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钟志刚 周贺鹏 +3 位作者 胡洁 张永兵 罗仙平 冯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81,共6页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法富集回收低浓度稀土技术等3个角度总结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提取各阶段的技术优势和局限,分析了无氨浸出剂的研发进展,阐述了沉淀法和萃取法富集回收稀土的技术现状,指明了研发新一代镁盐复合浸出剂、筛选和调配高效稀土沉淀剂及其配套浸取工艺,将是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化学浸出 无氨浸出剂 沉淀法 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硫化铅锌矿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华荣 许永伟 +3 位作者 张慧婷 翁存建 王鹏程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107,共5页
青海某铅锌硫化矿石选矿厂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浮铅-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处理矿石,导致生产不够稳定,选矿指标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选铅-碱性介质下优先选锌-硫酸调浆再选硫的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 青海某铅锌硫化矿石选矿厂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浮铅-锌硫混浮-锌硫分离工艺流程处理矿石,导致生产不够稳定,选矿指标不理想。为解决此问题,采用中性介质下优先选铅-碱性介质下优先选锌-硫酸调浆再选硫的原则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选铅、1粗2精1扫选锌、1次浮选选硫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铅品位为70.72%、含锌2.14%、含硫19.98%、含金1.92 g/t、含银1 322.45 g/t,铅回收率为91.78%、金回收率为14.28%、银回收率为76.29%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8.86%、含铅0.26%、含硫32.67%,锌回收率为97.88%的锌精矿;硫品位为47.44%、含金0.67 g/t、含铅0.11%、含锌0.17%,硫回收率为64.14%、金回收率为80.86%的硫精矿。新工艺流程更简洁,生产更稳定顺畅,电耗和药剂成本均有所下降,在铅、锌精矿质量指标相当的情况下,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50和4.32个百分点,伴生金银和硫精矿指标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硫化矿石 优先浮选 工艺优化 中性介质 碱性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慧婷 赖春华 +3 位作者 冯媛媛 王朝 谢兰馨 翁存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5,共8页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 对青海拉陵高里河下游某难选铜锌矿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含量、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以及解离情况。结果表明:矿石铜、锌品位分别为0.40%、1.60%,铜、锌氧化率分别为37.14%、62.12%,属低品位氧化铜锌矿;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砷钙铜矿、黄铜矿形式存在,锌矿物主要以砷钙锌矿、铁闪锌矿、砷锌矿形式存在;砷钙铜矿中的锌以及砷钙锌矿和砷锌矿中的铜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这部分铜锌通过常规物理选矿难以分离,影响铜、锌的回收。黄铜矿、铁闪锌矿主要呈不规则状、星点状与Cu-Zn砷酸盐矿物、绿帘石、云母紧密共生;Cu-Zn砷酸盐矿物主要呈纤维状、板状、不规则状、浸染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因此适当地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提高精矿质量与回收率。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建议采用“铜锌硫化矿混合浮选—铜锌分离—分离尾矿再选铜锌氧化矿”的选矿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铜锌矿石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砷酸盐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技术测定高纯氧化镁产品中酸溶硅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景凤 赖春华 +4 位作者 孙康 宋学文 孔会民 王茂盛 隆英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高纯氧化镁产品纯度达到99.9%,杂质硅含量是评价高纯氧化镁产品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进行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标准曲线法无法克服镁的基体效应,国内同行常规使用基体匹配法来克服基体效应,但是难以找到含杂元素与高纯氧化... 高纯氧化镁产品纯度达到99.9%,杂质硅含量是评价高纯氧化镁产品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进行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标准曲线法无法克服镁的基体效应,国内同行常规使用基体匹配法来克服基体效应,但是难以找到含杂元素与高纯氧化镁产品相近且纯度更高的金属镁。采用标准加入法作为技术手段,优点是非常适合高镁基体浓度中(超)痕量元素的分析,准确度高。本研究以盐酸溶解样品,以标准加入法为技术手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在分析谱线251.611 nm处,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183μg/mL,测定下限为0.0610μg/mL。在实际高纯氧化镁产品测试中,加标回收率在97.86%~103.80%之间,适合高纯氧化镁产品中酸溶硅的测定,为解决盐湖化工企业氧化镁产品中酸溶硅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标准加入法 高纯氧化镁 酸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废液与锌冶炼烟尘协同处理试验研究
5
作者 解万文 文堪 +3 位作者 王铧泰 刘远 周华荣 高昭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及副产物铅银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一段浸出为液固比4: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78.69%,铟浸出率仅为8.4%;锌镁分离最佳终点pH值区间为6.86~7.80;二段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终点pH值1.08,液固比3:1,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86.84%。该研究可为炼锌厂开路除杂及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浸出 炼锌烟尘 炼锌电解废液 协同处理 综合回收 以废治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铜镍硫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朝 卜显忠 +3 位作者 翁存建 王鹏程 刘波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70,共7页
新疆瑞伦某铜镍硫化矿原矿含铜0.14%,含镍0.51%,属于高镍低铜硫化铜镍矿。原矿中铜品位较低,同时含有大量易泥化的滑石、蛇纹石等脉石矿物,给该铜镍矿的高效回收带来不利影响。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铜镍硫化矿石,进行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 新疆瑞伦某铜镍硫化矿原矿含铜0.14%,含镍0.51%,属于高镍低铜硫化铜镍矿。原矿中铜品位较低,同时含有大量易泥化的滑石、蛇纹石等脉石矿物,给该铜镍矿的高效回收带来不利影响。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铜镍硫化矿石,进行了系统的选矿工艺研究。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4μm占75%,以碳酸钠为p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水玻璃和CMC为抑制剂,Z-200、丁铵、丁黄和戊黄为捕收剂的条件下,经2粗4精3扫铜镍混合浮选,铜镍混合精矿以石灰为pH调整剂、Z-200为捕收剂、BK-204为起泡剂,可获得含铜26.12%、含镍0.55%,铜回收率76.49%、镍回收率0.44%的铜精矿,含镍10.42%、含铜0.39%,镍回收率73.14%、铜回收率9.97%,MgO降至5.88%的镍精矿。试验解决了镍精矿中氧化镁杂质含量较高的问题,提高了精矿质量,可以为现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浮选 镍黄铁矿 黄铜矿 蛇纹石 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东某铅锌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和平 罗仙平 +3 位作者 翁存建 陈迪胜 孙洪林 周华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05,共5页
四川会东某高泥铅锌矿石主要有价组分铅、锌、银含量分别为1.01%、6.30%、34.89 g/t,铅矿物以方铅矿为主,锌矿物以闪锌矿为主。由于现场浮铅时抑锌效果不理想,即使浮选工艺流程冗长,但铅、锌精矿指标仍不理想。试验引进新型、高效抑制剂... 四川会东某高泥铅锌矿石主要有价组分铅、锌、银含量分别为1.01%、6.30%、34.89 g/t,铅矿物以方铅矿为主,锌矿物以闪锌矿为主。由于现场浮铅时抑锌效果不理想,即使浮选工艺流程冗长,但铅、锌精矿指标仍不理想。试验引进新型、高效抑制剂XKY-02配合硫酸锌抑锌浮铅,再活化选锌,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浮选选铅、1粗1精1扫浮选选锌、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矿石,获得了铅品位为55.77%、银品位为571.72 g/t、含锌6.70%、铅回收率为71.05%、银回收率为21.17%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56.06%、银品位为244.87 g/t、含铅1.04%、锌回收率为92.59%、银回收率为72.99%的锌精矿。与现场工艺相比,铅、锌选矿工艺段数明显减少,但精矿指标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浮选 抑制剂XKY-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某难选铜钼混合精矿高效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史巾 卜显忠 +3 位作者 王鹏程 朱贤文 张慧婷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5,共6页
针对青藏高原某选厂生产的含Cu 28.93%、含Mo 0.78%、含SiO28.05%、含MgO 1.02%的铜钼混合精矿铜钼分选效率不高、钼精矿品质差等问题开展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精矿经1粗4精2扫开路铜钼分离浮选试验后可获得含铜1.05%、含钼3... 针对青藏高原某选厂生产的含Cu 28.93%、含Mo 0.78%、含SiO28.05%、含MgO 1.02%的铜钼混合精矿铜钼分选效率不高、钼精矿品质差等问题开展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精矿经1粗4精2扫开路铜钼分离浮选试验后可获得含铜1.05%、含钼30.56%的钼精矿,钼精矿品位偏低。通过对钼精矿进行X射线衍射及工艺矿物学分析可知,钼精矿品位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滑石类脉石矿物含量高。降镁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对铜钼混合精矿进行预处理,添加酸化水玻璃+CMC作为滑石抑制剂,可有效降低铜钼精矿中的硅、镁含量,且对铜、钼指标影响较小。降镁预处理后的铜钼精矿磨细后,采用1粗5精2扫的抑铜浮钼浮选工艺流程进行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0.65%、铜回收率0.04%,含钼47.63%、钼回收率92.43%的钼精矿及含铜31.88%、铜回收率99.96%,含钼0.08%、钼回收率7.57%的铜精矿,试验指标良好,实现了铜钼高效分离,得到合格的铜钼精矿产品。为现场铜钼分离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混合精矿 钼精矿 滑石 铜钼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某斑岩型铜钼矿选矿试验 被引量:25
9
作者 朱贤文 李世纯 +3 位作者 王阳 许永伟 翁存建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6,共6页
青藏高原某特大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储量丰富,铜钼分离困难导致其中钼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为综合回收矿石中铜、钼等有价金属元素,确定该矿石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 青藏高原某特大斑岩型铜钼矿资源储量丰富,铜钼分离困难导致其中钼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为综合回收矿石中铜、钼等有价金属元素,确定该矿石最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铜品位为1.21%,钼品位为0.040%;矿石中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和黄铜矿,辉铜矿中铜占总铜的82.80%;辉钼矿是矿石中钼的主要赋存矿物,以单体形式存在;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长石和石英;试样在最佳的药剂制度下,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的工艺流程,经1次混合粗选、1次混合精选和2次混合扫选得到铜钼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进行铜钼分离粗选,分离粗选精矿经6次精选得到钼精矿,1次分离扫选得到铜精矿,最终获得含铜26.46%、含钼0.071%,铜回收率92.06%的铜精矿,含钼46.400%、含铜1.28%,钼回收率75.40%的钼精矿。试验指标良好,实现了铜钼的有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工艺矿物学 混合浮选 精矿再磨 铜钼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轻烧氧化镁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孔会民 邹来禧 +3 位作者 刘远 曹雨微 林彦军 罗仙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盐湖产不同粒径轻烧氧化镁为原料,通过水化水热法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固液比对氧化镁水化率、制得氢氧化镁形貌、粒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对所制得... 以盐湖产不同粒径轻烧氧化镁为原料,通过水化水热法制备六角片状氢氧化镁。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固液比对氧化镁水化率、制得氢氧化镁形貌、粒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对所制得的氢氧化镁颗粒的物相、形貌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把不同原料所得氢氧化镁用在聚乙烯(PE)中检测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固液比,氧化镁原粉的水化率可以达到95%,氧化镁细磨粉的水化率可达到100%,得到的氢氧化镁均呈现六角片状,但粒径尺寸存在差异。用在PE中,细粒径的氢氧化镁分散性更好,阻燃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氧化镁 六角片状 氢氧化镁 阻燃剂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家沟铅锌硫化矿工艺矿物学特征及浮选原则工艺的确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翁存建 张慧婷 +3 位作者 朱贤文 赖春华 王鹏程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2-58,共7页
郭家沟铅锌矿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金属储量较大,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铅锌资源,采用化学分析、XRD、显微镜观察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该铅锌矿石的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铅锌矿属轻微氧... 郭家沟铅锌矿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金属储量较大,为高效开发利用该铅锌资源,采用化学分析、XRD、显微镜观察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探究了该铅锌矿石的浮选原则工艺。结果表明,铅锌矿属轻微氧化的硫化铅锌矿石,矿石中主要回收的有价金属为铅、锌及其伴生银,其含量分别为1.85%、5.75%和39.95 g/t;方铅矿和闪锌矿是铅、锌的主要赋存矿物,多以中细粒嵌布在矿石中。方铅矿以显微文象状交代闪锌矿、包裹交代黄铁矿,有的呈星点状、大小不等分布于石英和方解石中;闪锌矿常见包裹方铅矿、黄铁矿、方解石微粒,被方铅矿交代穿切。方铅矿的嵌布粒度较闪锌矿细,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是铅、锌高效分离的前提。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铅优先浮选原则工艺流程。以新型高效捕收剂LP-12为铅捕收剂,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经1粗3精1扫选铅,选铅尾矿经1粗1精1扫选锌小型闭路试验,可获得铅品位55.08%、铅回收率91.70%、银品位896.93 g/t、银回收率69.15%的铅精矿,锌品位55.05%、锌回收率93.92%的锌精矿。试验研究成果可为该铅锌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硫化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原则工艺 嵌布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西藏某斑岩型硫化铜矿中综合回收铜金浮选新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华荣 翁存建 +3 位作者 朱贤文 张慧婷 严海军 罗仙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4,共8页
西藏某斑岩型铜矿中含铜1.10%~1.30%、含金0.04~0.08g/t,矿石中铜矿物以辉铜矿为主、黄铜矿次之,铜矿物嵌布粒度细、且嵌布关系复杂,金主要与铜矿物和黄铁矿伴生,原有工艺铜精矿中的金难以富集到1g/t以上,且铜回收率偏低。为高效综合回... 西藏某斑岩型铜矿中含铜1.10%~1.30%、含金0.04~0.08g/t,矿石中铜矿物以辉铜矿为主、黄铜矿次之,铜矿物嵌布粒度细、且嵌布关系复杂,金主要与铜矿物和黄铁矿伴生,原有工艺铜精矿中的金难以富集到1g/t以上,且铜回收率偏低。为高效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金资源,开发了低碱条件下“铜硫部分混合浮选”新工艺,并以新型捕收剂ZH-01为铜硫混选的捕收剂,铜硫混选粗精矿经一次精选后,获得合格的铜精矿。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含量占70%、原矿含铜1.21%、含金0.06g/t的条件下,获得了含铜35.27%、铜回收率94.12%,含金1.11g/t、金回收率56.23%的铜精矿。与现场工艺相比,新工艺不仅提高了铜的回收率,伴生金也得到了综合回收,实现了矿石中铜金的高效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硫化铜矿 综合回收 新工艺 新型高效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青藏高原某铜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媛媛 卜显忠 +2 位作者 翁存建 王鹏程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5,共8页
针对青藏高原某铜矿现场药剂制度的缺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响应曲面数学模型,寻求新型捕收剂XK-103在该矿应用的最佳条件及与其他因素对指标的交互影响。矿浆pH值、调整剂硫化钠用量和捕收剂XK-103用量对该铜矿浮选指标有显著影... 针对青藏高原某铜矿现场药剂制度的缺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响应曲面数学模型,寻求新型捕收剂XK-103在该矿应用的最佳条件及与其他因素对指标的交互影响。矿浆pH值、调整剂硫化钠用量和捕收剂XK-103用量对该铜矿浮选指标有显著影响,经单因素条件试验,初步确定矿浆pH值为9,硫化钠用量为250 g/t,XK-103用量为28 g/t时,铜浮选指标最佳。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响应曲面分析优化和方差分析计算,以矿浆pH值、XK-103用量和硫化钠用量为自变量,铜粗精矿的回收率和品位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获得的最佳浮选条件为pH=9.11,XK-103用量27.64 g/t,硫化钠用量234.04 g/t,在此条件下,铜粗精矿的铜回收率计算响应结果为94.67%,铜品位响应结果为17.10%。根据响应曲面结果,选取pH值为9,硫化钠用量为235 g/t,XK-103用量为27.60 g/t进行闭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原矿铜品位为1.28%的条件下,经1粗1精2扫的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铜品位为29.53%,铜回收率为95.21%的铜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 浮选 XK-103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氯化焙烧—浸出法从废炉砖中提取稀贵金属 被引量:7
14
作者 文堪 李耀山 +4 位作者 周华荣 刘远 高昭伟 郭辉 刘吉良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某铜-铅阳极泥侧吹炉炉砖中金银含量较高,为高效综合提取炉砖中的金和银,采用中温氯化焙烧—浸出工艺对该炉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 h、氯化钠用量10%、硫代硫酸钠用量8.5%和每吨焙烧渣所需氨水用量200 L、浸... 某铜-铅阳极泥侧吹炉炉砖中金银含量较高,为高效综合提取炉砖中的金和银,采用中温氯化焙烧—浸出工艺对该炉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 h、氯化钠用量10%、硫代硫酸钠用量8.5%和每吨焙烧渣所需氨水用量200 L、浸出温度25℃、浸出时间5 h的条件下,银浸出率可达96.43%;在硫脲用量0.2 mol/L、硫酸铁用量4 g/L、浸出时间15 h、浸出温度40℃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4.68%。该工艺处理含金银废炉砖效果较好,可为含金银固废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炉砖 中温焙烧 浸出 稀贵金属 氯化钠 硫代硫酸盐 硫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型低品位铜矿酸性浸出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昭伟 曹成超 +4 位作者 李耀山 孔德鸿 唐大才 刘远 王铧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0-173,共4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铜矿的浸出过程,考察了矿物粒度、浸出温度、硫酸浓度和液固比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条件为:矿物粒度-0.074 mm粒级占比85%、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120 min、硫酸浓度2.5 m...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动力学分析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铜矿的浸出过程,考察了矿物粒度、浸出温度、硫酸浓度和液固比对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浸出条件为:矿物粒度-0.074 mm粒级占比85%、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120 min、硫酸浓度2.5 mol/L、液固比4∶1,此时铜浸出率为96.23%;CaCO_(3)的存在导致浸出过程硫酸消耗增加;浸出过程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来描述,反应速率受固膜界面传质和扩散混合控制,浸出过程活化能为8.78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硫酸浸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试金富集—重量法测定锌阳极泥中银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龙海珍 王景凤 +1 位作者 王茂盛 孔会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6期76-80,共5页
研究了一种火试金富集测定锌阳极泥中银质量分数的方法.以铅富集银,形成铅扣,将铅扣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灰吹除铅,灰吹时铅氧化成氧化铅渗透于多孔的灰皿中,从而除去铅及杂质元素,银不被氧化而留在灰皿中形成银粒,用称量法得到银粒质量,... 研究了一种火试金富集测定锌阳极泥中银质量分数的方法.以铅富集银,形成铅扣,将铅扣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灰吹除铅,灰吹时铅氧化成氧化铅渗透于多孔的灰皿中,从而除去铅及杂质元素,银不被氧化而留在灰皿中形成银粒,用称量法得到银粒质量,银粒质量减去氧化铅空白中银的质量即得银的质量分数.测定方法不需要进行二次试金,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够快速、准确指导生产,适合于现代化企业生产.此方法适用于锌阳极泥中银质量分数50~1000 g/t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试金富集 锌阳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热滤渣碱浸制备的硫化钠用于铜钼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贤文 张慧婷 +3 位作者 谢兰馨 陈一锋 王帅 赖春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3,共6页
西北某锌冶炼厂经湿法冶炼及浮选等工序后得到硫磺产品和热滤渣,其中热滤渣为浸出产出的冶炼固废,富含锌、金、铁等有价金属,且硫主要以单质硫为主,含量约为52%。采用碱浸方式处理该热滤渣,可降低热滤渣中硫含量,生成的硫化钠与热滤渣... 西北某锌冶炼厂经湿法冶炼及浮选等工序后得到硫磺产品和热滤渣,其中热滤渣为浸出产出的冶炼固废,富含锌、金、铁等有价金属,且硫主要以单质硫为主,含量约为52%。采用碱浸方式处理该热滤渣,可降低热滤渣中硫含量,生成的硫化钠与热滤渣中其他金属元素结合生成硫化盐,进而实现渣中有价金属元素的富集,减少固废排放。该工艺提供了一种经济效益、工艺技术等方面可行的技术路线,可实现有价金属的高效富集,且产出高性能产品硫化钠。采用该硫化钠产品进行铜钼分离试验,并与工业硫化钠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高碱倍数浸出得到的硫化钠进行铜钼分离试验,分离指标优良,分离效果与工业硫化钠的基本一致,可用于铜钼分离工业应用,为处理该类热滤渣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滤渣 硫化钠 浮选 铜钼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铜锌铁矿石中伴生金银指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朝 杨延宙 +3 位作者 谢兰馨 冯媛媛 许永伟 赖春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4-198,共5页
某铜锌铁多金属矿含铜0.58%、锌1.44%、全铁34.96%、金0.21 g/t、银5.91 g/t。铜、锌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因此在保证铁铜锌较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新型药剂回收伴生金银。采用“优先选铜,选铜尾矿选锌”的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 某铜锌铁多金属矿含铜0.58%、锌1.44%、全铁34.96%、金0.21 g/t、银5.91 g/t。铜、锌主要以硫化矿形式存在,因此在保证铁铜锌较好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新型药剂回收伴生金银。采用“优先选铜,选铜尾矿选锌”的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5%,8250为铜新型捕收剂,8194为锌新型捕收剂,石灰、硫酸锌、亚硫酸钠、硫酸铜作为常规调整剂。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铜20.801%、铜回收率88.92%的铜精矿,含锌50.86%,锌回收率75.82%的锌精矿,铜精矿金回收率为48.03%,银回收率为71.16%。铜回收率比原工艺提高7.44个百分点,金、银均已达到计价标准且回收率较原工艺分别提高9.64个百分点和20.76个百分点,进一步减少了资源浪费,增加了企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铁矿石 新型药剂 优先浮选 硫化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铜镍矿石高效分选及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鹏程 王帅 +3 位作者 包玉玲 赖春华 王朝 朱贤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9,共8页
某低品位铜镍矿含镍0.50%、含铜0.15%,金、银的含量较低,含镁较高。脉石矿物中含有大量可浮性较好的蛇纹石、滑石等钙镁矿物,同时原矿中镍氧化率较高,属于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石。为高效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资源,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 某低品位铜镍矿含镍0.50%、含铜0.15%,金、银的含量较低,含镁较高。脉石矿物中含有大量可浮性较好的蛇纹石、滑石等钙镁矿物,同时原矿中镍氧化率较高,属于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石。为高效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资源,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在“铜镍混浮-铜镍分离”的流程结构以及磨矿细度-74μm占75%的条件下,铜镍混浮添加酸化水玻璃配合CMC共同作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强化脉石矿物的抑制,采用硫酸铜活化镍矿物,选择捕收能力较强的戊基黄药作捕收剂;对于铜镍混合精矿添加活性炭进行脱药,石灰抑制镍矿物,实现铜镍矿物的分离。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得到含铜28.84%、铜回收率74.18%,含镍0.62%、镍回收率0.41%,含金3.30 g/t、含银70 g/t的铜精矿;含镍6.61%、镍回收率81.80%,含铜0.40%、铜回收率19.27%的镍精矿,铜镍分离效果较好。铜精矿中的金银均达到计价标准,且铜精矿达到了二级品的标准。“铜镍混浮-铜镍分离”工艺实现铜镍矿物的高效分离,减少铜、镍精矿中的互含,同时将贵金属金、银尽可能富集在铜精矿中,实现有用矿物最大限度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硫化矿 铜镍分离 贵金属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某铅锌矿选锌新型捕收剂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生福 彭鑫 +4 位作者 冯媛媛 周华荣 吴明海 许永伟 赖春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针对高碱抑硫浮锌工艺中石灰应用带来的弊端,寻求适用于低碱抑硫浮锌工艺的高效捕收剂XK-512在现场工业应用的最佳效果。实验室小型试验研究表明,捕收剂XK-512对硫化锌有良好的选择性,初步确定了锌浮选粗选作业的药剂制度,碳酸钠用量为5... 针对高碱抑硫浮锌工艺中石灰应用带来的弊端,寻求适用于低碱抑硫浮锌工艺的高效捕收剂XK-512在现场工业应用的最佳效果。实验室小型试验研究表明,捕收剂XK-512对硫化锌有良好的选择性,初步确定了锌浮选粗选作业的药剂制度,碳酸钠用量为500 g/t,硫酸铜用量为200 g/t,捕收剂XK-512用量为20 g/t。在四川某铅锌矿进行工业试验,经过不断调试和改进,最终在原矿含锌3.34%的条件下,获得了锌品位48.54%、作业回收率为96.1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碱工艺 闪锌矿 工业试验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