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静力推覆分析的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地震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熊仲明 陈帜 +2 位作者 陈轩 郑坤 阿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3,70,共11页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 以处于西安f4地裂缝场地的浅埋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振动台试验,探讨了地裂缝场地和结构的震害特征。同时,考虑场地地震响应的非一致性,采用静力推覆分析方法,分析了穿越地裂缝浅埋地铁车站的地震破坏模式。结果表明:针对地裂缝场地地下结构的Pushover分析方法能够较真实地反应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的活动特征和地下结构的破坏特点。在水平地震作用下,趋于稳定状态的地裂缝上、下盘土体主要进行张合活动(相互挤压与分离)。其中,相互挤压会对结构中柱施加明显附加压弯作用。地裂缝场地土体的水平剪切变形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外在因素,而地裂缝活动造成的附加压弯作用会进一步增大中柱轴压比,降低中柱的变形能力,加速结构的地震破坏。在地裂缝场地特征变形作用下,结构底层中柱水平剪切变形能力相对较弱,且结构剪力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上盘结构底层中柱是结构的抗震关键构件。研究结果对该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铁车站 静力推覆分析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室内非均匀热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晓静 刘启薇 +1 位作者 曹莹雪 阿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8-3143,共6页
为了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空间评价,探究平均辐射温度与湿球黑球温度(t_(WBG))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存在辐射热源与室温两种工况下的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黑球温度、表面温度进行测试,考察红外热成像法计算空间平均辐射温度的可... 为了对室内热环境进行空间评价,探究平均辐射温度与湿球黑球温度(t_(WBG))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存在辐射热源与室温两种工况下的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黑球温度、表面温度进行测试,考察红外热成像法计算空间平均辐射温度的可靠性,并结合Python数字图像设计一种热环境空间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方法,研究存在辐射源与室温两种工况平均辐射温度与t_(WBG)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工况下红外热成像法与黑球法的差异均在2℃以内,红外热成像法计算平均辐射温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温度、t_(WBG)的空间变化规律相似,当室内存在辐射热源时平均辐射温度的空间差异为6.4℃,t_(WBG)的空间差异为3.9℃。研究结果可以为室内热环境的空间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红外热成像 平均辐射温度 湿球黑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隔震的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地震反应控制研究
3
作者 熊仲明 陈帜 +2 位作者 许健健 陈轩 阿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8,共13页
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易发生严重地震破坏。文章基于地震动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双向变形特征和结构破坏机理,探究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中柱三维隔震的适用性。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建立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三维隔震结构数值模型。采用动力时程... 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易发生严重地震破坏。文章基于地震动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双向变形特征和结构破坏机理,探究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中柱三维隔震的适用性。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建立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三维隔震结构数值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以无隔震与水平隔震结构为对比工况,研究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的三维隔震效果,并进一步揭示隔震机理。结果表明:单一的中柱水平隔震难以满足结构的地震反应控制需求;三维隔震支座不仅显著降低了中柱的地震反应,而且有效削弱了地震动作用下地裂缝上、下盘相对沉降对支座隔震效果和中柱抗震能力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持较高的减震水平;三维隔震后,车站结构侧墙内力增大而层间位移角的变化与其埋深、地震动强度与频谱特性等因素有关,车站结构顶、底板内力和变形均增大;车站结构抗震薄弱构件由中柱转变为顶板,而中柱和侧墙等竖向承载构件不发生严重地震破坏,避免结构倒塌。研究以期为地裂缝场地地下框架结构的灾变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三维隔震 地铁车站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慧慧 贾海发 +1 位作者 李成英 刘成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2,共7页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揭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5个方面,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熵... 为定量测度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揭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差异,从居住条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5个方面,构建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区)为评价单元,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对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在西宁、海东2个行政区内均呈现出东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且大多处在较低水平。从各子系统来看,西宁、海东行政区内的居住条件均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高西低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均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周边地区的空间格局;公共服务水平方面,海东行政区内由北向南呈下降趋势,西宁行政区内则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基于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青海省东部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测度方法具有典型、可定量的特点,可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测度与评价 空间差异 青海省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工格栅加筋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富春 张吾渝 +1 位作者 唐鑫 刘成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61,共14页
【目的】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结构疏松、抗剪性低,以及对水、力及震动都十分敏感等工程特性,故探究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对西宁地区黄土加筋前后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筋层间距、不同围压、不... 【目的】由于黄土所具有的结构疏松、抗剪性低,以及对水、力及震动都十分敏感等工程特性,故探究采用双向土工格栅对西宁地区黄土加筋前后土体动力性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开展不同加筋层间距、不同围压、不同动应力幅值工况条件下加筋黄土的动三轴试验,分析循环荷载作用下加筋层间距对黄土动强度、动剪切模量、阻尼比等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探讨分析加筋黄土动力响应特性的演化规律。【结果】结果显示:黄土动应变随着动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骨干曲线呈现应变强化型,并且骨干曲线随加筋层间距的减小逐渐由曲线型过渡为直线型;随着加筋层间距的减小,黄土强度随之增大,随着围压和加筋层间距的增加,黄土幅值剪应力明显增大,动剪应变减小,阻尼比明显减小。【结论】结果表明:围压和加筋层间距对加筋黄土的动力特性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存在一个最优加筋层间距。研究成果可为西宁地区加筋黄土道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栅 动三轴模型试验 加筋间距 动力特性 循环荷载 变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氯氧镁水泥砂石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乔宏霞 刘尧 +2 位作者 周茗如 余红发 冯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640,共5页
基于不同的MgO/MgCl2、H2O/MgCl2物质的量比,试验中混合不同量的氧化镁、砂子、石子、抗水剂以及三种传统矿物掺合料拌制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并测定其早期(7~28 d)和后期(28~128 d)抗压强度。试验证明,添加不同矿物掺合料(硅灰,矿粉,粉... 基于不同的MgO/MgCl2、H2O/MgCl2物质的量比,试验中混合不同量的氧化镁、砂子、石子、抗水剂以及三种传统矿物掺合料拌制氯氧镁水泥混凝土,并测定其早期(7~28 d)和后期(28~128 d)抗压强度。试验证明,添加不同矿物掺合料(硅灰,矿粉,粉煤灰)镁水泥强度发展趋势相同但强度发展程度不同,其中以粉煤灰混凝土强度最高。由于复合抗水剂的存在,早期吸潮返卤被抑制,强度发展良好。后期混凝土强度发生下降,随着养护进行,强度又恢复发展。通过微观手段(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图)发现,含有粉煤灰的镁水泥混凝土样品微观结构存在致密凝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灰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海威 余红发 +2 位作者 麻海燕 翁智财 冯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53-2756,共4页
通过自然扩散法测定了硅灰混凝土在高浓度氯盐介质中浸泡不同时间后自由氯离子的浓度分布,研究了硅灰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与硅灰掺量、养护时间、暴露时间以及溶液种类的关系。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硅灰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表观氯离... 通过自然扩散法测定了硅灰混凝土在高浓度氯盐介质中浸泡不同时间后自由氯离子的浓度分布,研究了硅灰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与硅灰掺量、养护时间、暴露时间以及溶液种类的关系。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硅灰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增加养护时间将降低硅灰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硅灰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在3种溶液中的大小顺序为:3.5%Na Cl+5%Mg SO4溶液>3.5%Na Cl溶液>青海盐湖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硅灰 自然扩散 自由氯离子 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型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丹 安生霞 +3 位作者 阿鑫 周园 李翔 马路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利用相变材料进行热能储存是节能技术的重要选择。如何将相变材料与载体相结合,减少泄露量,构建形貌可控、具有高潜热、高性能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定型复合... 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利用相变材料进行热能储存是节能技术的重要选择。如何将相变材料与载体相结合,减少泄露量,构建形貌可控、具有高潜热、高性能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对定型复合相变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胶囊复合和孔道结构复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实用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相变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潜热 能量储存 泄露 定型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环境下离子侵蚀对HPC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宣 刘连新 +2 位作者 刘成奎 黄磊 龚明雪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3-1369,共7页
本文针对青海省西宁市兴建轨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配制了不同配合比的HPC,记录并分析了其在2年腐蚀期内的抗压与抗折强度随腐蚀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卤水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在0.5-1.0a、1.0-1.5a、1.5-... 本文针对青海省西宁市兴建轨道交通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配制了不同配合比的HPC,记录并分析了其在2年腐蚀期内的抗压与抗折强度随腐蚀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卤水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的抗折与抗压强度在0.5-1.0a、1.0-1.5a、1.5-2.0a这3个时间段内的变化与离子侵蚀密切相关,抗折强度在龄期内表现为增强,抗压强度表现为降低;标号为Ca50z的HPC试件为最佳配合比,表现了良好的抗腐蚀性;矿物掺合料的掺加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硫酸根离子侵蚀导致混凝土的损伤是其抗压强度下降的原因之一,且氯离子能够减缓硫酸盐侵蚀破坏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卤水腐蚀 强度 最佳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西宁地区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鑫 张吾渝 +2 位作者 童国庆 唐雄宇 刘成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7-895,共9页
黄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在青海省境内的特殊土,长期承受冻融循环与地震荷载的双重影响,其地震易损性和水敏性的问题一直被广泛讨论。为寻求黄土在冻融循环和动荷载耦合作用下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以西宁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施加正弦波形式... 黄土作为一种广泛分布在青海省境内的特殊土,长期承受冻融循环与地震荷载的双重影响,其地震易损性和水敏性的问题一直被广泛讨论。为寻求黄土在冻融循环和动荷载耦合作用下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以西宁地区黄土为研究对象,施加正弦波形式的循环动荷载,开展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围压、冻融循环次数和动剪应变幅值γ_(d)对黄土的骨干曲线、动剪切模量G_(d)、动剪切模量比G_(d)/G_(d max)及阻尼比λ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黄土的骨干曲线在经历6次冻融循环后趋于稳定,可将骨干曲线的发展过程分为弹性阶段和弹塑性阶段;分别采用Hardin-Drnevich模型和改进的Hardin-Drnevich模型对动剪切模量曲线进行拟合,发现用改进的Hardin-Drnevich模型拟合动力参数效果较好;随着围压的降低,G_(d)/G_(d max)-γ_(d)关系曲线分布更为分散且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γ_(d)的增大,λ不断增大,且土体在各围压条件下,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G_(d)/G_(d max)和λ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该研究初步掌握了青海地区黄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动力学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寒区抗震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冻融循环 围压 动剪应变幅值γ_(d) 动力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下新型温室蓄热保温复合墙体及后坡面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海云 刘生虎 +2 位作者 吴海峰 武辉 刘成奎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4期27-32,共6页
就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下,特别是青海地区日光温室墙体及后坡面建设中所遇到的瓶颈因素,从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层、隔热层、保温防水层、后坡面的隔热层、高强度保温防水层多种材料技术的集成、优化、设计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了适... 就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下,特别是青海地区日光温室墙体及后坡面建设中所遇到的瓶颈因素,从日光温室墙体的蓄热层、隔热层、保温防水层、后坡面的隔热层、高强度保温防水层多种材料技术的集成、优化、设计应用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了适合高海拔大温差环境下日光温室墙体及后坡面建造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复合墙体 日光温室 大温差 高海拔 蓄热层 坡面 环境 材料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GFRP-钢屈曲约束支撑设计与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仲明 郑坤 +2 位作者 陈帜 谯鸿程 阿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为发展轻质、耐腐蚀的屈曲约束支撑,以玻璃纤维(GFRP)拉挤型材和缠绕工艺构造支撑约束构件,H型钢为内芯,提出一种新型GFRP-钢屈曲约束支撑.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究了支撑内芯的屈曲模态发展规律;结合GFRP的各向异性和层合板结构特... 为发展轻质、耐腐蚀的屈曲约束支撑,以玻璃纤维(GFRP)拉挤型材和缠绕工艺构造支撑约束构件,H型钢为内芯,提出一种新型GFRP-钢屈曲约束支撑.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探究了支撑内芯的屈曲模态发展规律;结合GFRP的各向异性和层合板结构特性,建立了GFRP约束构件的设计参数计算公式;分析了支撑间厚比、翼缘和腹板宽厚比及纤维角度对GFRP约束构件与内芯相互作用特征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合理取值;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H型钢内芯依次发生翼缘局部屈曲、绕弱轴整体屈曲、腹板局部屈曲和绕强轴整体屈曲,且整体屈曲模态较低,而局部屈曲模态较高;间厚比和宽厚比均会影响内芯的屈曲模态发展,进而改变约束构件的受力状态,间厚比宜为0.125 0~0.50,宽厚比宜小于6.29;GFRP约束构件主应力方向接近45°,为充分发挥纤维纵向承载能力,纤维宜按45°相互垂直交叉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屈曲约束支撑 受力性能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累积塑性应变演变规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鑫 张吾渝 +2 位作者 董超凡 唐富春 刘成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为探究黄土路基在冻融循环和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选取西宁地区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对其进行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动应力幅值以及频率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 为探究黄土路基在冻融循环和交通荷载耦合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变化规律,选取西宁地区重塑黄土为研究对象,采用GDS双向动三轴测试系统对其进行一系列动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动应力幅值以及频率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引入拟合参数建立考虑多因素的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累积塑性应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在6次冻融循环后增长速率减缓且趋于稳定;减小动应力幅值和增大围压能显著抑制累积塑性应变的发展;加载初期累积塑性应变随频率变化不明显,随着振次的增加,频率作用凸显,累积塑性应变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基于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演变规律,分别采用幂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进行拟合,发现后者拟合效果好;综合考虑4种因素对累积塑性应变的影响,建立累积塑性应变预测模型,并对试验的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季冻区黄土路基永久变形的计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累积塑性应变 冻融循环 动应力比 频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粉粉煤灰不同掺配比下泡沫混凝土孔隙特性分析
14
作者 金长慧 蒋宁山 +1 位作者 李辉 刘成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8-239,共12页
【目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微粉,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垃圾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方法】采用物理发泡法以再生微粉、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制备泡沫混凝土,借助X射线衍射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微粉、粉煤灰掺量下泡沫混凝... 【目的】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微粉,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垃圾资源的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方法】采用物理发泡法以再生微粉、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制备泡沫混凝土,借助X射线衍射和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不同微粉、粉煤灰掺量下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定量表征。利用电镜扫描得到14种不同配比下的SEM图像,并结合PCAS软件对其进行孔隙分析,探究孔隙体积分形维数的变化及其与泡沫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单掺40%微粉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为6.721 MPa,孔隙率最低,为6.54%,导热系数为0.095 W/(m·K)。【结论】试样的抗压强度随着微粉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微粉掺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泡沫混凝土的孔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随着微粉含量的增加,泡沫混凝土的强度随分维的减小而增大,孔隙率逐渐降低,导热系数不断下降,孔隙结构趋于规则化。再生微粉的活性被有效激发,达到固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PCAS 孔隙率 分形维数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轴压构件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宏霞 刘尧 +3 位作者 周茗如 余红发 董金美 冯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37-342,共6页
基于近年来氯氧镁水泥基材改性研究的进展,在当前已解决镁水泥吸潮返卤、腐蚀钢筋等问题的前提下,制作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并实验测定承载力及力学曲线。依据实验数据,采用现有混凝土结构规范方法推定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 基于近年来氯氧镁水泥基材改性研究的进展,在当前已解决镁水泥吸潮返卤、腐蚀钢筋等问题的前提下,制作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并实验测定承载力及力学曲线。依据实验数据,采用现有混凝土结构规范方法推定混凝土各项力学指标(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标准值等),进一步得出构件承载力理论值,并与实测构件承载力对比。同时,依据测得的基本力学指标,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选用规范给出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构件加载-破坏全过程。结果表明,采用规范公式计算的构件承载力与实验数据吻合,且有限元模拟的构件力学行为与实验结果拟合良好,模拟极限承载力数据亦与实验数据吻合。这些事实充分证明,运用现有规范预测氯氧镁水泥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氧镁水泥 钢筋混凝土 结构构件 承载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混凝土在海洋环境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演变规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剑雄 余红发 +3 位作者 冯滔滔 卢一亭 胡蝶 冯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1-1735,共5页
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特性。探讨了养护龄期,暴露时间以及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呈幂指数衰减规律;且延长混凝... 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研究了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特性。探讨了养护龄期,暴露时间以及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呈幂指数衰减规律;且延长混凝土养护时间以及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表观氯离子的扩散系数;当养护龄期达到180 d,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趋于平稳;当粉煤灰掺量达到30%,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随暴露时间的降低速度最快。因此,在海洋环境下,适当延长养护龄期及掺入粉煤灰对于延长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粉煤灰 养护时间 氯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栎珩 余红发 +3 位作者 卢一亭 胡蝶 翁智财 冯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4-2309,共6页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混凝土对氯离子的结合能力,并与自然扩散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等温吸附法测定的氯离子结合能力,通过试件含水率转换之后,与自然扩散法测定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基本一致。因此,等温吸附法能够快速测定混凝土的...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混凝土对氯离子的结合能力,并与自然扩散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等温吸附法测定的氯离子结合能力,通过试件含水率转换之后,与自然扩散法测定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基本一致。因此,等温吸附法能够快速测定混凝土的氯离子结合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等温吸附法 自然扩散 氯离子结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测度 被引量:14
18
作者 贾海发 邵磊 +1 位作者 刘成奎 薛霁雯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16-122,共7页
在房地产持续过热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与耦合协调性,有利于深刻认识房地产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二者的协调状况,为政府调控房地产投资和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以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为... 在房地产持续过热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与耦合协调性,有利于深刻认识房地产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二者的协调状况,为政府调控房地产投资和制定城市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以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为例,分析了2000-2015年西宁市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发展概况及房地产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房地产投资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学耦合模型,分析了2000-2015年西宁市房地产投资与城市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西宁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类型经历了从基本不协调到基本协调再到高级协调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投资 城市经济 耦合协调度模型 协调发展类型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R抑制下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抗卤水腐蚀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明 余红发 +2 位作者 张丽芳 刘连新 刘成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6,共7页
以中国西北地区高浓度盐碱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含潜在碱活性细骨料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HPC)在Na^(+)-Cl^(-)-SO_(4)^(2-)型卤水中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变.结果表明:在卤水浸泡3650 d时,HP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大于90%,抗腐蚀系数大... 以中国西北地区高浓度盐碱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含潜在碱活性细骨料的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高性能混凝土(HPC)在Na^(+)-Cl^(-)-SO_(4)^(2-)型卤水中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变.结果表明:在卤水浸泡3650 d时,HPC的相对动弹性模量大于90%,抗腐蚀系数大于1,线性膨胀率小于0.12%;较高的当量碱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HPC的碱硅酸反应(ASR);引气能够提高HPC的抗卤水腐蚀能力,降低ASR引起的膨胀;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和潜在碱活性细骨料制备的强度等级为C50的HPC,在Na^(+)-Cl^(-)-SO_(4)^(2-)型卤水中具有优良的长期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卤水腐蚀 碱-硅酸反应 相对动弹性模量 强度 膨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及综合物探方法的道路塌陷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耿志 星文太 +2 位作者 周程 蔡永栋 张宏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城市道路塌陷是近年来被关注的重点问题,涉及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水及土质等多种因素,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及时探测排查隐患十分必要。目前已有多种物探手段可用于城市道路塌陷的探测。本文以西宁市部分街道为例,通过InSAR... 城市道路塌陷是近年来被关注的重点问题,涉及城市道路地下管线、水及土质等多种因素,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及时探测排查隐患十分必要。目前已有多种物探手段可用于城市道路塌陷的探测。本文以西宁市部分街道为例,通过InSAR技术对其进行大范围普查,对出现沉降异常的重点区域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面波法等综合物探的方法进行探测,以弥补单一物探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最后利用钻探的工程手段,针对不同物探方法的优缺点,建立了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浅至深、因地制宜的隐患排查系统,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点。进一步探索适用于青海湿陷性黄土地区城镇道路的精细化探测手段,经验证可行性良好,可为预防道路塌陷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地质雷达 高密度电法 面波法 道路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