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特有种—黄缨菊不同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研究
1
作者 靳佳瑞 刘玉萍 +6 位作者 苏旭 刘涛 曲荣举 张朋辉 余明君 杨倩 胡夏宇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本研究利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对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6个不同自然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进化趋势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黄缨菊6个自然居群的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9,不存在额外染色... 本研究利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对黄缨菊(Xanthopappus subacaulis)6个不同自然居群的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进化趋势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黄缨菊6个自然居群的染色体倍性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为9,不存在额外染色体。(2)着丝粒类型仅有m型,核型公式均为2n=2X=18=18m;染色体类型除居群P002和P004无S型外,其余四个居群均具有L,M_(1),M_(2)和S四种类型。(3)核型类型仅有1A型,平均臂比处于1.13~1.39,长度比介于1.61~1.78,核不对称系数居于54.76%~55.69%,其中居群P004的平均臂比和核型不对称系数最大,进化程度较高。(4)遗传距离为4时,居群P001和P002聚为一支;遗传距离为1时,居群P003与P004及居群P006与PH52分别聚为两支,各分支内居群间亲缘较近。本研究首次探讨了黄缨菊的染色体核型特征以及居群间的进化趋势和亲缘关系,可为黄缨菊属乃至菊科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及系统进化研究提供细胞学资料,也可为黄缨菊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关键代谢途径基因的挖掘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缨菊 居群 染色体核型 进化趋势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份青海高原耐盐碱蚕豆种质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金文海 王慧 +5 位作者 范惠玲 张红岩 李萍 侯万伟 滕长才 武学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6,共7页
为了鉴定耐盐碱性优良的蚕豆资源,本研究对种植于盐碱土地的蚕豆进行全生育期自然盐碱胁迫处理,测定蚕豆的鲜荚长、株高、粒长、粒宽、粒厚和单株产量等6个指标;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7份蚕豆材料... 为了鉴定耐盐碱性优良的蚕豆资源,本研究对种植于盐碱土地的蚕豆进行全生育期自然盐碱胁迫处理,测定蚕豆的鲜荚长、株高、粒长、粒宽、粒厚和单株产量等6个指标;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07份蚕豆材料进行耐盐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筛选适宜青海盐碱地区种植的蚕豆种质。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蚕豆种质各指标相互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本试验提取到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0.716%,可有效反映参试材料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显示盐碱胁迫下蚕豆全生育期的抗盐碱特性。基于D值的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五大类群:第Ⅰ类为高盐碱耐受材料(1份),第Ⅱ类为盐碱耐受材料(29份),第Ⅲ类为中等盐碱耐受材料(62份),第Ⅳ类为盐碱敏感材料(13份),第Ⅴ类为盐碱极度敏感材料(2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盐碱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晓杰 李锦涛 +9 位作者 麻绍群 孔嘉宜 聂玲萍 罗紫嫣 余梅 陈群 陈辉 沈宁东 周召荣 杜军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246-251,282,共7页
基于食用菌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现状,结合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性和消费技术性分析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并从机械化、清洁生产、数字技术等方面对食用菌生产技术体系的层次和基础进行分析。针对青海食用菌生产链的技术发展存在的食用菌生... 基于食用菌产业链技术体系建设现状,结合食用菌的生产技术性和消费技术性分析食用菌产业链的技术体系,并从机械化、清洁生产、数字技术等方面对食用菌生产技术体系的层次和基础进行分析。针对青海食用菌生产链的技术发展存在的食用菌生产受设施设备环境控制技术、食用菌生态位与生态物质转化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区域食用菌生产资源数字化限制等问题,提出分析青海各区域间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层次,强化各技术层次发展所必需的应用性研究基础,丰富和完善与特色食用菌生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数据,建立相对应的农业环境控制、清洁与循环生产和数字智能化生产的“基础理论模型”和“实践应用模型”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食用菌 产业链 生产现代化 技术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学费政策动态调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清 程世岳 李琼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9,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学费政策经历了“助学金”公费期、“双轨”过渡期、“并轨”治理期和动态调整期的探索之路。“动态调整”是基于高校学费政策历史演变做出的正确决策,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入新发...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学费政策经历了“助学金”公费期、“双轨”过渡期、“并轨”治理期和动态调整期的探索之路。“动态调整”是基于高校学费政策历史演变做出的正确决策,符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开启了科教兴国的新征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这对高校学费政策提出了新挑战与新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学费政策普遍存在调整频次低、周期长、专业学费结构有待完善、浮动机制还需健全、差别定价体现不够充分等问题。我们要把握新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立足地域、高校及专业发展客观存在的差异,紧紧围绕“动态调整”这条主线,通过建立连续稳定的调整周期,适当扩大高校在学费定价中的自主权,进一步优化专业学费结构,持续加大多维度多元取向的差别定价,健全自主灵活的学费浮动机制等措施,从根本上破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高校学费政策调整面临的“老问题”与“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校 学费政策 动态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发展实证
5
作者 张杰 季海瑞 张剑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实现高质量文旅发展,基于文化、旅游耦合协调机理,采用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与区域分布对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 为探究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实现高质量文旅发展,基于文化、旅游耦合协调机理,采用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从时间与区域分布对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从区域分布看,各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不同步,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旅融合总体上历经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的阶段,随着各州耦合协调度的不断增长,耦合协调水平差距在缩小,但大部分州仍处于低水平阶段。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东部地区文旅融合水平优于西部地区,黄南州依靠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产业融合发展最优,达到中水平耦合协调。三江源生态功能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配合、相互支撑,文旅融合有利于促进产业间的转型升级,帮助两大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 三江源生态功能区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不同分布区独一味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岳衡 耿贵工 +1 位作者 王路昊 乔枫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76,共16页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探究独一味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开发和推广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有着重要价值。以青藏高原5个独一味主产区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指...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重要药用植物,探究独一味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其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开发和推广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有着重要价值。以青藏高原5个独一味主产区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Spearman、RDA等方法开展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独一味适宜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2)Candidatus_Udaeobacter、RB41属和赤芍铁杆属(Ferruginibacter)是独一味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细菌属;被孢霉属(Mortierella)、寡囊盘菌属(Thelebolus)和地霉菌属(Geotrichum)为独一味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真菌属。3)不同地区独一味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多地区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最高,大武地区土壤细菌群落丰度最低;大武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最为丰富,歇武地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4)有机碳与全氮含量是影响独一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5)细菌Candidatus_Udaeobacter、Telmatobacter、Flaviaesturariibacter和真菌Seimatosporium、Ochronectria为独一味根际土壤的关键核心菌群。研究结果为筛选独一味促生或生防有益功能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核心微生物 相关性分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原活跃火时空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鑫晨 李毅 +4 位作者 王利成 刘峰贵 周强 陈琼 夏兴生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3,共13页
为了探究青海省草原活跃火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该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和多种自然要素数据集,基于中国土地利用数据集(China land cover dataset,CLCD)提取了青海省草原... 为了探究青海省草原活跃火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该文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和多种自然要素数据集,基于中国土地利用数据集(China land cover dataset,CLCD)提取了青海省草原区域,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核密度估计法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对2001—2020年青海省草原活跃火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 a,青海省草原活跃火点数量最多的年份为2020年,月尺度变化峰值出现在2、3、6、10月,季节性差异不明显,且年尺度变化突变时间为2008年;活跃火点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地区,全局莫兰指数I大于0.319 7,且z值大于28.84,表明活跃火点分布存在高度空间自相关性;青海省草原活跃火点集中分布在高程3 000~3 500 m、坡度0°~10°、地形起伏度200 m以内、月均降水量0~20 mm、月均风速在0.6 m/s和2 m/s附近、月均气温-5~5℃之间和相对湿度50%~60%之间的区域;RF模型结果表明,高程、月均气温、地形起伏度和月均风速是青海省草原活跃火产生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中高程贡献最大;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5,模型预测精度达到89%。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地区草原火灾的防范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跃火 自然要素 时空分布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西宁城镇社区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璐 丁博文鹏 +2 位作者 周学伟 胡小康 史培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选取青海高原城市西宁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能源消费问卷入户调查,建立高原城市家庭能源消费数据库(N=500),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家庭能耗碳排放的空间特征与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西宁市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能... 选取青海高原城市西宁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能源消费问卷入户调查,建立高原城市家庭能源消费数据库(N=500),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家庭能耗碳排放的空间特征与驱动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西宁市家庭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能耗碳排放平均值分别为10.57 kgce/d和6.11 kg/d,取暖、厨房设备及热水器设备是家庭能耗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②西宁市人均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总体呈现出高值区(HH)、低值区(LL)相对集聚,而局部地区也存在高低值区(HL)和低高值区(LH)集聚现象,其空间规律呈现明显的异质性;③家庭收入、地理环境以及建筑特征等因素是人均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异质性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家庭能耗 空间异质性 高海拔城市 社区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特有药用植物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9
作者 孙成林 刘玉萍 +7 位作者 苏旭 李小莉 张朋辉 曲荣举 靳佳瑞 杨倩 余明君 宋昌春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0-918,共9页
为了明确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和适宜生境,本研究利用水母雪兔子的分布记录和气候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水母雪兔子潜... 为了明确水母雪兔子(Saussurea medusa)的潜在适宜分布区和适宜生境,本研究利用水母雪兔子的分布记录和气候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母雪兔子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水母雪兔子潜在分布区预测可信度高,AUC值均高于0.95;海拔、最暖季度降水量、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是影响其潜在分布区的主要环境因子;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中期水母雪兔子高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青海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等地;当前和未来(2050年和2070年),高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青海东北部等地,分布区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向云南南部、西藏东南部等低纬度地区扩张。据此,我们认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和云南北部应是水母雪兔子的高适生区,需要建立就地保护以对国家二级珍稀野生保护植物水母雪兔子实施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母雪兔子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区 环境变量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经济暴露价值的精细化研究
10
作者 李宁 黄承芳 +2 位作者 张正涛 顾卫 刘峰贵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2,共6页
自然灾害造成的地区经济损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灾区内经济暴露资本存量价值的空间分布。鉴于中国的资本存量价值是以国家或省的行政单元统计的,市级尺度和产业部门级别的资本价值计量仍然是能否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精度的主要挑战。近... 自然灾害造成的地区经济损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灾区内经济暴露资本存量价值的空间分布。鉴于中国的资本存量价值是以国家或省的行政单元统计的,市级尺度和产业部门级别的资本价值计量仍然是能否提高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精度的主要挑战。近年来青海省资本存量稳步提升,但其市级尺度和产业部门的存量精细化研究较少。该文估算了2003—2019年青海省8个市(州)的19个产业部门的资本存量,研究发现:①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和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资本存量在各市占比均较大,以海南州的55.3%居于首位。②采矿业的资本存量以年均增长率13.9%稳定增长,集中在海西州。③农林牧渔业的资本存量自2014—2019年全省平均增长了13.5倍,其中海北州和黄南州的占比超过全省平均值。④制造业始终是资本存量最高的产业,集中于海西州(33.4%)和西宁市(31.5%)。市级尺度和产业部门两方面资本存量的精细化计量结果,有助于揭示青海省自然灾害风险跨空间和产业部门的物理和社会驱动因素的贡献,也利于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让青海省资源优势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资本存量 暴露价值 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留得住、教得好”:优秀特岗教师的韧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晓红 李琼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8-107,共10页
如何实现“下得去”的特岗教师能够“留得住且教得好”是教师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的难题。特岗教师能在高期望、高挑战与高压力的环境下保持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需要具有韧性。对G省B县12位优秀特岗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数据进行质性情境... 如何实现“下得去”的特岗教师能够“留得住且教得好”是教师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的难题。特岗教师能在高期望、高挑战与高压力的环境下保持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需要具有韧性。对G省B县12位优秀特岗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数据进行质性情境分析和类属分析后研究发现,优秀特岗教师的韧性发展呈现出“低开高走”“U型走向”“偶有波澜”“平稳发展”“全程高能”五种形态,这主要是特岗教师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中的“保护性因素”“危险性因素”在张力与共生关系下进行动态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培养和选拔特岗教师时应关注教师的性格、教育情怀、学习反思能力等,政府和学校应关注特岗教师的需求并为其提供主动反思与专业学习的交流氛围与发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岗教师 乡村教师 教师韧性 韧性发展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风险评估中区域经济暴露价值的估算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承芳 李宁 +2 位作者 张正涛 王芳 刘峰贵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5-210,共6页
地区资本存量作为经济暴露指标,其准确核算是科学判断和施行精准投资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估灾害风险的关键基础。综合我国灾害风险评估及地区资本存量研究数据缺乏的现状以及青海省的地区特点,采用永续盘存法,首次尝试在地级市部门级的精... 地区资本存量作为经济暴露指标,其准确核算是科学判断和施行精准投资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估灾害风险的关键基础。综合我国灾害风险评估及地区资本存量研究数据缺乏的现状以及青海省的地区特点,采用永续盘存法,首次尝试在地级市部门级的精细尺度上估算2003—2019年青海省地级市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各项政策的实施成效显著,2003—2019年青海省资本存量价值增加超过14.1倍,“十二五”期间年增长率超过22.7%;②省内市间资本存量价值不均衡差异显著,西宁市资本存量价值为全省44.1%,是果洛州的19.8倍;③“玉树地震”的灾后恢复间接促进了玉树州资本存量价值的大幅提升,灾后2 a增加量超过5.2倍。通过对青海省和各市资本存量价值的分析,不仅明确了政策实施在地区发展的成效,也为青藏地区灾害损失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靠的资本存量价值本底数据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存量 灾害风险评估 青海省 地级市 永续盘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杰 张剑勇 马蓝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 为准确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全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生态保护水平的区域格局由“下游高、中上游低”变为“中上游高、下游低”,高质量发展区域格局由“上中游高、下游低”变为“上中游低、下游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状况基本属于相互协调型,呈现由高质量发展相对滞后型向生态保护相对滞后型转变的趋势;研究期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大致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转变过程,今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实证分析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特有种唐古特红景天的地理分布格局预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小莉 苏旭 +3 位作者 王东 刘玉萍 陈金元 孙成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9,共12页
为探究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在青藏高原的潜在适宜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基于唐古特红景天青藏高原38个分布位点以及当前和未来5个时期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唐古特红景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模拟和验证当前时... 为探究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在青藏高原的潜在适宜分布及其生态适应性,基于唐古特红景天青藏高原38个分布位点以及当前和未来5个时期7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构建唐古特红景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模拟和验证当前时期1970—2000年与SSP245情景模式下未来4个时期(2030s、2050s、2070s和2090s)的潜在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海拔(Alt)和最干月份降水量(Bio14)是影响唐古特红景天地理分布格局的最主要生态因子,贡献率分别为89.3%和4.9%。(2)当前气候背景下,唐古特红景天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为195.21×10^(4)km^(2),主要位于青海南部和东北部、四川西北部及西藏中部等。(3)与当前时期相比,未来4个时期唐古特红景天的适宜分布区总面积变化不太明显,但高适宜区面积却有所增加,呈现出向青藏高原中部集中分布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红景天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区预测 最大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尼泊尔黄堇研究现状及其种质资源保护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丹丹 刘玉萍 +3 位作者 张雨 王亚男 郑长远 苏旭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7期1-3,共3页
尼泊尔黄堇是罂粟科、紫堇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综述了尼泊尔黄堇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讨... 尼泊尔黄堇是罂粟科、紫堇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基础上,综述了尼泊尔黄堇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讨论了尼泊尔黄堇种群动态的研究以及种质资源保护对未来进行系统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堇属 尼泊尔黄堇 研究现状 种质资源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畜平衡动态变化过程及预警
16
作者 魏迁 赵新全 +5 位作者 王军邦 周秉荣 校瑞香 段迎珠 贾科 王文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7,共8页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1990、2000、2010和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单位面积年平均理论载畜量由1982年的0.420 SHU/hm^(2)(SHU:羊单位)分别上升到0.456、0.497、0.570和0.555 SHU/hm^(2).1982-2018年整体上处于超载状态,截至2018年,整体超载34.5%.红色预警区严重超载县域24个,亟需及时调整现实载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理论载畜量 现实载畜量 CA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苯乙醇苷类代谢及其代谢基因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祖夏 王路昊 +1 位作者 尹崇鑫 乔枫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 苯乙醇苷类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出200多种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成分,表现出护肝、抗菌消炎、抗氧化、保护心肌等多种药理功能。结合近年国内外研究,以药用植物中苯乙醇苷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深入理解这些酶基因对苯乙醇苷化合物代谢物积累的调节作用,为苯乙醇苷类成分积累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醇苷类成分 生物合成途径 代谢酶基因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马蓝 王士勇 张剑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2,共6页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革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也将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本研究在对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联系,明确数字经...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革新不断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也将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本研究在对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内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数字经济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联系,明确数字经济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并给出提升数字经济驱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对策。这对提升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探寻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业模式 创新路径 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内产业振兴的研究: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蓝 王士勇 马永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264,共9页
产业振兴是推动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和核心,能够解决乡村振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产业得到全面振兴,才能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的发展并引领农民农村走向共同富裕。通过对我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诠释力较强的已有研究进行... 产业振兴是推动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和核心,能够解决乡村振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产业得到全面振兴,才能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的发展并引领农民农村走向共同富裕。通过对我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诠释力较强的已有研究进行检索,基于文献归纳法,在文献整理和解读过程中发现,国内学者对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理论分析,依照研究内容、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深入探索,学者们对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内涵与实践逻辑、现实困境和融合方式、发展模式与路径、国内外经验借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当前,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境遇下,学术界应该进一步挖掘多元化的理论资源以明晰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之间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宽研究的视野,通过多领域、多视角、多方法的研究能够系统地规划出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和探索路径,找到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战略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发展内涵 实践逻辑 现实困境 融合方式 核心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植物唐古红景天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20
作者 曲荣举 才让扎西 +7 位作者 毛轩睿 刘玉萍 苏旭 胡夏宇 杨萍 李小莉 孙成林 靳佳瑞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9-823,共15页
为明确西北地区重要药用植物唐古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基因信息和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利用Illumina NovaSeq6000对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运用GeSeq、PGA、NOVOPlasty、IRscope、MISA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 为明确西北地区重要药用植物唐古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点、基因信息和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利用Illumina NovaSeq6000对基因组进行了测序,运用GeSeq、PGA、NOVOPlasty、IRscope、MISA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其结构、基因功能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唐古红景天的叶绿体基因组呈四分体环状结构,由82121 bp LSC、16996 bp SSC和25873 bp IR区构成,全长150863 bp,总GC含量为37.8%,IR区GC含量最高(42.9%);编码131个基因,包括85个PCGs、38个tRNAs和8个rRNAs。(2)检测到32471个密码子,其中编码半胱氨酸(Cys)最少(1.18%)、异亮氨酸(Ile)密码子占比最多(8.24%),29种密码子的RSCU值均大于1。(3)IR区分析显示,rps19和ndhF均向IRB扩张。(4)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唐古红景天与四裂红景天(R.quadrifida)的亲缘最近,分歧时间估计显示红景天属(Rhodiola)物种的起源时间平均为15.50 Mya(95%HPD:6.0~21.0 Mya)。该研究结果明晰了唐古红景天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获得了红景天属物种较为合理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红景天属遗传多样性研究、适应性进化机制讨论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属 唐古红景天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密码子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