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细毛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魁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年第6期32-32,34,共2页
在2016—2017年间,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我场6 023份青海细毛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的血清学检测,2016年共检血清3 023份,检出阳性血清11份,阳性率为0.36%;2017年共检血清3 000份,检出阳性血清12份,阳性率为0.40%。
关键词 青海细毛羊 衣原体病 IHA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优良牧草在青海西宁地区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国柱 宁英林 +1 位作者 官却扎西 赵殿智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3期20-23,共4页
对引进的8种优良牧草在青海西宁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越冬率和第二年的生长速度、生长性能均表现较好,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 西宁地区 优良牧草 适应性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牧区青海细毛羊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控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靳永平 李光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寄生虫病在高寒牧区经常发生,虽然很少引起死亡,但是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影响羊只的生产性能,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我场的养殖经验,阐述了寄生虫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关键词 寄生虫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母羊不同年龄段的繁殖力测定
4
作者 祁全青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11期16-17,共2页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细毛羊母羊不同年龄段繁殖能力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11月份配种期间第5天至第20天为发情旺季,是受胎率最高的发情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按2003年、2004年、2005年顺序分别有81%、82%、75%的母羊...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细毛羊母羊不同年龄段繁殖能力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11月份配种期间第5天至第20天为发情旺季,是受胎率最高的发情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按2003年、2004年、2005年顺序分别有81%、82%、75%的母羊受配,此为发情期受胎率。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母羊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相同的设施饲养条件下的受胎率逐年增加,二胎、三胎、四胎母羊的受胎率较为稳定。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母羊第一胎繁殖率为79%,随着胎次的增加繁殖率逐渐增加,在第3~4胎时达到最高。根据对437只羔羊的统计,其中公羔220只,母羔217只。公∶母=1.014∶1.000,由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出生羔羊性比符合1∶1的理论比例。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不同胎次的母羊的羔羊成活率亦逐年增加,第一胎最底为89%,第三、四胎最高,分别为93.0%和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肉兼用 细毛羊 繁殖力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青海环湖地区藏系牦牛繁殖率的因素与对策
5
作者 东林 许正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第1期65-65,67,共2页
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饲养管理、疾病和繁殖技术等。了解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不仅能增加奶产量、提高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奶牛的品种改良、加... 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饲养管理、疾病和繁殖技术等。了解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不仅能增加奶产量、提高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奶牛的品种改良、加快育种进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率 青海环湖地区 奶牛养殖户 牦牛 饲养管理 繁殖技术 经济效益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维菌素防治青海细毛羊寄生虫病效果实验
6
作者 张文魁 李沛龙 董亚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5期51-52,共2页
在青藏高原等草原畜牧业地区,消化道线虫和绵羊颚虱等体外寄生虫病是放牧绵羊的主要寄生虫病,流行范围广,混合感染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目前,选用药物定期驱虫仍是防治上述寄生虫病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抗寄生... 在青藏高原等草原畜牧业地区,消化道线虫和绵羊颚虱等体外寄生虫病是放牧绵羊的主要寄生虫病,流行范围广,混合感染较为普遍,危害较为严重。目前,选用药物定期驱虫仍是防治上述寄生虫病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抗寄生虫药物,是有效控制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降低危害、避免抗药性虫株的产生和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寄生虫病 抗寄生虫药物 消化道线虫 定期驱虫 草原畜牧业 伊维菌素 混合感染 青海细毛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细毛羊布氏杆菌的防治及效果调查
7
作者 才仁加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年第6期50-50,共1页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多发于牧区和农牧区,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对2007-2008年的布病检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场绵羊血清学检...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的人畜共患病,多发于牧区和农牧区,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为了促进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我们对2007-2008年的布病检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我场绵羊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在0.1%以下,达到县级稳定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细毛羊 三角城种羊场 布氏杆菌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紫花苜蓿根系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国柱 温小成 +1 位作者 杨予海 赵殿智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2期19-21,34,共4页
通过对不同寒牧系列紫花苜蓿根系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寒牧系列紫花苜蓿品系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间(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 通过对不同寒牧系列紫花苜蓿根系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寒牧系列紫花苜蓿品系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间(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动态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说明低温胁迫对苜蓿根系内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寒牧系列品系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季寒牧系列紫花苜蓿根系内电导率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国柱 宁英林 +1 位作者 杨吉云 赵殿智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试验基地寒牧系列紫花苜蓿12个不同品系作材料,在青海大学试验基地内进行田间观测并结合实验室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定,以此为依据鉴定其抗寒性的强弱。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内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寒牧11号品系... 采集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试验基地寒牧系列紫花苜蓿12个不同品系作材料,在青海大学试验基地内进行田间观测并结合实验室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定,以此为依据鉴定其抗寒性的强弱。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内电解质渗透率最大的是寒牧11号品系(78.8%),最小的是寒牧5号品系(51.8%);在所测的材料中抗寒性最强的是寒牧5号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电导率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中毒性消化不良治疗和防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守国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2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消化不良 中毒性 羔羊 治疗 防治 胃肠道 肠内容物 发霉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传染性口疮的诊断及治疗
11
作者 张成普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第4期103-103,共1页
在规模化养羊中,羔羊的正常发育会受到各种来自于自然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制约,它们会影响羔羊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本病就是其中之一.该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哺乳羔羊最易感染,多群发,春秋两季多见.
关键词 哺乳羔羊 传染性 治疗 诊断 口疮 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 正常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羔羊眼睑内翻症的诊治
12
作者 郭守国 《中国畜禽种业》 2010年第1期61-61,共1页
本病多发于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品种,是先天性病症,出生后即可发现。由于种公羊遗传性能不稳定,其子代中多发生羔羊眼睑内翻病症。
关键词 眼睑内翻症 羔羊 诊治 半细毛羊 遗传性能 先天性 不稳定 种公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布鲁氏菌病检疫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13
作者 李光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检疫 血清 人类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羊快疫和肠毒血症混合感染的诊治
14
作者 柳文祖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肠毒血症 羊快疫 混合感染 急性传染病 诊治 D型魏氏梭菌 饲养管理 腐败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肠毒血症的病因和诊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发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第11期75-76,共2页
羊肠毒血症是养羊场经常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幼龄羔羊发病率高,成年羊发病率较低。此病通常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养羊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笔者根据我场的发病诊治情况,阐述一下此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措施,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关键词 羊肠毒血症 临床症状 血肠子病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传染性腐蹄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魁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8年第5期69-69,71,共2页
腐蹄病是羊、牛、马、猪都能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变软、烂伤、发炎、坏死并流出脓性分泌物,因为病菌常侵害蹄部,因而称“腐蹄病”。患病后羊生长不良、掉膘、羊毛质量受损,甚至影响交配受胎、偶尔发牛死亡,此病... 腐蹄病是羊、牛、马、猪都能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局部组织变软、烂伤、发炎、坏死并流出脓性分泌物,因为病菌常侵害蹄部,因而称“腐蹄病”。患病后羊生长不良、掉膘、羊毛质量受损,甚至影响交配受胎、偶尔发牛死亡,此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在西北的广大牧区常呈现地方流行性,对羊的发展危害很大。我场二大队一群成年羊出现大量跛行现象,根据临床症状、发病数量、流行特点,诊断为绵羊传染性腐蹄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疾病 腐蹄病 绵羊 诊治 脓性分泌物 地方流行性 局部组织 生长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牦牛螨病的诊治及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军 《养殖与饲料》 2013年第4期42-43,共2页
螨病又称疥虫病,主要由疥螨和痒螨引起。本病是以皮肤发炎、脱毛、剧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传播途径一般为直接接触传播,病畜和健畜一经接触,螨即可从病畜体表爬到健畜身上;也可经地面及媒介物传播。痒螨主要寄生在绵羊、牛、马皮... 螨病又称疥虫病,主要由疥螨和痒螨引起。本病是以皮肤发炎、脱毛、剧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传播途径一般为直接接触传播,病畜和健畜一经接触,螨即可从病畜体表爬到健畜身上;也可经地面及媒介物传播。痒螨主要寄生在绵羊、牛、马皮肤表面,由于繁殖力强、传播快,常常引起大批舍饲牦牛患病甚至死亡,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舍饲牦牛螨病的诊治作一报道,目的在于提醒大家在日常舍饲管理中要严格、认真、长期做好预防工作,以使舍饲牦牛螨病得到控制,从而提高舍饲牦牛的生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管理 牦牛 螨病 诊治 慢性皮肤病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皮肤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硫咪唑对母羊受配率和受胎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旦增尼玛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10期48-49,共2页
在临近配种期间,对所配种的繁殖母羊用丙硫咪唑进行驱虫,导致受胎率的严重下降,使整个生产受到损失。
关键词 丙硫咪唑 受配率 受胎率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绵羊快疫病的诊治
19
作者 王永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羊快疫 绵羊 羊群 诊治 疫病 月份 诊断 急性传染病 对症治疗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螨病的治疗体会
20
作者 贾德寿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年第5期91-91,共1页
笔者对210例自然感染的痒螨病用汉中爱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诺美伏内服,并结合外螨净药浴的方法,治疗效果极佳。
关键词 治疗体会 羊螨病 动物药品 自然感染 治疗效果 痒螨病 内服 药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