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1
作者
黄美菁
吕春娜
+3 位作者
康嘉慧
周一帆
赵酏浛
王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6,共10页
为了探究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6个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蛋白长度在143~73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分子量为16 451.97~75 366.80 Da,等...
为了探究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6个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蛋白长度在143~73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分子量为16 451.97~75 366.80 Da,等电点为5.75~9.47,亚细胞定位预测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tSTOP和Ca.STOP1亲缘关系最近。顺式启动子作用元件预测分析表明,含有大量与环境、激素和生长发育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表明,不同物种中的StSTOP基因存在一定同源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tSTOP1基因定位在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TOP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雅萍
王舰
王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9,共14页
为了研究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分离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116份青薯9号与大西洋的杂交后代和425份青薯9号与品系12-9-33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26个性...
为了研究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分离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116份青薯9号与大西洋的杂交后代和425份青薯9号与品系12-9-33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26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26个农艺性状都存在广泛而丰富的遗传变异,地上部分各性状之间、地下部分各性状之间以及地上和地下各性状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关性,说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关系。2个组合的26个性状中,中亲优势率分别为-45.00%~47.65%和-29.35%~25.35%,超亲优势分别为-30.59%~102.24%和-64.78%~202.80%。根据马铃薯加工产品标准,初步筛选出70个单株,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在经过初筛后的70个单株中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10个单株。70个后代以及3个亲本在遗传距离10.2处分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的品质性状较好,第Ⅴ类群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变异系数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旱区有机肥的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维秀
吴征
+1 位作者
纳添仓
郭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为了研究青海山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青海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下寨65”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及农户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施肥水平为9000 ...
为了研究青海山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青海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下寨65”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及农户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施肥水平为9000 kg/hm^(2)(T_(1))、7500 kg/hm^(2)(T_(2))、6000 kg/hm^(2)(T_(3))、4500 kg/hm^(2)(T_(4))、3000 kg/hm^(2)(T_(5)),测试其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总干物质积累、各个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产量。结果表明,2个主栽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现蕾期至膨大期干物质增长速率最大;有机肥使用量为4500 kg/hm^(2),2个品种在膨大期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为了获得高产与高效,推荐有机肥施用量4500 kg/hm^(2),主导品种较其他处理增产较显著,较T_(5)处理分别增产46.05%和45.70%,并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
干物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抑制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活性酒糟菌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
4
4
作者
郝玉凡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6-496,共11页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3和青9A-6-2)活性测定,从中筛选活性菌株并进行活性菌株稳定性评价;采用牛津杯法对活性菌株发酵液萃取物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稳定性评价;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平板对峙法从40株青稞酒糟菌株中筛选出8株(菌株JZ2c24、JZ3d09、JZ3c08、JZ2b13、JZ1-4-10、JZ1-1-1、JZ1-1-9和JZ1-4-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JZ1-1-1对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5.42%,菌株JZ1-1-9对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6.20%;在浓度为50.00 mg/mL时,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较高,其抑制中浓度(EC_(50))为19.16 mg/mL,菌株JZ1-1-9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_(50)为20.80 mg/mL,且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最稳定。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JZ1-1-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结论】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Z1-1-1具有作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抑菌活性
发酵液萃取物溶液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1
作者
黄美菁
吕春娜
康嘉慧
周一帆
赵酏浛
王芳
机构
青海
大学
农林
科学院
青海省
农林
科学院
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实验室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
青海
大学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6,共10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23-ZJ-909M)
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09)。
文摘
为了探究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马铃薯中的作用,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6个StSTOP基因家族成员在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蛋白长度在143~736个氨基酸之间,蛋白质分子量为16 451.97~75 366.80 Da,等电点为5.75~9.47,亚细胞定位预测大部分位于细胞核中。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tSTOP和Ca.STOP1亲缘关系最近。顺式启动子作用元件预测分析表明,含有大量与环境、激素和生长发育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共线性分析表明,不同物种中的StSTOP基因存在一定同源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StSTOP1基因定位在细胞核。
关键词
马铃薯
StSTOP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Keywords
Solanum tuberosum
StSTOP1 gen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雅萍
王舰
王芳
机构
青海
大学农牧
学院
青海
大学
农林
科学院
青海
大学
青海省
农林
科学院
出处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6-49,共14页
基金
青海省科技厅帅才科学家项目“高原马铃薯育种能力创新体系及种业生产能力提升”(2023-NK-146)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10)。
文摘
为了研究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分离和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以116份青薯9号与大西洋的杂交后代和425份青薯9号与品系12-9-33的杂交后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26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组合的26个农艺性状都存在广泛而丰富的遗传变异,地上部分各性状之间、地下部分各性状之间以及地上和地下各性状之间都存在复杂的相关性,说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关系。2个组合的26个性状中,中亲优势率分别为-45.00%~47.65%和-29.35%~25.35%,超亲优势分别为-30.59%~102.24%和-64.78%~202.80%。根据马铃薯加工产品标准,初步筛选出70个单株,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在经过初筛后的70个单株中选出综合性状最优的10个单株。70个后代以及3个亲本在遗传距离10.2处分为五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的品质性状较好,第Ⅴ类群产量较高。
关键词
马铃薯
变异系数
遗传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potatoe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genetic diversity index
clustering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旱区有机肥的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维秀
吴征
纳添仓
郭恒
机构
青海
大学
农林
科学院
青海省
农林
科学院
/
青海省
马铃薯
育种
重点
实验室
青海
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
重点
实验室
/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9)。
文摘
为了研究青海山旱地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青海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下寨65”干物质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有机肥最佳施用量,为提高马铃薯栽培水平及农户种植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于2021年开展有机肥不同施用量试验,施肥水平为9000 kg/hm^(2)(T_(1))、7500 kg/hm^(2)(T_(2))、6000 kg/hm^(2)(T_(3))、4500 kg/hm^(2)(T_(4))、3000 kg/hm^(2)(T_(5)),测试其不同处理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总干物质积累、各个器官干物质分配量及产量。结果表明,2个主栽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现蕾期至膨大期干物质增长速率最大;有机肥使用量为4500 kg/hm^(2),2个品种在膨大期积累量均达到最大值。为了获得高产与高效,推荐有机肥施用量4500 kg/hm^(2),主导品种较其他处理增产较显著,较T_(5)处理分别增产46.05%和45.70%,并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马铃薯
有机肥
干物质
产量
Keywords
Potato
Organic fertilizer
Dry matter
Yield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制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活性酒糟菌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测定
被引量:
4
4
作者
郝玉凡
沈硕
机构
青海
大学/
青海省
农林
科学院
/
青海省
马铃薯
育种
重点
实验室
/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西北
马铃薯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6-496,共11页
基金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ZJ-91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9)。
文摘
【目的】明确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菌株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自青稞酒糟的40株菌株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青9A-8-8、青9A-5-3和青9A-6-2)活性测定,从中筛选活性菌株并进行活性菌株稳定性评价;采用牛津杯法对活性菌株发酵液萃取物进行抑制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及稳定性评价;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平板对峙法从40株青稞酒糟菌株中筛选出8株(菌株JZ2c24、JZ3d09、JZ3c08、JZ2b13、JZ1-4-10、JZ1-1-1、JZ1-1-9和JZ1-4-1)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JZ1-1-1对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5.42%,菌株JZ1-1-9对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稳定,其抑菌带缩小率为26.20%;在浓度为50.00 mg/mL时,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7-5的抑菌活性较高,其抑制中浓度(EC_(50))为19.16 mg/mL,菌株JZ1-1-9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对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青9A-6-2的抑菌活性较高,其EC_(50)为20.80 mg/mL,且菌株JZ1-1-1的发酵液水相萃取物溶液最稳定。结合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JZ1-1-1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结论】来源于青稞酒糟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JZ1-1-1具有作为马铃薯保鲜菌剂及生防菌剂的潜力。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
抑菌活性
发酵液萃取物溶液
生物防治
Keywords
potato dry rot
bacteriostatic activity
fermentation liquid extract solution
biological control
分类号
S435.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铃薯StSTOP1基因的克隆、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黄美菁
吕春娜
康嘉慧
周一帆
赵酏浛
王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铃薯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李雅萍
王舰
王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山旱区有机肥的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周维秀
吴征
纳添仓
郭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抑制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活性酒糟菌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测定
郝玉凡
沈硕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