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基质细胞在低氧条件下ROS、VEGF及IL-8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任海林 陈国俊 +5 位作者 李晓娜 李宁 侯智 索吉明 王健 扎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低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及原代培养细胞中ROS的表达,低氧条件下观察前列腺基质细胞ROS及生长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 目的:探讨低氧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及原代培养细胞中ROS的表达,低氧条件下观察前列腺基质细胞ROS及生长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8(IL-8)的变化。观察低氧条件下依达拉奉干预后细胞生长及ROS、VEGF、IL-8的变化。结果:前列腺增生组织及低氧条件下细胞ROS均明显升高,3%O2条件促进细胞增殖;3%O2条件下细胞VEGF、IL-8表达上调,1%O2条件下表达下调;依达拉奉干预后,ROS明显降低,VEGF、IL-8明显下调(P﹤0.05);细胞增殖明显下降。结论 :低氧及低氧刺激产生的活性氧在前列腺增生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低氧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对高原地区老年男性脑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爱琴 楮以德 +6 位作者 李英兰 吴世政 郗爱旗 李国峰 娄明元 于梅花 周晶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schemic,ACI)与雄激素(androgen)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原地区(海拔2260m以上)男性ACI患者和对照组各60例血清睾酮、雌二醇(E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schemic,ACI)与雄激素(androgen)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高原地区(海拔2260m以上)男性ACI患者和对照组各60例血清睾酮、雌二醇(E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IL-6的水平。比色法检测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等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原地区男性ACI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ACI患者TG、LDL和Apo-B的含量增高,TC、HDL和Apo-A1含量无明显变化。病例组TNF-α、1L-1β和1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P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ACI患者睾酮水平下降与TG、LDL、Apo-B、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间呈负相关,与E2、TC、HDL、Apo-A1和EPO相关不显著。结论低睾酮水平与高原男性ACI相关。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通过影响脂质代谢和参与炎症反应环节促进高原地区老年男性A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急性脑梗死 老年男性 雄激素 睾酮 血脂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炎性因子、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更藏达杰 毛海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529-153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炎性因子、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炎性因子、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内皮素-1(ET-1)、CD3^+、CD4^+、CD8^+、CD4^+/CD8^+、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TNF-α、PCT、PAF、ET-1水平分别为(2.21±0.13)ng/mL、(3.96±0.81)ng/mL、(149.50±21.08)ng/mL、(1.67±0.5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TNF-α、PCT、PAF、ET-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1.95±4.47)%、(37.04±3.94)%、(1.10±0.04),均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8^+水平为(33.63±3.9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A、IgG、IgM水平分别为(4.97±0.22)g/L、(31.16±2.53)g/L、(5.12±0.17)g/L,均高于对照组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炎性因子及免疫状态均表现异常,建议加强相关指标的临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炎性因子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沛 王立萍 +2 位作者 唐莉 侯倩 李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3.0T MRI确定是否存在CMB,并分为CMB组27例,非CMB组95例。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ADMA水平。结果 CMB组较非CMB组年龄...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 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3.0T MRI确定是否存在CMB,并分为CMB组27例,非CMB组95例。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浆ADMA水平。结果 CMB组较非CMB组年龄偏大[(62.25±8.01)岁vs(57.68±11.15)岁,P=0.020)],高血压比例高[(77.8%vs 44.2%,P=0.002)],血浆ADMA升高[(1.6(1.2,2.0)μmol/L vs 1.3(1.1,1.5)μmol/L,P=0.00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81(70,94)ml/(min·1.73m2)vs 99(82,112)ml/(min·1.73m2),P=0.000]降低。血浆高ADMA水平是CMB存在及部位(深部/幕下型)独立危险因素(OR=3.564,95%CI:1.038~12.235,P=0.043;OR=8.657,95%CI:1.896~39.517,P=0.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ADMA水平与CMB的存在及CMB发生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脑出血 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微小RNA-224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存山 杨晓莉 +1 位作者 候倩 李成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微小RNA-224(miR-224)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确诊并治疗的ACI患者98例为ACI组,其中斑块不稳定者55...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微小RNA-224(miR-224)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5月在本院神经内科确诊并治疗的ACI患者98例为ACI组,其中斑块不稳定者55例,斑块稳定者43例,同期选取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4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miR-224和PCSK9表达水平;用ROC曲线分析评估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ACI组血清miR-22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PCSK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斑块不稳定者血清miR-224表达水平低于斑块稳定者,血清PCSK9表达水平高于斑块稳定者(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224、PCSK9诊断斑块稳定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96,两者联合检测斑块稳定的曲线下面积为0.9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9%、93.0%。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miR-224高表达是ACI患者斑块不稳定发生的保护因素,血清PCSK9高表达是斑块不稳定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iR-224、PCSK9可作为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微RNAS 前蛋白转化酶9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中miR-17-5p的表达与复发的相关性
6
作者 任海林 李晓娜 +5 位作者 陈国俊 侯智 索吉明 孙岩 张春霆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188-3190,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MicroRNA的可行性,分析miR-17-5p在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联性。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0例新鲜膀胱癌组织和对应的石蜡包埋组织中miR-17...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MicroRNA的可行性,分析miR-17-5p在膀胱癌石蜡包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联性。方法: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0例新鲜膀胱癌组织和对应的石蜡包埋组织中miR-17-5p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年度间181例石蜡包埋膀胱癌组织中miR-17-5p基因的表达,并与患者术后复发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石蜡包埋膀胱癌组织与新鲜冷冻组织中miR-17-5p的表达密切相关(r=0.809,P<0.001);不同年度间石蜡组织的miR-17-5p表达稳定,无统计学差异。miR-17-5p表达量与肿瘤临床特征明显相关,低表达患者其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石蜡包埋膀胱癌组织与新鲜冷冻组织中miR-17-5p的表达有一致性,用石蜡组织提取MicroRNA是可行的,膀胱癌组织中miR-17-5p作用与其表达量相关,低表达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miR-17—5p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保护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代雯文 妥亚军 +1 位作者 侯滨 王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38-2844,共7页
目的:探讨1,25(OH)_(2)D_(3)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 siRNA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1,25(OH)_(2)D_(3)、NF-κB p65 siRNA及二者联合处理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实时... 目的:探讨1,25(OH)_(2)D_(3)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 siRNA单独或联合作用对肺炎链球菌(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1,25(OH)_(2)D_(3)、NF-κB p65 siRNA及二者联合处理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F-κB p6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IL-1β、IL-6、TNF-α、NF-κB p-p65蛋白表达,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与凋亡。结果:SP明显促进A549细胞中NF-κB p65 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Bax、IL-1β、IL-6、TNF-α、NF-κB p-p65表达(P<0.05),显著抑制相对细胞活力、Bcl2表达(P<0.05)。1,25(OH)_(2)D_(3)、NF-κB p65 siRNA以及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处理均明显抑制SP感染的A549细胞中NF-κB p65 mRNA、NF-κB p65蛋白表达、细胞凋亡、Bax、IL-1β、IL-6、TNF-α、NF-κB p-p65表达(P<0.05),提高细胞活力、Bcl2表达(P<0.05),并且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对SP损伤A549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更强。结论:1,25(OH)_(2)D_(3)联合NF-κB p65 siRNA对SP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效果优于1,25(OH)_(2)D_(3)或NF-κB p65 siRNA单独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因子、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_(2)D_(3) NF-κB p65 肺炎链球菌 肺泡上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阳性指数对白血病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郭剑 贾军 +2 位作者 车文忠 袁汶 孔丽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白血病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感染者50例,非感染者50例;同一时期来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0...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白血病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青海省红十字医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感染者50例,非感染者50例;同一时期来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进行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eu%及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300例受试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计算约登指数,比较上述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在100例AL患者中,CD64^+指数、Neu%、PCT和CRP 4项指标的灵敏度分别为88.00%、82.00%、74.00%和70.00%,特异度分别为80.00%、78.00%、82.00%和84.00%,约登指数分别为0.68、0.60、0.56和0.54。CD64^+指数诊断价值高于Neu%、PCT和CRP。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白血病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期感染 中性粒细胞 CD64+阳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8
9
作者 马维兰 韩芳 牛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对肺结核机制研讨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8例进展期肺结核患者作为进展期组,50例好转期肺结核患者作为好转期组,同时选取我院4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对肺结核机制研讨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48例进展期肺结核患者作为进展期组,50例好转期肺结核患者作为好转期组,同时选取我院4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人群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8^+以及CD3^+/CD8^+)、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g)、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以及D-二聚体(D-D)的变化及意义。结果:肺结核进展期患者凝血功能(Fg、TT、PLT以及D-D)、T淋巴细胞亚群CD8^+以及炎症因子(IL-2、IL-10、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3^+/CD8^+)以及IFN-γ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肺结核好转期患者凝血功能(Fg、TT、PLT以及D-D)、T淋巴细胞亚群CD8^+以及炎症因子(IL-2、IL-10以及TNF-α)显著低于进展期组肺结核患者,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好转期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3^+/CD8^+)和IFN-γ显著高于进展期组肺结核患者,但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不同时期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发生显著改变,对肺结核机制的研讨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凝血功能 变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抗肝抗体检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999-2000,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患者与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自身抗体与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来对ALDS患者、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然后测定患者肝功能,分析血清中抗肝抗体在ALDS...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患者与病毒性肝病患者检测自身抗体与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来对ALDS患者、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然后测定患者肝功能,分析血清中抗肝抗体在ALDS和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ALDS患者的ANA、SMA、AMA检测阳性率、AMA-M2、LKM-1、SLA/LP与LC—1检测的阳性率、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检测均高于病毒性肝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ALDS和病毒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检测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给治疗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病毒性肝炎 血清 抗肝抗体 检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PTEN及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啟霞 张洪波 +1 位作者 张翔 郭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蛋白(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及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68例ALL(包括48例初治患者,13例...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蛋白(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及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68例ALL(包括48例初治患者,13例缓解患者,7例复发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采用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及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初治组、缓解组、复发组中PTE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初治组及复发组中PTE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缓解组(P<0.01)。初治组、缓解组、复发组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初治组及复发组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缓解组(P<0.01)。PTEN与survivin mRNA表达量与ALL患者年龄,性别及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也与初治ALL患者形态学分类也数无相关性(P>0.05),但与免疫学分型相关(P<0.01)。ALL中PTEN及survivin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PTEN及survivin在AL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ALL治疗的潜在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TEN SURV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