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匀设计法优化蓝花荆芥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及萃取物GC-MS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叶菊 孙立卿 +2 位作者 曾擎屹 白雪 吉守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94-2296,共3页
目的研究藏药蓝花荆芥中脂溶性化学成分的超临界CO_2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均匀设计法优化萃取工艺,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6 MPa,温度35℃,... 目的研究藏药蓝花荆芥中脂溶性化学成分的超临界CO_2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均匀设计法优化萃取工艺,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6 MPa,温度35℃,萃取时间150 min。萃取物中共分离出91个可识别峰,其中匹配度在85%以上的有33种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植物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荆芥 超临界CO2 萃取 均匀设计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甲壳素/明胶复合膜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斯乔 李海朝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34,共7页
用明胶为原料(基体),以甘油作为增塑剂,甲壳素作为增强相,制备一系列不同含量的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5、20、35(±1)℃环境之中,测试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水溶性和失水率,探究温度对甲壳素/明胶复合... 用明胶为原料(基体),以甘油作为增塑剂,甲壳素作为增强相,制备一系列不同含量的甲壳素/明胶复合膜。在5、20、35(±1)℃环境之中,测试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水溶性和失水率,探究温度对甲壳素/明胶复合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较大,35℃时拉伸强度为77.34~44.44MPa,但断裂伸长率较低(13.35%~2.75%),5℃时拉伸强度为6.06~4.75MPa,断裂伸长率为111.4%~64.2%,低温时断裂伸长率较大,但拉伸强度较小,高温则相反;WVP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水溶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甲壳素含量越大,复合膜内的水分子含量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明胶 温度 水溶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羟甲基纤维素/明胶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斯乔 张净净 李海朝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将明胶作为原料(基体),甘油作为增塑剂,羟甲基纤维素(Hydroxymethyl cellulose,HMC)作为增强相,制备一系列不同含量的HMC/明胶复合膜。置于5、15、25、35(±1)℃的环境中,测试其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 将明胶作为原料(基体),甘油作为增塑剂,羟甲基纤维素(Hydroxymethyl cellulose,HMC)作为增强相,制备一系列不同含量的HMC/明胶复合膜。置于5、15、25、35(±1)℃的环境中,测试其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水蒸气透过系数(water vapour permeability,WVP)、水溶性(water solubility)和失水率,研究温度对HMC/明胶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较大,当温度为35℃时,拉伸强度最大(28. 51~88. 98 MPa),但断裂伸长率较低(3. 7%~33. 8%);当温度为0℃时,拉伸强度最低(4. 79~28. 31 MPa),断裂伸长率较大(32. 9%~107. 8%)。因此,低温(0℃)时,断裂伸长率较大,但拉伸强度较小,高温时(35℃)则相反;在低温或常温时,WVP趋势差别均较小,当温度为35℃时,WVP值较大;随温度的升高,水溶性逐渐增加;由105℃时的失水率可知,1%的HMC/明胶复合膜的含水率最大,随着HMC的继续加入,含水量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甲基纤维素 明胶 温度 水蒸气透过率 水溶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花黄堇和条裂黄堇不同采集地区和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清 马琴 +6 位作者 郭苏城 刘明地 吴江 候永强 江才 赵伟 任卓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40-2245,共6页
目的建立斑花黄堇和条裂黄堇不同采集地区和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并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对照原植物标本鉴别斑花黄堇和条裂黄堇的原植物特征、生境情况、药材性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定原药材及无水乙醇处理前后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特... 目的建立斑花黄堇和条裂黄堇不同采集地区和部位的红外指纹图谱,并进行特征分析。方法对照原植物标本鉴别斑花黄堇和条裂黄堇的原植物特征、生境情况、药材性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鉴定原药材及无水乙醇处理前后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关软件分析各样品红外光谱。结果斑花黄堇和条裂黄堇的原植物从植株、叶片、药材性状有明显的区别,明确了药材中13个共有特征峰,主要含有黄酮、生物碱、多糖及苷类、酯类、芳香类等成分。无水乙醇处理后,各成分含量和比例都产生了相应变化,红外图谱大多相关系数在0.96以上,含有2个特征性主成分。结论从原植物和药材性状可辨别斑花黄堇及条裂黄堇,其化学成分相似,可为进一步显微鉴定和成分分离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花黄堇 条裂黄堇 化学成分 鉴别 红外光谱 指纹图谱 相关系数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甲、乙、丙)基纤维素/明胶共混复合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斯乔 李海朝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4,共7页
以明胶为基体,甘油为增塑剂,羟甲基纤维素(HMC)、羟乙基纤维素(HEC)、羟丙基纤维素(HPC)分别为增强相,通过添加不同量的羟(甲、乙、丙)基纤维素,分别制备不同含量的羟(甲、乙、丙)基纤维素/明胶共混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智能电... 以明胶为基体,甘油为增塑剂,羟甲基纤维素(HMC)、羟乙基纤维素(HEC)、羟丙基纤维素(HPC)分别为增强相,通过添加不同量的羟(甲、乙、丙)基纤维素,分别制备不同含量的羟(甲、乙、丙)基纤维素/明胶共混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缩试验仪对共混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共混复合膜中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各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抗拉强度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达到最大抗拉强度时,各共混复合膜中羟基纤维素的含量分别为HMC 1%(38.4 MPa)、HEC 1%(35.3 MPa)、HPC 0.5%(32.1 MPa);各共混复合膜热稳定性均提高,而热缩率降低。添加羟基纤维素可增强共混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但不同羟基纤维素作为增强相时,增强效果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纤维素 共混复合膜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