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天然草地植物锈病种类及地理分布研究
1
作者 郑开福 严虎 +5 位作者 祁鹤兴 李晶晶 王海春 刘凯 唐炳民 芦光新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849,共11页
为明确青海天然草地植物锈病种类和地理分布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按照区域尺度布设样点进行发病植物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的分离,根据孢子形态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地理分... 为明确青海天然草地植物锈病种类和地理分布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按照区域尺度布设样点进行发病植物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的分离,根据孢子形态特征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个县域25种植物上有锈病发生,祁连县发病植物种类最多,翻白委陵菜(Potentilla sibbaldia)锈病分布最广;锈菌形态学鉴定为柄锈菌属(Puccinia)、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和单胞锈菌属(Uromyces)3个属;委陵菜多胞锈菌(Phragmidium potentillae)在调查县域中发生频次最高,Puccinia atra发生频次最低,苍耳柄锈(Puccinia arenariae)、委陵菜多胞锈菌(Phragmidium potentillae)生态位宽度较大,适于在大多数生境中生存,Puccinia atra生态位宽度最小,属于狭适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天然草地 锈病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的完善及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明娟 《花卉》 2019年第12期234-234,共1页
当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林业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林业造林工程的开展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监理制度作为当下常用的工程管理制度,在林业造林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 当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林业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林业造林工程的开展更是进一步强化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监理制度作为当下常用的工程管理制度,在林业造林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动着林业造林工程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当下林业造林工程监理制度存在的价值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造林工程理监制度的相应举措,以供诸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造林工程 监理制度 完善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2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单木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孟延山 孟俐君 +3 位作者 王静洁 罗艳 代丽梅 谭欣悦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2,共8页
为评估青海省森林生物量,按照不同径级,采用全收获法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与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的生物量进行分析。利用胸径(D)、树高(H)、胸径-树高(D 2 H)、D-H作为变量建立两个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选... 为评估青海省森林生物量,按照不同径级,采用全收获法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与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的生物量进行分析。利用胸径(D)、树高(H)、胸径-树高(D 2 H)、D-H作为变量建立两个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选择决定系数(R 2)、残差平方和(SSE)、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PE)作为选择最优模型的检验指标。结果显示:(1)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总生物量实测值分别为8.35-944.36kg/株和13.07-568.11kg/株;青海云杉各器官的生物量相对分配百分数分别为干(50.99±9.65)%、叶(9.43±5.26)%、枝(12.65±4.46)%和根(26.93±6.59)%,祁连圆柏各器官的生物量相对分配百分数分别为干(48.74±9.69)%、叶(7.29±2.11)%、枝(15.23±8.07)%和根(28.74±6.41)%;(2)2个树种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显著线型关系(P<0.001),拟合方程系数青海云杉为0.3311,祁连圆柏为0.3371;(3)随着径级的增加,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各器官的生物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百分数则呈现不同的变化。其中,青海云杉干的分配百分数总体呈波动状态,叶和枝的分配百分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根的分配百分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祁连圆柏干的分配百分数总体呈波动状态,叶的分配百分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枝的分配百分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根的分配百分数总体呈波动状态;(4)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总体上均以D-H为自变量的模型为各器官的最优模型,其总生物量最优模型分别为W=5.945D 2.540 H-1.465和W=1.282D 1.250 H 0.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祁连圆柏 生物量 分配格局 异速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姚乃鑫 张富强 +1 位作者 陈桂林 李东 《青海农林科技》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数据,结合文献资料,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库储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对其碳汇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1)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库储量为2869.92×1... 利用青海省森林资源更新调查数据,结合文献资料,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库储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对其碳汇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1)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库储量为2869.92×104t。其中,乔木林活体、林下层和经济林碳储量分别为2447.31×104、449.31×104和1.53×104t,占森林植被碳库储量的84.53%、15.52%和0.05%。祁连圆柏、青海云杉、川西云杉、白桦和青杨是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碳储量约占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碳库储量的89.28%。全省主要优势树种碳密度平均值为47.79t/hm2,高于2008年全国森林植被碳密度平均值42.82t/hm2,但低于世界平均值86t/hm2。2)青海省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碳汇服务价值为51.28亿元,单位森林面积提供的碳汇服务价值为9310.1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汇服务价值 植被碳储量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被引量:8
5
作者 党昕玮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1期42-43,共2页
对林业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途径,推动林业种植工程的稳步发展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扩大林业种植面积,丰富幼林树苗种植种类,能够有效提高林业树木产量,推动林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要优化林区幼... 对林业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是维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途径,推动林业种植工程的稳步发展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扩大林业种植面积,丰富幼林树苗种植种类,能够有效提高林业树木产量,推动林业种植技术的发展。要优化林区幼苗生长结构、控制幼苗株数分布密度等,培育品质优良的幼苗树种,并重视提高幼苗成活率,推动林业种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林业资源 林业种植 种植种类 幼苗成活率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平衡 利用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和保水剂的施加对高寒城市绿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以西宁市为例
6
作者 张锦涛 毛旭锋 +5 位作者 宋秀华 于红妍 姚乃鑫 李明娟 肖锋 谢顺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7,共11页
[目的]揭示生物炭和保水剂的不同施加比例对城市绿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西宁市城市绿地土壤水分渗漏快以及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西宁市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土壤水分... [目的]揭示生物炭和保水剂的不同施加比例对城市绿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为缓解西宁市城市绿地土壤水分渗漏快以及提升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西宁市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试验(一维垂直入渗法)以及土壤水分蒸发试验(称重法)相结合方法,设计了0 g/kg,20 g/kg,40 g/kg共3个生物炭施用量梯度(B0,B20,B40)和0 g/kg,2 g/kg,4 g/kg共3个保水剂施用量梯度(W0,W2,W4)的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日蒸发量、累计蒸发量、湿润锋运移距离、累计入渗量的影响,并应用Philip,Kostiakov,Mezencev,USDA-NRCS,Rose共5种模型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过程进行拟合分析,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过程。[结果](1)生物炭和保水剂的联合施用提高了土壤的田间持水量,其中,B20W4处理对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效果最显著(p<0.05);(2)相比于对照,除B20W0,B40W0处理外,其余处理均抑制了土壤水分的入渗,其中B20W4处理使土壤水分累计入渗量减少22.44%,湿润锋运移距离降低26.42%;(3)Kostiakov模型和USDA-NRCS模型对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的试验数据拟合效果最优,Rose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各处理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0;(4)各处理15 d累计蒸发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生物炭和保水剂施加量分别为20 g/kg,4 g/kg对于西宁城市绿地土壤持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佳,因此施加适量的生物炭和保水剂可以有效改善西宁市绿地土壤水分持水性差、渗漏快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生物炭 保水剂 持水机理 协同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 被引量:2
7
作者 哈小凤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0Z期63-63,66,共2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正在不断改革,与此同时林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在逐渐改变.以往的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不断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即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正在不断改革,与此同时林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在逐渐改变.以往的林业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不断改革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即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多元立体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开发的全新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战略,不仅能极大程度的整合林业资源,而且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林业的多元立体的生态开发的林下经济展开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期望为该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多元立体 生态开发 林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林业树木种植成活率的措施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史生贤 《种子科技》 2021年第5期96-97,共2页
现代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这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有效提升树木种植成活率,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让林业生产满足当下的木材需求。在树木种植时,不同因素均会影响树木成活率,例如苗木质量、种植技术等。为有效提升种植成活率... 现代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这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有效提升树木种植成活率,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让林业生产满足当下的木材需求。在树木种植时,不同因素均会影响树木成活率,例如苗木质量、种植技术等。为有效提升种植成活率,掌握种植成活率提升的现实意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种植优化措施探索,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树木种植 成活率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晁永娟 《种子科技》 2021年第4期113-114,共2页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我国环保工作的进步。通过发展林业,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探究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从中找到栽培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栽培质量...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经济的发展带动着我国环保工作的进步。通过发展林业,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探究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从中找到栽培中的难点,从而提高栽培质量,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改善国民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栽培 种植技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森林鼠害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
10
作者 程璐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7期29-30,共2页
对青海省森林鼠害现状和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运用生物、营林、物理、化学等技术措施对鼠害进行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 森林鼠害 现状 综合防治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造林种植技术应用探究
11
作者 史生贤 《种子科技》 2021年第3期83-84,共2页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于工业生产的需求,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消耗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使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通过造林种植技术的应用,实现林地复还。同时,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的造林...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于工业生产的需求,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消耗就是其中之一。为了使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恢复生态平衡,需要通过造林种植技术的应用,实现林地复还。同时,对于林业生产来说,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当的造林种植技术是极为重要的,这不仅影响到区域中的生态环境状况,也会对区域中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通过对现阶段林业种植技术相关工作的分析和探讨,结合造林种植技术论述了目前的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造林 种植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监测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贵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基于遥感监测、现地踏查、样地与样线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了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都兰县荒漠化土地面积3 220 698.80 hm^2,沙化土地面积834 991.14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194 454.15 hm^2;与200... 基于遥感监测、现地踏查、样地与样线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了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都兰县荒漠化土地面积3 220 698.80 hm^2,沙化土地面积834 991.14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194 454.15 hm^2;与2009年相比,5年间都兰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6 996.21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减少2 707.77 hm^2,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藉此,提出坚持依托工程、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不断摸索防沙治沙经验模式,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先固沙后造林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土地 沙化土地 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 防沙治沙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湟源县古树调查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晁永娟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41-42,45,共3页
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采用GPS定位、文献跟踪、资料收集、现地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开展青海省湟源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湟源县共有古树35株,全部为三级保护古树,没有名木,绝大多数为青杨,全部以散生状态分... 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采用GPS定位、文献跟踪、资料收集、现地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开展青海省湟源县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湟源县共有古树35株,全部为三级保护古树,没有名木,绝大多数为青杨,全部以散生状态分布在乡村,权属均为集体所有。②古树生长环境为良好的有17株、中等的有17株、差等的有1株,生长环境为中等偏上;生长势为正常的有28株、衰弱的有7株,生长势状况良好。③古树树龄在138~238a,平均为141a;树高在12~35m,平均为22m;胸围/地围在222~560cm,平均为364cm;平均冠幅在7~25m,平均为16m。最后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源县 古树 资源调查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研究
14
作者 陈贵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107-110,115,共5页
以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默勒村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外试验,以撂荒地作为对照,研究青海省祁连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响... 以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默勒村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外试验,以撂荒地作为对照,研究青海省祁连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响应,但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影响程度不同,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由高到低顺序为:白桦+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撂荒地。白桦+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林负氧离子浓度分别为2766、2593、2381个/cm^3,是撂荒地的1.86倍;负氧离子寿命分别为15.63、14.67、13.46 min,是撂荒地的1.96倍;PM2.5浓度分别为32.28、35.94、40.09μg/m^3,是撂荒地的0.65倍;土壤容重分别为1.15、1.17、1.19 g/cm^3,是撂荒地的0.80倍;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49.60%、48.94%、47.57%,是撂荒地的1.24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7.16%、6.77%、6.17%,是撂荒地的1.43倍;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93%、2.71%、2.53%,是撂荒地的1.42倍;土壤表层日较差分别为8.70、8.75、8.86℃,是撂荒地的0.9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净化大气 改良土壤 改善小气候 退耕还林模式 生态环境 祁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