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常用粗饲料组合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占鸿 刘书杰 +2 位作者 郝力壮 张晓卫 赵月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94-1900,共7页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的3种常用粗饲料青贮玉米(Zea mays)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青干草和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按0∶100、25∶75、50∶50、75∶25和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理...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反刍家畜的3种常用粗饲料青贮玉米(Zea mays)秸秆、苜蓿(Medicago sati-va)青干草和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按0∶100、25∶75、50∶50、75∶25和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时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理论最大产气量、48h产气量分别与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NDS/CP)(P<0.001)、有机物(OM)(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NDS)(P<0.05)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ADF)(P<0.001)、中性洗涤纤维(NDF)(P<0.05)和粗蛋白(CP)(P<0.05)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分别与OM(P<0.001)、NDS(P<0.001)和NDS/CP(P<0.01)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ADF、NDF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1)和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与OM(P<0.01)、NDS(P<0.05)和NDS/CP(P<0.05)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了组合牧草体外发酵产气程度主要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粗蛋白比例的影响。3种粗饲料两两组合搭配时,青贮玉米秸秆与苜蓿青干草以25∶75比例、青贮玉米秸秆与燕麦青干草以50∶50比例、苜蓿青干草与燕麦青干草以25∶75或50∶50比例组合时较为合适,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现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体外产气法 反刍家畜 牦牛 粗饲料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价值评定及载畜量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孙鹏飞 崔占鸿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郝力壮 王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101,共10页
为探究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大通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放牧草场牧草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1)夏、秋... 为探究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大通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放牧草场牧草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1)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可食风干草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23.83±17.88),(256.88±29.90)和(246.83±66.73)g/m2。2)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的最高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2.69±0.13)%,(10.54±1.22)%和(8.65±0.64)%,其含量随牧草生长而逐渐降低;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E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95±0.10)%,(4.38±0.17)%及(3.74±0.70)%;NDS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P一致,而NDF和ADF含量的变化与CP相反,随牧草生长含量不断增加。3)体外发酵p H和氨氮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夏季草场牧草的48 h产气量、24 h产气估测消化能(DM)、代谢能(ME)和有机物质降解率(OMD)的最大值分别为(57.50±4.27)m L、(9.32±0.59)MJ/kg、(7.98±0.62)MJ/kg和(57.93±3.23)%;秋季草场牧草分别为(54.67±5.35)m L、(8.83±0.64)MJ/kg、(7.47±0.68)MJ/kg及(55.26±3.52)%;冬春草场牧草分别为(58.83±4.51)m L、(9.56±0.60)MJ/kg、(8.24±0.63)MJ/kg及(52.69±5.14)%。4)无补饲条件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分别按数量载畜量、数量载畜量和DCP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7.05,19.51和2.47SU/hm2;有良好补饲情况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按DCP载畜量、ME载畜量和ME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14.85,29.00和5.03 SU/hm2。因此,三江源区牧草产量和品质季节性差异大,能-氮不平衡,通过补饲可以使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载畜量分别提高1.1,0.5和1.0倍左右,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天然牧草 体外产气法 营养价值 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燕麦青干草与天然牧草组合效应 被引量:49
3
作者 崔占鸿 郝力壮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赵月平 张晓卫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0-257,共8页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3种天然牧草均按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NDS(P...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3种天然牧草均按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NDS(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NDF(P<0.01)、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与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01)、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P(P<0.01)、NDS(P<0.05)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牧草组合在发酵12~24h的正组合效应较高,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且以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进行该地区天然草地反刍家畜的冷季营养补饲时,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型牧草均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因此,做好牧草间的科学搭配组合是提高青海高原天然草地冷季牧草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 青海高原 牦牛 组合效应 天然牧草 燕麦青干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与其他哺乳动物乳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亚茹 郝力壮 +7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冯宇哲 崔占鸿 王迅 孙璐 张晓卫 牛建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9-383,388,共6页
通过牦牛乳与其他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马属动物、骆驼和人)乳进行产奶量、泌乳期和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灰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较分析,得出奶牛的泌乳期最长,产奶量最高,乳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种间差异,... 通过牦牛乳与其他哺乳动物(反刍动物、马属动物、骆驼和人)乳进行产奶量、泌乳期和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干物质、灰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比较分析,得出奶牛的泌乳期最长,产奶量最高,乳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种间差异,但呈现出一定的种属特性。反刍动物乳中蛋白质、脂肪、干物质和灰分含量较高,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骆驼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介于反刍动物乳与马属动物乳之间;马属动物乳中的乳糖含量较高;人乳中除乳糖成分外其余常规营养成分普遍低于其他哺乳动物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产奶量 泌乳期 常规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苜蓿青干草与农作物秸秆组合效应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崔占鸿 刘书杰 +2 位作者 柴沙驼 赵月平 张晓卫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2,共7页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农牧交错区苜蓿青干草按不同质量比(0∶100、25∶75、50∶50、75∶25、100∶0)分别与小麦秸、蚕豆秸、马铃薯秸和油菜秸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与有机物、粗蛋白、中...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农牧交错区苜蓿青干草按不同质量比(0∶100、25∶75、50∶50、75∶25、100∶0)分别与小麦秸、蚕豆秸、马铃薯秸和油菜秸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h产气量及理论最大产气量与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可溶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P<0.001)、中性洗涤纤维(P<0.01)、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P<0.01)呈负相关;产气速率常数分别与粗蛋白(P<0.001)、中性洗涤可溶物(P<0.001)、有机物(P<0.01)呈正相关,而分别与酸性洗涤纤维(P<0.001)、中性洗涤纤维(P<0.001)、中性洗涤可溶物/粗蛋白(P<0.001)、半纤维素(P<0.05)呈负相关;产气延滞时间与其他养分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仅与有机物(P<0.01)呈负相关。当苜蓿青干草分别与小麦秸、马铃薯秸和油菜秸均以25∶75的质量比组合、苜蓿青干草与蚕豆秸以50∶50质量比组合时较为合适。因此,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含量的饲草能够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牦牛 体外产气法 组合效应 苜蓿青干草 作物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增重和繁殖潜力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孙鹏飞 崔占鸿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吴克选 张晓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8-694,共7页
旨在探讨蛋白能量营养充分满足条件下,三江源区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的增重和繁殖潜力,为当地牦牛的研究和科学饲养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于2014年6月6日—2014年10月6日在三江源区腹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选取2岁牦牛... 旨在探讨蛋白能量营养充分满足条件下,三江源区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的增重和繁殖潜力,为当地牦牛的研究和科学饲养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于2014年6月6日—2014年10月6日在三江源区腹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选取2岁牦牛共30头。其中试验组20头,公母各半,初始平均体质量为(81.12±8.57)kg,归牧后自由采食精料补充料;对照组10头,公母各半,初始平均体质量为(78.75±9.58)kg,按照当地饲养方式只放牧不补饲。试验开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牦牛初始体质量t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用牛每40 d左右称重、采血1次,并记录母牦牛的发情情况。结果:1至2014年7月14日、8月27日和10月6时,试验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109.65±9.48)kg、(139.47±11.26)kg和(156.91±11.46)kg,而对照组牦牛的体质量分别为(89.85±11.51)kg、(110.90±12.78)kg和(118.65±10.58)kg,试验组各时期体质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2截止2014年10月6日最后1次称重,试验组10头母牛共有7头发情,发情率为70%,对照组5头母牛无发情现象,发情率为0,大群调查发现,在传统饲喂方式下2岁母牦牛的发情率为4%。320项血清生化指标分析发现,除7月14日试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血清磷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8月27日试验组谷草转氨酶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血清钠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外,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4暖季补饲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结论:三江源区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有快速增重的潜力,营养是重要的限制因素,暖季补饲精料有助于其增重和繁殖潜力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岁高原型放牧牦牛 暖季补饲 体增重 繁殖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牦牛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孙鹏飞 崔占鸿 +4 位作者 柴沙驼 冯宇哲 郝力壮 王迅 刘书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2-175,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原牦牛营养需要,青藏高原天然草地牧草营养供给和放牧牦牛采食量的研究进展,总结概括了补充饲喂饲草、精料以及营养舔砖对放牧牦牛体质量增加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原牦牛 天然草地 营养需要 营养价值 采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放牧牦牛夏初补饲精料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孙鹏飞 崔占鸿 +3 位作者 拜彬强 柴沙驼 郝力壮 刘书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为通过营养方式调控牦牛生长速度,充分发挥其质量增加潜力,2014年6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对生长期高原放牧牦牛进行了体质量测定,选取其中部分牦牛进行了初步的夏初精料补饲试验。测定结果显示:(1)在现有放牧管理方式下,高... 为通过营养方式调控牦牛生长速度,充分发挥其质量增加潜力,2014年6月8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对生长期高原放牧牦牛进行了体质量测定,选取其中部分牦牛进行了初步的夏初精料补饲试验。测定结果显示:(1)在现有放牧管理方式下,高原型放牧牦牛当年犊牛、1周岁、2周岁、3周岁牦牛体质量分别为:(21.44±8.43)、(60.60±9.54)、(86.7±12.23)、(129.17±24.14)kg;(2)夏初当地雨雪天气较多,归牧后圈舍泥巴较多,这不仅增加了放牧牦牛诱食难度,延长了预饲时间,增加了不必要的浪费,也导致正试期开始后精料的采食量较低,达不到试验要求;(3)通过夏初短时间的精料补饲,生长期各年龄段牦牛的平均日增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1周岁牦牛日增质量达(496.53±116.62)g,每日比对照多增质量206.25 g,2周岁牦牛日增质量达(851.39±107.40)g,每日比对照多增质量543.06 g,3周岁牦牛日增质量达(804.17±113.11)g,每日比对照多增质量177.19 g。结果表明:玉树州生长期高原放牧牦牛的体质量较其他地区同等年龄的牦牛偏低,自然放牧状态下平均日增质量偏低,在夏初对其进行精料补饲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同时当地牦牛饲养条件较差,科学管理也是提高牦牛生长速度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放牧牦牛 体质量 日增质量 精料补饲 科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补饲草料与天然草地牧草组合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崔占鸿 刘书杰 +1 位作者 柴沙驼 郝力壮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8-994,共7页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inn.)Pressl)、老芒麦草(Elymus sibiricus L.)和精补料分别按质量比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与藏嵩草(Kobresiatibetica Maxim.)草地型冷... 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草(Arrhenatherum elatius(Linn.)Pressl)、老芒麦草(Elymus sibiricus L.)和精补料分别按质量比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与藏嵩草(Kobresiatibetica Maxim.)草地型冷季牧草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补饲草料与藏嵩草草地型冷季牧草组合能有效提高单一藏嵩草的消化率;燕麦草和老芒麦草与藏嵩草草地型冷季牧草均以25∶75比例组合时较为合适,精补料与藏嵩草草地型冷季牧草以50∶50比例组合时较为合适,且各饲草料组合的正组合效应大部分在发酵12~24h时较高,体外发酵48h后其组合效应有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将为该地区草地放牧家畜的营养平衡补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体外产气法 组合效应 牧草 补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嵩草草地枯草期牧草营养价值评定及载畜量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郝力壮 王万邦 +4 位作者 王迅 张晓卫 赵月平 崔占鸿 刘书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探究三江源区枯草期嵩草(Kobresia)草地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枯草期牧草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可食产草量为64.14g.m-2;以风干样为基础测定的水分、灰分(Ash)、钙(Ca)、磷(P... 为探究三江源区枯草期嵩草(Kobresia)草地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枯草期牧草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可食产草量为64.14g.m-2;以风干样为基础测定的水分、灰分(Ash)、钙(Ca)、磷(P)、钙磷比(Ca/P)、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脂肪(EE)和粗蛋白(CP)分别为7.16%,5.66%,1.13%,0.04%,38.47,28.41%,44.31%,63.33%,2.32%和3.37%;体外发酵pH和氨氮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为36.10%,4.50MJ.kg-1和2.92MJ.kg-1;水分,Ash,Ca,P,Ca/P,CF,ADF,NDF,EE和CP输出量分别为:4.62g.m-2,3.59g.m-2,0.79g.m-2,0.02g.m-2,42.51,19.37g.m-2,28.46g.m-2,39.25g.m-2,1.42g.m-2和2.35g.m-2;数量载畜量、可消化蛋白(DCP)载畜量和ME载畜量分别为1.06,0.37和0.74SU.hm-2。研究证实嵩草草地空间异质性大,牧草中P和CP严重匮乏,营养成为限制家畜生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嵩草草地 营养价值 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州藏嵩草草地牧草营养价值评定与营养载畜量 被引量:16
11
作者 薛艳锋 郝力壮 刘书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60-1667,共8页
为了更为精确地确定三江源区玉树州主要草地类型之一——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地的载畜量,本研究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5岁大通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和概略养分分析法,评定了玉树州藏嵩草草地类型天然牧草营养... 为了更为精确地确定三江源区玉树州主要草地类型之一——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地的载畜量,本研究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5岁大通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和概略养分分析法,评定了玉树州藏嵩草草地类型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结合该地区的产草量,核定数量载畜量和营养载畜量。研究表明,1)藏嵩草草地天然牧草鲜草产量为1 272 g·m-2,风干草样为349.04 g·m-2,可食牧草产量为341.29 g·m-2;2)藏嵩草草地牧草中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磷(P)含量分别为10.16%、2.26%、34.07%、4.76%、0.31%、0.11%;3)藏嵩草草地牧草体外产气评定得出,120 h估测有机物质消化率(DOM)、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消化能(DE)、代谢能(ME)分别为81.21%、62.67%、10.33 MJ·kg-1、9.16 MJ·kg-1,体外发酵后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为7.72 mg·d L-1,p H为6.65,体外培养过程中,产气速率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形(20―28 h)。4)数量载畜量约为1 411万个羊单位(合8.44个羊单位·hm-2),营养载畜量中可消化粗蛋白(DCP)和ME载畜量分别为2 202万个羊单位(合13.16个羊单位·hm-2)和2 051万个羊单位(合12.26个羊单位·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牦牛 体外产气法 藏嵩草草地 营养价值 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季补饲精料对三江源区1岁放牧牦牛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鹏飞 刘书杰 崔占鸿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为探讨暖季三江源区1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生长速度潜力,于2014-06-08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对1岁放牧牦牛进行精料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36d(7月14日)、80d(8月27日)和120d(10月6日)时,补饲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 为探讨暖季三江源区1岁高原型放牧牦牛生长速度潜力,于2014-06-08在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三社对1岁放牧牦牛进行精料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36d(7月14日)、80d(8月27日)和120d(10月6日)时,补饲组牦牛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75.79±10.93)kg、(101.71±11.20)kg和(117.54±13.07)kg,而对照组牦牛的体质量分别为(71.00±10.03)kg、(90.90±13.36)kg和(101.44±12.19)kg,且试验8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0d时补饲组牦牛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夏初(6月8日-7月14日)、盛夏(7月14日-8月27日)和夏末(8月27日-10月6日)3个阶段的补饲组牦牛增质量和日均增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项血清生化指标分析表明,除试验36d时补饲组牦牛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磷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80d时补饲组牦牛血清尿素氮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三江源区高原型牦牛在暖季"放牧+补饲精料"的饲养模式下,1岁牦牛平均日增质量为489g,是传统全放牧方式下(295g)的1.7倍,且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大,在产草量最高、牧草营养品质较好的暖季,适时合理的营养补饲能够有效挖掘出放牧牦牛具备的生长速度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放牧牦牛 暖季 补饲精料 生长速度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对生长期舍饲牦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万栋 郝力壮 +3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张晓卫 牛建章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2-46,共5页
试验探究了在舍饲条件下,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况接近生长期阉牦牛,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营养水平分别为低营养组(代谢能8.27 MJ/kg,蛋白质14.42%)、中营养组(... 试验探究了在舍饲条件下,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生长期牦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18头健康、体况接近生长期阉牦牛,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营养水平分别为低营养组(代谢能8.27 MJ/kg,蛋白质14.42%)、中营养组(代谢能10.22 MJ/kg,蛋白质15.17%)、高营养组(代谢能11.92 MJ/kg,蛋白质17.90%)。全收粪法连续4 d收粪,测定其常规指标,试验初期和末期分别称重。结果表明:中营养组和高营养组平均日增重、日粮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钙(Ca)消化率均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5);中营养组和低营养组的NDF和ADF消化率均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5)。因此,日粮代谢能10.22 MJ/kg,蛋白质15.17%时,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牦牛体增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生长期牦牛 生产性能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艳锋 郝力壮 +1 位作者 牛建章 刘书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2期46-48,共3页
微量元素碘是反刍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的重要原料,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皮毛状况、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极其重要。碘的缺乏或者过量,将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本文综述微量元素碘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碘的生... 微量元素碘是反刍动物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的重要原料,对动物的新陈代谢、皮毛状况、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极其重要。碘的缺乏或者过量,将会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本文综述微量元素碘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碘的生理功能、缺乏症状、体内分布、吸收与排泄、测定指标、需要量等问题,同时展望了碘元素的营养研究发展前景,为更加科学地评定反刍动物体内微量元素碘的营养状况以及建立起适合我国反刍动物发展的营养需要量体系和饲养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反刍动物 生理功能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锌、硒三种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万栋 郝力壮 刘书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4期55-58,共4页
微量元素铁、锌、硒在反刍动物体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动物所需的量很小,但其作用却很大,是维持反刍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文章阐述了铁、锌、硒三种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功... 微量元素铁、锌、硒在反刍动物体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动物所需的量很小,但其作用却很大,是维持反刍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文章阐述了铁、锌、硒三种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以及瘤胃环境的影响,旨在为微量元素对反刍动物生产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反刍动物 生理作用 生产性能 瘤胃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碳、氮、氢同位素在牦牛产地区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项洋 郝力壮 +2 位作者 牛建章 张晓卫 柴沙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195,共5页
为确定稳定性同位素对牦牛肉溯源的可行性。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来自青海省河南县、大通县,四川省红原县、九龙县的牦牛肉样品中粗脂肪的碳同位素及脱脂牦牛肉中的碳、氮、氢同位素。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域来源牦牛肉中稳定性碳、氮、... 为确定稳定性同位素对牦牛肉溯源的可行性。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来自青海省河南县、大通县,四川省红原县、九龙县的牦牛肉样品中粗脂肪的碳同位素及脱脂牦牛肉中的碳、氮、氢同位素。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地域来源牦牛肉中稳定性碳、氮、氢同位素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各地区牦牛肉不同组织中的稳定性碳、氮、氢同位素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脱脂牦牛肉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判别效果好于粗脂肪中稳定性碳同位素判别效果,同位素指标组合判别效果好于单一同位素指标的判别效果,稳定性氮、氢同位素指标组合分析是牦牛肉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准确率可达到85%。利用稳定性碳、氮、氢同位素指标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可以对不同地域来源的牦牛肉进行有效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溯源 稳定性同位素 δ13C δ15N δ2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青干草与5种天然牧草的组合效应对产气量及发酵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刁波 崔占鸿 +2 位作者 赵月平 张晓卫 刘书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9-797,共9页
以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与玉树地区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高山嵩草-异针茅(Kobresia alpine-Stipa aliena)、高山嵩草、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高山嵩草杂类5种草地型... 以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与玉树地区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高山嵩草-异针茅(Kobresia alpine-Stipa aliena)、高山嵩草、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高山嵩草杂类5种草地型分别按100∶0,25∶75,50∶50,75∶25,0∶100比例两两搭配后的组合效应,通过产气量结合干物质消化率确定最优组合搭配并探讨对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产气量结合干物质消化率得出最优组合: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高山嵩草、高山嵩草杂类以75∶25比例组合搭配最好;燕麦青干草与高山嵩草-异针茅以25∶75比例搭配最好,与紫花针茅以50∶50比例搭配最好。pH在6.56~7.02范围内,没有造成微生物区系紊乱,组合效应对pH影响不明显;NH3-N浓度在9.12~15.68mg.100mL-1之间,适于瘤胃微生物生长;牧草组合后产生的乙丙酸累积量与单一牧草产生的无显著差异;牧草组合后CH4产量与单一牧草的CH4产量无极显著差异,组合效应并没有提高CH4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 组合效应 牦牛 天然牧草 燕麦青干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