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祁连山南坡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响应
1
作者
张进虎
马曙光
+3 位作者
张卓
刘莹
张家欣
巴丁求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9,63,共8页
以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草地、灌丛、林地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ZL6),对比分析该区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显示:①试验期内祁连山南坡共发生49场降...
以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草地、灌丛、林地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ZL6),对比分析该区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显示:①试验期内祁连山南坡共发生49场降水事件,其中小降雨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但对总降雨量的贡献仅占15.76%,中雨和大雨事件虽然发生次数少,但贡献了总降水量的84.24%。②祁连山南坡3种典型植被生态系统林地的平均含水量草地最高(30.47%)、灌丛次之(29.35%)、林地最低(14.96%),其中,灌丛水分波动最为剧烈,极差达47.32%;草地与林地水分随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而灌丛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③不同季节3种生态系统平均含水量1至3月份最低,2月中下旬达到最低值,4月中旬开始回升,7至11月达到峰值;灌丛和林地含水量在夏季最高,分别为41.23%和19.72%,而草地秋季才达到最高值(47.76%);④小雨事件对3种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中雨和大雨事件对草地生态系统0~20 cm土层和灌丛、林地0~60 cm剖面土壤水分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对完善祁连山南坡典型植被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水源涵养功能理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动态特征
降水事件
响应
祁连山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和盆地植物活体沙障对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曙光
张进虎
+2 位作者
陈莲
张卓
冶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4,118,共6页
为探明共和盆地活体沙障的设置对沙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以青海省共和盆地为研究区,选取小麦活体沙障、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和尼龙袋机械沙障布设区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流沙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活体...
为探明共和盆地活体沙障的设置对沙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以青海省共和盆地为研究区,选取小麦活体沙障、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和尼龙袋机械沙障布设区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流沙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活体沙障设置对沙地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麦活体沙障和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布设区土壤质量含水量分别可达3.48%和4.26%,显著高于流沙地(P<0.05),分别是流沙的2.13倍和2.47倍。②小麦活体沙障和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布设区土壤有机质、全磷及全钾含量虽高于尼龙袋机械沙障布设区和流沙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只有全氮含量活体沙障布设区显著高于机械沙障布设区和流沙地。③活体沙障设置对沙地水分和全氮含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有利于沙地土壤的形成和荒漠化的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沙障
沙地水分
沙地养分
共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祁连山南坡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响应
1
作者
张进虎
马曙光
张卓
刘莹
张家欣
巴丁求英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地表
过程
与生态保育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
人民政府北京
师范大学
高原
科学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9,63,共8页
基金
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0-ZJ-725)
青海理工学院“昆仑英才”人才引进科研项目(2023-QLGKLYCZX-006)。
文摘
以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典型的草地、灌丛、林地植被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定位监测系统(ZL6),对比分析该区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对降水事件的响应。结果显示:①试验期内祁连山南坡共发生49场降水事件,其中小降雨事件发生的频率最高,但对总降雨量的贡献仅占15.76%,中雨和大雨事件虽然发生次数少,但贡献了总降水量的84.24%。②祁连山南坡3种典型植被生态系统林地的平均含水量草地最高(30.47%)、灌丛次之(29.35%)、林地最低(14.96%),其中,灌丛水分波动最为剧烈,极差达47.32%;草地与林地水分随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而灌丛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③不同季节3种生态系统平均含水量1至3月份最低,2月中下旬达到最低值,4月中旬开始回升,7至11月达到峰值;灌丛和林地含水量在夏季最高,分别为41.23%和19.72%,而草地秋季才达到最高值(47.76%);④小雨事件对3种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中雨和大雨事件对草地生态系统0~20 cm土层和灌丛、林地0~60 cm剖面土壤水分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对完善祁连山南坡典型植被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及水源涵养功能理解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动态特征
降水事件
响应
祁连山南坡
Keywords
soil moistur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precipitation events
response
southern slope of Qilian mountains
分类号
K90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和盆地植物活体沙障对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曙光
张进虎
陈莲
张卓
冶明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地表
过程
与生态保育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
人民政府北京
师范大学
高原
科学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4,118,共6页
基金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祁连山南坡青海云杉地表物层生态水文效应(2020-ZJ-725)。
文摘
为探明共和盆地活体沙障的设置对沙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以青海省共和盆地为研究区,选取小麦活体沙障、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和尼龙袋机械沙障布设区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流沙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活体沙障设置对沙地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等养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麦活体沙障和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布设区土壤质量含水量分别可达3.48%和4.26%,显著高于流沙地(P<0.05),分别是流沙的2.13倍和2.47倍。②小麦活体沙障和披碱草+燕麦活体沙障布设区土壤有机质、全磷及全钾含量虽高于尼龙袋机械沙障布设区和流沙地,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只有全氮含量活体沙障布设区显著高于机械沙障布设区和流沙地。③活体沙障设置对沙地水分和全氮含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有利于沙地土壤的形成和荒漠化的逆转。
关键词
活体沙障
沙地水分
沙地养分
共和盆地
Keywords
living sand barrier
soil moisture in sandy soil
nutrient levels in sandy soil
Gonghe Basin
分类号
K90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祁连山南坡典型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降水事件的响应
张进虎
马曙光
张卓
刘莹
张家欣
巴丁求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共和盆地植物活体沙障对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马曙光
张进虎
陈莲
张卓
冶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