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片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玉萍 苏旭 +3 位作者 李建民 拉本 李兆孟 左晓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6,共6页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的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鹅绒委陵菜和西伯利亚蓼叶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以西宁地区同种非盐生植物作为对照.结果显示:(1)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绿体中具个体较大、数目较多的淀粉粒;...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的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鹅绒委陵菜和西伯利亚蓼叶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以西宁地区同种非盐生植物作为对照.结果显示:(1)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绿体中具个体较大、数目较多的淀粉粒;(2)线粒体被叶绿体包围,甚至有的线粒体被叶绿体"吞噬";(3)线粒体的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多,且增多的线粒体大多出现在叶绿体周围;(4)叶绿体类囊体膨大,有的类囊体膜破裂,部分瓦解,甚至空泡化;(5)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肉细胞内出现一种特殊结构——潴泡.研究表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结构特征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畔 盐生植物 叶片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试论披碱草属3组植物间的系统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2 位作者 杨淳彬 柯君 拉本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通过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种类外部形态的观察,总结了3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异同,探讨了形态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外部形态性状—花序、小穗、小花、以及内稃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 通过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种类外部形态的观察,总结了3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异同,探讨了形态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外部形态性状—花序、小穗、小花、以及内稃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此外,本文对披碱草属参试种的系统关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结果显示圆锥披碱草最原始,墨西哥披碱草最进化,其余参试种居于两者之间。上述研究工作为整个披碱草属系统与进化方面的探讨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颖组 宽颖组 长颖组 外部形态特征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1 位作者 廉海霞 吴学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38-1842,共5页
利用常规抗性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野生龙葵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高于栽培的,其中野生和栽培龙葵中SOD和POD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T活性的差异达到... 利用常规抗性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野生龙葵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高于栽培的,其中野生和栽培龙葵中SOD和POD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T活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野生龙葵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的;③野生龙葵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栽培的,而前者果实中的蛋白质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栽培中的。研究表明,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是青藏高原低温、低气压、强辐射等多种逆境生态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是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生理性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龙葵 野生 栽培 抗性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族植物的分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玉萍 苏旭 +2 位作者 陈克龙 拉本 柯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7-83,共7页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中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以多年生植物占优势的族,族内绝大多数种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畜牧业上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上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中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以多年生植物占优势的族,族内绝大多数种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畜牧业上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上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但该族同时又是分类学上的一个疑难族,各学者对族内系统分类意见不一、争议颇大,尤其在族的界限、族下类群划分以及类群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至今尚未解决。查阅了国内外分类学文献,探讨其分类差异以及存在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小麦族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早熟禾亚科 小麦族 分类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赖草属3组植物叶表皮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玉萍 苏旭 +1 位作者 何懿涵 王喆之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4-652,共9页
采用徒手刮削法对国产赖草属中多穗组、少穗组和单穗组主要代表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赖草属3组植物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气孔器细胞、短细胞和刺毛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同时,3组植物在长细胞的长度与宽窄,... 采用徒手刮削法对国产赖草属中多穗组、少穗组和单穗组主要代表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赖草属3组植物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气孔器细胞、短细胞和刺毛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同时,3组植物在长细胞的长度与宽窄,气孔器的大小与分布及副卫细胞的形状,短细胞的丰缺与着生形式,刺毛的数量、体积与类型等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3组植物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多穗组最原始,少穗组较进化,单穗组最高级;多穗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少穗组,并在少穗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单穗组。多穗组、少穗组和单穗组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穗组 少穗组 单穗组 叶表皮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试论披碱草属(禾本科)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间的系统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陈克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观察了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主要代表种的叶表皮形态学特征,总结了3组植物叶表皮结构的异同,探讨了叶表皮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 观察了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主要代表种的叶表皮形态学特征,总结了3组植物叶表皮结构的异同,探讨了叶表皮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颖组 宽颖组 长颖组 叶表皮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碱草属3组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吴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8-1154,共7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主要代表种的叶片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披碱草属3个组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由表皮、叶肉和维管束三部分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即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不均...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主要代表种的叶片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披碱草属3个组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由表皮、叶肉和维管束三部分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即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不均,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具有双层维管束鞘,周围叶肉细胞呈不规则排列,厚壁组织与表皮相接;但3个组植物在上表皮细胞形状、大小、沟的深浅,以及大型导管数目等叶片横切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3个组植物叶片横切面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颖组 宽颖组 长颖组 叶片解剖特征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草属植物的分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陈文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1-478,共8页
赖草属(Leymus Hochst.)为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中的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属,属内多数种类是优良牧草,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业良种繁育、畜牧业牧草改良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该属在分类学上是一个疑难属... 赖草属(Leymus Hochst.)为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中的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属,属内多数种类是优良牧草,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业良种繁育、畜牧业牧草改良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该属在分类学上是一个疑难属,在属的界限、属下组系的划分,以及类群间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对赖草属分类学问题进行了综述,为赖草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小麦族 赖草属 分类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亚族3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及其系统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陈克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90,共6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大麦亚族中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主要代表种的叶片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大麦亚族3属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由表皮、叶肉和维管束三部分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即下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大麦亚族中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主要代表种的叶片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大麦亚族3属植物的叶片均为等面叶,由表皮、叶肉和维管束三部分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即下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均匀,上表皮细胞形状、大小和排列不均,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具有双层维管束鞘,周围叶肉细胞呈不规则排列,厚壁组织与表皮相接;但3属植物在上表皮的凹凸程度,下表皮细胞壁的厚薄,叶肉组织中部束间厚,大小型维管束的数目、中肋维管束横径等叶片横切面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2)根据3属植物叶片横切面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属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新麦草属最原始,芒麦草属较进化,三柄麦属最高级;新麦草属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芒麦草属,并在芒麦草属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三柄麦属;新麦草属、芒麦草属和三柄麦属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草属 芒麦草属 三柄麦属 叶片解剖特征 系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片结构研究
10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左晓丽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4-198,共5页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的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片的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盐生植物叶片的栅栏组织较对照发达,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的叶片由非盐生条件下的异面叶...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的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片的横切面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盐生植物叶片的栅栏组织较对照发达,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的叶片由非盐生条件下的异面叶演变为等面叶,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虽为异面叶,但栅栏组织较厚,占叶片厚度的4/5;且3种盐生植物叶肉细胞内存在大量异细胞;灰绿藜叶肉组织中出现较大的胞间隙;鹅绒委陵菜和西伯利亚蓼具有盐腺。研究表明,青海湖畔3种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结构特征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畔 盐生植物 叶片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唐古特铁线莲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11
作者 拉本 刘玉萍 +1 位作者 苏旭 吴学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8,82,共4页
唐古特铁线莲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唐古特铁线莲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唐古特铁线莲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 唐古特铁线莲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唐古特铁线莲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唐古特铁线莲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唐古特铁线莲种子萌发率低;经变温、温汤浸种、KNO3和GA3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唐古特铁线莲 人工栽培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畔3种盐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12
作者 拉本 苏旭 刘玉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8-511,共4页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盐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rina L.)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光合生理指...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盐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rina L.)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2400ds.cm-1盐浓度范围内,3种盐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均与盐胁迫强度成负相关,而光饱和点则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光合生理指标变化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畔 盐生植物 光合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试论西藏固沙草的归并
13
作者 苏旭 刘玉萍 +3 位作者 李兆孟 周勇辉 陈克龙 陈文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1-326,共6页
通过形态学性状的观测、统计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了西藏固沙草、固沙草和鸡爪草3个近缘物种的主要性状差异,以探讨西藏固沙草的系统分类归属。结果显示,在外部形态上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差异甚小,难以进行区分,但与鸡爪草差异... 通过形态学性状的观测、统计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了西藏固沙草、固沙草和鸡爪草3个近缘物种的主要性状差异,以探讨西藏固沙草的系统分类归属。结果显示,在外部形态上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差异甚小,难以进行区分,但与鸡爪草差异明显,是典型的种间关系;在叶表皮微形态解剖上,西藏固沙草的绝大多数特征与固沙草的一致或类同,可与鸡爪草却存在明显间断。故研究认为,西藏固沙草与固沙草是同一个种,西藏固沙草应作为固沙草的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本科 固沙草属 西藏固沙草 形态性状 叶表皮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