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迪卡拉纪末期华南盆地深水环境的微量元素约束 被引量:5
1
作者 常华进 储雪蕾 +1 位作者 黄晶 冯连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3,29,共8页
对沉积于埃迪卡拉纪末期(551~542 Ma)华南盆地深水的老堡组硅岩样品中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老堡组硅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中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沉积水体,它们的质量分数和相关比值具有良好的环境指示意义.老堡组硅岩微量元素具... 对沉积于埃迪卡拉纪末期(551~542 Ma)华南盆地深水的老堡组硅岩样品中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老堡组硅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石中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沉积水体,它们的质量分数和相关比值具有良好的环境指示意义.老堡组硅岩微量元素具有极低的w(Th)/w(U)(0.15~1.36,平均0.78),高的w(V)/(w(V)+w(Ni))(0.58~0.91,平均0.77),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富集(U,V,Mo的富集系数较高),Mn的质量分数(10.9×10^(-6)~27.6×10^(-6))和富集系数均低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特征表明埃迪卡拉纪末期华南盆地深水是缺氧的.然而,硅岩样品相对低的U,V,Mo质量分数以及缺乏黄铁矿指示了当时深水不是硫化的,而是缺氧含铁的,这种水体环境可能为多细胞后生动物的出现和快速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环境 硅岩 微量元素 华南 埃迪卡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布哈河流域土壤侵蚀现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沙占江 张娟 +2 位作者 宋昌斌 陶炳德 郭丽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3-255,4,共3页
利用遥感和GIS的方法获得了流域内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地形、土壤类型和土地覆被类型等5种评价因子数据,在GIS中通过建模及空间分析,获得了布哈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类型及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总面积是14 337km2,... 利用遥感和GIS的方法获得了流域内年降水量、年均气温、地形、土壤类型和土地覆被类型等5种评价因子数据,在GIS中通过建模及空间分析,获得了布哈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类型及空间分布信息。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侵蚀总面积是14 337km2,其中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面积居多,分别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54.88%和20.51%;剧烈侵蚀面积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的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和GIS 布哈河流域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LUE-S模型的湟水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模拟
3
作者 冯仕超 高小红 +4 位作者 顾娟 亢健 郭丽峰 吴国良 邹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85-997,共13页
基于CLUE-S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逻辑斯蒂逐步回归方法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等18种驱动因子,对湟水流域200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2008—2027年土地... 基于CLUE-S模型,以青海湟水流域为研究区,分别利用1987年和199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逻辑斯蒂逐步回归方法选择自然和社会经济等18种驱动因子,对湟水流域200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2008—2027年土地利用变化的4种不同情景,并模拟了4种情景下2027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两期模拟总体精度分别达到了88.31%和89.96%,4种Kappa指数均大于0.82,表明CLUE-S模型在湟水流域具有良好的土地利用模拟能力。(2)流域2008—2027年不同情景下,城乡居住建设用地在4种情景下均表现为明显增加,主要沿湟水河谷区域扩展,而3种退耕情景下的坡耕地空间格局模拟结果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从情景二、情景三到情景四,流域内坡耕地范围逐步减小,林地、草地面积范围增大,退耕部分主要分布在流域东部、西部和北部:东部地区退耕的范围主要是集中在乐都县和民和县;北部地区退耕的范围主要是集中在大通县县城北部;西部地区退耕范围则主要在湟源县县城西北部的湟水河两岸。研究结论可为湟水流域未来土地利用管理、规划及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 CLUE-S模型 空间分布 情景模拟 湟水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