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鸟岛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探讨
1
作者 王云涛 《青海农林科技》 2000年第1期53-55,52,共4页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鸟岛这一自然形成的水禽鸟类资源 ,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 ,随着青藏高原加速隆起和全球气候的变化 ,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何改变现状 ,实现青海湖鸟岛资源的保护、利用的良性...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 ,青海湖鸟岛这一自然形成的水禽鸟类资源 ,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 ,随着青藏高原加速隆起和全球气候的变化 ,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如何改变现状 ,实现青海湖鸟岛资源的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 ,使这一天然的鸟类资源在青海经济振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鸟岛资源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客观分析 ,并就如何开展这一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鸟岛 资源保护 资源利用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湖水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严刚 何玉邦 +1 位作者 郑洁 袁富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73,共5页
以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水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水总磷、可溶性磷浓度6月较高,其次是8月、9月;不同区域总磷浓度变化较大,其中沙柳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鸟岛浓度较大,不同区域可... 以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水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水总磷、可溶性磷浓度6月较高,其次是8月、9月;不同区域总磷浓度变化较大,其中沙柳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鸟岛浓度较大,不同区域可溶性磷浓度变化不大;同一采样点总磷浓度变化明显,其中151码头、江西沟、鸟岛、青海湖农场、沙岛、海晏湾6月的总磷浓度高于8月、9月的,黑马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沙柳河入湖湖区8月、9月的总磷浓度高于6月的;青海湖湖水中磷的分布与转化受湖水理化性质和雨季磷的外源输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可溶性磷 温度 降水 青海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湖水中氮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严刚 何玉邦 +1 位作者 郑洁 袁富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揭示氮素在青海湖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的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浓度。结果表明,湖水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4.334、2.160、0.007、0.843mg/L;不同测点氮素浓度变化较... 为揭示氮素在青海湖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的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浓度。结果表明,湖水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4.334、2.160、0.007、0.843mg/L;不同测点氮素浓度变化较大,其中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浓度均较高,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浓度范围分别为6.071-9.245、3.259-6.192、0.008-0.027、1.148-1.321mg/L,其余测点总氮、亚硝酸盐氮浓度较低,而硝酸盐氮、氨氮浓度较高。8月各测点水样中氮素浓度最高,6月氮素浓度最低。分析表明,青海湖湖水中氮的分布与转化受湖水理化性质及雨季氮的外源输入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总氮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鸟岛之蛋岛连陆后繁殖鸟类受到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景龙 任永禄 +1 位作者 李若凡 李来兴 《青海农林科技》 2000年第4期62-63,50,共3页
青海湖鸟岛的蛋岛连陆以后 ,鸟类赖以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来自陆地的天敌造成了对蛋岛的危害。其次由于气候条件对蛋岛的微环境形成不利影响 ,使鸟类赖以营巢、繁殖的栖息地逐渐丧失。人类的活动也构成了对蛋岛... 青海湖鸟岛的蛋岛连陆以后 ,鸟类赖以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来自陆地的天敌造成了对蛋岛的危害。其次由于气候条件对蛋岛的微环境形成不利影响 ,使鸟类赖以营巢、繁殖的栖息地逐渐丧失。人类的活动也构成了对蛋岛的危胁。对天敌我们采取了驱赶该地区主要害兽和加高加长网围栏等防治措施。对气候条件造成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保护植被和防止沙化着手。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 ,我们从建立健全职工内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结合科普对游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和观鸟指导、加强与社区联系和依法进行保护等方面着手。在我们的努力之下 ,蛋岛的野生鸟类种群得以保留和延续 ,保护住大自然赐于我们人类的这一宝贵的天然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鸟岛 蛋岛 鸟类 繁殖栖息地 天敌 危害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景龙 李学军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使该地区成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旅游热点 ,对青海湖的旅游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成为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焦点”。在新的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存在机遇 ,又面临挑...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 ,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使该地区成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旅游热点 ,对青海湖的旅游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成为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焦点”。在新的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存在机遇 ,又面临挑战 ,大量游客的涌入 ,落后的管理现状、不适应的政策、体制和较低的国民素质等 ,再加上目前环湖地区进行的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常常是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 ,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起点低、品位低 ,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机。本文就环湖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野生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保护区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原羚自然栖息地草地矿物质营养的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申小云 霍宾 +7 位作者 闽小莹 吴婷 廖建军 蔡平 张毓 何玉邦 孙建青 吴永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5,共8页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氏原羚的保护工作,对普氏原羚主要栖息地的青海湖布哈河上游地区高寒草甸的矿物质营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应用显微分析法分析动物食性,采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 矿物质元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为了更好地开展普氏原羚的保护工作,对普氏原羚主要栖息地的青海湖布哈河上游地区高寒草甸的矿物质营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应用显微分析法分析动物食性,采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矿物质含量。结果发现,牧草萌发期的混合牧草硒和铜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牧草快速生长期(Cu,F_(2,27)=3.27,P=0.008;Se,F_(2,27)=3.27,P=0.009),但牧草枯黄期与萌发期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牧草品种体内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唐古特铁线莲、沙蒿、芨芨草是主要的高硒植物,其中芨芨草硒含量最高。芨芨草是普氏原羚的基本食物,占总食物的13.68%,但不是普氏原羚的喜食植物(选择性指数为-0.886)。碱蒿、冷蒿、紫花针茅是主要的高铜植物,其中紫花针茅的铜含量最高,是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占总食物的9.40%,但不是普氏原羚的喜食植物(选择性指数为0.037)。因此,对放牧动物来说,普氏原羚栖息地存在严重的矿物质营养不平衡问题,属于严重硒缺乏区,季节性铜硒缺乏区,普氏原羚基本食物是高硒植物芨芨草,增加了其食物的平均硒含量,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是含铜量最高的紫花针茅,增加了其食物的平均铜含量。增加牧场高硒和高铜植物的比例,提高土壤牧草的硒和铜元素的含量和扩大普氏原羚的采食范围都是保护普氏原羚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栖息地 矿物质营养 高寒草甸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原羚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秀萍 王世辰 +9 位作者 简莹娜 林伟山 王光华 胡勇 罗涛 何玉邦 赵殿智 梁钦 李成林 马利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6期27-29,45,共4页
对刚察县哈尔盖镇1例送检病死普氏原羚幼龄羊进行病原诊断,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发酵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PCR及测序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确诊该普氏原羚幼龄羊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并且该菌株有一定... 对刚察县哈尔盖镇1例送检病死普氏原羚幼龄羊进行病原诊断,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发酵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PCR及测序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确诊该普氏原羚幼龄羊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并且该菌株有一定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分离培养 生化试验和PCR鉴定 致病性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原羚B型诺维氏梭菌的分离鉴定
8
作者 简莹娜 王戈平 +6 位作者 李秀萍 吴永林 王光华 林伟山 胡勇 何玉邦 马利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3期18-19,共2页
对青海湖南岸普氏原羚保护站送检病死普氏原羚进行病原诊断,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培养、PCR鉴定,确诊该普氏原羚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关键词 普氏原羚 分离培养 PCR鉴定 B型诺维氏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