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湟水地区森林灌丛植被遥感分析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桂琛 周立华 +3 位作者 彭敏 罗修岳 魏振铎 周国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19-725,T001,共8页
湟水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带 ,界于北纬 36°0 2′~ 37°2 8′,东经 1 0 0°41′~1 0 3°0 4′之间。海拔 1 650~ 4395m,总面积为 1 61 2 0 km2。本研究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资料 (以TM为主 ) ,结合以往野外... 湟水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带 ,界于北纬 36°0 2′~ 37°2 8′,东经 1 0 0°41′~1 0 3°0 4′之间。海拔 1 650~ 4395m,总面积为 1 61 2 0 km2。本研究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资料 (以TM为主 ) ,结合以往野外调查工作 ,研究并综合分析了湟水地区的森林、灌丛植被及其主要特征。森林灌丛植被的遥感解译采用综合分析法。研究表明湟水地区森林灌丛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地理分布特征 ,其分布多集中于黄土低山丘陵与中高山地形结合地带 ,即黄土覆盖的边缘交错区域。这一空间分布特征可能与本区的黄土覆盖边缘地区的多样化生态地理特点存在一定的联系。生境的干湿状况直接影响本地区天然林的分布特征、森林灌丛植被覆盖率的高低、森林的类型结构和种类组成 ,并成为人工造林效果的重要环境因素。本区森林灌丛植被长期受到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 ,具有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人类活动的规模范围、作用方式、影响强度等因素成为本区森林灌丛植被及其生境变化与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水地区 森林灌丛植被 遥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云杉属(Picea)和圆柏属(Sabina)乔木含碳率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艳 唐才富 +1 位作者 辛文荣 董旭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64-1768,共5页
云杉属(Picea)和圆柏属(Sabina)乔木是青海省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大的乔木,弄清这2个属内各乔木树种含碳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青海省碳储量评估具有至关重要作用。考虑最小样本需求、样本的区域代表性和工作量等方面的因素,在青海... 云杉属(Picea)和圆柏属(Sabina)乔木是青海省分布最广、蓄积量最大的乔木,弄清这2个属内各乔木树种含碳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青海省碳储量评估具有至关重要作用。考虑最小样本需求、样本的区域代表性和工作量等方面的因素,在青海省乔木林中云杉属和圆柏属乔木分布区内选取天然起源的云杉属乔木(包括: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川西云杉P.likiangensis var.rubescens和紫果云杉P.purpurea)29棵和圆柏属乔木30棵(包括: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大果圆柏S.tibetica)作为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含碳率分析样本,采用干烧法对其树干、树皮、枝条、死枝、叶和根的含碳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5个乔木树种全株的含碳率在0.454 5(紫果云杉)至0.465 0(祁连圆柏)之间,其中云杉属的平均含碳率为0.460 6,圆柏属的为0.466 1,云杉属的含碳率显著低于圆柏属。(2)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5个乔木树种各器官含碳率在0.443 4(祁连圆柏的枝条)至0.496 4(大果圆柏的叶)之间;总体上叶的含碳率高于其它器官;同一树种不同器官以及不同树种同一器官的含碳率之间均存在差异,但是变化较小(变异系数均在4%以内)。(3)树种含碳率是树种本身属性(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同一树种的含碳率可能有较大差异;而生长在近似环境中的不同树种其含碳率可能很接近。由于含碳率的变化会对碳储量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区域碳储量的准确评估需要以该区域优势树种含碳率的精确测定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率 云杉属 圆柏属 乔木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ER的青海省碳汇造林潜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才富 张莉 +5 位作者 罗艳 汪晖 祁承德 辛文荣 孙慧 孟延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3-17,共5页
基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基本要求以及当地的实际状况,选择土地合格性、碳汇潜力、生态区位、社会经济和风险威胁等5个评价指标对青海省碳汇造林项目潜力及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适宜开展基于CCER... 基于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基本要求以及当地的实际状况,选择土地合格性、碳汇潜力、生态区位、社会经济和风险威胁等5个评价指标对青海省碳汇造林项目潜力及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适宜开展基于CCER碳汇造林项目的地块总面积达364.47×104hm2,约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48.2%;其中优先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南部)168.77×104hm2,占地块总面积的46.3%;大通县、乐都县和互助县是青海省CCER碳汇造林项目应优先考虑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造林 CCER 评价指标 优先区域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浅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建才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分析了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三江源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青海省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生态环境 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乐都县天然林保护工程调研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小红 孙德福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 ,直接影响到林场、保护区内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如何在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实施下 ,保证林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生活 ,目前 ,急待理顺森林管理体系 ,分别制定林场和农户发展计划 ,引导和扶持群众 ,建立森...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 ,直接影响到林场、保护区内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如何在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实施下 ,保证林场职工和周边群众的生活 ,目前 ,急待理顺森林管理体系 ,分别制定林场和农户发展计划 ,引导和扶持群众 ,建立森林资源共管模式 ,强调农户的参与。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乐都县 天然林保护工程 森林资源共管模式 农户参与式 生态林业建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现状、形成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得红 《防护林科技》 1996年第2期27-29,37,共4页
本文根据1994年全省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论述了青海省荒漠化土地的现状、类型及分布规律特征,并通过自然和人为因素研究分析了荒漠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荒漠化 现状 发展趋势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发展思路
7
作者 张学元 李春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1年第1期33-35,44,共4页
着重阐述青海省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防护林工程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长江上游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青海林业跨越式发展之我见
8
作者 李振宇 林莉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4期35-36,共2页
青海林业面临历史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围绕国家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 ,确立青海林业工作的重点 ,如何实现青海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逐步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林业发展思路。本文提出分区制定发展模式、建立林业信息管理系统、依靠科技进步提... 青海林业面临历史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围绕国家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 ,确立青海林业工作的重点 ,如何实现青海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逐步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林业发展思路。本文提出分区制定发展模式、建立林业信息管理系统、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造林育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林业 跨越式发展 生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青海乔木林碳储量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唐才富 张莉 +5 位作者 罗艳 汪晖 祁承德 辛文荣 赵丰钰 孟延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以青海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基础,结合样地调查资料、解析木资料等,综合应用模型模拟、尺度扩展和GIS等方法,分析青海省乔木林碳储量现状。结果表明,(1)2009年青海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约为28.55×10~6Mg,平均碳密度约为44.24Mg/hm^2;... 以青海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基础,结合样地调查资料、解析木资料等,综合应用模型模拟、尺度扩展和GIS等方法,分析青海省乔木林碳储量现状。结果表明,(1)2009年青海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约为28.55×10~6Mg,平均碳密度约为44.24Mg/hm^2;(2)青海省乔木林碳主要分布在天然林中,占青海乔木林碳库总量的89.83%,碳密度同样以天然林为高(46.19Mg/hm^2);(3)有林地中纯林碳储量最高,占乔木林碳库总量的84.28%;碳密度则以混交林为最高,达60.20Mg/hm^2;(4)青海省四大乔木树种(组)(云杉、圆柏、桦木和杨树)的碳储量占全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98.07%,碳密度方面居前5的树种(组)为云杉(74.03Mg/hm^2)、桦木(55.76Mg/hm^2)、油松39.24(Mg/hm^2)、栎类(37.49Mg/hm^2)、圆柏(29.61Mg/hm^2);(5)青海省乔木林主要以中幼林为主,占总面积的63.19%,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乔木林 碳储量 碳密度 生物量模型 森林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青海护牧林建设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振铎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对护牧林的认识问题做了阐述 ,划分了护牧林的类型 ,提出了建设方法和对策研究。
关键词 护牧林 青海 类型 封山育林 人工造林 划定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江西林区森林经营类型划分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文录 《青海农林科技》 1996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地处澜沧江上游的青海江西林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探讨了江河源头森林经营类型划分的依据,据此将该林区划分了八个经营类型,并对类型划分的可靠性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 林区 森林经营 类型划分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秀林区紫果云杉与青海云杉适生范围及生长进程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丰钰 薛永贵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1期27-28,4,共3页
本文通过调查和对紫果云杉、青海云杉进行树干解析,了解两个树种在麦秀林区的适生范围以及不同年龄的生长进程,为更新造林、中幼林抚育和采伐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紫果云杉 青海云杉 适生范围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13
作者 张引娥 《林业调查规划》 2003年第2期70-72,共3页
对环青海湖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是当今应积极选择的发展策略。然而 ,如何处理好生态旅游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何建立适合当地环境和人文经济条件的管理体制 ,进一步扬长避短 ,实现环青海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 青海湖 生态旅游 环境保护 人文经济条件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特征
14
作者 罗艳 唐才富 +2 位作者 董旭 辛文荣 赵丰钰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1期42-47,共6页
为了解青藏高原森林的热值特征,对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5个乔木树种全株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2.34 MJ/kg^22.92 MJ/kg之间和23.19 MJ/kg^23.48 MJ/kg之间,灰分含量... 为了解青藏高原森林的热值特征,对青海省主要造林树种的热值和灰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青海省云杉属和圆柏属5个乔木树种全株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2.34 MJ/kg^22.92 MJ/kg之间和23.19 MJ/kg^23.48 MJ/kg之间,灰分含量在2.23%~3.54%之间,云杉属的干质量热值显著高于圆柏属,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圆柏属。2青海省主要乔木树种各器官的干质量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分别在21.20 MJ/kg^26.60 MJ/kg和22.20 MJ/kg^28.28 MJ/kg之间,灰分含量在0.43%~8.33%之间。就干质量热值而言,每种植物叶片的热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就去灰分热值而言,除紫果云杉外,每种植物叶片的热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就灰分含量而言,不同树种灰分含量最小的器官均为干。3树种热值和灰分含量均会受到年龄和海拔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不具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值 灰分含量 圆柏属 云杉属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地区实现规定森林覆被率的可能性探讨
15
作者 马生福 沈文录 《青海农林科技》 1996年第2期36-39,共4页
青海东部地区实现规定森林覆被率的可能性探讨马生福,沈文录(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青海东部地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类型区划中属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林亚区,该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湟源、湟中、平安、乐都、民和、化隆、... 青海东部地区实现规定森林覆被率的可能性探讨马生福,沈文录(青海省林业勘察设计院)青海东部地区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类型区划中属黄土丘陵水土保持林亚区,该区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湟源、湟中、平安、乐都、民和、化隆、尖扎、循化、西宁市郊、大通、贵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总体规划 森林覆被率 可能性 青海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班定性因子调查及填写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生福 韩玉先 余堂青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文根据青海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出小班定性因子中最薄弱环节,并提出改正对策,为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质量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TQC理论 小班定性因子 对策 森林资源 二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M影像进行森林资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文德 柴春林 董得红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37-38,42,共3页
利用 TM影像对全省重点生态工程区和天然林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就此次调查提出了目前遥感在林业调查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TM影像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遥感 时相选择 判译辅助资料 判译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沙沙障防护效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青江 耿生莲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2期10-11,共2页
分析了沙珠玉地区流沙上的机械及生物沙障设置方法及其效果,指出机械或生物沙障的设置是改变流沙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沙障设置技术在改变地面粗糙度、水分状况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效果。
关键词 流沙 沙障 防护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胡杨生境及生物生态学特性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胜邦 田剑 +1 位作者 闫朝锋 贺文信 《青海农林科技》 1996年第4期28-30,共3页
通过对胡杨生境、生物─—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综合评价胡杨的生态价值,从而建议尽快采取措施,拯救这一青海十分珍惜的乡土树种。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胡杨 生境 生物学特性 评价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延山 李长明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堪称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可是这些物种基因的种类正在日趋减少 ,有的已成为濒危物种 ,须亟待保护。本文就三江源区物种减少原因做了初步探讨 。
关键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