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玉树独一味开花特性与传粉方式对传粉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金兰 乔枫 +1 位作者 丁莉 李锦萍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独一味在原生地的开花特性与传粉方式对传粉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独一味花序开花方式、单花组成及特性、传粉方式及传粉效率、散粉及花粉特性及柱头沉积花粉数的研究,探讨独一味传粉有效方式。结果:独一味花序为轮伞花序密... 目的:研究独一味在原生地的开花特性与传粉方式对传粉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独一味花序开花方式、单花组成及特性、传粉方式及传粉效率、散粉及花粉特性及柱头沉积花粉数的研究,探讨独一味传粉有效方式。结果:独一味花序为轮伞花序密集排列而形成的穗状花序,同一花序中有10%"L"型和90%"S"型2种异型花柱;单花为两性花,花器官由萼片、花冠、雄蕊、雌蕊组成;盛花期的花序中有蚂蚁、熊蜂等昆虫活动,风媒传粉能力弱。结论:独一味传粉效率最高的方式依次为自花传粉,同株自花传粉,异株异花传粉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开花特性 传粉方式 传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独一味在低海拔移栽地传粉及结实率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兰 韩鸿萍 +3 位作者 丁莉 杜雷 李锦萍 罗桂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43,47,共4页
目的:研究独一味在低海拔移栽地的结实率。方法:将独一味根茎芽从海拔4 300 m的野生地移栽到海拔为2 366m和3 100 m的多巴及大通实验基地,研究其在移栽地的花粉活力,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自然结实率。结果:独一味在移栽地花粉活力较低,... 目的:研究独一味在低海拔移栽地的结实率。方法:将独一味根茎芽从海拔4 300 m的野生地移栽到海拔为2 366m和3 100 m的多巴及大通实验基地,研究其在移栽地的花粉活力,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自然结实率。结果:独一味在移栽地花粉活力较低,柱头上没有花粉及花粉管的萌发,在栽培地的自然结实率为0。结论:独一味在移栽地传粉效率和结实率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移栽 花粉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独一味种子萌发条件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桂花 金兰 丁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339-8340,8381,共3页
[目的]优化青海独一味[Lam iophlamis rotata(Benth)Kudo]种子的萌发条件。[方法]选择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条件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独一味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温度、种子处... [目的]优化青海独一味[Lam iophlamis rotata(Benth)Kudo]种子的萌发条件。[方法]选择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条件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独一味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温度、种子处理方式对独一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极显著影响,影响独一味种子发芽率的因素影响顺序为:种子处理方式>温度>光照;影响种子发芽势的顺序为:温度>种子预处理>光照。独一味种子萌发条件的最佳水平组合是A1B1C2,即种子用50 mg/L GA浸润24 h,在25℃下黑暗培养,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好。[结论]适当的温度和预处理可大大提高独一味种子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独一味 种子萌发 条件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兰 陈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方法:选择GA、砂积温和吸湿回干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砂积温处理120 d后,在25℃条件下萌发,对华扁穗草种子的...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方法:选择GA、砂积温和吸湿回干处理,观测不同处理对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砂积温处理120 d后,在25℃条件下萌发,对华扁穗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GA和吸湿回干处理不能显著提高华扁穗草种子的发芽率。结论:适当的积温处理和合适的温度能促进青海祁连湿地华扁穗草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扁穗草 种子萌发 积温处理 GA 吸湿回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独一味结实率低下的原因初探
5
作者 金兰 丁莉 乔枫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青海独一味在原生地的花粉活力、柱头活性及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探讨独一味结实率低下的原因。方法:采用MTT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荧光显微法分别对独一味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进行测定。结果:独一... 目的:研究青海独一味在原生地的花粉活力、柱头活性及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探讨独一味结实率低下的原因。方法:采用MTT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荧光显微法分别对独一味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进行测定。结果:独一味花粉在开花2~3d活性最强,为88%~95%;柱头可授性在开花5~6d为最强;在荧光显微镜下,各个花期的柱头上几乎都看不到萌发花粉管。结论:独一味存在雌雄异熟特征,种子自然结实率低下的原因可能与花粉管的萌发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IS框架的旅游形象策划探讨——以青海黄河上游水上游览带为例
6
作者 黄芸玛 张现 罗正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00-2101,2106,共3页
旅游形象与区域旅游吸引力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青海黄河上游沿岸旅游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认为,青海黄河上游沿岸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面临很好的机遇,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系统(TDIS),对青海黄河上游水上游览带旅游形象进行了塑造。
关键词 水上游览带 旅游形象策划 黄河上游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芳萍 师燕 +6 位作者 姚步青 屈柳燕 徐隆华 马真 张春辉 李玲琴 周华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3-259,共7页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分析,建立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计算了西宁市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0—2013年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 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分析,建立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率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指标体系,用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结合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计算了西宁市耦合度和协调度。结果表明:2000—2013年西宁市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不断升高,土地利用效益相对发展趋势为"超前—滞后"型;土地利用效益和新型城镇化耦合演变过程处于颉颃阶段,由低强度向高强度耦合发展;土地利用效益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逐步优化的趋势。西宁市作为土地资源稀缺的河谷型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合理布局城市结构,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新型城镇化 熵权法 耦合 协调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对移栽独一味花粉体外萌发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兰 杜雷 +3 位作者 韩鸿萍 丁莉 李锦萍 罗桂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移栽独一味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因素。方法:用不同浓度蔗糖和GA3对独一味进行花粉萌发试验,研究培养基及GA3对移栽独一味花粉的影响。结果:独一味花粉萌发最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2.5%,最适宜GA3浓度为0.1 mg/L,其萌发率最高可达76%... 目的:研究移栽独一味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因素。方法:用不同浓度蔗糖和GA3对独一味进行花粉萌发试验,研究培养基及GA3对移栽独一味花粉的影响。结果:独一味花粉萌发最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2.5%,最适宜GA3浓度为0.1 mg/L,其萌发率最高可达76%;0.05 mg/L GA3对独一味花粉萌发有一定的影响;结论:适宜的GA3能够促进独一味花粉的体外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花粉 赤霉素 移栽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
9
作者 熊增芳 韵海霞 +1 位作者 侯永芳 舒孝和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0期81-83,共3页
天然药物是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开发出来的药物,是药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天然药物又称为中草药,更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讲述了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天然药物 开发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紫贝母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伟 罗桂花 +1 位作者 龚伯奇 陈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9-150,160,共3页
对暗紫贝母RAPD反应体系中的5个重要因子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最优的反应体系(20μL):模板DNA 25 ng,随机引物0.8μmol/L,dNTPs 0.20 mmol/L,Mg2+1.5 mmol/L,Taq酶0.8 U。
关键词 暗紫贝母 RAPD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暗紫贝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吉义 陈志 李冬鸣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5期216-218,共3页
对暗紫贝母的应用历史、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商品药材的鉴定、栽培与组织培养、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提出进一步对暗紫贝母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暗紫贝母 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2
作者 张约翰 张平宇 张忠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4-159,共6页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 旅游生态足迹是生态经济学测度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新方法。从高原旅游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高原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构建为6个活动组别计算模型。运用模型对拉萨市旅游业生态足迹进行测评,并对高原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2007年拉萨市旅游者人均生态足迹为0.051 34 hm2,其中交通、餐饮组分别占85%和12.5%,随着与客源地空间距离增加,生态足迹趋向于交通组别;②高原旅游生态足迹空间分割中拉萨市内为0.051 343 hm2,区域外为0.012 28 hm2,旅游活动对高原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③拉萨市旅游收入足迹为0.716 548 hm2/万元,占万元GDP生态足迹的24%,旅游业发展潜力大;④高原城市旅游业中低生态效率的餐饮和交通组别比重过高,而游、娱等高生态效率部门发展滞后;⑤拉萨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仅占城市生态承载力的13%,旅游业仍处在稳步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拉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毯羊毛红花染色的研究
13
作者 李光红 曹长年 +2 位作者 米琴 赵宙兴 朱新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64-2866,共3页
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和染色研究。重点考察了植物红花染料对羊毛的直接染色和同媒染色中时间、温度、媒染剂种类以及媒染剂用量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羊毛预处理的最优工艺为甲酸40 mL/L,双氧水50 mL/L,温度50℃... 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和染色研究。重点考察了植物红花染料对羊毛的直接染色和同媒染色中时间、温度、媒染剂种类以及媒染剂用量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羊毛预处理的最优工艺为甲酸40 mL/L,双氧水50 mL/L,温度50℃,时间15 min。染色工艺条件为直接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0 min,浴比1∶70(g∶mL);同媒染色温度为85℃,染色时间40 min,媒染剂用量8%,媒染剂S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红花 甲酸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