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阳补肾法对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宋维海 李琴 +2 位作者 王福祖 陶文学 关却才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466-1470,共5页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法对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法对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高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温阳补肾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与体征、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评分和DAS28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3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分级和20m步行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HAQ评分、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补肾法治疗高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同时能明显增加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补肾法 高原 类风湿关节炎 骨痹 类风湿因子 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25羟维生素D3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气活血方离子导入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田君义 尤鲁山 张文广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按摩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按摩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西宁市城北区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离子导入与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肢体麻木评分(1.53±0.11)分,肢体疼痛评分(1.34±0.12)分,倦怠乏力评分(1.23±0.14)分,手足畏寒评分(1.33±0.14)分;对照组疗后肢体麻木评分(2.06±0.38)分,肢体疼痛评分(1.96±0.34)分,倦怠乏力评分(1.84±0.37)分,手足畏寒评分(1.85±0.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尺神经传导速度(51.68±3.75)m/s,胫神经传导速度(39.96±2.98)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38.43±2.88)m/s;对照组治疗后尺神经传导速度(45.32±2.86)m/s,胫神经传导速度(37.04±2.41)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35.06±2.19)m/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按摩应用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素,减轻临床症状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离子 导入 穴位 按摩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