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率变异性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薛小琴 陈文霞 +2 位作者 兰措卓玛 白玉婷 苏晓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基于动态心电图探讨心率变异性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402例,随访5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102... 目的基于动态心电图探讨心率变异性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402例,随访5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102例)和对照组(300例)。比较2组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和心率变异性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MACE组年龄、糖尿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频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随访期间降糖类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年龄≥80岁、LVEF<50%、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低频功率/高频功率>1.16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低频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95%CI:0.749~0.854,P=0.000)、0.798(95%CI:0.752~0.844,P=0.000);高频功率预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不会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629(95%CI:0.566~0.692,P=0.000)。结论心率变异性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年内发生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预后 预测 心率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不同类型缺氧损伤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田雪 周白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损伤大鼠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EPO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EPO组大鼠腹腔注射EPO 3000 U·kg^(-1),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损伤大鼠线粒体呼吸链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EPO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EPO组大鼠腹腔注射EPO 3000 U·kg^(-1),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1))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实验,亚硝酸盐(400 mg·kg^(-1))急性中毒实验和大鼠低压缺氧(模拟海拔5000 m)实验。记录大鼠存活时间;通过三磷酸腺苷酶检测试剂盒、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复合体酶试剂盒检测ATP酶活性、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Ⅰ、Ⅱ、Ⅲ、Ⅳ活性。结果 EPO能延长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氧、亚硝酸钠致大鼠急性中毒及低压缺氧致大鼠缺氧的大鼠存活时间(P<0.05),并增加ATP酶活性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Ⅰ、Ⅱ、Ⅲ、Ⅳ活性(P<0.05)。结论 EPO能通过影响线粒体呼吸链酶系发挥对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损伤 线粒体呼吸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Tp e/QT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国勇 马宇凌 +3 位作者 张俊霞 苏晓灵 李卫 常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Tp e/QT比值,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室肌复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3例和红花黄色素组(常规治疗+红花黄色素治疗)77例,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Tp... 目的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Tp e/QT比值,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室肌复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73例和红花黄色素组(常规治疗+红花黄色素治疗)77例,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Tp e/QT比值,比较2组治疗前后Tp e/QT比值的差异。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红花黄色素组治疗后Tp e/QT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红花黄色素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Tp e/QT比值明显降低(0.19±0.03 vs 0.23±0.03,0.21±0.03 vs 0.23±0.04,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红花黄色素可以进一步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红花 心律失常 心性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时振宇 周白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以及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已有研究证实.血小板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触发AC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