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质文化的价值及内涵挖掘:以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一凡
张绪教
+8 位作者
张向格
李俊磊
袁晓宁
王凯雅
刘心兰
王重歌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3-1434,共12页
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但指导其建设的理论基础迄今尚不明晰,尤其是村落的地质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因此,地质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地质文化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于2022年...
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但指导其建设的理论基础迄今尚不明晰,尤其是村落的地质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因此,地质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地质文化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于2022年成为黄河流域和青海省第一个三星级地质文化村,在地质文化内涵挖掘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立体空间拓展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在对该村黄河河流阶地、古泉、古城、空心古榆树等地质和人文遗迹开展调查评价、深入挖掘村落地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地质文化的定义、价值及内涵挖掘的方法,提出地质文化是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地质文化指人类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地球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其内涵挖掘聚焦地质演化与人类文明发展间的联系,重建村落地质演化史与人地和谐发展史;并借助地质文化村内科普解说系统向公众展示。本文旨在通过对地质文化内涵及其挖掘方法的系统总结,为全国地质文化村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文化
地质文化村
自然文化
内涵挖掘
化隆县
阿河滩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海省化隆县地学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与思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俊磊
张绪教
+8 位作者
王一凡
张向格
王重歌
袁晓宁
刘心兰
王凯雅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1422,共12页
地学研学是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学科普,进而带动地学旅游的新引擎;但目前由于研学路线规划的指导思想及方法尚不明晰,地学研学普遍存在着研学对象局限、课程内容较浅、科学探究性不足、重游轻学等问题。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化隆县...
地学研学是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学科普,进而带动地学旅游的新引擎;但目前由于研学路线规划的指导思想及方法尚不明晰,地学研学普遍存在着研学对象局限、课程内容较浅、科学探究性不足、重游轻学等问题。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化隆县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有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原特提斯洋俯冲及闭合、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演化等重要地质遗迹,具有开展地学研学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以化隆县为例,从指导思想、科学问题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着重探讨地学研学规划的设计思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化隆县地质遗迹的特征、类型、分布及科学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挖掘。以拉脊山早古生代蛇绿岩套、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丹霞地貌、红色土林地貌和古地震堰塞湖等地质遗迹为研学要点,规划出拉木峡—合什加“十亿年的相会”、阿河滩村—公伯峡“流水-大自然的雕刻家”、科巴村—金源乡“新构造运动的双刃剑”、药水泉沟—昂思多镇“沧海桑田蛇绿岩”、夏琼寺—岗山“九曲黄河,高原林海”共5条地学研学路线;并提出以地学科学问题为导向、以地球系统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地学研学路线规划和设计方法。可为化隆县地学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它地区地学研学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研学
地质遗迹
路线规划
化隆县
黄河
青藏高原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质文化的价值及内涵挖掘:以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一凡
张绪教
张向格
李俊磊
袁晓宁
王凯雅
刘心兰
王重歌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3-1434,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帮扶项目“青海化隆县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地学旅游开发”(KJFP202101)
“青海省化隆地质公园的申报”(2-9-2023-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遗迹立典调查与评价”(DD20190074)。
文摘
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但指导其建设的理论基础迄今尚不明晰,尤其是村落的地质文化内涵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因此,地质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地质文化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于2022年成为黄河流域和青海省第一个三星级地质文化村,在地质文化内涵挖掘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立体空间拓展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在对该村黄河河流阶地、古泉、古城、空心古榆树等地质和人文遗迹开展调查评价、深入挖掘村落地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地质文化的定义、价值及内涵挖掘的方法,提出地质文化是开展地质文化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地质文化指人类认识、适应、利用和改造地球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与精神财富;其内涵挖掘聚焦地质演化与人类文明发展间的联系,重建村落地质演化史与人地和谐发展史;并借助地质文化村内科普解说系统向公众展示。本文旨在通过对地质文化内涵及其挖掘方法的系统总结,为全国地质文化村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质文化
地质文化村
自然文化
内涵挖掘
化隆县
阿河滩村
Keywords
geological culture
geological culture village
natural culture
excavation of connotation
Hualong County
Ahetan Village
分类号
P931.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化隆县地学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与思考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俊磊
张绪教
王一凡
张向格
王重歌
袁晓宁
刘心兰
王凯雅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1422,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帮扶项目“青海化隆县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地学旅游开发”(KJFP202101)
“青海省化隆地质公园的申报”(2-9-2023-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地质遗迹立典调查与评价”(DD20190074)。
文摘
地学研学是利用地质遗迹资源开展地学科普,进而带动地学旅游的新引擎;但目前由于研学路线规划的指导思想及方法尚不明晰,地学研学普遍存在着研学对象局限、课程内容较浅、科学探究性不足、重游轻学等问题。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化隆县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有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原特提斯洋俯冲及闭合、青藏高原隆升和黄河演化等重要地质遗迹,具有开展地学研学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以化隆县为例,从指导思想、科学问题和配套设施等方面着重探讨地学研学规划的设计思路。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化隆县地质遗迹的特征、类型、分布及科学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挖掘。以拉脊山早古生代蛇绿岩套、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丹霞地貌、红色土林地貌和古地震堰塞湖等地质遗迹为研学要点,规划出拉木峡—合什加“十亿年的相会”、阿河滩村—公伯峡“流水-大自然的雕刻家”、科巴村—金源乡“新构造运动的双刃剑”、药水泉沟—昂思多镇“沧海桑田蛇绿岩”、夏琼寺—岗山“九曲黄河,高原林海”共5条地学研学路线;并提出以地学科学问题为导向、以地球系统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地学研学路线规划和设计方法。可为化隆县地学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它地区地学研学的开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学研学
地质遗迹
路线规划
化隆县
黄河
青藏高原东北缘
Keywords
geoscience study travel
geological heritage
route planning
Hualong County
Yellow River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931.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质文化的价值及内涵挖掘:以青海省化隆县阿河滩地质文化村为例
王一凡
张绪教
张向格
李俊磊
袁晓宁
王凯雅
刘心兰
王重歌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海省化隆县地学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与思考
李俊磊
张绪教
王一凡
张向格
王重歌
袁晓宁
刘心兰
王凯雅
饶昊舒
刘江
秦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