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1
作者
牛百成
吴作丽
+3 位作者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共10页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依托高斯一阶近似方程,对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展开评估。结果表明:多组复合指纹法用于泥沙来源判别时,其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源自沉积区(汇),占总不确定性比例>48.0%,这或许是沉积区整合了所有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时空变异特性所导致。从各物源区来看,上游山区居首,达29.4%;戈壁次之,为18.5%;沙丘最小,仅3.1%,这可能与样品数量和样品代表性密切相关。在运用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时,沉积.区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最显著。后续研究中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以便精准反映各产沙区地球化学特征。此外,合理选择适宜的粒径范围是指纹法识别泥沙来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判别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
不确定性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概率融合算法的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研究
2
作者
李靖
李泽荃
+1 位作者
石福泰
郝强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7-1016,共10页
针对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基于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集,通过分析隐患描述文本数据的特征及隐含信息,结合事故隐患传播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事故隐患描述文本的知识实体标注类型并使用Brat工具进行标注,构建用于知识实体...
针对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基于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集,通过分析隐患描述文本数据的特征及隐含信息,结合事故隐患传播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事故隐患描述文本的知识实体标注类型并使用Brat工具进行标注,构建用于知识实体抽取模型的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融合的BERT-IDCNN-CRF模型,并引入基于牛顿冷却定律的概率融合算法。结果表明:引入概率融合算法后,动态权重融合的BERT-IDCNN-CRF在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任务中表现最佳,其精度、召回率与F1值分别提升了8.93%、5.28%、7.51%,显著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事故隐患
知识实体抽取
K折交叉验证
概率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1
作者
牛百成
吴作丽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机构
中国科
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重点实验室
青海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中国科
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
安全与
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中国科
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大学
资源与环境
学院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河龙羊峡水库风沙–水沙入库的复合指纹定量判别研究–以茫拉河和沙沟河流域为例”(421073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壤多营力复合侵蚀变化与风险评估”(42330502)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复合指纹法的龙羊峡水库泥沙来源定量判别研究”(2022-ZJ-942Q)。
文摘
指纹法凭借其简便和直接等优点,已成为泥沙来源研究的主流判别方法之一。然而,在其实际应用中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来源及量化分析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风水交互侵蚀区,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笔者选取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流域作为典型案例,依托高斯一阶近似方程,对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展开评估。结果表明:多组复合指纹法用于泥沙来源判别时,其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源自沉积区(汇),占总不确定性比例>48.0%,这或许是沉积区整合了所有物源区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时空变异特性所导致。从各物源区来看,上游山区居首,达29.4%;戈壁次之,为18.5%;沙丘最小,仅3.1%,这可能与样品数量和样品代表性密切相关。在运用多组复合指纹法判别泥沙来源时,沉积.区对判别结果的不确定性最显著。后续研究中应适当增加采样数量,以便精准反映各产沙区地球化学特征。此外,合理选择适宜的粒径范围是指纹法识别泥沙来源的关键。
关键词
物源判别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
不确定性
干旱区
Keywords
sediment source
composite fingerprinting method
uncertainty
arid region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概率融合算法的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研究
2
作者
李靖
李泽荃
石福泰
郝强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中国矿业
大学
(北京)能源与矿业
学院
华北科技
学院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出处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7-1016,共10页
基金
华能集团总部科技项目(HNKJ20-H33)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2024-ZJ-904)。
文摘
针对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基于煤矿事故隐患文本数据集,通过分析隐患描述文本数据的特征及隐含信息,结合事故隐患传播规律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事故隐患描述文本的知识实体标注类型并使用Brat工具进行标注,构建用于知识实体抽取模型的数据集;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融合的BERT-IDCNN-CRF模型,并引入基于牛顿冷却定律的概率融合算法。结果表明:引入概率融合算法后,动态权重融合的BERT-IDCNN-CRF在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任务中表现最佳,其精度、召回率与F1值分别提升了8.93%、5.28%、7.51%,显著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煤矿事故隐患
知识实体抽取
K折交叉验证
概率融合
Keywords
hidden dangers in coal mine accidents
knowledge entity extraction
K-fold cross-validation
probabilistic fusion
分类号
TD77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组复合指纹示踪法判别泥沙来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牛百成
吴作丽
陈琼
周强
方海燕
柳本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概率融合算法的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知识实体抽取研究
李靖
李泽荃
石福泰
郝强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