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省青稞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4
- 1
-
-
作者
陈丽华
张志斌
侯志强
邓晓青
吴昆仑
-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9-444,共6页
-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5)资助
-
文摘
为研究青海省青稞主栽品种的遗传基础多样性,为青稞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以26份青稞青海省青稞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分析,并对性状之间进行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变异程度和范围相当大,某些品种有一定优势可利用。相关分析表明多个性状影响单株粒质量;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穗数、千粒质量、穗粒数是对单株粒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最优回归方程(Y=-17.848+1.548 X_1+0.368X_2-0.428X_3+0.192X_4-0.048X_5)能解释单株粒质量变异的75.2%。结果显示青海省青稞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比较高,遗传基础比较丰富,而且在进行性状选择时,应注重单株穗数和千粒质量的选择,同时应该考虑到穗长与千粒质量、单株穗数与穗粒数的相互制约关系。
-
关键词
青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
Keywords
hulless barley
agronomic characters
correlation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青稞种质资源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
-
作者
吴昆仑
-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5)
农业部"948"项目(2010-Z29)
-
文摘
为了明确青藏高原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为青稞育种提供依据,利用分布于青稞14条染色体长、短臂上的14对SSR引物对来自青藏高原区域内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的55份青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位点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共检测出总位点数48个,平均3.7个,各多态位点检测出基因型为1~21种,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0.4998,平均为0.2921,Shannon信息指数为0~0.6930,平均为0.4461,表明青藏高原青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生态区青稞材料在遗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云南参试材料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最高,Shannon信息指数最低,是四个区域中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五组,部分材料的来源与所研究的SSR引物位点相关性状存在独立性,但总体上基于SSR多态性的聚类与材料来源地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关键词
青稞
SSR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Hulless barley
SSR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
S32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青稞品种肚里黄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危文波
蒋礼玲
吴昆仑
迟德钊
-
机构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4-46,共3页
-
基金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编号:CARS-05)
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2-Z-916Q)
+1 种基金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基金(编号:2012-NKY-01)
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编号:2012-01)
-
文摘
以青稞品种"肚里黄"成熟胚为外植体,设置不同成熟胚切割方式、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激素及配比、不同碳源,研究对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实现青稞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将刮碎的成熟胚接种在以麦芽糖为碳源,附加6 mg/L的2,4-D的MS培养基上最为合适,愈伤质量最好;添加1.5 mg/L6-BA和1.5 mg/L KT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效果最佳,绿苗率达44.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愈伤诱导和分化的优化,肚里黄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均可以达到较高水平,适合于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
关键词
青稞
成熟胚
出愈率
愈伤诱导
植株再生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