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青海湟中地区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刘晶 鲍海娟 +3 位作者 李佳欣 杜明川 赵明德 杜文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9,共7页
为了解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高寒贫瘠地区小黑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种植在青海省湟中地区的小黑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测定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枝条数、株高)和营养品质指标(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 为了解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高寒贫瘠地区小黑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种植在青海省湟中地区的小黑麦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测定小黑麦的生产性能指标(干草产量、枝条数、株高)和营养品质指标(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糖、粗蛋白),通过多重比较、灰色关联度和响应面优化综合分析,筛选出最佳栽培条件.结果显示:①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比较,初步判断在种植密度为400.8万基本苗/hm^(2)条件下小黑麦生产性能指标最佳,在种植密度为359.5万基本苗/hm^(2)的条件下小黑麦营养品质较好;②通过对不同施氮量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进行比较,氮肥施用量为240.00 kg/hm^(2)时粗蛋白含量(9.93%)最高,与氮肥施用量为264.87 kg/hm^(2)时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下的数值;③交互作用下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结果表明,在种植密度为359.5万基本苗/hm^(2)、氮肥施用量为240.00 kg/hm^(2)的情况下,小黑麦综合表现最佳,构建的回归预测模型支持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响应面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国家公园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西武 廉恩慧 才仁卓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199,共10页
人地关系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缓解人地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效益为优化目标,利用LINGO软件,通过MOP和GeoSOS-FLUS模型,在自然演变、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三种... 人地关系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缓解人地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效益为优化目标,利用LINGO软件,通过MOP和GeoSOS-FLUS模型,在自然演变、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三种情景下分别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效益比较来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三种情景下生态效益分别是经济效益的15.48倍、7.16倍和36.45倍。第二,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生态优先情景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效益最大,分别是自然演变和经济优先情景总体效益的1.52倍和2.65倍。第三,从土地空间布局来看,生态优先情景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景观分离度最低(0.673),Simpson指数最低(0.437),聚合度指数最高(97.616),景观完整性、聚合性和连通性最好。因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应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推动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优化 MOP模型 GeoSOS-FLUS模型 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NtBES1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蓉 杜萌 +3 位作者 易丹 王博 杨鑫光 李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4,共10页
该研究基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全长转录组数据,以白刺幼苗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白刺NtBES1家族成员,预测其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 该研究基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全长转录组数据,以白刺幼苗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转录组数据中鉴定白刺NtBES1家族成员,预测其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分析其保守结构域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浓度PEG和NaCl处理下白刺叶片中的表达模式,为深入研究白刺NtBES1家族成员的功能以及白刺抗逆分子机理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从白刺全长转录组中共鉴定出7个具有完整BES1_N保守结构域的NtBES1成员,分别命名为NtBES1-1~NtBES1-7。(2)NtBES1蛋白氨基酸数在86~422 aa之间,分子量在9.75~47.53 kD之间,等电点在5.29~10.22之间,不稳定指数范围在34.88~75.02之间,平均亲水系数均为负值。(3)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NtBES1-6定位在细胞质中,其余6个成员均被定位在细胞核中。(4)系统发育树将7个成员分为3组,NtBES1-2、NtBES1-3和NtBES1-7为一组,NtBES1-1、NtBES1-5和NtBES1-6为一组,NtBES1-4单独为一组,且同组成员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功能注释均相似。(5)经预实验筛选的表达水平较高的3个基因在胁迫下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其中:NtBES 1-2和NtBES 1-6仅在30%PEG胁迫2 h时表达上调;NtBES 1-2和NtBES 1-4在200 mmol/L NaCl处理2 h时表达量最高,在450 mmol/L NaCl处理12 h后3个基因的表达陆续开始上调,于24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研究认为,白刺NtBES1家族成员结构特征存在差异,且不同成员在白刺耐干旱和耐盐的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S1转录因子家族 白刺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白刺黄酮类物质及其药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杜萌 杨婷 +1 位作者 王久利 王丽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5期888-900,共13页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一种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价值的荒漠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白刺被誉为沙漠樱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还富含黄酮、生物碱等多种药用成分,因此人们对其药用成分、含量、功效及... 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是一种具有药用、食用和饲用价值的荒漠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白刺被誉为沙漠樱桃,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还富含黄酮、生物碱等多种药用成分,因此人们对其药用成分、含量、功效及药理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现有唐古特白刺黄酮类物质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调研,首先对唐古特白刺中已分离出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分类,其次对唐古特白刺主要组织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整理和分析,另外对唐古特白刺中各种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最后对唐古特白刺中总黄酮、各类黄酮、黄酮单体化合物的药效及药理进行综述。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白刺黄酮类物质药用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基于此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并对未来白刺黄酮药用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唐古特白刺植物黄酮类物质药用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黄酮类化合物 分类 含量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