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原油分子组成特征及其常压渣油含氮化合物加氢转化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亚和 赵愉生 +7 位作者 赵元生 于双林 姚远 陈家岭 李海栋 霍达 李晗 史权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1-677,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分析了格尔木炼油厂的青海原油、常压渣油及渣油加氢产物的分子组成,发现青海原油中的硫、氮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组成,解释了该原油生产的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异常偏高及其常压渣油加氢脱氮率低的化学... 利用气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分析了格尔木炼油厂的青海原油、常压渣油及渣油加氢产物的分子组成,发现青海原油中的硫、氮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分子组成,解释了该原油生产的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含量异常偏高及其常压渣油加氢脱氮率低的化学机理:含硫化合物富含噻吩结构单元,催化裂化过程中小分子噻吩在汽油中实现富集;氮化物烷基侧链较长,形成较强的空间屏蔽,抑制了加氢过程中氮的脱除。常压渣油加氢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裂化反应有利于提高常压渣油中氮元素的脱除率;常压渣油加氢过程中具有高缩合度的小分子含氮化合物被优先脱除,缩合度高的大分子氮化物发生芳环加氢反应形成部分饱和的中性氮化物,但芳环加氢反应仅发生在与中性氮化物氮原子未直接共轭的芳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木炼油厂 青海原油 常压渣油 含氮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B锅炉掺烧气化细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坤 金平 +3 位作者 廖昌建 刘志禹 赵清 孟凡飞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9-337,共9页
煤气化渣产量大、存量多,常规的填埋和堆积处理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还存在严重的污染风险和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气化细渣的组成、结构和燃烧特性,综述了残碳富集、脱水干化等气化细渣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从气化细渣的含水率、... 煤气化渣产量大、存量多,常规的填埋和堆积处理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还存在严重的污染风险和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气化细渣的组成、结构和燃烧特性,综述了残碳富集、脱水干化等气化细渣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从气化细渣的含水率、灰分、掺烧比例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方面分析了气化细渣掺烧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烧的影响,指出CFB锅炉掺烧气化细渣具备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是气化细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细渣 CFB锅炉 掺烧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评价方法及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27
3
作者 陈兆雄 吴明 +3 位作者 谢飞 王丹 郭强 马菲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101,106,共6页
介绍了ASME B31G-2009、BS 7910-2005、PCORRC和API 579-1/AMSE FFS-1-2007四种标准中计算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经验公式,分析对比了四种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准则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采用AMSE B31G-2009标准公式、有限元模拟和可靠性分析三... 介绍了ASME B31G-2009、BS 7910-2005、PCORRC和API 579-1/AMSE FFS-1-2007四种标准中计算腐蚀管道剩余强度的经验公式,分析对比了四种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准则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采用AMSE B31G-2009标准公式、有限元模拟和可靠性分析三种手段分别对某缺陷集输管道进行了剩余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钢级管道,API 579-1/AMSE FFS-1-2007标准方法预测的剩余强度最为保守,其次为ASME B31G-2009标准方法预测的,BS 7910-2005标准和PCORRC标准方法得到了相似的曲线,BS7910-2005标准的计算结果要稍大一些;为提高预测精度,需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和可靠性分析法进一步预测剩余寿命;采用经验公式、有限元法和可靠性分析得到的剩余寿命结果较为接近,分别为10.8,12,13.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剩余强度 剩余寿命 油气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谱法研究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超 王晓红 +1 位作者 王晓辉 刘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4-1290,共7页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联用技术对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样温度在350℃~650℃失重明显,在447.0℃时失重速率为1.3%·min-1,在约950℃转化成焦炭。热解气体的红外质谱...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联用技术对新疆煤的热分解过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煤样温度在350℃~650℃失重明显,在447.0℃时失重速率为1.3%·min-1,在约950℃转化成焦炭。热解气体的红外质谱分析表明:煤样在热解过程中主要气体产物为CO2、CH4、H2O及CO。此外,煤样中尚含有很低量的硫,在300℃~400℃以上基本热解完全并以SO2形式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解 示差扫描量热法 热重法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实现稠油降黏的重油裂解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博 王洋 +5 位作者 杨小栋 王可朝 刘文博 郝俊 赵方强 张来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38-1842,共5页
由硫酸氧钒、纳米SiO_(2)和尿素合成了一种纳米钒酸催化剂DL,以水配制成纳米催化剂体系,分析了纳米催化剂加量、反应温度、水加量及裂解时间对管道中的稠油黏度影响。结果表明,在36 h、180℃和0.3%催化剂加量下,可使稠油降黏率达到92.3%... 由硫酸氧钒、纳米SiO_(2)和尿素合成了一种纳米钒酸催化剂DL,以水配制成纳米催化剂体系,分析了纳米催化剂加量、反应温度、水加量及裂解时间对管道中的稠油黏度影响。结果表明,在36 h、180℃和0.3%催化剂加量下,可使稠油降黏率达到92.3%,远高于普通硫酸钒AC的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降黏 稠油开采 水热降黏 钒催化剂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