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国民族法规体系的思考
1
作者 淡乐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87-91,共5页
关键词 民族法规体系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区域自治法》 民族地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民族立法 其他规范性文件 民族问题 民族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序论——以民族法制及其相关领域为中心 被引量:5
2
作者 小林正典 华热多杰 《青海民族研究》 200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本文是对民族法制以及与此有关的少数民族习惯法所作的基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 :关于中国民族习惯法的概念和形式 ;关于习惯法的内容 ;关于习惯法的特征 ;
关键词 内容 特征 意义 民族习惯法 中国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作全 王佐龙 +1 位作者 张立 苏永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本文以现代生态法文化观念为理论导引,在对传统生态法理论进行检视和对三江源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深度考证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 三江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法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户一宅”的视角探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 被引量:35
4
作者 周洪亮 陈晓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比较混乱。现行立法对户的内涵的界定比较模糊,使得“一户多宅”现象较为突出。房屋继承后,“地随房走”原则的贯彻,促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宅基地使用权获得后,有时并不立即建造房屋,造成宅基地使... 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比较混乱。现行立法对户的内涵的界定比较模糊,使得“一户多宅”现象较为突出。房屋继承后,“地随房走”原则的贯彻,促使“一户多宅”现象更加严重。宅基地使用权获得后,有时并不立即建造房屋,造成宅基地使用权取得与建造房屋的目的相脱离。作者认为,法律应该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房屋的建造之间规定一定的期限。农村因继承房屋而能否实际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需要具体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宅基地使用权 一户一宅 一户多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的知识产权保护之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娜 彭士华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
以知识创新为典型特征的创意产业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但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意"的保护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法等方面有诸多局限。创意应回归到知识产权范畴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而其他法律制度的构建也能为创意... 以知识创新为典型特征的创意产业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但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意"的保护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法等方面有诸多局限。创意应回归到知识产权范畴才能得到有效保护,而其他法律制度的构建也能为创意提供有力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 思想表达 知识产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继红 王立明 张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依托区,制度障碍已成为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主要“瓶颈”。如何用法律的权威平衡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并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开发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法律机制,是... 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依托区,制度障碍已成为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的主要“瓶颈”。如何用法律的权威平衡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并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开发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法律机制,是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资源开发 法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疑难问题刍议 被引量:13
7
作者 任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为充分利用农村土地,为农民争取最大收益,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企业的方式,以此加大土地利用率,实现最大收益。但是由于我国未出台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因此,此种改革必然会引起诸多法律冲突。而通过... 为充分利用农村土地,为农民争取最大收益,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实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设立企业的方式,以此加大土地利用率,实现最大收益。但是由于我国未出台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因此,此种改革必然会引起诸多法律冲突。而通过设立《农业公司法》或者进行彻底的"第三次土地革命"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法律冲突。尤其是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更可以根治我国由国家、集体二元土地所有权结构所引起的一切问题,应被立法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业公司法 土地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德存款保险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祁英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4-108,共5页
良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和保护存款者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和德国非官方自愿存款保险制度是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的两种基本模式,德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体现出附带有强制性的自愿式模式特征;美国... 良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和保护存款者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和德国非官方自愿存款保险制度是世界上存款保险制度的两种基本模式,德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体现出附带有强制性的自愿式模式特征;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典型的强制性特征。对美、德存款保险制度包括存款保险体制、存款保险机构组织模式、投保方式和投保机构及保险范围、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存款保险赔付金额及保险费率管理进行比较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美国强制存款保险模式 德国非官方自愿存款保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安多藏区部落中惩罚制度的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华热多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89年第1期103-108,125,共7页
引言 公元七世纪初,即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藏族社会结束了依靠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历史,开始出现了成文法。以“十善律”为原则和主体内容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了吐蕃王朝以致后朝历代法律中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一套适合... 引言 公元七世纪初,即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藏族社会结束了依靠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历史,开始出现了成文法。以“十善律”为原则和主体内容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构成了吐蕃王朝以致后朝历代法律中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一套适合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规则,居住于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松赞干布之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集体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据藏文史书记述,在藏王松赞干布以前已延续了二十八代王,从现有材料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落习惯法 安多藏区 部落法 试析 头人 松赞干布 杀人者 生活规则 成文法 现代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藏族部落旧制中的盗窃追偿规范 被引量:1
10
作者 华热.多杰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47-50,85,共5页
关键词 藏族部落 部落习惯法 部落法 法律规范 民主改革前 财产刑 追偿 松赞干布 盗窃行为 财产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