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藏族与蒙古族青年民族认同比较研究
1
作者 朱敏兰 黄彦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57-59,共3页
民群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身份认识了解和接纳的态度,一般反映在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三个维度。对青海省藏族与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认同调查发现,两个民族的青年对本民族身份的认知相同,但在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认同方面存在... 民群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身份认识了解和接纳的态度,一般反映在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三个维度。对青海省藏族与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认同调查发现,两个民族的青年对本民族身份的认知相同,但在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认同方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蒙古族 民族认同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精英对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研究——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例
2
作者 马文静 《广东蚕业》 2017年第9期20-22,共3页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中国农村治理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精英地位和角色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乡村精英作为国家与农村之间的纽带,发挥着乡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功能。文章从民族...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在中国农村治理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精英地位和角色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乡村精英作为国家与农村之间的纽带,发挥着乡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功能。文章从民族地区出发,结合个案实际,针对回族精英对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对其他类似情况的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民主政治发展 农村政治 回族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荣增举 赵建虹 赵晓伟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7,共6页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以青少年需要和服务为导向,全面评估青少年在学业、婚恋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需求不足。调查了解青海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为满足青少年需要而提供服务的情况,能够以政策倡导为取向,提出构建青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以青少年需要和服务为导向,全面评估青少年在学业、婚恋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及需求不足。调查了解青海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为满足青少年需要而提供服务的情况,能够以政策倡导为取向,提出构建青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的实施策略。要建立财政政策机制、共青团监督机制、机构扎根基层社区机制,以及政府、共青团、高校三方联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青海社会工作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青海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荣增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9-23,58,共6页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是社区照顾的一种服务形式。通过对西宁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服务情况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在分析照料中心功能较弱、服务项目较传统及老人享受照料较少等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整合社区资源...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是社区照顾的一种服务形式。通过对西宁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服务情况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在分析照料中心功能较弱、服务项目较传统及老人享受照料较少等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整合社区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照料服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区照料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认同的民族政策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明英 《广东蚕业》 2018年第1期126-127,129,共3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越发的频繁,从而产生的族际通婚现象成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婚姻形式,它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和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两种形式,这种婚姻形式下的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受到宗教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与民族间的交流越发的频繁,从而产生的族际通婚现象成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婚姻形式,它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和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通婚两种形式,这种婚姻形式下的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受到宗教因素和传统因素、学校教育、父母受教育水平、民族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其中民族政策对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认同为切入点,分析民族政策是如何影响族际通婚子女民族身份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族际通婚 民族身份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前青海未能建立党组织的原因探析
6
作者 董华朋 《广东蚕业》 2017年第9期84-87,共4页
解放前,青海已有党革命活动的足迹,并一直谋求建立党的组织,由于受党自身以及马步芳积极反共态度等原因的制约,青海党组织始终没能建立起来。但是党的革命活动给青海各族人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解放前 青海党组织 革命活动 原因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便宜权的授予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虎得 柏桦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5,共13页
便(pián)宜有价钱低、实惠、不应得的利益等意思,便(biàn)宜则是方便、合适的意思。便宜权是后者,可以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中国古代在便宜权授予方面有多种形式,授予的便宜权大小也有区别,并且形成严格的制度。... 便(pián)宜有价钱低、实惠、不应得的利益等意思,便(biàn)宜则是方便、合适的意思。便宜权是后者,可以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中国古代在便宜权授予方面有多种形式,授予的便宜权大小也有区别,并且形成严格的制度。总体上看,拥有便宜权,一是可以在职权范围内办理各种事务的时候有较大的自主权力,因为不符合政务运行程序,所以要特别授予;二是可以拥有较大的专断权力,因为有较为独立的权力,必须经朝廷授予。由此产生的特殊授权制度,既是必要的,也是无奈的,还是必然的,而且是制度予以规范的,在具体政务上往往能够发挥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其利弊得失,值得认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宜行事 便宜从事 听便宜 从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宣慰与宣抚司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虎得 柏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80,共8页
宣慰使司和宣抚使司明代正式成为专门用于治理少数民族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宣慰、宣抚司是隶于兵部的武职机构,负责各自管辖地区的军民之事,有些也隶属于户部,与各府州相同。从其官员品级上来看,宣抚司要稍逊于宣慰司;从其数量设置上,... 宣慰使司和宣抚使司明代正式成为专门用于治理少数民族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宣慰、宣抚司是隶于兵部的武职机构,负责各自管辖地区的军民之事,有些也隶属于户部,与各府州相同。从其官员品级上来看,宣抚司要稍逊于宣慰司;从其数量设置上,宣慰司的数量要少于宣抚司;从其上下级隶属关系上来看,宣慰、宣抚司在制度与实践中也不是垂直的领导关系。明代宣慰、宣抚司的制度安排,不但不同地区有明显的特征差别,而且与当时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宣慰司 宣抚司 抚驭之道 -视同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朝前期对甘青藏区的施政方略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柏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76-82,共7页
清朝前期对甘青藏区的治理历经顺治、康熙时期的以蒙治藏到雍正、乾隆时期的蒙藏分治,由间接、松散式的管理转变为规范化、法制化的直接管理;通过变革地方行政建制,设立西宁办事大臣,实行千百户制度,规范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等等措施,使... 清朝前期对甘青藏区的治理历经顺治、康熙时期的以蒙治藏到雍正、乾隆时期的蒙藏分治,由间接、松散式的管理转变为规范化、法制化的直接管理;通过变革地方行政建制,设立西宁办事大臣,实行千百户制度,规范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等等措施,使其对甘青藏区的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它是清中央对甘青藏区的统治逐步强化和深化的结果,对维护甘青藏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前期 甘青藏区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北工业发展现状及其结构特征的梳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化育 陈新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97-101,共5页
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有色、稀有金属为重点的冶金工业基础雄厚;电子信息及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电力能源工业具有优势;纺织食品医药工业原料充沛,但工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结构加剧,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有色、稀有金属为重点的冶金工业基础雄厚;电子信息及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电力能源工业具有优势;纺织食品医药工业原料充沛,但工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型产业结构加剧,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为使西北经济迅速发展,有必要对西北工业发展现状及其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发展 现状 梳理归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如何实现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并举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晓燕 杨虎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230-231,共2页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经济价值是文化产业的本质体现,而精神价值是文化产业的内在灵魂。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效融合,既要发挥经济价值的独特作用,又要重点培育精神价值。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价值 精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政村治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兴权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102-105,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施以落实农户土地经营权为核心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取消,渐而形成乡镇一级设政权与乡镇以下村实行村民自治,二者并存的"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模式。30多年的实践表明,"乡政... 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施以落实农户土地经营权为核心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取消,渐而形成乡镇一级设政权与乡镇以下村实行村民自治,二者并存的"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模式。30多年的实践表明,"乡政村治"模式基本适应我国乡村治理,同时在具体运行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和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事关新农村建设乃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大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政村治 乡村 村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回族青年文化习性与跨文化适应力的调查研究
13
作者 马存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30-37,共8页
通过对青海1118名回、汉大中学生文化习性和跨文化适应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回族青年的文化习性获得与跨文化适应力的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大学生比中学生有更强的跨文化适应的意识和更加积极的跨文化适应的态度。回族女性存在强烈的主流... 通过对青海1118名回、汉大中学生文化习性和跨文化适应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回族青年的文化习性获得与跨文化适应力的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大学生比中学生有更强的跨文化适应的意识和更加积极的跨文化适应的态度。回族女性存在强烈的主流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意识;回、汉族青年在"跨文化意识"、"宗教情感"等维度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回族青年的文化习性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他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也更加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青年 文化习性 跨文化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玉树藏族牧民居家养老模式
14
作者 巴丁文毛 《广东蚕业》 201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以及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藏区牧民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我国藏族受藏传佛教及历史上部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养老方面有很多可借鉴的传... 近年来,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以及随着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藏区牧民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我国藏族受藏传佛教及历史上部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养老方面有很多可借鉴的传统做法。总结、探讨这些做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符合社会科学研究所倡导的要关注现实问题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牧民 居家 养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