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杨树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3
1
作者 耿生莲 周卫芬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B03期39-41,共3页
分析了杨树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几种杨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青海 杨树 病虫害 发生原因 发生规律 危害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辛菊平 殷光晶 朱春云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4期86-88,共3页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林木良种选育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青海省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意义及紧迫性,保存方法、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存与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青海 林木种质资源 保存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青海湖景区沙化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占武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青海湖景区旅游干扰下沙化草地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利用主要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功能群重要值和β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后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从以不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 研究青海湖景区旅游干扰下沙化草地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利用主要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功能群重要值和β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后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从以不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逐渐发展到以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群落的重要值有向少数物种集中的趋势;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在中度干扰下最大,生态优势度的变化与α多样性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负关联;功能群丰富度在中度干扰下最高;中度-重度干扰阶段群落间的物种替代速率最快。青海湖景区沙化草地群落稳定与群落自身的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功能特性及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景区 旅游干扰 Α多样性 功能群 Β多样性 沙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区国外灌木树种引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涛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1期35-38,共4页
运用地理生态相似性原理,从国外引进灌木,筛选适应我国北方自然生态条件,防护性能优异,单一经济性状好、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灌木76个种批、58种,其中41个种青海未见天然分布。通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区域试验后初步选育出适应青海东部... 运用地理生态相似性原理,从国外引进灌木,筛选适应我国北方自然生态条件,防护性能优异,单一经济性状好、或综合性状优良的灌木76个种批、58种,其中41个种青海未见天然分布。通过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区域试验后初步选育出适应青海东部地区的树种12种,其中可用于退耕还林、荒山治理的生态树种4种,可作为经济树种的4种,可用于庭院及四旁绿化的园林型树种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外国灌木树种 引种 育苗技术 造林技术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流域管理理念下的林业活动策略和成效——澳援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林业活动
5
作者 张鹏 朱春云 《广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6期75-79,共5页
在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和应用参与式方法和流域管理的理念,进行林业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文章全面总结了项目开展的主要林业活动,介绍了项目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林业资源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新的... 在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引进和应用参与式方法和流域管理的理念,进行林业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文章全面总结了项目开展的主要林业活动,介绍了项目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林业资源管理带来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技术,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在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澳合作项目 林业活动 成效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植物在青海省高等级公路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占武 喇臣梅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4期64-67,共4页
乡土植物是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经过严格自然选择的优胜者,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相适应,具有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乡土植物在青海公路绿化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合理规划应用乡土植物进行... 乡土植物是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经过严格自然选择的优胜者,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相适应,具有适应性广、抗病虫害能力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乡土植物在青海公路绿化中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合理规划应用乡土植物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物 公路绿化 应用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湖东地区沙化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喇臣梅 杨占武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1期23-25,50,共4页
选择青海湖湖东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青海固沙草草地为研究对象,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草地的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特点。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使围栏内外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围... 选择青海湖湖东地区围栏内封育和围栏外自由放牧的青海固沙草草地为研究对象,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草地的群落特征和地上生物量特点。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使围栏内外群落类型发生了变化,围栏内为青海固沙草+裸花碱茅群落,围栏外为青海固沙草+赖草群落,且每个小样方中的物种数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内外青海固沙草群落的相似性系数达0.7。围栏外自由放牧区域的青海固沙草种群优势地位有所加强,其重要值也大于围栏内的青海固沙草。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围栏外大于围栏内,而均匀度指数则是围栏内大于围栏外。围栏封育后群落地上生物量发生变化,地上总生物量和禾草类生物量均为围栏内大于围栏外,而杂类草和豆类毒杂草则是围栏内小于围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东地区 沙化草原 围栏封育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核桃最佳枝接方式研究
8
作者 魏海斌 顾文毅 刘小利 《青海农林科技》 2013年第4期49-50,共2页
通过4种枝接方式进行试验发现,采用皮下枝接的方式,嫁接成活率达74.14%,分别比靠接、劈接、双舌接方式嫁接成活高39.42%、46.14%和48.36%。可以作为我省温室春季核桃嫁接育苗的适宜方式。
关键词 核桃 枝接方式 嫁接育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核桃适宜芽接时间研究
9
作者 魏海斌 顾文毅 刘小利 《青海农林科技》 2014年第3期63-64,共2页
经过不同时间芽接试验发现,6月20日-7月10日,无论是当年生长量还是成活率都明显高于其它时间,可以作为适宜我省核桃芽接的适宜时间。
关键词 核桃 芽接时间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速公路建设中弃土场土壤流失特性——以青海平阿高速公路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宗伟 江玉林 +2 位作者 张洪江 程云 杨占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共3页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开发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土壤流失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以青藏高原平阿高速公路青沙山隧道南口的两个弃土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弃土场坡面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和...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开发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土壤流失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以青藏高原平阿高速公路青沙山隧道南口的两个弃土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弃土场坡面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和径流深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同植物配置坡面的土壤流失量预测方程。研究结论对该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土壤流失量的预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流失 高速公路 弃土场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鹏 赵越 +1 位作者 杨占武 陈武生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青海省沙棘资源充足,科研和开发利用经历一波三折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向中西部转移,沙棘开发利用又兴起一轮高潮。本文分析了青海沙棘开发利用历史,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提出了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沙棘 资源 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地柏不同基质扦插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海斌 《青海农林科技》 2009年第1期60-61,共2页
本文就砂地柏扦插基质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砂地柏在不同基质扦插均能生根,其中J1(细河沙)效果最好,能满足扦插育苗生根需求,比CK(含森林土的配方)更具科学性。
关键词 砂地柏 嫩枝扦插 不同基质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宁地区四翅滨藜的物候特点及种内变异情况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淑霞 马玉林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2期15-16,共2页
详述了四翅滨藜在各个生长时期的物候特征 ,并根据种内变异情况初选出七种不同类型的四翅滨藜 ,提出了四翅滨藜做为饲料的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 青海西宁地区 四翅滨藜 物候特点 种内变异 生长时期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圆柏扦插基质优化配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武生 杨占武 朱春云 《青海农林科技》 2006年第4期67-68,共2页
本文就祁连圆柏扦插基质进行了优化配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在不同基质(包括对照)上扦插育苗,均能生根,其中JZ2(耕作土7:细河沙2:羊板粪1)效果最好,配方中虽没有森林土,而是以耕作土为主,为了增加基质的透气性和养分,加入细河沙... 本文就祁连圆柏扦插基质进行了优化配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圆柏在不同基质(包括对照)上扦插育苗,均能生根,其中JZ2(耕作土7:细河沙2:羊板粪1)效果最好,配方中虽没有森林土,而是以耕作土为主,为了增加基质的透气性和养分,加入细河沙和有机肥,配比合理,能满足扦插育苗生根的需求。故其效果最好,比森林土的配方JZ1更具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圆柏 扦插 基质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柽柳属树种资源与育苗造林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占林 马玉林 年奎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5期113-114,117,共3页
青海省分布有柽柳属树种11种,是青海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以及河湟谷底荒漠、半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和建群种。柽柳属树种具有耐高温、抗严寒、耐干旱、耐水湿、耐涝等特点,是盐碱地及沙荒地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文章重点介绍了青... 青海省分布有柽柳属树种11种,是青海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以及河湟谷底荒漠、半荒漠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和建群种。柽柳属树种具有耐高温、抗严寒、耐干旱、耐水湿、耐涝等特点,是盐碱地及沙荒地造林的优良先锋树种。文章重点介绍了青海高原柽柳属树种资源及分布情况,并总结了育苗及造林的关键技术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属 树种资源 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水剂对土壤持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越 杨振国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3期6-7,共2页
保水剂做为旱地抗旱技术的有效方法 ,现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等方面 ,它可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吸水能力 ,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对提高植物的出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量等有明显的效果。通过三种不同保水剂试验表明 :纯保水剂膨胀率增... 保水剂做为旱地抗旱技术的有效方法 ,现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等方面 ,它可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吸水能力 ,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对提高植物的出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量等有明显的效果。通过三种不同保水剂试验表明 :纯保水剂膨胀率增加量分别为可膨胀后湿体积的 92 % (绿宝 )、90 % (TC)和 91% (KD - 1)。三种不同保水剂 15d后土壤含水量最高比对照分别高出 15 8% (绿宝 )、8 5 % (TC)和 11 4% (KD - 1)。一般来说随保水剂用量增大 ,土壤含水量增加 ,当达到土壤量的 2 0‰时 ,其含水量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膨胀率 土壤含水量 土壤持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植被特点及主要类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占林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2期34-37,共4页
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分布区域主要在祁连山地、西倾山地和青南高原,是青海高山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林和高山护牧林.高山灌木林包括高寒常绿灌木林和高寒落叶阔叶灌木林,一般分布在海拔高度3000-4800m 的峡... 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分布区域主要在祁连山地、西倾山地和青南高原,是青海高山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林和高山护牧林.高山灌木林包括高寒常绿灌木林和高寒落叶阔叶灌木林,一般分布在海拔高度3000-4800m 的峡谷和陡峭山体的阴坡或局部地区的阳坡.优势灌木林类型主要有杜鹃灌木林、山生柳灌木林、金露梅灌木林、鬼箭锦鸡儿灌木林等.文中对青海高原高山灌木林植被分布、植被组成、生长特点,以及主要灌木林类型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高山灌木林 植被特点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地产核桃品种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海斌 顾文毅 +1 位作者 刘小利 张海莲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2期75-77,共3页
2009年4月到9月在全省核桃主产区共进行了三次调查工作,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和室内鉴定等方法鉴定出青海现存的地产品种17个,其中濒危品种两种,重新命名品种一种。
关键词 青海 地产资源 核桃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地柏不同时间扦插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海斌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64-65,共2页
通过对砂地柏进行不同时间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扦插有不同的成活率,生根程度也不同,其中尤其以6月份扦插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砂地柏 扦插 不同时间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寒干旱区三种治沙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占武 《青海农林科技》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针对我省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分高寒流沙区、共和盆地半干旱区和柴达木盆地干旱戈壁区,总结整理出了3种治理模式,提出了其适宜范围。在具体的治理措施中,从解决其主要限制因素入手,遵循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前提下,将工程措... 针对我省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分高寒流沙区、共和盆地半干旱区和柴达木盆地干旱戈壁区,总结整理出了3种治理模式,提出了其适宜范围。在具体的治理措施中,从解决其主要限制因素入手,遵循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前提下,将工程措施和其它措施组装配套,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思路、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高寒干旱区 治沙模式 生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