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用脉冲注烃方式提高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郭平
莫正科
+2 位作者
王茹芳
杜玉洪
李士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49,共2页
低渗透裂缝油藏直接注气容易产生气窜,采收率不高,使用实际岩心进行人工造缝,在长岩心中分别进行衰竭式开发、直接注烃气驱实验、注水实验和脉冲注气实验。细管试验表明,即使在破裂压力下注烃气也达不到混相,衰竭式开发可获得16.81%的...
低渗透裂缝油藏直接注气容易产生气窜,采收率不高,使用实际岩心进行人工造缝,在长岩心中分别进行衰竭式开发、直接注烃气驱实验、注水实验和脉冲注气实验。细管试验表明,即使在破裂压力下注烃气也达不到混相,衰竭式开发可获得16.81%的采收率;直接注烃气比衰竭式提高采收率20.17%;脉冲注气比衰竭式提高采收率35.04%,脉冲注气驱油效果比直接驱油好得多,是值得选用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注烃方式
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
采收率
储量
地层温度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低温高压条件下流变模式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怀科
王楠
+3 位作者
田荣剑
魏红梅
严海源
郭天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钻井液流变模式是对钻井液流变特性的定量表征,对钻井过程中的水力学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低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模式,用FannIX77全自动钻井液流变仪测定不同油水比的流变参数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钻井液流变模式是对钻井液流变特性的定量表征,对钻井过程中的水力学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低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模式,用FannIX77全自动钻井液流变仪测定不同油水比的流变参数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剪切应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流变曲线不经过原点,且曲线斜率不断增大。应用最小二乘法和线性回归对两种体系的流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油水比的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宾汉、卡森、H-B三种流变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低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幂律模式相对较差;与宾汉、H-B模式相比,卡森模式的拟合效果最佳。为便于水力学计算,建议用宾汉模式来表征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并进行水力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制油
合成基钻井液
流变模式
流变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脉冲注烃方式提高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郭平
莫正科
王茹芳
杜玉洪
李士伦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青海油田分公司边远油田开发公司
青海油田
分公司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华北
油田
分公司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49,共2页
文摘
低渗透裂缝油藏直接注气容易产生气窜,采收率不高,使用实际岩心进行人工造缝,在长岩心中分别进行衰竭式开发、直接注烃气驱实验、注水实验和脉冲注气实验。细管试验表明,即使在破裂压力下注烃气也达不到混相,衰竭式开发可获得16.81%的采收率;直接注烃气比衰竭式提高采收率20.17%;脉冲注气比衰竭式提高采收率35.04%,脉冲注气驱油效果比直接驱油好得多,是值得选用的开发方式。
关键词
脉冲注烃方式
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
采收率
储量
地层温度
地层压力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fracture-type carbon- ate, pulse, hydrocarbon injection method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低温高压条件下流变模式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怀科
王楠
田荣剑
魏红梅
严海源
郭天林
机构
中
海油
田服务股份有限
公司
油田
化学事业部
中国石油
青海油田分公司边远油田开发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水油气田开发钻完井液及固井工程配套技术研究"(编号:2008ZX05026-001-04)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钻井液流变模式是对钻井液流变特性的定量表征,对钻井过程中的水力学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低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模式,用FannIX77全自动钻井液流变仪测定不同油水比的流变参数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体系的剪切应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流变曲线不经过原点,且曲线斜率不断增大。应用最小二乘法和线性回归对两种体系的流变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油水比的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宾汉、卡森、H-B三种流变模式均能较好地反映低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幂律模式相对较差;与宾汉、H-B模式相比,卡森模式的拟合效果最佳。为便于水力学计算,建议用宾汉模式来表征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并进行水力学计算。
关键词
气制油
合成基钻井液
流变模式
流变性
数学模型
Keywords
gas to liquid
synthetic base drilling fluid
rheological model
rheological behavior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E25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用脉冲注烃方式提高低渗透裂缝性灰岩油藏采收率实验研究
郭平
莫正科
王茹芳
杜玉洪
李士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制油合成基钻井液低温高压条件下流变模式研究
李怀科
王楠
田荣剑
魏红梅
严海源
郭天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