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放牧牛羊寄生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海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1期70-72,38,共4页
近年,乌图美仁乡牛、羊养殖业规模不断壮大,但是养殖效益依然十分低下。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当地养殖业发展的有关因素,尤其是针对疫病侵袭因素当中有关寄生虫病方面的问题,提出了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放牧牛羊 寄生虫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牛和蒙古牛Y染色体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父系起源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志杰 王世康 +3 位作者 张卫忠 郭卫兴 赵海明 雷初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6-1033,共8页
旨在从基因组水平探究柴达木牛和蒙古牛的父系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柴达木牛品种5个不同地理群体共计22个个体和蒙古牛23个个体的Y染色体单拷贝基因区进行SNP扫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父系遗... 旨在从基因组水平探究柴达木牛和蒙古牛的父系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关系。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柴达木牛品种5个不同地理群体共计22个个体和蒙古牛23个个体的Y染色体单拷贝基因区进行SNP扫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父系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22头柴达木牛共定义了4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度为0.610±0.093,核苷酸多样度为0.074±0.015,而23头蒙古牛共确定了10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度为0.925±0.025,核苷酸多样度为0.137±0.013,表明柴达木牛相比蒙古牛其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表明,22头柴达木牛明显地分为Y1(18.2%)和Y2(81.8%)两个单倍型组,其中Y2为优势单倍型组,Y2单倍型组又包括Y2a(18.2%)与Y2b(63.6%)两种亚单倍型组,其中Y2b亚单倍型组占优势,表明柴达木牛有Y1与Y2两个父系起源;蒙古牛也拥有Y1(17.4%)和Y2(82.6%)两个父系起源,但Y2单倍型组以Y2a为主要亚单倍型组(47.8%)。上述结果表明,柴达木牛和蒙古牛具有相似的父系遗传组成,但考虑到柴达木牛的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故建议加大该品种内群体间种公牛的基因交流,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本研究为明确柴达木牛和蒙古牛父系遗传差异,开展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牛 蒙古牛 Y染色体基因组 SNP 父系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肉质性状5个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玉梅 柴志欣 +3 位作者 王会 王吉坤 胡双龙 钟金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第4期54-57,27,共5页
牦牛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海拔3000m以上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辽阔的高寒草原上,以天然牧草为食,基本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其畜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因此对牦牛肉品质的研究和产肉量的选育提高尤为重... 牦牛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海拔3000m以上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辽阔的高寒草原上,以天然牧草为食,基本不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其畜产品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因此对牦牛肉品质的研究和产肉量的选育提高尤为重要。研究牦牛肉质性状相关基因对提高和改善牦牛肉质,培育优良品种具有指导意义。文章总结了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激素敏感脂酶(HSL)、钙蛋白酶Ⅰ(CAPN1)、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和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等牦牛肉质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牦牛肉用性状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为牦牛肉质性能选育提高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肉质性状 候选基因 选育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柴达木牛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系统发育分析
4
作者 魏旭东 刘瑞林 +9 位作者 李瑞哲 张卫忠 王启辉 赵海明 郭卫兴 许正全 尕藏当周 韩赟 雷初朝 马志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从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柴达木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与其他黄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60头柴达木牛进行重测序,获取每个个体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全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已公布的我国5个... 【目的】从全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究柴达木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与其他黄牛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60头柴达木牛进行重测序,获取每个个体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全序列,并从GenBank下载已公布的我国5个北方黄牛品种(即蒙古牛、西藏牛、哈萨克牛、延边牛和安西牛)和2个国外培育品种(荷斯坦牛和日本和牛)的共129条线粒体全基因组相应序列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柴达木牛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明确其母系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遗传结构组成、母系遗传背景及与我国北方部分地方黄牛品种、国外培育品种间的遗传关系。【结果】①60头柴达木牛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共发现346个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多态位点51个,简约信息位点295个;根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37种单倍型(H1~H37)。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柴达木牛线粒体基因组单倍型多样度为(0.9810±0.0060),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3±0.0002),提示其拥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柴达木牛拥有普通牛和瘤牛2大母系支系,且以普通牛T支系为主,拥有T1、T2、T3、T4、I1和I2共6种亚单倍型组,提示柴达木牛拥有普通牛和瘤牛血统,有两个母系起源。③群体遗传分化分析表明,柴达木牛与蒙古牛、西藏牛、哈萨克牛、延边牛、日本和牛遗传分化程度均很弱,而与安西牛、荷斯坦牛达到中等遗传分化程度。④聚类分析显示,柴达木牛与蒙古牛聚类关系最近,与西藏牛、哈萨克牛、安西牛、延边牛聚类关系相对较近,与日本和牛、荷斯坦牛聚类关系较远,其聚类结果与分化程度基本一致。【结论】柴达木牛拥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由普通牛和瘤牛两个母系支系组成,含有T1、T2、T3、T4、I1和I2共6种亚单倍型组,推测其有2个母系起源。柴达木牛与蒙古牛亲缘关系最近,与西藏牛、哈萨克牛、延边牛、安西牛遗传关系较近,而与日本和牛、荷斯坦牛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牛 mtDNA 母系起源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