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蕨麻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晨芹 李军乔 +2 位作者 王鑫慈 牛永昆 曲俊儒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对从青海省湟源县蕨麻人工种植基地的蕨麻块根部位分离得到的菌株D2进行了致病性检测、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同时开展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所得菌株D2为镰刀菌Fusarium perseae,是蕨麻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生物... 对从青海省湟源县蕨麻人工种植基地的蕨麻块根部位分离得到的菌株D2进行了致病性检测、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同时开展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所得菌株D2为镰刀菌Fusarium perseae,是蕨麻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D2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5℃,菌丝致死温度为64℃(10 min),全光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pH值5.0~12.0菌丝均能较好生长,弱碱条件更利于其生长和产孢。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氮源,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部分碳、氮源可以促进菌株D2产生绿色色素。D2菌株对氮的有效利用表现为有机氮>硝态氮>铵态氮,而铵态氮更利于其产孢。因此,在蕨麻人工种植田间应当多注意田园卫生和水肥管理,防止蕨麻根腐病的发生与蔓延。该研究结果可为蕨麻根腐病的诊断及防控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镰刀菌属 病原真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珠富集法开发蕨麻SSR标记引物 被引量:9
2
作者 富贵 李军乔 +2 位作者 包锦渊 白世俊 韦梅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微卫星序列(SSR)因具有分布广、共显性遗传、稳定、多态性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研究中。利用EcoRⅠ,MseⅠ2种内切酶酶切蕨麻基因组,酶切片段与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AG)15、(GT)15杂交,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磁珠富集、含有SS... 微卫星序列(SSR)因具有分布广、共显性遗传、稳定、多态性丰富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研究中。利用EcoRⅠ,MseⅠ2种内切酶酶切蕨麻基因组,酶切片段与用生物素标记的探针(AG)15、(GT)15杂交,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磁珠富集、含有SSR片段的基因组片段被吸附,再经洗脱、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完成微卫星序列的收集。共获得有效克隆236个,随机挑选其中80个进行测序,结果显示68条序列(85%)为唯一序列,挑选出其中40条含有SSR位点的序列,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5成功设计出40对引物,经初步筛选,最终获得多态性丰富,可稳定扩增的SSR引物20对,扩增成功率达50%。对20对引物扩增结果做了初步分析,扩增出多态性位点共338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2440、0.8996、0.1768和0.3078。20对SSR引物为蕨麻遗传变异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标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微卫星 磁珠富集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欣 张金铭 +3 位作者 张昭 白世俊 富贵 李军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4-1671,共8页
以青海‘蕨麻4号’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实验,研究酶类组合、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及离心速度等主要因素对蕨麻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建立高效、稳定的蕨麻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为进一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基... 以青海‘蕨麻4号’诱导培养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实验,研究酶类组合、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及离心速度等主要因素对蕨麻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建立高效、稳定的蕨麻原生质体分离体系,为进一步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等方法对蕨麻进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蕨麻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酶类组合>酶解时间>甘露醇浓度>离心速度;青海‘蕨麻4号’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最适酶解条件为:2.0%纤维素酶+0.75%果胶酶,40r/min振荡酶解10h,甘露醇浓度为0.5mol/L,离心转速为1 000r/min时原生质体的产量达最大(8.96×10~5 cells/g),活力为92.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正交实验设计 原生质体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子林 李军乔 +3 位作者 王雅琼 董浩 牛永昆 李晨芹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0-726,共7页
通过优化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为蕨麻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以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率为评估指标,以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并采用2... 通过优化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为蕨麻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以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率为评估指标,以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蕨麻地上部分多糖提取工艺,并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1∶1(ml/g),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7 min,提取率为2.68%。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0.76 mg/ml、0.64 mg/ml。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得到蕨麻地上部分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简便可行,提取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多糖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外源激素对蕨麻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军乔 李晨芹 +3 位作者 王鑫慈 牛永昆 石子林 田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为明确外源植物激素IAA和GA_(3)对蕨麻苗期生长的影响及生理作用,本研究以苗期蕨麻为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IAA和GA_(3)对蕨麻苗期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种激素浓度的增加,蕨麻相关农艺性状指标呈先增... 为明确外源植物激素IAA和GA_(3)对蕨麻苗期生长的影响及生理作用,本研究以苗期蕨麻为对象,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浓度IAA和GA_(3)对蕨麻苗期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2种激素浓度的增加,蕨麻相关农艺性状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5 mg/L IAA和100 mg/L GA_(3)的处理下达最佳促进效果,且各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100 mg/L IAA和150 mg/L GA_(3)的处理下蕨麻幼苗部分指标表现不佳,因此在生产中不建议超过此浓度。研究表明,IAA和GA_(3)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蕨麻苗期各农艺性状指标的提升,具有提高其内在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外源植物激素 幼苗生长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胁迫对蕨麻叶绿素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牛永昆 李军乔 +3 位作者 曲俊儒 李晨芹 王鑫慈 田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铁胁迫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光合生理的影响,寻找适合蕨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铁浓度。以‘青海蕨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F_(0)),12.5(F_(1)),25.0(F_(2)),75.0(F_(6)),125.0μmol·L^(-1)(F_(10))共5个铁浓度,进行盆... 为研究铁胁迫对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光合生理的影响,寻找适合蕨麻进行光合作用的铁浓度。以‘青海蕨麻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F_(0)),12.5(F_(1)),25.0(F_(2)),75.0(F_(6)),125.0μmol·L^(-1)(F_(10))共5个铁浓度,进行盆栽试验。测定5种铁浓度处理下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部分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究铁对蕨麻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_(1)、F_(2)、F_(6)显著提高了蕨麻的相对叶绿素含量。铁浓度对蕨麻叶绿素荧光参数有较大影响,随着铁浓度的不断增加,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Y(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先升高后降低,其中,Fv/Fm在F_(2)处理下有最大值,Y(Ⅱ)和qP在F_(6)处理下有最大值;随着铁浓度的升高,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逐渐增大,但供铁组Y(N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光响应拟合参数中,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在F_(6)处理时有最大值,F_(2)处理下半饱和光强(Ik)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所有光合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F_(6)>F_(2)>F_(1)>F_(10)>F_(0)。F_(6)(75.0μmol·L^(-1))处理时蕨麻的总体光合性能最优。合适的铁浓度可提高蕨麻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系统活性,并改善蕨麻的光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铁胁迫 叶绿素 荧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