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圆片状超细二水磷酸铁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1
作者 苏勇杰 张勇 +3 位作者 陈喆 海吉忠 杨小波 刘海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还原铁粉和磷酸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氢的辅助氧化制备了二水磷酸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X衍射分析仪、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其形貌、晶体结构与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铁效果最佳的条件为反应温度60℃~65℃... 以还原铁粉和磷酸为原料,通过过氧化氢的辅助氧化制备了二水磷酸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仪、X衍射分析仪、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其形貌、晶体结构与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溶铁效果最佳的条件为反应温度60℃~65℃,磷铁摩尔比为2.1∶1。在60℃条件下向磷酸二氢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并在60℃条件下陈化2 h,获得产率可达97.3%的略带粉色的二水磷酸铁。结果表明所得的二水磷酸铁材料可用于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磷酸铁 超细 还原铁粉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膜孔结构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帅 尹成 +8 位作者 周伟琪 林志东 付萍 陈喆 张勇 吴江渝 海吉忠 杨小波 刘海平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66-470,共5页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构建一种测量分离膜通孔结构的电化学表征技术.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制备具有不同孔洞结构的聚砜分离膜.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孔容积分析仪、膜性能测试装置对分离膜的孔结构和水通量进...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构建一种测量分离膜通孔结构的电化学表征技术.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分数,制备具有不同孔洞结构的聚砜分离膜.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孔容积分析仪、膜性能测试装置对分离膜的孔结构和水通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分数的增加,分离膜的通孔电阻下降,孔径增大,水通量增加.在孔径为10 nm^40 nm的范围内,分离膜的水通量结果与其通孔电阻之间成反比关系,该关系符合分离膜的孔洞模型.因此,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是一种评价分离膜的通孔结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膜 孔结构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K-Na-Mg-Cl体系中CaSO_4溶解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毛冠华 贾国安 +3 位作者 张振杰 谢康民 宋兴福 于建国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0期22-30,共9页
采用溶解平衡法测定了K-Na-Mg-Cl体系中CaSO_4的溶解度,首先考察了单因素对CaSO_4的溶解度的影响,研究了CaSO_4在不同质量浓度(0.5%~3%)NaCl、KCl、MgCl_2溶液和不同温度(15℃、20℃、25℃、45℃、60℃)下的溶解度。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 采用溶解平衡法测定了K-Na-Mg-Cl体系中CaSO_4的溶解度,首先考察了单因素对CaSO_4的溶解度的影响,研究了CaSO_4在不同质量浓度(0.5%~3%)NaCl、KCl、MgCl_2溶液和不同温度(15℃、20℃、25℃、45℃、60℃)下的溶解度。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中的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实验,考察了Na Cl质量分数、KCl质量分数、MgCl_2质量分数以及温度4个因素对响应值CaSO_4的溶解度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并分别建立了响应值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方程。响应值预测最佳值为0.738 7 g/100 g,最佳条件为温度50℃,Na Cl质量分数2%、KCl质量分数2.83%、MgCl_2质量分数3%,响应值实验值为0.736 6 g/100 g。预测值与实验值接近,误差较小,说明建立的模型对于K-Na-Mg-Cl体系中Ca SO4溶解度的分析和预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a-Mg-Cl体系 CaSO4溶解度 响应曲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法制备氢氧化镁及其阻燃性能
4
作者 汪苏平 海吉忠 +4 位作者 杨小波 张志君 吴江渝 陈喆 张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64-368,共5页
以二正丁胺代替传统无机碱性前驱物作为沉淀剂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镁.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对氢氧化镁产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粒径分析,并对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实验条... 以二正丁胺代替传统无机碱性前驱物作为沉淀剂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镁.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对氢氧化镁产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粒径分析,并对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70℃左右,反应时间50 min左右,搅拌速率400 r/min;制得的氢氧化镁为片状结晶,尺寸在1.8μm左右,产品各项性能符合当前工业要求,且沉淀剂可回收二次利用,有望改善氢氧化镁的传统制备工艺.通过热重分析与模拟燃烧实验,推测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为: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另一方面氢氧化镁分解产生的氧化镁同碳形成隔热隔氧层,共同达到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镁 有机胺法 阻燃机理 粒径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优化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杜佩英 史忠录 +2 位作者 吴亚洲 孟浩 吴金芳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38-40,共3页
反浮选—冷结晶生产氯化钾工艺是我国青海盐湖独有的生产加工技术,该工艺生产过程中氯化钾收率高、产品颗粒大且易于脱水分离、干燥过程能耗低等优点。
关键词 反浮选 冷结晶 工艺优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