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MPP患儿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及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娟 颜维孝(指导) 马如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5例重症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6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均行...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及其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5例重症MPP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6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均行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检测。另根据观察组患儿入院1个月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血清各指标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重症MPP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1个月内,185例重症MPP患儿预后不良率为28.65%(53/185),预后不良组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联合预测重症MPP患儿近期预后不良的灵敏度(96.23%)与曲线下面积(AUC=0.959)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均P<0.01),联合预测的特异度(80.30%)与各指标单独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MPP患儿外周血IL-4、IL-6、IL-10、TNF-α、IFN-γ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可能与重症MPP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存在一定的关系,各指标联合预测时对此类患儿近期预后不良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IL-4 IL-6 IL-10 肿瘤坏死因子-α Γ-干扰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地那非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8
2
作者 夏燕亮 马如海 陈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至2013-10连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至2013-10连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5例)和对照组(n=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西地那非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气、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肺动脉收缩压的下降程度、动脉血氧分压、左心室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氧合指数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平均体动脉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能有效降低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动脉压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应用西地那非无不良反应,初步安全性评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地那非 高原地区 先天性心脏病 重度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