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心抽油杆工艺技术在青海油田的运用及推广 被引量:9
1
作者 邱海涛 马艳 +1 位作者 刘亮 郑油路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0-151,共2页
利用空心抽油杆清蜡工艺,将一定长度的空心抽油杆及配套洗井漏塞下到油井结蜡点以下,热洗清蜡过程中热洗液仅在空心杆和泵上油管之间流动,洗井管线一端连接空心光杆上端的单流阀,一端连接热洗泵车出口,洗井液从空心杆进入,从油管返出,... 利用空心抽油杆清蜡工艺,将一定长度的空心抽油杆及配套洗井漏塞下到油井结蜡点以下,热洗清蜡过程中热洗液仅在空心杆和泵上油管之间流动,洗井管线一端连接空心光杆上端的单流阀,一端连接热洗泵车出口,洗井液从空心杆进入,从油管返出,不会进入油套环空,能有效地避免热洗液进入地层造成伤害,清洗油管壁上的结蜡,并及时返排出来。该工艺具有降低热损失、热洗效率高、热洗液用量少、洗井时间短、不影响产量、有效延长检泵周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清蜡 空心抽油杆 防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某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特征及控制方案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昕媛 杨艺 +4 位作者 李春雨 乔柏翔 张玉香 王文祥 剡炜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18,共6页
西部某油田集输管道输送介质具有高矿化度、高含氯离子和含S2-、SRB等特点,金属集输管道局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垢下腐蚀,内腐蚀穿孔泄漏问题突出。为控制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调研和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油气田管道内腐蚀控制技术,并进行了经... 西部某油田集输管道输送介质具有高矿化度、高含氯离子和含S2-、SRB等特点,金属集输管道局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垢下腐蚀,内腐蚀穿孔泄漏问题突出。为控制油田集输管道内腐蚀,调研和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油气田管道内腐蚀控制技术,并进行了经济性比选,最终制定了以应用非金属管道、实施内穿插和内挤涂为主的集输管道内腐蚀控制策略。现场试验和评价了内挤涂、内穿插、32 MPa高压柔性复合管、聚乙烯内衬玻璃钢复合管技术,该技术被应用于无泄漏示范区建设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垢下腐蚀 内挤涂、内穿插技术 非金属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北油田切16井区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乐 牟中海 +2 位作者 李积永 由超 王哲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5,共5页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解释成果,对切16井区E1+2油藏各主要含油小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和非均质系数)进行了计算,结合昆北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了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切16井区各小层... 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解释成果,对切16井区E1+2油藏各主要含油小层储层非均质性参数(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和非均质系数)进行了计算,结合昆北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了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切16井区各小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方法——参数差值平面分布法,对切16井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方面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昆北油田切16井区储层非均质性整体上较强,其中,层内非均质性中等,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沉积微相和胶结作用是制约本区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本次研究可以为昆北油田下一步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北油田 储层非均质性 参数差值 控制因素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低渗透油田重复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姜必武 黄远 周会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4,127,共2页
从理论研究了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的造缝机理,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长庆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的造缝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产层经初次水力压裂后,近缝地层孔隙压力变化和支撑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场将改变原始地应力场,从而导致重复压裂改向;重复... 从理论研究了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的造缝机理,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长庆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的造缝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产层经初次水力压裂后,近缝地层孔隙压力变化和支撑裂缝产生的诱导应力场将改变原始地应力场,从而导致重复压裂改向;重复压裂裂缝的启裂会改向,但其延伸扩展方向依然取决于地应力状态。通过重复压裂的理论计算及模拟试验,可为合理改造低渗油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造缝机理 模拟试验 诱导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东油田长井段薄互层油藏储层产能分类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凤春 陈晓冬 +11 位作者 王琳 杨成 梅华 唐丽 杨玥 王靖茹 周艳 赵为永 杨红刚 李兆亮 刘遥 王生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9-186,共8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长井段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产液能力不确定给低油价下效益开发带来的诸多问题,笔者尝试利用渗流系数、存储系数与含油饱和度作为fisher判别函数参数对研究区不同储层产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通过... 针对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长井段油层层间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产液能力不确定给低油价下效益开发带来的诸多问题,笔者尝试利用渗流系数、存储系数与含油饱和度作为fisher判别函数参数对研究区不同储层产能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通过实际生产数据与理论函数对比,理论模型整体判别符合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了油藏开发需要,为后续油藏的单层砂体投产治理、产能部署及储层预测动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长井段 产能 非均质性 判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在跃进二号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震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5-126,共2页
跃进二号油田属复杂断块控制的疏松砂岩油气藏,井段长,油层多,边水活跃,层间矛盾突出,油田开发受砂、蜡、水影响明显。常用的清防蜡措施如热洗、加注清防蜡剂等无法满足跃进二号油田的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室研究微生物与油藏环境的配伍性... 跃进二号油田属复杂断块控制的疏松砂岩油气藏,井段长,油层多,边水活跃,层间矛盾突出,油田开发受砂、蜡、水影响明显。常用的清防蜡措施如热洗、加注清防蜡剂等无法满足跃进二号油田的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室研究微生物与油藏环境的配伍性,筛选出适宜菌种,推广使用20余口井。应用表明,优选的G-04菌种清防蜡制剂效果明显,解决了疏松砂岩油气藏因井漏、出砂、含水波动等制约清防蜡维护的根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油气藏 微生物 清防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哈泉油田扎11井区上新统下油砂山组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积永 李汉阳 +4 位作者 胡光明 李斌 由超 李仕远 何幼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134-141,共8页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油田扎11井区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油藏存在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产量递减快、注水见效差异大、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针对此问题从井网型式、井网密度、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与动用程度、压力保持水平、产液(油)能力、注水...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油田扎11井区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油藏存在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产量递减快、注水见效差异大、开发效果差等问题。针对此问题从井网型式、井网密度、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与动用程度、压力保持水平、产液(油)能力、注水见效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井网适应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扎11井区N2^1油藏采用的280 m正方形反九点井网适应性较差,是开发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单砂体注采井网、局部加密调整、注采井组缝网压裂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在现场实施证实方案可行,效果明显,对同类油藏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哈泉油田 低渗透油藏 注采井网 适应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跃进二号油田储层污染分析及补救措施探讨
8
作者 石金华 杨雪峰 +1 位作者 李生福 方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8-242,共5页
跃进二号油田由于其储层物性好、原油物性差,导致出砂、结蜡现象较严重。由此造成的油井频繁作业,对油层产生了较大污染。该油田主要存在层间干扰污染、原油内在污染及外在人为污染3种类型的油层污染。该油田钻井、正常生产及措施作... 跃进二号油田由于其储层物性好、原油物性差,导致出砂、结蜡现象较严重。由此造成的油井频繁作业,对油层产生了较大污染。该油田主要存在层间干扰污染、原油内在污染及外在人为污染3种类型的油层污染。该油田钻井、正常生产及措施作业过程都容易对油层造成无机和有机污染。在开发过程的每个环节,根据储层污染状况,选取与储层配伍的射孔液、酸化液、黏土防膨液等保护油层,避免再次污染;针对储层污染的采油井应用复射孔解堵的物理解堵方法和微乳酸解堵的化学解堵方法进行解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污染 黏土膨胀 储层敏感性 酸化 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输系统化学助剂对特低渗透油田采出液乳化稳定特性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哲 张晓辉 +1 位作者 孙辰 靳荣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59-2764,共6页
以界面张力、Zeta电位、粒径中值和脱水率、透光率为指标,考察了延长某特低渗透油田原油集输系统的多种杀菌、缓蚀剂、返排工作液对原油乳化稳定性、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出液随着杀菌剂1227、异噻唑啉酮SW-201、缓蚀剂SW-10... 以界面张力、Zeta电位、粒径中值和脱水率、透光率为指标,考察了延长某特低渗透油田原油集输系统的多种杀菌、缓蚀剂、返排工作液对原油乳化稳定性、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出液随着杀菌剂1227、异噻唑啉酮SW-201、缓蚀剂SW-102和压裂返排液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逐渐降低,Zeta电位值增大,悬浮颗粒粒径中值变小,对原油破乳脱水速率、混凝沉降处理均有不利影响,处理难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助剂 压裂返排液 原油脱水 Zeta电位 粒径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
10
作者 柏宗宪 王宇飞 +6 位作者 郝杰 马明珍 柏宗翰 王亮亮 祝志敏 黄政 马英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4-841,共8页
世界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由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逐渐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以河北省西南部的藁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该区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 世界能源结构正在经历由以化石能源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向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清洁、可再生的地热资源逐渐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能源之一。以河北省西南部的藁城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该区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特征,建立了地热资源精细化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地热资源高效开发的井位和井间距。结果表明:开发区具有优良的热源条件,热储层和盖层优势突出,地层流体的水质结垢和腐蚀风险较低,地热资源品质高。部署采灌井40口,按照1∶1的比例分配(采水井20口,回灌井20口),设计采灌井距380 m(开发年限30 a)时可以满足长期换热和供暖的需求。基于地质构造特征的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部署研究,可为现场地热资源的持续与高效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评价体系 热突破边界 井距优化 井位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褶、膝褶带、共轭膝褶带——一种可能的新型油气构造样式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波 李生福 +2 位作者 张进江 郑亚东 张仲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9,71,共9页
受控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共轭膝褶带,是各向异性岩石中较为常见的构造变形样式,依据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及勘探实践成果,结合膝褶带几何学、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大型膝褶带和共轭膝褶带可能被误解... 受控于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共轭膝褶带,是各向异性岩石中较为常见的构造变形样式,依据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及勘探实践成果,结合膝褶带几何学、形成机制以及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大型膝褶带和共轭膝褶带可能被误解释为"两断夹一隆"的构造形态,原先一些构造样式被解释为高角度逆冲断层的地方更可能是膝褶的枢纽带。研究结果认为,膝褶带具备形成油气构造圈闭的物质条件,可形成有利油气聚集区;膝褶带和共扼膝褶带作为非主造山期构造在油气勘探和构造解释上应引起石油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结合野外地质构造观测,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准确识别和区分膝褶带构造与断裂构造是寻找油气构造圈闭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褶 膝褶带 共扼膝褶带 褶皱 最大有效力矩 含油气构造 构造圈闭 油气聚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套管应力集中系数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波 杨龙 +3 位作者 练章华 黄生远 张平 杨军孝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69-72,共4页
建立了射孔套管的有限元力学模型 ,对不同孔径、孔密及相位角的射孔套管在外挤压力作用下的孔眼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旨在讨论非线性材料弹塑性范围内多孔情况下 ,对孔眼的应力集中系数及对管体抗挤强度的影响 ,为射孔套管应... 建立了射孔套管的有限元力学模型 ,对不同孔径、孔密及相位角的射孔套管在外挤压力作用下的孔眼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旨在讨论非线性材料弹塑性范围内多孔情况下 ,对孔眼的应力集中系数及对管体抗挤强度的影响 ,为射孔套管应力集中及强度影响提供了详尽的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套管 射孔套管 应力集中系数 有限元 抗挤强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阻成因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明 李洪奇 +3 位作者 石金华 张长好 张少华 于红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8-102,共5页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层普遍存在低阻特征,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从造成低阻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入手,利用黏土矿物分析、常规岩心分析、气水两相渗流实验结果等资料,对该区气层低阻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层普遍存在低阻特征,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从造成低阻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入手,利用黏土矿物分析、常规岩心分析、气水两相渗流实验结果等资料,对该区气层低阻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该区气层低电阻率的因素有:①构造幅度低,气水纵向分异性差;②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很低,孔隙结构复杂,造成高的束缚水饱和度;③地层水矿化度较高,通常大于150g/L。另外气水两相渗流实验表明,当该区的含水饱和度低于60%时,水相对渗透率很低,造成该区高的不动水,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该区普遍存在的高含水储层为何产纯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成因 束缚水饱和度 致密储层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沉积阶段的蜡沉积厚度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靳文博 肖荣鸽 +2 位作者 肖曾利 王磊 王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164,共6页
提取蜡沉积厚度随沉积时间变化的实验曲线数据,根据不同沉积时间下蜡沉积厚度的变化趋势,将蜡沉积过程划分为快速沉积、较快沉积、缓慢沉积等3个阶段,并建立了蜡沉积厚度预测新模型。采用新模型预测了不同沉积时间下的蜡沉积厚度,将新... 提取蜡沉积厚度随沉积时间变化的实验曲线数据,根据不同沉积时间下蜡沉积厚度的变化趋势,将蜡沉积过程划分为快速沉积、较快沉积、缓慢沉积等3个阶段,并建立了蜡沉积厚度预测新模型。采用新模型预测了不同沉积时间下的蜡沉积厚度,将新模型预测结果与其他模型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开展了不同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蜡沉积阶段可分别采用多项式模型、乘幂函数模型及线性模型进行拟合,且能够达到较高精度;本文新模型和其他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能反映蜡沉积厚度随沉积时间的变化趋势,但本文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更为吻合,预测精度更高;本文蜡沉积厚度预测新方法简单实用,能够避免其他模型使用过程中进行复杂非线性拟合的不便,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沉积厚度 沉积时间 不同沉积阶段 预测模型 实验数据 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管道蜡沉积速率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田震 靳文博 +2 位作者 周磊 安云朋 伍鸿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0,75,共6页
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7个影响因素与管道蜡沉积速率的关联度,确定了模型的输入维数;通过建立7-10-1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了所取样本的蜡沉积速率,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7个影响蜡沉积速率因素时,模型的精... 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7个影响因素与管道蜡沉积速率的关联度,确定了模型的输入维数;通过建立7-10-1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了所取样本的蜡沉积速率,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验证和对比。结果表明:在考虑7个影响蜡沉积速率因素时,模型的精度可控制在0.5%左右,比考虑4个影响因素的精度更高;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精度与输入维数有关,维数的增大有利于精度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维数越高精度就越高;不同的初始权重和阈值对于预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存在较大影响,但模型的精度仍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该模型可用于蜡沉积速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沉积速率 灰色关联分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砾岩油藏水平井选择性堵水剂研究及矿场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宜坤 党杨斌 +5 位作者 关超 才程 牛壮 程涛 黎兴文 崔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8,81,共6页
昆北油田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开发初期水平井即表现出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的特点,迫切需要治水。基于该油藏特征及开发生产特点,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 昆北油田砂砾岩储层厚度大,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开发初期水平井即表现出产量递减大、含水上升快的特点,迫切需要治水。基于该油藏特征及开发生产特点,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三元共聚物水平井选择性堵水剂。研究了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对堵水剂强度和溶胀率的影响,考察了堵水剂的注入性能和封堵能力。在室内研究和矿场生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在昆北油田开展了6口水平井堵水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交联剂加量对堵水剂强度和溶胀率的影响较大。交联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5%时,形成的堵水剂强度适中,可进行拉伸,溶胀率达到最高。堵水剂平均粒径为420μm,可在昆北储层裂缝中形成有效堵塞。填砂管注入堵水剂后,后续水驱注入压力提高了5.06倍,水驱封堵率为83.5%,油驱封堵率为20%,油水选择性良好。堵水剂在昆北油田进行了现场应用,增油降水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油藏 水平井 三元共聚物 堵水剂 昆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河流相地层单砂体级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方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一博 马世忠 +1 位作者 石金华 王光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62,共5页
采用"重点井沉积时间单元划分"-"标准层控制﹑参照层借鉴对比"-"切叠河流定界"-"平面井网对比"这一对比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河流相地层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对比的难题,采用该方法对大庆长坦... 采用"重点井沉积时间单元划分"-"标准层控制﹑参照层借鉴对比"-"切叠河流定界"-"平面井网对比"这一对比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河流相地层沉积时间单元精细对比的难题,采用该方法对大庆长坦喇嘛甸油田目的层301口开发井进行了沉积时间单元的划分与对比,在此基础上精细刻画了SⅢ各沉积时间单元单砂体的分布范围,把原来认为的大面积连片的河道砂体细分为多条单一河道砂体,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河流相 沉积时间单元划分与对比 单砂体 剩余油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抗温耐盐降滤失剂的研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全红平 明显森 +4 位作者 黄志宇 张太亮 钟尚伦 刘大海 段春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76-1479,1484,共5页
采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出聚合物降滤失剂,评价了该聚合物的抗温性能和抗盐钙能力。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防膨性能较好,2.0%该聚合物溶液的防膨率达到了89.9%;在200℃中仍具有较好的抗温... 采用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为原料,合成出聚合物降滤失剂,评价了该聚合物的抗温性能和抗盐钙能力。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防膨性能较好,2.0%该聚合物溶液的防膨率达到了89.9%;在200℃中仍具有较好的抗温能力,在NaCl浓度为30%和CaCl2浓度为10%的盐水泥浆中,钻井液的滤失量分别为5.5 mL和6.2 mL,抗盐钙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滤失剂 滤失量 抗温 抗盐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油藏直井体积改造产能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雄 田昌炳 +2 位作者 万英杰 王方 徐秋枫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针对裂缝性致密油藏,基于拉普拉斯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建立了一种可用于直井体积改造产能评价的半解析两区复合模型,模型内区包含有限条无限导流水力裂缝,外区是经典的Warren-Root双重介质系统.并分析了导压系数比α、裂缝传导率比... 针对裂缝性致密油藏,基于拉普拉斯变换及Stehfest数值反演,建立了一种可用于直井体积改造产能评价的半解析两区复合模型,模型内区包含有限条无限导流水力裂缝,外区是经典的Warren-Root双重介质系统.并分析了导压系数比α、裂缝传导率比β、储容比ω、窜流系数λ以及改造半径re D等参数敏感性,绘制了产量递减图版。结果表明:从产量递减曲线,可以看出体积改造直井产能遵循"L"形递减规律;导压系数比越大,初期产量越高;裂缝传导率比对整个生产周期的产能都有影响,裂缝传导率比越大,单井产量越高,同时还会伴有明显的复合边界流特征;储容比和窜流系数分别影响双重介质基质-裂缝系统窜流发生的程度和时间;内区人工主裂缝条数越多或改造渗透率越大,复合边界流越明显,产能也越高,这说明改造程度与改造体积对产能的增加都很重要,应注意两者的合理优化。矿场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在裂缝性封闭边界油藏直井多次压裂改造以及裂缝性致密油藏直井体积改造方面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评价 裂缝性致密油藏 缝网改造 复合油藏 拉普拉斯变换 Stehfest数值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衰竭开采参数优选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庆岩 王红彬 +2 位作者 姜明玉 蒋文文 吴向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4,8-9,共5页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压裂裂缝各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以长庆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给出特定区块的最优裂缝参数,并分析各裂缝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特定储集层渗透率条件下,压裂水平井... 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压裂裂缝各参数对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影响,应用特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以长庆油田某区块为研究对象,给出特定区块的最优裂缝参数,并分析各裂缝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特定储集层渗透率条件下,压裂水平井具有最优的水平井长度、裂缝形态、裂缝条数、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通过不同渗透率级别和水平井长度下的裂缝参数优选可知,对于压裂水平井衰竭开采效果最为敏感的参数是裂缝条数,其次是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最为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压裂水平井 衰竭开采 裂缝参数优选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