区降水增幅10mm/10a,低海拔区为3.5mm/10a,但在湖滨区因为湖泊的作用,降水增加幅度为10.6~14.4mm/10a;蒸发量的变化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之前潜在蒸发量呈减少趋势,陆面蒸发量基本不变,之后两类蒸发基本呈增加趋势,潜在蒸发量在低海拔区以17mm/10a的幅度升高,陆面蒸发量以13mm/10a的幅度升高。同时,在气候水文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青海湖近一半入湖小河干涸,主要入湖大河总径流量略有减少,但其春季产卵期径流明显减少;湖泊水文收支情况的变化,使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的演变规律更加复杂。
关键词
青海湖
气候
水文
生态
Keywords
Qinghai Lake
climate
hydrology
ecology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年来青海省黄河流域泥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
8
20
作者
孙永寿
段水强
刘希胜
曹广超
机构
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青海
师范大学
青海省
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3期169-17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04)
文摘
依据青海省黄河流域1956-2012年57年实测泥沙资料,采用Kendall秩次检验法、Spearman秩次检验法、线性趋势回归检验法进行泥沙变化趋势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除黄河上游玛曲、唐乃亥站泥沙没有明显增减趋势外,其他各站含沙量、输沙量均呈明显减小趋势,总体上河流泥沙从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呈明显减小趋势。其泥沙变化的突变年份黄河干流主要出现在1987年、2000年、2005年,湟水出现在1980年、2002年,突变年份河流含沙量、输沙量呈跳跃式减小,近期2000-2012年含沙量、输沙量最小。分析其泥沙减小的原因,水库拦沙对黄河干流来沙量减小起主导作用。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施,以及流域天然来水量增加,使流域生态植被覆盖条件好转,对流域来沙量减小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泥沙
泥沙变化趋势
成因分析
青海省黄河流域
Keywords
sediment
sediment variation trend
analysis of cause
Yellow River Basin in Qinghai
分类号
P3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燕华云
杨贵林
贾绍凤
周陈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省三江源区水资源特征分析
王菊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海省化隆县小流域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唐洪波
陈强
何灼伦
李德靖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青海省三次水资源量评价差异问题的思考
陈强
李其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析青海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基流分割
陈强
李德靖
赵兴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青海省东部典型小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王灵军
刘弢
陈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青海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杨贵林
燕华云
张静娴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刍议21世纪青海省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燕华云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青海湖水量平衡分析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燕华云
贾绍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青海省澜沧江水系水生生物资源的初步调查
唐文家
崔玉香
赵霞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青海省尕日得水文站实行水文巡测的可行性分析
何隆邦
淳永旭
裴生山
张顺桂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徐晓梅
朱晓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青海省南川河750变电站处设计断面水文分析
王克祯
赵毅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青海省水文特性
王富红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与承载能力估算
贾绍凤
周长青
燕华云
周宏飞
汤奇成
张捷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青海省大峡灌区典型地块作物耗水系数研究
吕文星
周鸿文
王永峰
刘东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青海省大峡灌区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垂直变异特征
吕文星
唐洪波
刘东旭
王国重
王玉明
李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青海省湟水谷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郭婧
周学斌
任君
王芳萍
魏珍
师燕
周华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
朱延龙
韩昆
王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近年来青海省黄河流域泥沙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
孙永寿
段水强
刘希胜
曹广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