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尤李俊 陈建宏 +5 位作者 韩赟 李润杰 赵霞 黄佳盛 冯琪 杨占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青海省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中的评价指标作为一级指标,结合民和县实际情况,选取、分析了影响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的14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各评价指标权... 研究了青海省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中的评价指标作为一级指标,结合民和县实际情况,选取、分析了影响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的14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了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对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影响较大的8个指标分别为水质净化与消毒设施(备)配套率、实际供水能力、水质达标率、自来水普及率、水源保证率、取水时间/距离达标率、水质监测能力和供水保证率;②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民和县农村饮水状况得分为76.1335,表明民和县农村饮水处于安全状态。同时,还提出了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水源保护等民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提水系统在青海牧区供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凯先 李亮 +2 位作者 侯诗文 胡伟 刘文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1-185,共5页
为明晰太阳能提水设备在青海牧区供水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太阳能供水模式,建立牧区太阳能供水试验点,在野外试验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深井提水设备、太阳能浅井直流水泵提水设备、太阳能蓄电池提水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结... 为明晰太阳能提水设备在青海牧区供水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太阳能供水模式,建立牧区太阳能供水试验点,在野外试验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深井提水设备、太阳能浅井直流水泵提水设备、太阳能蓄电池提水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显示,无蓄电池提水设备在7、8月的日提水量最高,12月日提水量最低,有蓄电池设备输出特性稳定,实现了连续三天不储能,保证供水需求的标准。设备供水保证率分别为91.5%、92.3%、95.7%,可满足青海牧区用水户全年的供水需求。该研究可为青海牧区推广清洁能源供水提供理论依据,对保障牧区牧民安全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提水 青海牧区 牧区供水 供水保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流引水式小水电生态-发电协同优化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元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以湟水河流域的湟乐水电站为例,基于自然水流范式计算河道内适宜生态流量和生态基流,以生态流量为主要约束建立径流引水式小水电生态-发电协同优化模型,利用NSGA-Ⅱ算法得到引水发电流量的Pareto解,研究成果对指导径流引水式小水电的生... 以湟水河流域的湟乐水电站为例,基于自然水流范式计算河道内适宜生态流量和生态基流,以生态流量为主要约束建立径流引水式小水电生态-发电协同优化模型,利用NSGA-Ⅱ算法得到引水发电流量的Pareto解,研究成果对指导径流引水式小水电的生态调度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结果表明:滑动t检验法诊断西宁水文站年径流量时间序列的突变点是2000年,经还原后得到1956—2000年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41.3 m^(3)/s;适宜生态流量在年内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展布的同期比分别是0.60、0.41和0.42,达到了“极好”标准;以传统Tennant法“一般”标准确定的非汛期生态基流为4.13 m^(3)/s、汛期生态基流为12.4 m^(3)/s;采用生态-发电协同优化模型计算多年平均来水条件下湟乐水电站的年发电量为634.29×10^(4)kW·h,枢纽下泄流量均满足减水河段生态流量需求;多年来水条件下湟乐水电站等效减排6 323.9 t CO_(2),电站的减排生态效益为188.45×10^(4)元,发电经济效益为134.47×10^(4)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引水式小水电 生态流量 协同优化 湟乐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高寒地区不同栽培年限麦宾草对黑土滩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丽 马玉寿 +4 位作者 王彦龙 李世雄 景美玲 施建军 温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2期7-13,70,共8页
为研究麦宾草种植后对黑土滩土壤的修复作用,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种植年限的麦宾草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指标,并计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 为研究麦宾草种植后对黑土滩土壤的修复作用,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种植年限的麦宾草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指标,并计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分析土壤团聚体结构,探讨麦宾草的种植对黑土滩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在7.14~7.99间,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容重(BD)在0.98~1.44 g·cm^-3间,呈降低趋势;土壤碳(SOC)、土壤全氮(TN)和土壤含水量(SM)在不同种植年限间差异不显著;土壤全磷(TP)在种植麦宾草后降低,黑土滩样地最高,为1.07g·kg^-1;全钾(TK)随着种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种植第二、三年分别为23.61 mg·kg^-1和22.25 mg·kg^-1;速效氮(NH4+-N、NO3--N)显著增加,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无显著差异;土壤团粒指数(ELT)有减小趋势;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在不同种植年限间无显著差异。麦宾草栽培的2~4年间对黑土滩土壤容重、团聚体稳定性、速效养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要全面深入的讨论麦宾草对黑土滩土壤的影响,在今后的研究需要从更长的时间尺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宾草 土壤团聚体 祁连山区 团粒指数 土壤性质 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及其特性试验设计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元梅 郭凯先 贾海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125,共4页
随着国家"海绵城市"战略的推进,生态混凝土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讨论了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为了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和橡胶粉集料含量等因素对生态混凝土抗... 随着国家"海绵城市"战略的推进,生态混凝土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讨论了生态混凝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为了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胶比和橡胶粉集料含量等因素对生态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抗冻性和抗腐蚀性等指标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挑选有代表性的水平组合进行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该方法适合于多因素影响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可为实际的工程实践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混凝土 海绵城市 试验设计 多因素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区3种地形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的分布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32
6
作者 温军 王晓丽 王彦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8-497,共10页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在维持土壤养分和缓冲土壤酸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形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离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土壤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过程。以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为研...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在维持土壤养分和缓冲土壤酸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地形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盐离子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寒草地土壤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过程。以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阴坡、滩地和阳坡3个不同地形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及交换性钾钙钠镁离子的分布规律,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不同坡向、不同土层的土壤全盐量TDS(%)为0.08%-0.20%,阳离子交换量CEC为19.68-74.33 cmol·kg^(-1),且阴坡高寒草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阳坡和滩地的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基本呈现Ca^(2+)>Mg^(2+)>K^+>Na^+,符合一般规律。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在20-40cm土层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与交换性Ca^(2+)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2;P=0.034)。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pH、SOC和NH_4^+-N 4个因子进入CEC的模型,NO_3^--N、pH和TN 3个因子进入Ca^(2+)的模型,AK、AP、土壤含水量3个因子进入K+的模型,只有土壤NO_3^--N进入Na+的模型,但这些土壤因子都未能进入模型解释Mg^(2+)的变化。综上,长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在不同坡向有明显差异,且均呈现阴坡大于滩地和阳坡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阳离子交换量 盐基离子 离子饱和度 长江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