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高原地区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高森森
梁玉花
+1 位作者
刘建刚
朱爱琴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9-726,共8页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或多巴丝肼初始单独或联合治疗对高原地区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10例P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多巴丝肼组(35例)、普拉克索组(35...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或多巴丝肼初始单独或联合治疗对高原地区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10例P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多巴丝肼组(35例)、普拉克索组(35例)和联合组(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35例)。比较三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血液学指标白介素-6(IL-6)、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比较三组自主神经障碍与感觉障碍发生率、疲劳程度、认知功能、睡眠状况和心理状况、预后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NSE、NPY、S100β、IL-6、CysC明显低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普拉克索组也明显低于多巴丝肼组(P<0.05)。治疗后多巴丝肼组、联合组、普拉克索组Hcy依次明显降低,多巴丝肼组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普拉克索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自主神经障碍、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明显高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与联合组治疗后比较,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治疗后MoCA评分明显低,FSS评分、PSQI评分、SAS、SD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3、5个月联合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三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Pearson参数分析示,患者血液指标与疲劳、认知功能、睡眠状况和心理状况分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高原地区PD非运动症状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疲劳、认知功能障碍、睡眠状况及心理状况及预后生活质量等,或与联合用药可更有效降低NSE、NPY、S100β等血液学指标有关,但需控制多巴制剂的口服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
非运动症状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系前体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娜
刘晓莉
+1 位作者
朱爱琴
艾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1-987,共7页
目的探讨红系前体细胞(EPC)及其亚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与治疗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予以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同时选取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红系前体细胞(EPC)及其亚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与治疗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予以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同时选取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红系前体细胞及其亚型CD45^(+)EPC和CD45^(-)EPC比例;进一步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AD模型组、CD45^(+)EPC组、CD45^(-)EPC组、Artemin阻断组神经元凋亡比例。结果AD组与对照组、AD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系前体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D组治疗前CD45^(+)EPC比例(t=7.277,P=0.000)和活性氧含量(t=10.817,P=0.000)高于对照组、CD45^(-)EPC比例(t=7.277,P=0.000)和Artemin含量(t=6.547,P=0.000)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前后CD45^(+)EPC和CD45^(-)EPC比例、活性氧和Artemin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元凋亡实验显示,不同处理组神经元凋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62,P=0.000),AD模型组(t=9.330,P=0.000)、CD45^(+)EPC组(t=14.362,P=0.000)、CD45^(-)EPC组(t=2.423,P=0.036)和Artemin阻断组(t=9.970,P=0.000)神经元凋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AD模型组(t=4.548,P=0.001)、CD45^(+)EPC组(t=8.759,P=0.000)和Artemin阻断组(t=5.387,P=0.000)均高于CD45^(-)EPC组,CD45^(+)EPC组亦高于AD模型组(t=5.091,P=0.000)和Artemin阻断组(t=3.175,P=0.004)。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CD45^(+)EPC比例显著增加,CD45^(-)EPC比例显著减少。CD45^(-)EPC可以通过分泌Artemin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红系前体细胞
抗原
CD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高原地区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高森森
梁玉花
刘建刚
朱爱琴
机构
青海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青海
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9-726,共8页
基金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课题(2021-wjzd-03)。
文摘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或多巴丝肼初始单独或联合治疗对高原地区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10例P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多巴丝肼组(35例)、普拉克索组(35例)和联合组(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35例)。比较三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三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血液学指标白介素-6(IL-6)、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比较三组自主神经障碍与感觉障碍发生率、疲劳程度、认知功能、睡眠状况和心理状况、预后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NSE、NPY、S100β、IL-6、CysC明显低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普拉克索组也明显低于多巴丝肼组(P<0.05)。治疗后多巴丝肼组、联合组、普拉克索组Hcy依次明显降低,多巴丝肼组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普拉克索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自主神经障碍、感觉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明显高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与联合组治疗后比较,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治疗后MoCA评分明显低,FSS评分、PSQI评分、SAS、SD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3、5个月联合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高于多巴丝肼组、普拉克索组(P<0.05),三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Pearson参数分析示,患者血液指标与疲劳、认知功能、睡眠状况和心理状况分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高原地区PD非运动症状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疲劳、认知功能障碍、睡眠状况及心理状况及预后生活质量等,或与联合用药可更有效降低NSE、NPY、S100β等血液学指标有关,但需控制多巴制剂的口服剂量。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多巴丝肼
非运动症状
认知功能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pramipexole
levodopa/benserazide
non-motor symptom
cognitive function
分类号
R74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系前体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娜
刘晓莉
朱爱琴
艾林
机构
青海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青海省
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医院
核
医学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81-98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315201)。
文摘
目的探讨红系前体细胞(EPC)及其亚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与治疗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D组)予以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同时选取相匹配的3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红系前体细胞及其亚型CD45^(+)EPC和CD45^(-)EPC比例;进一步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AD模型组、CD45^(+)EPC组、CD45^(-)EPC组、Artemin阻断组神经元凋亡比例。结果AD组与对照组、AD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红系前体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D组治疗前CD45^(+)EPC比例(t=7.277,P=0.000)和活性氧含量(t=10.817,P=0.000)高于对照组、CD45^(-)EPC比例(t=7.277,P=0.000)和Artemin含量(t=6.547,P=0.000)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前后CD45^(+)EPC和CD45^(-)EPC比例、活性氧和Artemin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元凋亡实验显示,不同处理组神经元凋亡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62,P=0.000),AD模型组(t=9.330,P=0.000)、CD45^(+)EPC组(t=14.362,P=0.000)、CD45^(-)EPC组(t=2.423,P=0.036)和Artemin阻断组(t=9.970,P=0.000)神经元凋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AD模型组(t=4.548,P=0.001)、CD45^(+)EPC组(t=8.759,P=0.000)和Artemin阻断组(t=5.387,P=0.000)均高于CD45^(-)EPC组,CD45^(+)EPC组亦高于AD模型组(t=5.091,P=0.000)和Artemin阻断组(t=3.175,P=0.004)。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外周血CD45^(+)EPC比例显著增加,CD45^(-)EPC比例显著减少。CD45^(-)EPC可以通过分泌Artemin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神经元凋亡。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红系前体细胞
抗原
CD
细胞凋亡
Keywords
Alzheimer disease
Erythroid precursor cells
Antigens
CD
apoptosis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高原地区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效果
高森森
梁玉花
刘建刚
朱爱琴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系前体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娜
刘晓莉
朱爱琴
艾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