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岳鹏 李国栋 陈元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常规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常规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排气恢复、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呼吸机撤离及平均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记录并统计两组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皮疹、眩晕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1个月后排气恢复、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恢复、呼吸机撤离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IL-10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肝肾功能异常、血压升高、皮疹、眩晕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将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T淋巴细胞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觉训练对垂体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晨曦 李彩霞 +4 位作者 沈梅芬 吴超 马琛 张伊洁 颜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2-35,61,共5页
目的探讨嗅觉训练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9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治疗时间段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40)给予垂体瘤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n=3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嗅觉训练,干预周期为... 目的探讨嗅觉训练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9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治疗时间段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n=40)给予垂体瘤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n=3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嗅觉训练,干预周期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的嗅觉察觉阈、嗅觉识别阈、嗅觉恢复程度。结果术后1、3、6个月干预组嗅觉察觉阈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6个月干预组嗅觉识别阈、嗅觉功能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嗅觉训练有利于改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术后嗅觉障碍患者的嗅觉识别阈,促进患者嗅觉功能的早期恢复,且嗅觉训练操作方法安全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入路 嗅觉障碍 嗅觉训练 溴素 嗅觉功能 察觉阈 识别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