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门源地震构造背景遥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照祥 朱小川 姚智慧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2年第4期29-33,共5页
位于祁连山北麓的青海省门源地区干1986年8—9月先后发生了三次地震,最强的一次震级 为6.4级。在调查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和地震破坏情况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卫星 图像和地震前、后摄制的航空像片解译,发现门... 位于祁连山北麓的青海省门源地区干1986年8—9月先后发生了三次地震,最强的一次震级 为6.4级。在调查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和地震破坏情况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卫星 图像和地震前、后摄制的航空像片解译,发现门源地震正位于祁连山与河西走廊的交接带上,区 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展布方向为北西向,它们控制着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形成,而且.在新构 造运动时期具有较强的活动性,如第四纪地层被断;地貌差异显著;水系和山脊位错变形;洪积 扇出现叠置和偏移;地震鼓包和地裂缝等迹象在遥感影像上都有较清楚的显示,结合地质、地震 资料分析,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特别是祁连山北缘断裂活动更为明显。在这一活动带上,历史 上曾发生过海原、古浪、昌马等大地震,小震更是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认为北西向的祁连山北 缘断裂是一条孕震断裂,门源地震与其有密切关系,并且该断裂的中东段今后仍会有中强地震 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质构造 构造背景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以来的地质环境与成盐期 被引量:15
2
作者 沈振区 童国榜 +2 位作者 张俊牌 于淑凤 李银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9-99,共11页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及察汗斯拉图地区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及其孢粉化石的研究,结合古地磁、同位素年代测定,建立了九个孢粉带、九个植被演变期、三十次气候波动及三个成盐阶段。分析了本区主要成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第四纪... 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及察汗斯拉图地区的上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物及其孢粉化石的研究,结合古地磁、同位素年代测定,建立了九个孢粉带、九个植被演变期、三十次气候波动及三个成盐阶段。分析了本区主要成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 第四纪下限位于Ⅲ/Ⅱ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M/G界面。中更新世底界位于Ⅵ/Ⅴ孢粉带之间,对应于古地磁的B/M界面。晚更新世底界位于Ⅷ/Ⅶ孢粉带之间,铀系测年为距今15—17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新世 地质环境 成盐期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栘生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2期43-48,共6页
本文叙述了日龙沟矿区地质持征及各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意义。其中,地层岩性对成矿具有首要的控制作用。火山作用提供的成矿物质通过沉积富集才能聚集。构造为成矿物质的就位创造了前提,又是控制矿体的重要因素。变质作用是使成矿物质被改... 本文叙述了日龙沟矿区地质持征及各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意义。其中,地层岩性对成矿具有首要的控制作用。火山作用提供的成矿物质通过沉积富集才能聚集。构造为成矿物质的就位创造了前提,又是控制矿体的重要因素。变质作用是使成矿物质被改造而导致成矿的重要环节。从而将该矿床纳入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矿床。文中还说明了该矿床发现的意义,在滇西、藏东一带发现锡矿从而使东南亚锡矿带往北推进千余公里的基础上,青海东南部有可能找到一个新的锡矿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成矿作用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铜峪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才填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6-19,共1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铜峪沟铜矿床地质概况,重点论述了“矿源层”的存在及其特征,认为区域变质作用促使了“矿源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在变质水、变质热液的携带过程中以及有利的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本文运用地球化学成果、... 本文简要介绍了铜峪沟铜矿床地质概况,重点论述了“矿源层”的存在及其特征,认为区域变质作用促使了“矿源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在变质水、变质热液的携带过程中以及有利的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本文运用地球化学成果、稳定同位素、包体成分和测温等资料论证了本区成矿物质和成矿溶液的来源,变质改造成矿期各阶段物理化学环境,讨论了变质热液的发生、发展、演化特征和改造成矿的机理,提出该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层控型铜矿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矿床成因观点,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地质特征 成矿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南北向构造系的发现及其对矿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石宝颐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论述了一组穿切青海各构造单元的,以隐蔽形式存在的南北向构造系。这组构造系以各构造单元中的“地质异常”有规律沿南北(经向)方向排列。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更老,经长期发展、多期活动,应是初始地壳构造的继承。根据这组构造发现的启... 本文论述了一组穿切青海各构造单元的,以隐蔽形式存在的南北向构造系。这组构造系以各构造单元中的“地质异常”有规律沿南北(经向)方向排列。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更老,经长期发展、多期活动,应是初始地壳构造的继承。根据这组构造发现的启示,认为与其性质相似的还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深层断裂系的存在。由南北、东西向深层断裂交切所形成的构造结,对岩浆岩、内生矿产(以及地震)产出有定位控制作用,形成构造—岩浆岩或构造—岩浆岩—成矿结。而由南北、东西向深层断裂交切所挟持的断块所形成的构造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向 构造系 地质 矿产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青海发现“狗头金”
6
作者 李发水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06-206,共1页
从1983年起,青海多次在砂矿中发现“狗头金”。1983年在海西发现一块重达3561.407g的“狗头金”,1986年又发现一块毛重7709.55g的罕见块金,为我省金块之最。继1987年发现的550g和650g的块金后,1988年在大通又发现一块2100g重的块金。
关键词 头金 自然金 固结作用 生物有机质 绿片岩 地貌环境 加里东褶皱带 地质营力 次级构造单元 微细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可可晒尔中心式火山机构地质简介及找矿意义
7
作者 廖秀深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6-19,共4页
青海可可晒尔中山式火山机构为一火山穹窿构造,可划分为通道相、溢流相和潜火山相。围绕火山喷发中心环状及放射状断裂十分发育。现已查明,在该火山机构的不同部位有多种矿化,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关键词 火山机构 可可晒尔 火山相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203
8
作者 许志琴 徐惠芬 +6 位作者 张建新 李海兵 朱志直 曲景川 陈代璋 陈金禄 杨开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5,共15页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火山岛弧带前缘为弧前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它由多重的增生火山岛弧、复理石增生楔、高压变质滑脱带及蛇绿岩残片组成,为早古生代古祁连洋壳自SW在NE俯冲于阿拉善地块之下的结果。俯冲过程的高压变质阶段经历了中温...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火山岛弧带前缘为弧前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它由多重的增生火山岛弧、复理石增生楔、高压变质滑脱带及蛇绿岩残片组成,为早古生代古祁连洋壳自SW在NE俯冲于阿拉善地块之下的结果。俯冲过程的高压变质阶段经历了中温高压的初期、降温增压的主期而进入降压增温的驰后期。提出了450—500Ma期间,中祁连地块向北俯冲、阿拉善地块向南增生的海沟后退的俯冲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岩 增生地体 动力学 俯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沂水峨山口韧性剪切带糜棱岩类质量平衡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德林 胡玲 张雪亭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8年第2期149-155,共7页
峨山口韧性剪切带糜棱岩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剪切带是在一个开放体系非等化学背景下形成的。该带中物质组分的迁移活动,主要发生在白云母石英片岩的形成阶段,并以Los(流体)、SiO2、FeO、Fe2O3、TiO2、K2O大... 峨山口韧性剪切带糜棱岩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剪切带是在一个开放体系非等化学背景下形成的。该带中物质组分的迁移活动,主要发生在白云母石英片岩的形成阶段,并以Los(流体)、SiO2、FeO、Fe2O3、TiO2、K2O大量带入,而Na2O显著带出为特征。以Al2O3守恒为限制条件,整个剪切带从原岩到白云母石英片岩的质量和体积增大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山口 韧性剪切带 构造片岩 质量平衡 糜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唐古拉山中段地区二叠纪地层新资料
10
作者 刘广才 田琪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唐古拉山中段二叠纪地层取得一些新资料,可划分为二统、五岩组。下二叠统开心岭群分为三个岩组,其上部和下部为灰岩组,中部为长石—石英砂岩组,总厚达1971m。自下而上建立Staffella mollerona—Nankinella orbicularia组合带,Neoschwage... 唐古拉山中段二叠纪地层取得一些新资料,可划分为二统、五岩组。下二叠统开心岭群分为三个岩组,其上部和下部为灰岩组,中部为长石—石英砂岩组,总厚达1971m。自下而上建立Staffella mollerona—Nankinella orbicularia组合带,Neoschwagerina带及Yabeina带,生物组合面貌与华南栖霞组和茅口组基本相同。上二叠统乌丽群,其下部为含煤碎屑岩组,上部为灰岩夹碎屑岩组,总厚达2000m。分别建立Gigantopteris nicotianae folia—Pecopteris(Asterotheca)guizhouensis组合,Palaeofusulina—Perigeyerella costellata组合带,与华南龙潭组及长兴组可以对比。该群与藏北双湖区热觉茶卡组,藏东昌都区妥坝组,青海玉树区东茅陇组,均产特提斯型动物群和华夏植物群,它们同属于一个含煤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地层 资料 青海 唐古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漫塔格整装勘查区虎头崖矿田斑岩-矽卡岩-热液型矿床类型与找矿方向
11
作者 杨兴科 范阅 +4 位作者 韩珂 何虎军 刘渭 江万 何书跃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85-986,共2页
整装勘查区一般是由多个金属矿田构成的。矿田是由一系列在空间上、时间上、构造建造有成因上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些矿床和矿化赋存区段,且存在一定生产矿山的矿化集中地区。可指示为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的地质单元或区域。矿... 整装勘查区一般是由多个金属矿田构成的。矿田是由一系列在空间上、时间上、构造建造有成因上相互紧密联系的一些矿床和矿化赋存区段,且存在一定生产矿山的矿化集中地区。可指示为矿床密集分布、成矿作用集中发育的地质单元或区域。矿田地质研究的基础应该是矿田建造、构造和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不宜以构造或成矿作用进行单一地研究。笔者等在青海祁漫塔格矿带、东天山康古尔塔格矿带、九瑞武山-城门山和铜陵新桥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 热液型矿床 矽卡岩化 虎头崖 找矿方向 祁漫塔格 整装勘查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拉巴音查乌马地区超基性岩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苟金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5,共5页
超基性岩产于西金乌兰湖—玉树大断裂带的北侧,展布方向与深大断裂方向一致。并与辉长辉绿岩、枕状熔岩,放射虫硅质岩、碳酸盐岩共同组成“三位一体”,反映出这些成因类型不同的各种岩石,具有同位并存、混杂共处,类似“蛇绿岩套”的基... 超基性岩产于西金乌兰湖—玉树大断裂带的北侧,展布方向与深大断裂方向一致。并与辉长辉绿岩、枕状熔岩,放射虫硅质岩、碳酸盐岩共同组成“三位一体”,反映出这些成因类型不同的各种岩石,具有同位并存、混杂共处,类似“蛇绿岩套”的基本特征。笔者认为本区超基性岩体属于构造侵位的冷侵入体,其成岩时代以确定华力西晚期为宜。本文并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构造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基性岩 矿物 成岩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唐古拉地区风火山群时代归属的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芶金 邢国忠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6,共6页
风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青海西南部唐古拉地区的可可西里山、二道沟—风火山及通天河上游一带,其岩性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夹少量生物碎屑砂质灰岩。笔者依在该群中采集的介形虫、孢粉和轮藻化石将其划为上白垩统,并结合岩性组合细分为上、下... 风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青海西南部唐古拉地区的可可西里山、二道沟—风火山及通天河上游一带,其岩性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夹少量生物碎屑砂质灰岩。笔者依在该群中采集的介形虫、孢粉和轮藻化石将其划为上白垩统,并结合岩性组合细分为上、下两个岩组。另在风火山地区风火群下岩组顶部层位中夹有含铜砂岩,已圈出3个砂岩铜矿点。因此研究风火山群不仅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也有指导找矿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山群 地质时代 唐古拉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西里地区中新统五道梁群的建立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苟金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依据在可可西里地区的西金乌兰湖、库赛湖、错仁德加、苟鲁山克措、沱沱河及五道梁等地的一套碳酸盐岩地层中采获的介形类、腹足类化石,将其划归为中新统,并拟建“五道梁群”代表这套地层。该群属典型内陆湖泊相碳酸盐岩建造,并夹... 本文依据在可可西里地区的西金乌兰湖、库赛湖、错仁德加、苟鲁山克措、沱沱河及五道梁等地的一套碳酸盐岩地层中采获的介形类、腹足类化石,将其划归为中新统,并拟建“五道梁群”代表这套地层。该群属典型内陆湖泊相碳酸盐岩建造,并夹有含锌银的菱铁矿层。因此,深入研究五道梁群,不仅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而且有指导寻找锌银铁矿产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道梁群 中新世 成因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毕家山铅、锌矿硫同位素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廷祥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32,共4页
50个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毕家山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时间上从成矿期前到成矿期后可分5个类型,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平面上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分带的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溶... 50个样品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毕家山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时间上从成矿期前到成矿期后可分5个类型,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平面上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分带的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溶液主要来源于海水硫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矿 锌矿 矿床 同位素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北山地楔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16
作者 刘照祥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0年第4期344-352,共9页
本文提出“地楔”这一大地构造学的新概念。阿尔金山一北山地楔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南尖北宽,原始位置在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以北,楔尖在安南坝在一带,经过新生代的长距离滑动,楔尖移动到昆仑山北缘,移距约800km。根据这一认识,... 本文提出“地楔”这一大地构造学的新概念。阿尔金山一北山地楔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南尖北宽,原始位置在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以北,楔尖在安南坝在一带,经过新生代的长距离滑动,楔尖移动到昆仑山北缘,移距约800km。根据这一认识,提出了“三林槽二台”的西北地区构造格局,即北面是外准噶尔、阿尔泰—兴蒙褶皱系,向南依次是中朝地台、天山一祁连褶皱系、塔里木—柴达木地台、昆仑褶皱系。槽台相间出现,平行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楔 大地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探工程易发人身事故浅析
17
作者 张庆海 《地质勘探安全》 1994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钻探工程 人身事故 地质勘探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症”一起扑朔迷离的死亡事故
18
作者 陈宜强 《地质勘探安全》 1989年第3期69-71,16,共4页
关键词 低温症 死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山地滑坡、崩塌灾害及防治对策
19
作者 王维岳 蔡秋青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27,共4页
西宁市坐落在南川河、北川河、沙塘川河与湟水交汇的河谷盆地,四周依山傍水,人口近70万,面积350km^(2)。市区边缘沟壑密布,山高坡陡,局部分布有悬崖峭壁。长期以来,由于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关键词 山地 滑坡 崩塌 防治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