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型二元结构河岸抗冲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 朱海丽 +1 位作者 李志威 李本锋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8,共8页
针对高寒草甸型二元结构河岸抗冲特性,采用自主设计的原位冲刷装置在黄河源区弯曲河流典型二元结构河岸,开展0.4 m/s、1.0 m/s和1.6 m/s三种流速条件的上部根土层和下部砂土层的原位冲刷试验,分析冲刷后的剖面轮廓三维曲面特征。试验结... 针对高寒草甸型二元结构河岸抗冲特性,采用自主设计的原位冲刷装置在黄河源区弯曲河流典型二元结构河岸,开展0.4 m/s、1.0 m/s和1.6 m/s三种流速条件的上部根土层和下部砂土层的原位冲刷试验,分析冲刷后的剖面轮廓三维曲面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当冲刷流速由0.4 m/s增加至1.6 m/s时,根土层、级配不良砂和级配良好砂河岸的淘刷深度增加幅度分别为19.9%、17.6%和27.2%。二元结构河岸的土体抗冲系数随冲刷时间增大呈指数函数增长,河岸抗冲能力依次为根土层>级配不良砂>级配良好砂。河岸上部的根土层,由于根系的缠绕和网结作用显著增强了土体抗冲能力,其平均抗冲系数分别是级配不良砂和级配良好砂的2.5倍和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流 高寒草甸 二元结构河岸 抗冲系数 河岸物质组成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共玉公路沿线取弃土场修复效果可持续性评估
2
作者 郭淑梅 郑天立 +2 位作者 黄文博 宋珊珊 唐玲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243-2250,共8页
青藏高原地区因公路建设遗留的大量取弃土场虽被及时修复,但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效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共玉公路)沿线的取弃土场修复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海拔(3个样点)和高海... 青藏高原地区因公路建设遗留的大量取弃土场虽被及时修复,但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效果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共玉公路)沿线的取弃土场修复草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低海拔(3个样点)和高海拔(3个样点)样地取弃土场草地与相对应的天然草地之间的植被群落高度、盖度、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以及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取弃土场与天然草地之间的植被群落盖度、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以及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海拔取弃土场草地的植被群落高度显著低于天然草地的高度(P<0.05),而高海拔样地取弃土场的植被群落高度与天然草地的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取弃土场在种草修复4年后草地盖度有所增加,但其整体修复效果与天然草地仍存在较大差距,取弃土场草地修复效果并不具有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玉公路 天然草地 盖度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