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汉族的“社日”风俗及其他 被引量:2
1
作者 都兴宙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49-53,共5页
关键词 青海汉族 社日 《说文解字》 文化内涵 春社 二十四节气 《十八高贤传》 结社活动 文书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盟誓”习俗探微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双成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5-99,共5页
关键词 习俗 藏族社会 格萨尔 白石 石堆 部落联盟 原始文化 原始宗教 奴隶制国家 苯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州方言里的“形+人+哩”结构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成材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本文从表现形式、意义、语言结构的归属等方面讨论了商州方言中的"形+人+哩"结构。
关键词 商州方言 结构 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含”不同于“省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道英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6期15-19,共5页
在语义研究中,“空语类”是隐含,还是省略,这一课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本文试图从结构平面、形成方式、出现的句式、有无相应的完整式、语义范围等方面,谈二者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目的在于界定二者的范围。
关键词 隐含 省略 论元 管辖 格位 先行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昌耀 被引量:2
5
作者 赖振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20,共6页
昌耀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诗人。因地域及时代的因素,他的诗长期以来备受诗坛及读者的冷落。就他的诗的价值而言,在中国当代诗歌,乃至整个中国诗歌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他的诗通过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的艺术化抒写及对其的审美超越,最... 昌耀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诗人。因地域及时代的因素,他的诗长期以来备受诗坛及读者的冷落。就他的诗的价值而言,在中国当代诗歌,乃至整个中国诗歌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他的诗通过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的艺术化抒写及对其的审美超越,最终实现了人性与诗性、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悲剧意识 命运主题 崇高 荒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管约论”的标句词看汉语话题句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道英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运用“管约论”的“界限理论”解释汉语的“话题句”,提出“话题”的类型、特点及其与主语的区别。立足于汉语自身特点 ,验证“普遍语法”的普遍性 ,找出汉语“话题句”与“管约论”中带有标句词 ( COMP)的句子的联系与参数。
关键词 主题 述题 标句词 主目约束 非主目约束 论元 非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州方言里的“宾+动+开/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成材 《汉语学报》 2006年第2期31-32,共2页
商州方言里的“开”、“毕”本为动词,但如果置于宾动之后,即表示一种动词的形态。“开”表示动作的始动,可称作“始动态”;“毕”表示动作的结束,可称作“终动态”。例如:
关键词 商州方言 动词 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明暗之间的生存与语默之间的徘徊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晓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9,共5页
鲁迅在中国近现代启蒙史上的意义既表现为始终坚持了人格独立、自由、健全的文化立场,又体现为对启蒙及启蒙者自身价值功能的深刻反思。鲁迅与中国启蒙思潮的独特联结,决定了他特有的言说路向与生存方式,并形成了他在怀疑中寻求道德担当... 鲁迅在中国近现代启蒙史上的意义既表现为始终坚持了人格独立、自由、健全的文化立场,又体现为对启蒙及启蒙者自身价值功能的深刻反思。鲁迅与中国启蒙思潮的独特联结,决定了他特有的言说路向与生存方式,并形成了他在怀疑中寻求道德担当,在绝境中探索出路的"与绝望抗战"的精神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启蒙思潮 生存方式 沉默 言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山水文化的分支
9
作者 吕新峰 吕蔚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82-85,共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山水文化的发展促使山水文学真正确立,并形成了三个分支,其一是以隐逸文化为基础的田园诗歌;其二是以旅游文化为基础的山水诗歌;其三则是以贵族文化为基础的别业文化。这三个分支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渊源。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山水文化 隐逸文化 别业文化 陶渊明 谢灵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语宾语的语义类别
10
作者 杨静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宾语 语义类别 语义三角 语义格 《现代汉语词典》 形成条件 “字” 语义重点 代体 语义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大思宏 功在创新──评陈宝军《夏茸尕布传》
11
作者 王白石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6-128,91,共4页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民族团结 文化融合 主人公 佛教文化 民族振兴 语言风格 创作风格 角色意识 宗教领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