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0年青海玉树M_S7.1地震灾害的综合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齐文华
苏桂武
+3 位作者
魏本勇
达杰
尕松拉达
才旦卓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48,共16页
根据3次赴青海玉树MS7.1地震灾害现场进行的考察和调查,结合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从地震致灾成害、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多种角度,总结分析了玉树7.1级地震灾害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一些整体特点。致使灾情严重和加大...
根据3次赴青海玉树MS7.1地震灾害现场进行的考察和调查,结合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从地震致灾成害、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多种角度,总结分析了玉树7.1级地震灾害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一些整体特点。致使灾情严重和加大救援与重建难度的特点是:地震震中与居民点间的叠加效应和灾害分布的构造控制效应明显,灾害严重,灾区广大,重灾区集中;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救灾难度大;建筑物抗震能力低,破坏严重;生命线系统单薄而脆弱,生命线震害的连带影响大;城镇人口建筑密集,缺乏避难场地;民众受教育水平低,语言不通,交流困难,防震减灾知识匮乏,影响救灾效率。利于减轻灾害影响和利于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的特点主要是:民众自有帐篷多且游牧民族习惯于帐篷生活,便于安置,并能很快适应;宗教氛围浓郁,当地僧侣和寺院在抗震救灾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宗教信仰在精神层面的影响将更加持久、深远。初步归纳总结了减轻青藏高原地区地震灾害的部分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MS7.1地震
震害现象
震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雷
杜建国
+8 位作者
付碧宏
谢超
达杰
智美
周晓成
陈志
时丕龙
崔月菊
李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46 Bq/m3和4.2 ng/m3。破裂带中Rn浓度变化幅度大,而Hg的浓度变化较小。断层主滑面附近Rn浓度相对降低,为地表破裂后断层气逃逸所致。泉水气氡观测发现,震前氡浓度增高,表明地震断层活动性增强。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向东不均匀挤压,使深部气体沿地震断裂逃逸至地表,这也是造成断层带气氡、汞浓度的增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气
Rn和Hg
地震地表破裂
玉树MS7.1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0年青海玉树M_S7.1地震灾害的综合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齐文华
苏桂武
魏本勇
达杰
尕松拉达
才旦卓玛
机构
中国
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
青海
省
玉树藏族自治州
地震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48,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274)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0903)
+1 种基金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614)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8BAC44B01)共同资助
文摘
根据3次赴青海玉树MS7.1地震灾害现场进行的考察和调查,结合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从地震致灾成害、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多种角度,总结分析了玉树7.1级地震灾害在正反两个方面的一些整体特点。致使灾情严重和加大救援与重建难度的特点是:地震震中与居民点间的叠加效应和灾害分布的构造控制效应明显,灾害严重,灾区广大,重灾区集中;环境恶劣,高寒缺氧,救灾难度大;建筑物抗震能力低,破坏严重;生命线系统单薄而脆弱,生命线震害的连带影响大;城镇人口建筑密集,缺乏避难场地;民众受教育水平低,语言不通,交流困难,防震减灾知识匮乏,影响救灾效率。利于减轻灾害影响和利于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的特点主要是:民众自有帐篷多且游牧民族习惯于帐篷生活,便于安置,并能很快适应;宗教氛围浓郁,当地僧侣和寺院在抗震救灾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宗教信仰在精神层面的影响将更加持久、深远。初步归纳总结了减轻青藏高原地区地震灾害的部分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玉树MS7.1地震
震害现象
震害特点
Keywords
MS 7.1 Yushu earthquake
earthquak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damage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雷
杜建国
付碧宏
谢超
达杰
智美
周晓成
陈志
时丕龙
崔月菊
李静
机构
中国
地震局
地震
预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地震局
防灾技术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玉树地震应急考察项目
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02092436)
文摘
为探究地震对断层带气体逸出的影响和震后气体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地震动力学特征,利用土壤气地球化学方法,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断层甘达村段测量地表破裂特征和震后断层气氡和汞浓度,发现断层带土壤的气氡和汞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9246 Bq/m3和4.2 ng/m3。破裂带中Rn浓度变化幅度大,而Hg的浓度变化较小。断层主滑面附近Rn浓度相对降低,为地表破裂后断层气逃逸所致。泉水气氡观测发现,震前氡浓度增高,表明地震断层活动性增强。因此巴颜喀拉地块向东不均匀挤压,使深部气体沿地震断裂逃逸至地表,这也是造成断层带气氡、汞浓度的增高的原因。
关键词
断层气
Rn和Hg
地震地表破裂
玉树MS7.1级地震
Keywords
fault gas
Rn and Hg
surface rupture
Ms7.1 Yushu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0年青海玉树M_S7.1地震灾害的综合特征
齐文华
苏桂武
魏本勇
达杰
尕松拉达
才旦卓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玉树Ms7.1级地震甘达村段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刘雷
杜建国
付碧宏
谢超
达杰
智美
周晓成
陈志
时丕龙
崔月菊
李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