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水文地质勘查中普洛特尼科夫公式的应用
1
作者 刘淑英 李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水文地质勘查 流量公式 应用 地质勘查工作 地下水资源 系数公式 径流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长远 张启兴 +4 位作者 贾君 田成秀 石维栋 辛元红 尚小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37-145,共9页
以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基础数据为契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的方式,提出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指标体系,最终划定本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定性的基础上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定量化分析长江源头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 以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基础数据为契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的方式,提出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指标体系,最终划定本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定性的基础上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定量化分析长江源头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变化,得出影响本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为动植物环境的改变,进而揭示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发展的未来趋势,为今后研究长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及其合理发展做出了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生态地质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工程走廊(昆仑山口-清水湖段)地质灾害隐患点成因调查
3
作者 范基姣 李胜涛 +3 位作者 谭立谓 张森琦 金晓琳 王秀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32-135,共4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青藏工程走廊昆仑山口-清水河段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活断层儒移引起路基位错;活断裂作为导水通道,使冰丘穿刺路基;河岸坍塌导致铁路桥墩外露;铁路工程排水沟渗漏,铁路路基两侧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铁路...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青藏工程走廊昆仑山口-清水河段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活断层儒移引起路基位错;活断裂作为导水通道,使冰丘穿刺路基;河岸坍塌导致铁路桥墩外露;铁路工程排水沟渗漏,铁路路基两侧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铁路路基发生管涌;冻土冬季冻胀,夏季融沉导致路基裂缝、道路翻浆、管道变形;风力堆积作用导致青藏铁路护坡局部沙淤;风力吹蚀导致格拉输油管线外露。综合分析认为,青藏工程走廊昆仑山口-清水河段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应点、线、面结合考虑,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地质灾害 地下水条件 断裂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宾石笼拦挡坝在玉树地震灾区泥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亚飞 徐光黎 +2 位作者 谢书萌 石维栋 王仲复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4,共4页
格宾石笼作为一种新型防护结构,具有透水性好、耐腐蚀、柔韧性好、整体性好等优点。本文在玉树地震灾区尼隆库泥石流治理工程中,首次将格宾石笼修筑为拦挡坝用于拦蓄泥石流固体物质。结果表明:与之前的防治结构相比,由于格宾馆石笼拦挡... 格宾石笼作为一种新型防护结构,具有透水性好、耐腐蚀、柔韧性好、整体性好等优点。本文在玉树地震灾区尼隆库泥石流治理工程中,首次将格宾石笼修筑为拦挡坝用于拦蓄泥石流固体物质。结果表明:与之前的防治结构相比,由于格宾馆石笼拦挡坝为柔性结构,它可以承受较大的变形而不发生破坏,较适合在地震地区使用;且防治效果良好,已经受了一次泥石流的考验,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地震灾区泥石流治理工程中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宾石笼 拦挡坝 泥石流 玉树地震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工程治理模式及优化配置——以四川省宣汉县拱桥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卢玉东 张树恒 +1 位作者 宋光煜 何丙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4-307,315,共5页
立足于四川省宣汉县拱桥河流域4.3 km2的柏树河村,在小区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治理模式。根据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多目标优化理论,按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生态工程治理分区,治理措施达到了优化配置,从而... 立足于四川省宣汉县拱桥河流域4.3 km2的柏树河村,在小区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低山丘陵区土壤侵蚀生态治理模式。根据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应用多目标优化理论,按不同的治理模式进行了生态工程治理分区,治理措施达到了优化配置,从而使小流域既成为一个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单元,又成为发展商品生产基地的经济单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南方丘陵地区小流域提出了一套合理的生态工程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 土壤侵蚀 治理模式 生态工程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晏海北化工厂地下水Cr(Ⅵ)污染机理及治理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森琦 王建荣 +4 位作者 李其江 张加琨 安勇 魏鸿业 张启兴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研究青海省海晏县海北化工厂地下水Cr(Ⅵ)污染治理方案,在深入分析青海省海北化工厂一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历年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Cr(Ⅵ)监测资料、地下水Cr(Ⅵ)点状污染源现状规模、污染羽空间展布特征以及地下水污染途径等的基础上... 为研究青海省海晏县海北化工厂地下水Cr(Ⅵ)污染治理方案,在深入分析青海省海北化工厂一带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历年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Cr(Ⅵ)监测资料、地下水Cr(Ⅵ)点状污染源现状规模、污染羽空间展布特征以及地下水污染途径等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北化工厂地下水Cr(Ⅵ)污染地下水污染机理。基于此,从保护水环境的角度,经多方案比选,推荐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为修复治理海北化工厂Cr(Ⅵ)污染地下水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污染 地下水 海北化工厂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土壤积盐与盐胀溶陷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林 马建青 +1 位作者 高忠咏 李兆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0,I0004,共5页
西北干旱荒漠区盐胀溶陷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但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对该类型灾害的研究还非常欠缺。文章在分析地处青海省干进中心的柴达木盆地土壤积盐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客观地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土壤成盐环境及盐胀... 西北干旱荒漠区盐胀溶陷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但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对该类型灾害的研究还非常欠缺。文章在分析地处青海省干进中心的柴达木盆地土壤积盐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客观地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土壤成盐环境及盐胀溶陷灾害形成演化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土壤积盐 盐胀溶陷 防护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沙漠化 被引量:31
8
作者 李智佩 岳乐平 +6 位作者 郭莉 刘淑英 王岷 聂浩刚 杨利荣 孙虎 王飞跃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29,共29页
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内陆盆地的下降逐渐形成的气候格局造就了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北方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 气候变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控制因素。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和内陆盆地的下降逐渐形成的气候格局造就了北方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北方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第四系以来气候的波动则控制着沙漠化的发展或逆转。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全新世以来,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十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振荡对沙漠化有一定的影响,至少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敏感地带对沙漠化可以起到控制作用。年际尺度上,6.7a和3.38a气候变化周期控制着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此外,北方不同地区近150a以来的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扩大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气候变化 中国北方 沙漠化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盆地热储构造概念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森琦 李长辉 +5 位作者 孙王勇 许伟林 辛元红 石维栋 王占昌 范永贵4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基于西宁盆地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在Donaldson管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西宁盆地热储构造概念模型是大地热流为热源-低热导率岩层聚热-深循环逐渐加热受迫对流为机制-构造控水控热。进而揭示出,尽管西宁盆地地热异常分布范围较广,但也并... 基于西宁盆地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在Donaldson管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西宁盆地热储构造概念模型是大地热流为热源-低热导率岩层聚热-深循环逐渐加热受迫对流为机制-构造控水控热。进而揭示出,尽管西宁盆地地热异常分布范围较广,但也并非"遍地有热"。在生产实践中,关键是要较为准确地确定地热井的最佳构造部位和找到高渗透率的热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地热 热储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志勇 张开诚 +1 位作者 宋忠宝 刘淑英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32,共9页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带的西段,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该矿床成矿环境及成因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特别是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查明了区内风火山群沉积环境...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带的西段,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该矿床成矿环境及成因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特别是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查明了区内风火山群沉积环境、沉积序列及含矿层位,建立了构造格架及构造变形序列。笔者根据野外实践,对该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风火山铜矿床属于砂岩型铜矿床,构成砂岩型铜矿的各铜矿化带,均呈夹层产于风火山群砂泥岩中,含矿层岩性均为浅灰—灰绿色厚—中厚层状细粒(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碳质泥岩。整个风火山成矿带上各矿化带的形态、矿化体特征基本一致,均呈层状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山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砂岩型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洪菊 贾小龙 +5 位作者 王永贵 马兴华 王国良 辛元红 黄勇 郑长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
基于笔者在长江源区野外调查所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构造解析法,分析了长江源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认为长江源区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新构造运动除以整体性、差异性和阶段性隆升的垂直运动外,还表现出以地... 基于笔者在长江源区野外调查所取得的大量实际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构造解析法,分析了长江源区新构造运动的特征,认为长江源区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十分强烈,新构造运动除以整体性、差异性和阶段性隆升的垂直运动外,还表现出以地壳缩短-推覆褶皱和断裂-块体走向滑动为主的水平运动,运动过程既表现出继承性复活,又有一定的改造性和新生性,新构造运动塑造了长江源区的地貌-水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区 新构造行迹 新构造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冲湖积平原区深部淡水利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贵 李华 +5 位作者 马兴华 贾小龙 康琴 马国珍 黄勇 贾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柴达木盆地中部湖盐、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基地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供水矛盾日益加剧,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湖盐、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的瓶颈。根据已有勘探资料分析,提出在柴达木盆地较大河流下游冲湖积平原浅部咸卤水分布区,深部... 柴达木盆地中部湖盐、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基地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供水矛盾日益加剧,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湖盐、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的瓶颈。根据已有勘探资料分析,提出在柴达木盆地较大河流下游冲湖积平原浅部咸卤水分布区,深部沿古河道存在较丰富的淡承压自流水,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这对缓解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湖盐、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基地供水矛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淡水资源 利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